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章 挥刀断虚繁

书名: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乌桓人的动作,公孙珣立在大凌河东的山坡上,看的清清楚楚,却依旧沉默不语,很显然,他对这种战斗并不抱太大希望……这不是母亲故事中那个动辄单挑的时代,虽然关张之勇,乃至于吕布之骁勇他早就见识过,也同样感到震撼人心,但他却可以保证,以关张之勇也不可能在没有补给没有营地的情形下以十余人逼退千余人。

因为人会累的!

可以想象,对面那个披散着头发不停下令的乌桓首领就是要用这十几个人来震慑自己,二十个白衣乌桓骑兵如果败了,他会再派一队人,再败了就再派……如此三番五次,总是要杀了这些人给自己看的。

可怜大凌河畔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不是不能死,死人这种事情在如今这个时代太常见了,关键是值不值?

那么到底值不值呢?哪怕是他公孙珣能因此逃出去也是值得吧?可如今这个局面便是他们全都死了,自己也逃不出去吧?

牛毛春雨依旧在缓缓飘洒,不知不觉间公孙珣身上的铠甲、披风已经全部打湿,而对岸的战斗却已经在须臾间便开始了。

隔河细细看来,来援的那股汉军不过十八骑,俱是普通汉军赤色直裾打扮,外套皮甲而已,为首者则有一领铁甲……这是此番出征时仓促选调骑兵时给予的制式装备,想来正是那些燕赵游侠。

而对面,乃是二十骑白衣乌桓骑士……其中为首一人是穿着皮甲的。

怎么说呢?双方的人与马应该很都很疲惫了,但汉军尤其疲惫,不过乌桓兵的装备明显差很多,这一波对冲,胜负未可知。

两拨人刚刚列阵对峙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么想的,但仅仅是片刻之后,众人便停止了猜度,因为骑兵对冲,乃是一瞬之事!

速度、力量、牺牲,成就了突骑的强大与血腥!

十八骑汉军,自北而南,一次冲锋直接死了五人,但乌桓人却死了十三个,包括那名穿着皮甲的首领!然后汉军立即扔下长矛,拔出了腰中的制式环首刀,返身近战劈砍,剩余七名只有白衣的乌桓人无可抵挡,几乎是立即被砍杀殆尽。

全程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汉军赢得干脆利索,无可质疑,而死掉的乌桓兵白衣血染,格外刺眼。

饶是早有所料,饶是知道这种胜负无关大局,饶是明白上来死了五个人对河西这一小股汉军来说损失比例更大,更显得乌桓人局势在握,可如此干脆的冲锋与杀戮还是让河东的汉军、河西的乌桓兵马与各路杂胡纷纷心生震动。

便是见惯了生死的公孙珣也不由侧目盯住了对岸。

大凌河西,汉军只剩下十三人,却在为首的那人大声呼喊下有条不紊的下马重新整备,有人上了乌桓人休息更充足的战马,还有在冲锋中失了长矛的人趁机拿起了乌桓人的长矛,然后十三骑重新列阵,并遥遥持矛邀战!

披散头发的乌桓首领面色发青,却是再度看向了自己身侧的一名小首领:“河东面公孙大将军在看着呢,二十骑与你,不要丢脸!”

“二十骑,便是能胜也会丢脸吧?!”孰料,这名身材雄壮的小首领居然勃然作色,当场反驳了回去。“规泥,你自己说,如此勇士,又已经战了一场,我屈头哪里会占他们便宜?!他十三骑,我也十三骑!”

名为规泥的乌桓首领欲言又止,但终究是无话可说,只能任由这名颇有性格的所部勇士亲自持矛出阵去了。

十三对十三,汉军依然在北向南,乌桓人依旧在南向北,双方持矛立定,各自加速,沿着大凌河岸又是一次冲锋。

那屈头身材雄壮,装备着一件明显经过改装的汉军制式铁甲,远远便对着对面那个为首的汉军铁甲骑士一声怒吼,倒也气势雄浑,然而与此同时,其人手中冲刺之矛也是忽然抬起,居然是在冲锋过程中临时变招,该刺为双手力劈!

