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阀之路

作者:格勒第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三十四章:参选

书名:学阀之路 作者:格勒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0

在越灵的帮助之下,财务问题算是有了最终保险,不过孟仞还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奖金来填上经费的空缺。

很快,年度十大学徒学术成果的申请便拉开帷幕。

这项评选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选,有意参评的学徒找到愿意推荐的导师,写好申请书交到学馆,再由各学馆汇总到书院。所有职级为高级学士及以上的学者都要对这些研究进行评分,分数范围为零到一百,必须是整数。

除此之外,评分还有一项额外规则,即不允许对两项研究打出相同的分数。这就强迫学者们必须对这些研究进行排序,而不是简单地评价“都挺好”或者“都不怎么样”,然后全打差不多的分数。最终,平均分前十的研究将进入第二部分的评选。

第二部分是问对,在讲学大殿进行。位列前十的学徒要向七名评委再次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说明研究的意义。随后,由这七名评委对十项研究再次打分。初选评分和问对评分分别占三成和七成权重,最后加和得到的就是十项研究的总分数。位列第一的即为第一等,随后两项是第二等,再往后三项是第三等,最后四项就是第四等。

负责此事的王副院首一直很重视这项活动,将其视作是发掘学术新星的重要手段。因此,自他上任以来,每年这项活动的阵仗都搞得挺大,导师和学徒们也都很关注。

孟仞从巫澎那里问到了去年的申请书格式,仿了一份,在推荐人那里写上了匡先生的名字,交到学馆。他觉得这个步骤很没意思,无非就是把论文的摘要再抄一遍,然后补充几句本研究的伟大意义,最后附上本研究的成果,比如发表的论文或者制出的产品之类。

比较有意思的,还是看别人的申请书。

书院中心,靠近伙房的位置,沿路摆了十多面布告栏,绵延近十丈。按照书院历来的传统,交上去的申请书都会被誊写一份副本,张贴到布告栏上,供来往的师生阅读。这样做,一是可以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二也是为了表明书院今年成果丰硕,佳绩连连。

直到看过这些申请书之后,孟仞才算第一次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学科门类。

脑理学馆自不必说,他已经了解了大致的情况。除了他那篇独树一帜的数学论文以外,脑理学馆还上报了两项研究,一项黄席主持的《长时间学习与短时间多次学习的效率差异》(注1),一项徐冬亦主持的《甲种团体智力测验》(注2)。

正值午时,天气炎热,布告栏前只稀稀拉拉地站了十来个人。趁着没人跟他挤,孟仞把这两项研究的介绍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以后,他不禁感慨道:“前辈的智慧果然还是不容小觑。”

“前辈?”巫澎奇道,“这二位比你还晚一年入学。”

“哦,我是说我那边的前辈。”

这两项研究放在孟仞原来的世界,自然是“前人的作品”。

“生理学馆都快变成药学馆了。”巫澎说道。他刚刚一直在看生理学馆的参选研究。孟仞也过去粗略地看了看,发现生理学馆报上去的都是《某某药品的制备和性质》。

要是伊伯雷没闹出间谍这档子事的话,他那个药品现在应该也会被贴上来吧。

生理学馆是生物科学、医学和药学的大集合,最近药学方面的研究风头正盛,生理学馆产出的成果也以药学方面的为主。

“毕竟热点都是一阵一阵的,就好比挖矿,这里有矿,大家就一窝蜂地过来挖这片矿,挖得差不多了又一窝蜂地跑到下一片矿。”孟仞道,“二十年前好像还是生物力学独占鳌头。”

巫澎道:“是啊,那时候发明了不少武功招式呢。就跟你说的一样,大家感觉这片矿被挖得差不多了,就跑掉了。”

“这是什么?”孟仞注意到了生理学馆旁边贴着的另一项研究。

一项来自经学馆的研究:《刑赏忠厚论》(注3)。

终于闻到一点古代的味道了。孟仞擦了擦汗,问巫澎道:“经学馆是研究什么的?”

巫澎也把目光转向了经学馆的那些申请书,道:“国策学、史学、法学、文学、辩学、财政学、形而上学,都有涉及。哦,辩学就是你常说的那个什么……‘逻辑’。”

看来是个文科、社科大集合。就是这么多学科全在一个学馆里,听上去有些拥挤。

孟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把经学馆那些研究的标题扫了一遍。

“《对经验论和理性论的批判》?”他忽然惊道。

“有什么奇怪的么?”

“这个题目也太西方了吧……不是……唉,算了,没什么,走吧,去那边看看。”孟仞摇着头走开了,巫澎不明所以地跟了上去。

看到近代科学的题目也就算了,孟仞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看到西方哲学的题目。到底是哲学思想影响科学研究,还是科学研究影响哲学思想呢?

他没太细想这个问题,注意力很快被其他学馆的研究吸引过去了。除了脑理学馆、生理学馆和经学馆以外,百里书院还设有数学馆、物理学馆、机械学馆、化学馆、材料学馆、农学馆、地理学馆。

从贴上去的这些研究来看,化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不少元素,并且发展出了化学方程式;农学部分代替了生物学的角色,对细胞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且提出了细胞学说;材料学研究也搞得红红火火,最近的学者们针对金属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在数学严重瘸腿的情况下发展到这种地步,也真够难为他们的。

“哎哟,完了完了完了。”看到物理学馆的一项研究之后,孟仞感到心里一沉。

《行星运动定律》,研究者叫李士瓒。

从这项研究的介绍来看,李士瓒从浩如烟海的天文观测数据当中,总结出了两条定律:第一,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正是孟仞所熟知的开普勒第一和第二定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