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强移栖息一枝安(上)

书名: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军情如火,公孙珣既然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即刻发兵。

其中,庞德先带领一千五百千义从,急速从晋阳城出发,靠着晋中平原的通畅道路与骑兵的速度抢占井陉西口(后世娘子关地区)。随后,公孙珣复又亲自率领剩余义从以及晋阳城中的郡卒缓缓往井陉尽发,并沿途汇集郡中各城驻扎的其余郡卒……不是没人劝公孙珣,让他不要轻身犯险,但考虑到五千兵马就算是不能击败张燕,却也足够自保,再加上打仗这事,卫将军既然在此,也没理由让别人去处置,所以也就是劝一劝而已。

而四日后,公孙珣却终于是带着公孙越、娄圭、田丰、戏忠、荀攸等人,外加三千郡卒与五百义从,有惊无险的赶到了井陉西口,并汇集了先锋部队。

正值秋日,众人勒马行入井陉通道,眼见着秋日间两侧山谷黄绿相间,更兼地势险要雄浑,颇有一番气势,但可所有人却都没有心思看景色,只是盯着地势暗自思索。

相对应的,娄圭却上来便理所当然的向庞德询问起了军情:“令明,你比我们早到一日有余,可曾探清张燕营寨、兵力分布?”

“回禀军师。”庞德闻言稍显尴尬。“末将到了此处后把住关碍便立即派出了哨骑,却至今未还。”

“这不怪你。”娄圭闻言在马上缓缓颔首。“当年董卓乱前,我与志才随君侯从三辅折返,便曾经从井陉路过,知道这井陉看似是一条险要通道,其实却别有洞天……不过算算时间,今晚应该能回来。”

“井陉的情况,还请军师将军赐教。”向来沉默的荀攸也主动相询起来。

娄子伯自然无不可言。

“首先,自此西隘口至东隘口大寨山下,约有六七十里长……”

“其次,此地地形宛如纺锤,乃是两头尖而险,可中间却分为南北两条通道,南道险而直,北道开阔却绕远,不过无论是南北通道,中间都还有山坳、谷地,甚至太平时节还有乡里、市集所在。”

“当然,通往太行山中的通道也自然都开在南北两道上……如我所记不差,张燕所居的紫山往井陉中的通道,便是开在南道上距此地四十里、靠近东隘口的一处山谷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水流湍急的绵蔓水在其中蜿蜒曲折,恰好在腹心处横穿两道……这便是淮阴侯背水一战的那条河了!”

娄圭侃侃而谈,荀攸等人也是纷纷颔首。

而周围很多从长安跟来的幕僚、将领此时也才纷纷醒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直把井陉当做一条很长的山路而已,最多是加上一个险关的设定,但此时听来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想想也是,韩信背水一战中,对手陈馀、李左车足足带了二十万大军,双方甚至隔河对峙了几日好几天安营扎寨后才开战,这里面怎么可能就是一条狭窄通道?实际上,就算是二十万大军是吹牛,打个对折,加上辅兵、民夫十万人,也注定这里面的地形是极度复杂的。

内部分叉的两条通道,一条横穿通道的河水,无数可以屯兵、藏兵的山谷,无数通往太行山中的岔路,最后再加上通道合二为一时的两侧险要隘口,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却依旧非常简陋的井陉军事地图。

而说完这些以后,之前在晋阳一直很沉默的娄圭却依旧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看向了骑在白马之上,被众人簇拥着的公孙珣:“君侯!”

“我知道的子伯的意思。”公孙珣听到呼喊不由握着马缰轻笑。“子伯是想说,张燕如此姿态,此战不可避免,而我们五千兵马,中间还有两千精锐……或者说是一千五百精锐……对上两万贼寇,也并非不能战而胜之,可非要仿效淮阴侯背水一战,却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对否?”

“不错。”娄圭也在马上坦然应道。“臣下正是此意,自古以来,名将未有如淮阴侯者,而淮阴侯生平用兵,也未有如背水一战者……偏偏这一战又是自古以来记载最清楚的一例,敌我双方谋划,战前战时战后过程,甚至还有淮阴侯自己事后剖析,纷纷记载于史册,便是不通兵法的,只要读过安利号版印的《史记》,恐怕都清楚无误。那敢问君侯,张燕会不知道吗?他既然知道,还会犯下如陈馀一般的过错吗?”