而临近来看,才会发现对面的汉军铁甲骑士也是同样的身材雄壮,而且容貌雄伟不凡,更有意思的是,屈头如此来势汹汹,他却只是闭口不言,左手持矛不动,右手勒马努力向前,堪称冷静相对。

电光火石之间,双方迎面交战一合。

屈头手中长矛并未得手,相对应的,那个铁甲汉军骑士的长矛也未得手,因为双方的长矛一劈一挡,在交马中很明显的对撞了一下。

而且,屈头双臂登时微麻,毫无疑问,他从长矛上察觉到了对方的力量……不过,屈头有信心,对方也会从兵器上察觉到了自己的力道。

但是,随着前方汉军铁甲骑士,交马一合转身持矛再来,屈头刚要转身,却忽然觉得自己没有被铁甲护到的右肋一片钻心之痛,低头看去才发现那里居然出现了一个血洞!

屈头恍然大悟,对方竟是一手持矛一手持刀,非但只用一左手挡住了自己双手的力劈,更是在交马一瞬才忽然以拔刀,刺中了自己的右肋。

回想到此为止,因为钻心的疼痛未及发作开来,身后脖颈处便又再度一凉,俨然是那汉军铁甲骑士已经从身后拍马赶到,再来一招了结了他。

两岸兵马再度骚动起来!

因为十三对十三,汉军阵亡四人,乌桓人尽数覆灭。

河西岸的乌桓军几乎是齐齐的看向了自家首领规泥,后者张口欲言,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眼见着河对面的公孙珣似乎也望向了自己这个方向,这位战场上的乌桓军统帅也是羞愤难耐。

“九对九!”规泥终于咬牙言道。“全用军中知名勇士,换上好马,脱掉甲胄,只着白衣……不要再丢脸了!”

就在乌桓军因为调度勇力之时而有所骚动之时,河对岸,也陡然出现了一个意外……之前被公孙珣下令释放的俟汾黑獭居然突然趁着汉军不备,蹿入大凌河深水中,而其人果然如他自己所言格外擅长水性,带着一柄环首刀还能蹿水极速,远远看去还真如一直黑色水獭一般,一沉一浮便已经远远而去。

汉军多在隔河观战,根本未曾在意此人,此时见到他逃窜,赶紧再去摸箭矢,已然有些来不及,更兼其人水性确实极佳,所以随着仅有的几只落空箭矢,那俟汾黑獭居然轻松游到了对岸某处,而其人上岸的地方,一堆杂胡部落兵马,非但没有拦击,反而有人主动上前接应……

“果然靠不住吗?”戏忠愤然言道。“胡狗之类,皆不可信!”

公孙珣不置可否,只是依旧盯着对面战场无言无声无色。

河对岸,第三次‘公平一战’已经开始,在一众杂胡部落的注视下,在两岸汉军与乌桓军的沉默中,又一次冲锋就在眼前。

仅剩九人的汉军多少有些疲态尽露,其中一人还明显一臂带伤,但在为首一人的带领下,居然精神抖擞,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燕赵骑士,多少有些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忽然间,有汉军白马义从隔河吹起号角,宛如军令一般立即催动了第三次冲杀。两边相撞,宛如两个陶罐正面相撞一般,破碎、鲜血、残躯,之前一切雄壮严正的事物顿时化为乌有。

这一次,汉军倒下了五人,但汉军中的首领明显武勇出众,其人轻松杀了当面之敌外复又回身参战,一手持矛一手持刀,左刺右砍居然又将乌桓人杀了个精光。

不过,冲刺之后的乱战之中,又有两名汉军直接被杀。

换言之,第三次‘公平一战’以后,汉军只剩下了两人而已。但毫无疑问,获胜者依然是汉军,因为乌桓人再一次全军覆没。

而几乎没有任何停歇,第四次‘公平一战’旋即到来,这一次获胜者还是汉军,但那名铁甲骑士身侧,却再无一人。

这个时候,诡异的事情出现了,随着那名铁甲汉军骑士下马一刀了断地上挣扎的乌桓武士,河畔的细雨中居然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但其中最长久和热烈的呼喊声竟然是来自于那些杂胡部落。

河对岸,在汉军获胜以后,也曾短暂响起过欢呼声,但很快就随着这名铁甲骑士翻身上马遥遥再度邀战变得冷静了下来……因为眼前的情形对公孙珣的脱身似乎任何帮助,相对应的,继续拖延下去的话,谁也不知道乌桓人的支援什么时候到。

