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七章 歃血

书名: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俗语有云,军情如火。

然而,在天子与中枢迅速选出将领,并定下出兵方略以后,整个四月份的上旬与中旬,几路汉军却巍然不动,反而任由黄巾军肆意做大不止。

这当然不是一众大汉忠良故意拖延,恰恰相反,各路持节诸将也都算是求战心切,忙碌不停……只不过,没有兵又怎么出击呢?

要知道,依照汉家制度,即便是闻名天下的洛阳北军五校,加上什么羽林、虎贲,也不过区区一万多人而已。不过,这个一万多人乃是按照军官制度设计的,一旦有事,立即可以动员首都周边的预备役,也就是三河之地(河东、河内、河南尹)的骑士、材官,然后迅速形成一支规模巨大的汉军主力部队。

两者加一块,专门有个说法,叫做三河五校,也是后汉一朝的禁军部队所在。

那么换言之,无论有多着急,几路主帅都最起码得等到三地预备役动员起来后才能勉强动身,这是一个谁都无可奈何的硬性流程!比如说公孙珣这一路就得等到河内这边的预备役集合起来,然后可能还要再等一等分派给他的并州援军到来才能出兵。

那么,屯驻在洛阳周边的四路持节主帅这些日子又在做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四个人都在不停的给洛阳公车署那边写公文,至于公文的内容,无外乎便是要钱、要粮、要军械、要物资、要战马、要人!

比如朱儁,第一时间便举荐了自己的扬州小老乡,兼当日江南平叛的小战友孙坚孙文台,表其为佐军司马,并让其立即在徐杨一带募兵,然后战场汇集。

再比如皇甫嵩,第一时间就举荐自己的凉州小老乡,公孙珣的小师弟傅燮傅南容,让他做了护军司马,并要求他就地在北地郡募兵,然后带人过来。

有意思的是,宗正刘焉居然向卢子干举荐了自己的属吏吕布,前者声称后者文武兼得,更知晓河北地理,可堪一用……卢植当即取为护军司马。

对此,公孙珣自然没有落后于人。

他先是请调身为北军校尉的徐荣到麾下为副将;然后人家董昭辛辛苦苦花了三年从县长做到县令,也不问人家乐不乐意,就被他一封推荐公文送到公车署,变成了护军司马;县尉褚燕则是被他直接征调,然后举荐为了曲军侯;驻扎雁门的程普、高顺、成廉等旧部,被他一封公文整个调了过来;涿郡那里就更不用说了,不提公孙越、关羽、牵招、刘备、杨开、魏越,就连吕范和王修都被他一股脑的召了过来,然后假军侯变真军侯,假司马变真司马。

不过这里面有一人倒值得一提,那便是很早便追随公孙珣,一直在洛阳这里辛苦守侯緱氏义舍的贾超。人家没有功劳也有数年苦劳,故此公孙珣也有意抬举他,准备借机给他个官身,谁知他却主动请了一封荐书,去了卢植麾下……公孙珣这才想起人家还有个相依为命的哥哥在钜鹿呢,倒也没什么好说的,大笔一挥便送了过去。

总之吧,公孙珣绞尽脑汁,有官身的走公车署,让中枢去调人,没官身的自己写信举荐征调,按照如今的局势和这年头的风俗,中枢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加印任命。

而如此大的动作,倒不是说公孙珣要如何如何……实际上,和朱儁任用了一堆扬州人,皇甫嵩任命了一堆凉州人一样,这就是这年头的风俗,就是在光明正大的施恩、笼络于自己的旧部、乡党,而被举荐之人也纷纷响应不及!

毕竟,军功实在是这年头出身不好之人迅速蹿升地位的主流通途,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鸿沟基本上只能靠这种硬功劳越过去。

譬如公孙珣之前的封侯,再譬如徐荣的两千石校尉,都是如此来的。而公孙瓒之前扔下千石县令,不惜拉下脸死活跟着自己族弟来河内,也是出于这个缘故……这厮想要急切越过千石到两千石的鸿沟,有军功会省下很多功夫。

所以说,这里面的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感激公孙珣此番举动的。

之所以说大部分人,乃是因为其中有一个董昭董公仁……公孙珣实在摸不清此人心思,他到底是想求功名利禄,还是想明哲保身?

但总归是可以试一下的。

当然了,跟其他几位相比,公孙珣此番举动一开始的时候多少有一些格外的小心思。譬如,他也想看一看到目前为止他到底有多少军事力量可以调度,又积攒了多少班底,然后战斗力又如何……

但这个怎么说呢?早在上来索求徐荣不成反而来了一个骑都尉曹孟德以后,公孙珣便瞬间醒悟过来,自己之前的这种小心思有多么可笑。须知道,此时他公孙珣能调度这么多人,靠的全是汉室权威,靠的全是汉室体制……跟他本人的威德有个屁的关系?!