“譬如呢?”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隘口内部的第一个宽阔山谷中,也是庞德驻军之处,便纷纷下马,而公孙珣虽然下马步行,却依旧与娄圭交谈不止,周围人也纷纷随从,然后竖耳倾听。

“譬如说,”娄圭下得马来,指着营地外的一条小河(绵蔓水支流)言道。“张燕进入井陉,将在何处立寨?当时背水一战,顾名思义,便是说双方在井陉中间隔河对峙,然后才能使得淮阴侯利用水道分兵,主力背河立寨,而派遣部将高邑以两千轻骑绕道往对方大营身后潜藏……如果张燕不在绵蔓水以东的两条道中的一条上等着,而是抢过绵蔓水先行背水立寨如何?如果他干脆后退到远离绵蔓水而又格外狭窄险要的井陉东口处死守又如何?届时,君侯准备如何背水一战?”

“子伯此言有误。”公孙珣并未进入营地中给他预留的大帐,而是直接扶刀而行,穿营向东,来到营前河水处才稍作驻足,逼得包括持节而来的王朗在内的诸多人纷纷随从。“张燕绝不会在东面隘口扎营,最多是派少数部队把守那里,防止常山方向的部队涌入隘口两面夹击于他而已……”

娄圭微微一怔,却意外的没有反驳。

“须知道,他现在是个山贼,紫山只是北太行四五十个山岭中较大的一个而已,其人直属最多万人,两万之众一定是他紧急召唤了井陉周边各部!换言之,张燕的兵力得有过半属于周边各部匪首,那些匪首是不许主力部队的营地离开撤入太行山的那条岔路太远的,更不可能让出那条通道给我。”公孙珣没有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盯着河面,扶刀兀自言道。“同样的道理,他也不会轻易跨过绵蔓水,来个反向背水立寨……因为他的部众同样不许他这么冒险。”

娄圭缓缓颔首,表示赞同。

而公孙珣言至此处,却也是环顾左右,渐渐凛然起来:“咱们一直说什么精锐之军与乌合之众,可什么叫精锐之军,什么叫乌合之众,到底有何区别?其实精锐之军比之乌合之众,不仅是士卒更高大健壮、军械更齐备耐用,也不仅仅是士卒吃得饱,赏赐有多少,更多的乃是令行禁止,让将领如臂使指,以至于能够随时在战场上把握主动……实际上,淮阴侯背水一战,关键并不在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恰恰就在于全程把握主动而已!而我所言淮阴侯故智也在于此!”

娄圭心中微动,张口欲言,却还是闭上了嘴,并顺势扫过身侧几人,而有意思的是,荀攸也恰好看了过来,然后二人齐齐耷拉下了眼睑。

“你们听到了吗?”公孙珣说完这些话,最后才图穷匕见,却是盯住了身旁一群衣着格外整洁的义从。

却正是张既、刘璋、贾逵、杨修、法正、孟达为首的一众新义从。

这些一直跟着公孙珣,大部分都是在三辅才加入的年轻人闻言多有变色……以他们的聪明,早已经明白了公孙珣的意思。

“且不说天下正逢乱世,谁也没资格躲过兵事。”公孙珣盯着这群一直被认为是‘文职义从’的人冷笑道。“只说你们这些人既然入了我的义从,便不要想着能置身战事之外了,这一战,不管你们是几世几公,也不管你们父兄居于何位,都要执刃上前,然后生死由命,成败在己!”

庞德第一个忍不住跟着笑了出来。

当夜哨骑纷纷折返,却是正如公孙珣所料,张燕自太行山中发两万军来到井陉后,便直接在绵蔓水以东的南道山谷,也就是他们退往太行山的那个入口附近立下了营寨,然后又派遣区区两千人往更东面的井陉东侧隘口稍作把守和兜底而已。

于是乎,公孙珣再不犹豫,第二日便立即拔营,沿着绵蔓水的支流向前,一路行进到韩信当日震惊天下的故地,并大摇大摆搭建了浮桥,第三日便昂然越过了河水,在山岭之间背河下寨。

“卫将军……公孙将军……白马贼……”就在公孙珣立寨之时,相隔十里的地方,张燕的大营内,所谓中军大帐处,一名拥众千人,唤做杨凤的首领正要发表意见,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公孙珣,以至于三改其口。

“还是叫卫将军吧,毕竟是朝廷钦命,天下人皆知的。”端坐在中间,鹖冠铁甲的张燕一时无可奈何。

“是,将军。”杨凤素知张燕脾气,也是用上了对方最喜欢的称呼。“属下的意思是,卫将军既然小瞧俺们紫山军,那给俺们就该他个厉害瞧瞧……今晚上,趁着他们刚刚过来,营寨未齐,俺们又熟悉地形,直接摸过去,一把火点着,大军涌上去,一日便能了事!”

张燕干笑了一声,尚未作答,帐中坐着的另外一人却蹙眉开口:“卫将军天下名将,哪里是你能偷袭的?而且其人背水列阵,非是小瞧我们,而是仿效淮阴侯故策,以此表示死战的决心罢了!要在下说,正该死守大营,反正中郎将之前召唤我们时就已经说了,只再守几日等南太行的朋友大股赶到,咱们便可撤回山中,既如此,何必冒险出战?”