而这名已经得到了包括胡人在内的所有人认可的勇士,似乎注定要白白牺牲。

军阵中,一片沉寂之下,披散着头发的乌桓首领规泥喏喏不知所措,但事到如今,他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继续勉力选派勇士出征。

片刻后,一骑自白衣军阵飞驰而出,但迎面被那铁甲武士给一矛挑下马;

又一骑飞驰而出,却又被此人一矛荡开,复又一刀了断。

紧接着,乌桓人久久不曾出阵,然后居然是在周围友军的催促下,硬着头皮派出了一人,却是持弓而来,口出幽燕汉语,要求比弓……然话音刚落,此人便被射于马下。

周边杂胡的欢呼声越发急切,规泥半是惊恐半是无奈,这次居然派出了两人,引得周边杂胡部落放声喝骂,而那汉军骑士也不理会,只是兀自换了马匹,直接迎战。

三人交马之下,一名乌桓骑兵直接被刺下马,而那汉军骑士胯下战马却被另一名乌桓骑士给直接刺伤,其人返身跌落在河摊上,勉力起身后,甫一回头,便看到那名乌桓骑士已经折返冲刺而来,并远远大喝助威。

这位汉军骑士依旧不言,却是从地上拔起一矛迎面投矛而出,将那骑士整个人从马飞掷下去,然后其人从容夺马而立于河畔,复又执刀继续邀战。

规泥目瞪口呆,却是不顾周边自己族人的苦劝,一口气派出了五个人,并喊来一队数十人的白衣骑兵,持弓去北面督战……俨然是不准备继续坐视士气流失了,甚至都不在乎河东公孙珣的目光了。

“去问问他叫什么姓名,他的那些士卒又叫什么姓名?”早在对方单马相对之时,公孙珣便已经激愤难耐,此时终于彻底忍耐不住了。“然后告诉他,诸君皆为国士,若我公孙珣能脱此厄,一定会奉养他们妻子父母,以作报答……至于他,就不要再送死了,我与乌桓人说,放他南归!”

两边义从听见吩咐,赶紧涌到河畔,大声呼喊:

“河西袍泽可为十八骑留姓名在此,君侯将来必有重报!如君本人,可自北归!乌桓人不可追!”

河西乌桓军内外一时骚动,规泥有心想下令让人即刻射箭了结此人,却又不太敢在这个关口真的触怒公孙珣……更兼杂胡汹涌,纷纷上前鼓动,规泥甚至看到周边部族中有人遥遥指着自己大声激烈的说着什么,愈发不敢冒险。

故此,其人到底是让那一队弓手给撤了回来。

随着这个动作,河畔处除了蒙蒙细雨的飘洒声外一时安静如旷野,无论是河东河西,各部皆等那手持环首刀的铁甲骑士出声……何止是公孙珣,便是规泥自己心中都想知道这个凛凛而立的汉军骑士到底是何来历?

“君侯是在羞辱我们吗?!”大凌河西,那铁甲武士甫一开口便惊得两岸众人一时失语。

之所以如此不止是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军骑士嗓门居然如此之大,更重要的是这句反问实在是让人惊愕……便是公孙珣也陡然怔在那里。

“我辈自乡中来,不避千里路遥,投君侯麾下,舍生忘死,求得难道是什么赏赐和名声吗?!”此人依旧持刀不动,只是扭头看向河对面山坡上的身影厉声反问。“国家板荡,四处生乱,老百姓无处安身,只有君侯在广阳行仁政,安抚幽冀流民,赖此生者何以十万计?这番仁政还不够我们为君侯送一次命吗?君侯若真有询问,我辈十八人只有一答而已,今日之死,不是为了君侯而亡,而是为了君侯昔日不负天下的志气与仁政而死……唯此而已!”

