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阀之路

作者:格勒第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六十九章:黑箱

书名:学阀之路 作者:格勒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0

一旦把话说得太死,就会引起争议――在学术界尤其如此。

然而,冯宿输出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场面却异常和谐。没有人针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只有几个人提了一些关于实验细节的小问题。

孟仞回头看了看卢馆首和匡先生,他们两个抱着手臂坐在座位上,正不约而同地盯着他看。

这两位被行为流派压着打的学者,需要翻盘的机会。

孟仞轻叹一声,想起了昨天下午的事情。当时卢馆首和匡先生在实验室里找到他,突然跟他说什么“天将降大任于你”,“明天好好表现”。

匡先生还意味深长地笑道:“我们虞国的意识流派被打压得太久了,论文只能发表在本国的期刊上,但是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又操纵在泰学院手里,虞国的脑理学期刊不受重视。这次,馆首可是特意把你安排在冯宿后面的,你可一定要杀杀他的锐气。”

巫澎附和道:“杀杀他的锐气,这样我后天在学馆报告的压力也能小一点。”

巫澎的论文已经被《实验脑理学期刊》接收,不过他没有获得在讲学大殿报告的机会。

馆首咳了一声,道:“这是学术交流,二位不要将其说成意气之争。”

孟仞突然觉得有点惊恐:“晚辈一个小小的学徒,怎么敢跟首席院士对着干?”

虽然他早就想着要跟冯宿论战一番,可现在自己突然被一整个流派寄予了厚望,压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仔细想想,早在去年,州牧来百里书院视察的那次,就已经有这个趋势了,当时匡先生就把孟仞称作“我们这个流派最优秀的代表”,只不过孟仞以为那是为了把上级应付过去,便没太在意。

匡先生看出了他的担忧,说道:“不必太担心,你后面还有一个泰学院的院士,也是反对行为流派的,她可以帮你承担一部分压力。”

这位泰学院的院士名叫傅曼,此刻就坐在孟仞旁边,一言不发。这是个中年女子,穿着男装,眼神锐利,看上去颇为干练。孟仞将要上讲坛的时候,她突然转过头来说道:“你一会儿收敛点,冯宿留给我来对付。”

孟仞一怔,看来傅曼已经在论文集里看过他的论文。不过他怎么可能收敛呢?这篇论文中的观点本身就是跟冯宿相悖的。

不过他还是拱手说道:“多谢先生。”

艰难地穿过人群,走上讲坛,孟仞深吸一口气,以一段自己已经重复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开场白开了头:

“众所周知,我们在短时间内只能记住很少的内容,如果不对这些内容进行复述的话,也会很快地忘掉。这是我们认知功能的一大瓶颈,很可能也会限制我们对内力的精细控制。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在短时间内究竟能记住多少内容……”

这项研究前半部分的介绍,孟仞早已经轻车熟路,不仅在这个世界里讲过多次,哪怕是在原来的世界,也在课程报告和组会上讲过两遍。

后半部分涉及到信息论,讲起来稍微吃力一些,孟仞便放慢了速度,一方面免得自乱阵脚,另一方面也给听众多留一些理解的时间。

收尾阶段,终于到了直接攻击冯宿观点的时候。孟仞清了清嗓子,道:“总而言之,从现有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人会对从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第二,在加工过程当中,存在‘短时记忆’这样的结构,用于短暂地存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操作;第三,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只有五个组块;第四,组块的形成是信息压缩的结果。”

这些结论完全与冯宿针锋相对,不仅认为意识和智慧都是存在的,还认为它们都是值得研究的。

冯宿显然认出来了,孟仞报告的正是那篇被他亲自审稿,然后退回修改的论文。他指出来的好些问题,孟仞已经在报告当中做出了回答,但仍然有一些他认为最关键的问题――

“你怎么可能证明短时记忆是存在的呢?”冯宿坐在原位,抱着双臂问道。

学术界级别最高者和级别最低者的对话。

孟仞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根本不需要证明短时记忆是存在的。”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我们创造出来的理论,只要它能够解释足够多的现象,就是有价值的。我们不会去问一个物理学者‘你怎么可能证明天体运动定律是正确的’,而只关心这些定律到底能解释多少现象。”

冯宿笑道:“那么你的理论能解释多少现象呢?”

“能够解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

“真的存在所谓的信息加工吗?”

“或许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可以用强化学习,哦不,奖赏学习来解释,但至少,假设它存在比假设它不存在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

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争论下去了。冯宿紧紧盯着孟仞画在石板上的一个模型:外界的信息被输入到一个黑箱当中,黑箱对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生成一个输出。

他隐隐觉得这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模型。

台上这个学徒何以对“信息”如此热衷呢?而且还发明了关于信息的一整套话术。这些东西似乎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他目前说不上来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当然,没有电报,没有电话,没有计算机,也就没有信息论诞生的基础。孟仞享有的时代红利是全方位的。

冯宿的拥趸甚众,他们继续对孟仞倾泻着火力。

“研究信息处理过程有什么意义?”

“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就拿冯先生的研究来说,同样的箱子,同样的食物,但不同的老鼠学到了不同的迷信行为。只单纯地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迟早会遇到瓶颈,所以才需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可是你怎么知道信息处理过程是可以研究的……”

孟仞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他的逻辑,情绪也愈发愤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52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