张燕仔细打量了一遍这个唤做白雀,实际上很可能是河间某个县县尉出身的首领,也是不由跟着皱眉……但,他同样对此人的意见不置可否,反而是干脆下了逐客令:

“诸位的意思我都知道了,今日就都回去吧!”

定难中郎将,北太行盟主,号称拥众数十万的紫山贼张燕既然下令,这些人虽然讪讪,却也都恭谨告辞。

“白骑留下!”就在左手边第一位之人也起身后,张燕复又喊道。

张白骑,也就是张晟了,闻言一声不吭,直接在其余首领见怪不怪的目光中重新坐了下来。

“俱是滑头!”其余人一走,张燕便再无定难中郎将的姿态了,而是直接颓然起来。

“彼辈此时说不定也在议论你装模作样呢!”一身单衣,愈发清瘦的张晟依旧面无表情。“区区一山贼,居然戴着中郎将的鹖冠……”

“我本就是朝廷赦封的定难中郎将!”张燕勃然作色。“若非以制度管束他们,北太行早就乱的和南太行一般了!更何况,我拥众数万,人口数十万,且太行绵延千里,宽阔百里,怎么说都不亚于天下一大郡国,难道不能为一两千石吗?”

“但是他们之所以愿意服你管束,不是因为你的定难中郎将之名,而是因为你张燕雄健勇猛、统兵善战,也是因为张牛角死前指定了你为首领,更是因为无人能取你而代之!”张晟毫不留情。“贼就是贼,如何能成官?”

“我前些日子在紫山上仔细让人替我读了安利号版印的史书,才知道英布亦曾做贼!”张燕似乎在忽然间就冷静了下来,语气格外平缓。

张晟愣了片刻,然后方才反应过来:“袁绍的使者是用这个来劝说你的?”

“不错。”张燕昂然答道。“如今天下的局势跟秦汉之交何其相似?而我与英布又何其相似?你我皆知,卫将军强,而袁绍稍弱,恰如项王与刘邦一般;而我做贼,又曾随过卫将军,恰如英布随项王……而如今两强相争局面,我也只要如英布一般,挠卫将军之后,便足以成大功!”

“这倒是挺有道理的,想来也是你的目的。”张晟若有所思。“你从未指望过能胜卫将军,但只要卫将军前方作战,你以太行山为根基,四面骚扰,疲敝其后,便足以成大功……确实让人无话可说。但……”

“但英布后来为高祖所杀,分尸六块……白骑是想说这个吗?”张燕反问一声,引得张晟当即闭口。“我不会像英布那么不知进退的,区区一个贼寇,竟然指望着能做一个长久的异姓王,还保有封地?这岂不是自寻死路?若真有功成那一天,或者只等袁本初统一河北,我便乐意扔下军队,安心去做个空头将军和侯爷,然后恢复褚姓,让我们褚氏成为常山一世族,便死而足惜了!”

张晟缓缓点头,颌下无须微微颤动:“我早该想到的……这个东西,多半只能是袁绍与你,卫将军不可能与你!因为若是直接降服于卫将军,你哪来的功劳封侯荫子?只怕是立即便要以一个空头两千石闲置。”

“其实也说不定有机会,因为卫将军用人上还是挺大度的,未必就会真的闲置我,但我不敢赌……因为咱们的出身你也知道……他入主长安都一年多了,我却毫无动静,说不定早已经对我心怀不满,想要除我而后快了。”张燕一声感慨,却又起身过来到张晟身前,俯身恳切相对。“而白骑你与我处境绝类,下面那些人倒也罢了,但咱们二人投卫将军却未必有随袁车骑有前途……若你能随我赌一赌,将来我功成退下,一定向袁绍那里推荐你,让你来领我旧部,征战一方,将来说不定也能封妻荫子,成一个开国侯!”

张晟抬头盯住对方,缓缓颔首:“既如此,请中郎将明示吧!此战,你意欲何为?”

“简单!”张燕回身坐下,正色相对。“卫将军虽然兵少,却皆是精锐,以他的明智必然知道我们军中良莠不齐,说不定确实是轻视我等才背河列阵,故此,我欲反主为客,效淮阴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策,一面诈败诱其来攻我大营,一面遣精锐绕其后攻其大营,让他进退失据……白骑觉得如何?”

“可以!”张晟也扬声而起。“如此一来,成了,咱们便扬名天下,不成,大不了退入山中……反正本来也只是要‘挠项王之背’嘛!有何不可?”

“正是此意!”张燕大喜过望。

————我是大喜过望的分割线————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史记》.淮阴侯列传

PS:这次真不怪我,我得上传了二十分钟……不停的服务器崩溃,最后手机复制上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