言罢,其人也不持矛,居然是单骑单刀,兀自往前方那五名乌桓骑士方向冲锋陷阵而去,五名乌桓骑士仓促应战,却被此人一刀劈出,当场了结一人,复又夺过其矛,一手持矛一手持刀,状若疯虎,连连压制其余四骑不断退后。

偏偏此人即便是拼命之时,尤有收放从容之意,居然攻防兼备,又连杀三人,最后那名精选出的勇士再也不能承受,转身便逃,而那汉军铁甲骑士兀自追杀向前。

一部距离最近的杂胡部落眼见着这二人往自己阵中而来,也是一时惊愕,居然整个部落调转马头,仓皇避让。

与此同时,河东的公孙珣先是怅然若失,却又旋即羞愤难耐,其人也不多言,也不鼓励,只是自腰中拔出自己的那柄断刀来,便一言不发,一马当先往河对面淌水而去。

戏忠长叹一声,居然也拔出自己防身用的长剑,然后第一个跟了上去,如此形状,河东仅有的百余白马义从自然纷纷跟上,而剩下百余名杂胡见状犹豫片刻,却也是咬牙紧随其后。

河西处,规泥早已经因为那只杂胡部落的擅自躲避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喝止下来,一回头却发现河对岸居然在进兵,于是又赶紧呼喊下令,召集周边部族骑士上到浅滩前阻拦;

然而再一回头,却又见到那名悍勇武士的铁甲骑士一声不吭,已经杀了逃窜中的乌桓骑士,复又直冲自己本阵而来,于是再度呼喊下令派出一队人马去阻隔;

但还不等他喘口气,忽然间随着身侧属下的提醒,规泥这才看清楚河对岸居然是公孙珣亲自渡河而来,于是登时失魂落魄……这真不是他胆小,而是身为乌桓人中少有的高级贵族,他心里非常清楚,真要是公孙珣死在这里,怕是整个辽西,包括丘力居在内的所有人都会要了他的脑袋……于是,匆忙间他又赶紧下令让那些杂胡不许放箭,反而又让自己军中最直接统属的白衣乌桓骑兵亲自上前肉搏,并力求活捉公孙珣!

命令颠三倒四,整个河西岸乱做一团,无奈何下,这规泥只能放弃去理会身后那名汉军勇士,然后亲自引乌桓骑兵主力向前,以求杀伤汉军他人,并求活捉公孙珣。

“大将军何至于此啊?”好不容易来到浅滩处,眼见着公孙珣还在河水中勉力前行,规泥便推开周围的杂胡部落首领,兀自下跪,遥遥恳求。“大将军千金之躯,在对岸等我家单于亲自来请你如何啊?何必亲冒弓矢啊?”

对此,公孙珣也是挥刀相指以作应道。

规泥无奈,只能跪在原处,然后扭头喝令周围的白衣乌桓与诸多杂胡骑兵一起弃弓拔矛,准备在滩头肉搏……然而,随着诸多兵器出窍或抬起,忽然间,一片锋刃之间,规泥身后,一柄汉军制式环首刀自上而下,将扭头兀自说着什么的规泥给一刀枭首!

浅滩阵地上,混乱的白衣乌桓与诸多杂胡部落士卒齐齐扭过头来,却见到一名面色黝黑的杂胡青年手持一刀,气喘吁吁,却昂然站在滩头规泥的尸首前,并朝周边目瞪口呆的诸多杂胡之辈放声喝问:“辽西这个地方,不是卫将军做主吗?卫将军做主,不比丘力居做主强吗?我们俟汾氏只认公孙氏,不认识什么乌桓单于!”

言未迄,河中一个已经非常之近的声音也登时响起:“我公孙珣在此立誓,辽西百族,无论出身,今日从我杀乌桓者,不究过往!从乌桓杀我者,必夷其族!”

几乎是一瞬之后,河滩之上,立时乱起。

————我是恶意虐主的分割线————

“珣征乌桓,尝为胡兵数千骑瑟百骑于河口,汉军十余骑者隔河遥见太珣白马,乃不避生死,直冲胡骑阵中,凡七进出,终余一骑耳。时天落雨,珣见之感怀,隔河大叹曰:‘天命固不在吾也,君英姿熊虎士,何与吾葬也?吾与胡骑言,君可自去。’汉骑遥横刀答曰:‘天下讻讻,民有倒悬之厄,独将军收流民百万于幽冀间,仁政所在,此非天命乎?且乎,天命不在公,在于何?请公不复言也。’遂复冲之。珣壮之,遂默然衔刀浮河往战。”——《汉末英雄志》.王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