否则,曹孟德、公孙伯圭、刘玄德俱在他麾下,便是孙坚,他公孙珣都不是不能通过何进耍个小手段,把朱儁那里讨要过来……然而这又有什么用?难道可以立即代汉自立了?

不过,想通了这一点后,公孙珣倒是忽然开窍,居然主动通过人家何遂高将公孙瓒与邹靖送到了卢植那里……不是想刻意坑自己的这位大兄,真心不是,他只是想让自己的心腹们直接拿捏住这三千幽燕铁骑而已!

实际上,公孙伯圭去卢植那里的时候还挺高兴,因为到那边他是独掌一军的别部司马。当时,因为公孙越刚刚从涿郡赶到孟津,三人便又唤来洛阳那边公孙范,四兄弟难得相聚,还一起私下喝了一顿酒为公孙瓒饯行。

当时,公孙伯圭难得豪气毕露,号称要三年间学公孙珣配紫戴青,并勉励其他两个弟弟赶紧跟上,不要负了公孙氏的名头……弄的这俩人颇为忐忑,也弄的公孙珣颇不好意思,只能连连相劝,一醉方休!

当然了,这种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四月下旬,程普、高顺、成廉等人,以及他们从雁门、太原招募、集合的两千骑兵尚未赶到,朝廷便忍耐不住了,居然就让只有六七千骑兵的公孙珣即刻动身,沿着黄河速速扫荡东郡黄巾。

原来,就在这区区二十天内,东郡的卜已便已经向北打通了清河,与张角、张梁连成一片,然后还再度南下,试图连接波才、彭脱的颍川黄巾,如今连破十余城,惹得济阴、山阳、陈留三郡一起告急了!

只能说,这位在历史上本就被公认为南面三路黄巾主力之一的卜大帅,绝对是有些架势的。

于是乎,公孙珣也不再犹豫,即刻就在孟津仓促誓师,准备沿大河东征。

同时,提前出征的还有朱儁那一路,彼处也不过一万余人,编练都还没齐备呢,也要迎战颍川黄巾……后者已经攻破阳翟,叩问轘辕关了。

局势危殆,没人有资格再等了。

“将军,”黄河边上的军营中,向来嬉皮笑脸的骑都尉曹操这次倒是难得严肃起来。“牺牲已经备好,正要请你主持祭祀。”

数千将士在军营中列队,还有不下这个数量的战马、牲畜、车辆候在一旁,南风烈烈,气氛肃穆,倒也遮盖住了几分仓促之感……按照规矩,这时候该杀牺牲流血抹旗,以做誓师的。

然而高台下,公孙珣扶着腰中断刃,看着眼前高台旁被捆缚好的牛羊,又看着高台上依次立着的汉字大旗、五官中郎将公孙字样的将骑、自己私人的白马旗,还有天子所赐的节杖,倒是一时失笑,驻足不前。

“将军何故发笑啊?”骑都尉也是两千石,但曹操此时面对着持节的公孙珣也无可奈何,差了一根节杖,二人在军中的身份其实非常分明。

“孟德兄喊我什么?”公孙珣似笑非笑,似乎根本不在意眼前的祭祀。

“将军啊!”曹操愈发紧张不已,他也是个从军的初哥好不好?

“未曾想孟德兄有一日会居于我之下,”公孙珣愈发笑道。“不妨多喊几声,不然打完仗便听不到了。”

曹操当即无言,甚至还有些羞愤……这正祭祀呢,还这么多人看着呢!

“将军莫要开玩笑。”好不容易压下这股心思,曹孟德也只能如此勉力言道。“数千将士翘首以待呢!”

公孙珣愈发大笑不止:“那便不开玩笑……可孟德兄,区区牛羊牺牲,焉能壮我军威啊?”

曹操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但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当众询问:“请将军明示!需要何物,我等立刻去办!”

公孙珣摆摆手,直接按刀到来到台上,然后环视四周。

目视所及,有刚刚来孟津不过两三日却精神抖擞的关羽,有面色沉稳的公孙越、牵招、杨开,有紧张不已的刘备、褚燕、张飞,也有跃跃欲试的韩当、魏越,又有面无表情的矮胖子董昭,还有双目炯炯立在曹操侧后的夏侯惇,当然还有一群洛中北军出身的贵族子弟。

公孙珣心中暗暗感叹,不管以后如何,此时此刻,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一个心思——大丈夫生于世间,按剑而起,于上平叛报国,于下安抚百姓,与己建功立业,如此而已。

看了半晌,最后,公孙珣将目光落在了自己的心腹吕范、娄圭、王修等人身上片刻,这才忽然扬声开口:“诸位,我等奉命出东郡,然而贼已连破二十余城,罗众数万,我军六千疾趋,当以何胜啊?!”

