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阀之路

作者:格勒第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十六章:文献综述

书名:学阀之路 作者:格勒第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6:30

孟仞的总资产是六两银子,房租花掉了六钱,还剩五两四钱;吃饭、买灯油花了差不多三钱,还剩五两一钱;现在寄信又花掉三两,还剩二两一钱;打零工挣了不到二钱,根本填不上他的花销。虽然日子还可以过下去,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已经萌生出来。

“学生我真的快没钱了……”孟仞脸上挂着一丝讨好的笑容,恳求着匡先生。

匡先生也以一副讨好的笑容回敬他:“我经费也快没了,你还有实验要做,我得精打细算。书院一向是论文被接收才给补贴,虽然他们经常坏规矩,但你把他们得罪得不浅,他们肯定不会再为你而坏了规矩了。你就再忍忍吧,这篇论文肯定能发表,等发表了就可以找书院要钱了。”

匡先生这一通话说得孟仞完全不知如何反驳。说完之后匡先生甚至还岔开了话题:“孟仞啊,你的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案写好了么?”

“写好了。”孟仞连忙答道。

“行,那你后天给我和巫澎讲一讲。”匡先生说着转向了巫澎,“巫澎啊,你实验做完了吧?”

巫澎在旁边统计数据,听到师父的话也没有抬头:“做完了,只是数据似乎不很好。师父,上次我请石匠的钱你也还没给我呢。”

匡先生见他也来提钱的事情,脸上的表情变得愁苦起来:“哎呀,师父没用啊……连经费都弄不到,还得苦着我的两个学生……”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哀伤,多一分就显得做作,少一分就显得不够强烈。

孟仞见师父这个样子,慌忙拱手道:“师父不必挂怀,钱的事情我再支撑一阵便是。”

“你又卖惨!”巫澎这次抬起了头,“老孟吃你这套,我可不吃。卖惨也得给钱,快给!”

匡先生的表情顿时不愁苦了。“最近是基金申请季,”他说道,“我准备拿孟仞的题目去申请基金,等钱下来了我再给你们吧。”

巫澎变脸也比翻书还快,脸上立马挂起了一副谄笑,说道:“多谢师父。”

“至于孟仞,”匡先生接着说道,“你资金要是实在周转不过来,为师可以给你放高利贷……”

孟仞目瞪口呆。这俩人还真是亲师徒,放高利贷这招,真不知道匡先生和巫澎是谁跟谁学的。

要是论文两个月见不了刊,他就真的只有借高利贷了。

近日百里城正逐渐入夏。两天后的辰时,阳光已然相当炽烈,孟仞赶到实验室之后就拿了把折扇坐在那儿扇风,本想最后再复核一遍自己的文献综述,现在也没这个心思了。

匡先生和巫澎在半个时辰之后先后赶到,匡先生手里还提了一包炊饼,说让他们午饭就在实验室解决。

“就一个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案,不至于讲一天吧?”巫澎问道。

“我想顺手把基金本子一块写了,”匡先生说,“免得日后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一遍一遍地找孟仞复核。你开始讲吧。”

孟仞虽然不大乐意午饭吃又冷又硬的炊饼,但也只好从命。

“众所周知,我们在短时间内只能记住很少的内容,如果不对这些内容进行复述的话,也会很快地忘掉。这是我们认知功能的一大瓶颈,很可能也会限制我们对内力的精细控制。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在短时间内究竟能记住多少内容?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三类研究值得注意,第一类研究是关于数量知觉的研究。”

孟仞说着从袖子里掏出几张纸片,每张纸片上画了数量不一的圆点。

“通过速示器,给人快速地呈现这样一张纸片,让他判断这张纸上有多少个圆点。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圆点的数量不多于五个,那么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数清楚,而且所需要的时间并不会随着圆点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但是一旦圆点的数量多于五个,数清楚圆点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就会随着圆点的数量而逐渐上升……”

在这个世界,数量知觉反应时间的转折点是五个,但是在原来的世界,这个转折点却是四个。这个结果让孟仞感到颇为惊讶,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内力导致的结果。

除了数量知觉以外,这个世界的人们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八个左右的单字或者笔画(比原来的世界多一个),还能区分八个左右不同的音调(也比原来的世界多一个)。

孟仞认为探究两个世界的实验结果为何不同才是更有趣的课题。这边的人为什么具有更强的短时记忆能力?他们的智商会不会也更高一些?

可惜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必须先提出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的理论,再去考察为什么。

随着报告内容的推进,孟仞已经逐渐用前人的研究织成了一张严密的网,逼近了自己想要的结论。匡先生和巫澎不时地提出关于文献内容的问题,孟仞也都一一解答。

吃午饭的时候他们也没停下,孟仞一边吃饼一边继续讲,匡先生左手拿着饼右手拿着笔,不停地在面前的稿纸上写写画画。

“老孟,”已经沉默了大概半个时辰的巫澎突然发问,“你到底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五个还是八个?我看你列举的这一大堆研究似乎指向了不同的结论。”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孟仞说,“我认为五个才是对的。现有的研究大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说的‘五个’、‘八个’到底是五个或者八个什么?字还是词?或者句子?得出容量为八的这些研究,受试者可以把某些项目整合到更大的单元里去,这才导致了容量的上升。比如说,”他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了另一张纸片,上面写着两列字,“‘锟斤拷烫屯锘氯’就是七个单字,‘春江潮水连海平’就是三四个单元或者一个句子。”

“后面这句诗不错,你写的?”匡先生问道。

“啊……胡诌的一句,见笑了。”孟仞在心里对张若虚说了声抱歉。

吃完炊饼之后,孟仞花了一些时间详细讲解了前人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可能原因。随着匡先生满意地打下最后一个句点,文献综述部分宣告结束。孟仞看向外面刺眼的阳光,心想不到晚上估计还真讲不完实验方案,不禁暗暗叫苦。

刚刚的文献综述基本剽窃自乔治?米勒1956年的论文和尼尔森?科万2001年的论文,接下来的实验方案,孟仞还得继续剽窃菲利普1974年提出的方法,以及帕什勒和科万提出的记忆容量计算公式。为了把公式重新推导出来,孟仞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不过这比从头推导牛顿-莱布尼茨定理容易多了。

这一部分如果讲得粗略的话,半个时辰都用不了,但匡先生偏偏要在今日把基金本子一块写了。孟仞一面讲,匡先生就一面问细节,包括刺激呈现多少秒,实验室内用什么样的照明条件。除此之外,他还对孟仞的方案提了些修改意见,改掉了其中一个实验的实验设计,还另外添加了两个实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31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