这话问的很没道理,因为虽然局势很危殆,消息传得很开,有心人都知道绝世如何,可明晃晃的把敌人的强大和己方的弱小当众说出来,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可以称之为动摇军心了。

然而,不等下面的军士反应过来,便有一人当先出列昂然作答:“回禀中郎将,当上下一心,不离不弃,以六千骑为一人,如臂使指,方可应对。”

众将校看过去,果然是公孙珣的头号心腹,此次一来便被拜为裨将(副将)的吕范。

“既如此,”公孙珣叹气道。“不如暂缓牺牲祭祀,先杀一马歃血盟誓如何?”

众将校面面相觑,其中曹操被逼无奈,只能上前相询:“敢问将军,此番盟何誓?”

“无他。”公孙珣立在台上,昂然应道。“我意此番出征,无论出身贵贱,官职高低,当不离不弃,不使一人落于敌阵而不救,不使一人骸骨落异乡无所奉,违者……天谴之!尔等以为如何?”

曹操一时语塞,四面的军士闻言不由大喜过望,而周边的军官们却有些异议。尤其是本就在洛阳久居的北军军官,和涿郡而来的军官,基本上立场相对。

而稍倾片刻,居然有一名北军出身的军司马拱手行礼而出:“将军,若是有别部被围,相约而救自然合理,可若是一无阶骑士落于敌阵也要想救,岂不是因小失大?大军六千余,甚至于近七千人,天谴之言当慎之……”

“大军出征,出此无端之言,乱我军心!”眼看着一群北军子弟要纷纷附和,公孙珣不等此人说完,便忽然干脆打断。“请节杖……斩!”

众人猛地听到一个斩字,还茫然不醒,就见到数名中郎将的亲兵义从径直将这名军司马从行列中拖拽出来,然后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便直接有人抽刀将其一刀枭首……血溅三尺,这时满营俱惊!

台下军士自然是骇的半晌没反应过来,而台边诸多军官,尤其是北军出身的军官反应过来后却更是心惊肉跳……一来是生怕公孙珣是在恶意找北军出身的军官立威;二来却又更担心对方只是纯粹发怒不满。

便是曹孟德,也是一时手脚冰凉,不知所言,更遑论来送行的河内太守等不相干之人了。

“这便是我为何要盟誓的缘故了。”公孙珣环顾四周,再无人敢轻易出声反驳。“军中仓促,或自北军而出,或自幽燕而来,或于河内征召……来源斑驳,互不心服,且仓促成军。或有人依仗出身鄙视他人;或有人初次从军不知生死之重;如今,更诱人连我这个持节主将当众所令之事都不在乎……那若不能歃血盟誓,以作约束,此行怕是真的要一败涂地了!诸位,如这等宵小若不严加处置,几日后上了战场轻易死了不要紧,要是误了朝廷大计,牵累军中袍泽,又该如何?!”

曹操听得此言,已然有几分佩服,便赶紧率众拱手称是,以作呼应……一时间,倒是无人再理会这地上之人了。

“将军。”有人忽然又建议道。“既如此,是否要借此獠之血行盟誓?或是以此人为牺牲涂抹旗帜立威?”

“不觉得恶心吗?”公孙珣在台上冷笑一声。“此等卑劣小人之血,含在嘴里不怕得病吗?若是抹在旗帜上……我却怕他污了我的将旗!孟德,将此人悬首于辕门之上,然后杀马,盟誓!云长,你来接任此人别部司马一职,兼领其军。”

曹操赶紧接令而出,领人挂首级回来之后,便看到有人从周边牵出一匹骢马来,他来不及多想,便在木槽之前亲自动手,一刀两断。

血流满槽,又有人早有准备,依次分出来兑上酒水,满营军官将士人人取用分抹嘴唇,然后纷纷慷慨立誓不弃,再无一人出挑……倒是隐隐有巍然一体的感觉了。

汉光和七年四月廿二日,五官中郎将公孙珣以骑都尉曹操为副,以假别部司马关羽为前锋,以公孙越为佐军司马行戎律事,以吕范为裨将,以王修为粮草官,以韩当为主骑,领刘备、牵招、张飞、魏越、杨开、夏侯惇凡诸将,都督六千五百骑兵出河内,征伐卜已。

临行盟誓,不许弃一人落于敌阵,不许遗一骨落于他乡。

—————我是做梦了的分割线—————

“桓典,后汉灵帝朝拜侍御史,常乘骢马,人呼为‘骢马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不避,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黄巾起,逢太祖将兵出河内,将杀马盟誓。典奉使督军,在侧,以军马将战,献己骢马,曹操刃之。”——《世说新语》.品藻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