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五章 万事俱可忘

书名:覆汉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0

像刘宽这种级别的人物,按照规矩,丧礼注定是要隆重到极点的。然而,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样,从流程上来说都超不出停灵、发丧、下葬三件事的范畴。

至于说具体过程,其实非常……随意,最起码在这个年头是非常随意的。

这主要是因为后汉后期,汉人的生死观正在剧烈动摇中。一边有人视死如生,一边又有人提出了人死如灯灭;一边极重孝道,务必要让葬礼奢侈隆重,一边偏偏又讲究个人风采,所谓尚通脱。

所以,虽然从主流上来说,士大夫的丧礼上限遍性很高,但具体到个人,其实下限却也很低。

就比如说公孙珣请人在灵堂外饮酒这种事情,当然不符合规矩,但却很附和这年头士人尚通脱的风俗,是被称为美事的。而洛中来凭吊的士大夫,也纷纷以能来此处饮一觞酒、行一次礼就走为荣。

说到底,还是要看人。

至于一些官面上的盖棺定论之语,也是在停灵期间议定的。而天子身为刘宽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小气。

于是很快,一系列的说法也就都放了出来,最主要的两条——追赠车骑将军,谥号为‘昭烈’。

追赠车骑将军,是承认当天子年少时刘宽身为帝师与臣子进行辅政的事实与功绩;至于谥号,柔德有光曰昭,有功安民曰烈,如此谥号自然不差。

当然了,公孙珣也从来没有担忧过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刘宽将后事托付给他,并非是因为是真的担忧身后事会出问题。

“岳父大人。”进的门来,穿着孝服的公孙珣对着来吊唁的大司农赵苞再度行了一礼,然后方才从容相问。“外边吊客如流,不知何事居然要私下言语?”

“我知道,所以我速速说来便是。”赵苞有些为难的低声说道。“昨日晚间,我族弟赵延去见了我,他的意思大概是,若你能……”

“是那个阿附于阉宦赵忠的赵延吗?”公孙珣不等自己岳父说完,便正色打断了对方。

赵苞抿嘴半日,却只能勉强点头。

“那与岳父大人便是分家了的人,如何还能称族弟呢?”公孙珣继续正色反问。“再说了,如今也不比往日,赵忠进言天子加征田赋,致使河北、中原大乱,百姓死伤枕籍,堪称国贼,我友人司马叔异便是因此自杀死谏的……岳父大人不会不知道吧?”

赵苞不禁叹了口气,却是无言以对。

“大人。”公孙珣靠上前去,面无表情的提醒道。“到了如今这个时节,天下人怨愤难耐,都想要杀赵忠以谢天下……你怎么还能让赵延入门呢?你应该直接明火执仗,让左右邻里看的清楚,你是亲手将赵延这个侮辱族中清誉之人给乱棍打出去的才对。”

“是我一时思虑不周。”自己女婿如此教训自己,赵苞难免有些憋气,但却终究还是无奈。

“不是我咄咄逼人,也不是我不讲情面。”公孙珣见状不免低声道。“而是如今的局面实在是已经到了表面上金杯共饮,私底下白刃交加的地步了。便是岳父大人你多年来攒了如此清名,可真动起刀子来,大家个个都杀红了眼,届时有人提及此事的话,说不定便是个取祸的门道所在。”

“确实是我思虑不周。”赵苞彻底无奈答道。“不该让他进门的……这件事就此作罢!”

“且小心着吧。”公孙珣进一步蹙眉言道。“我想法子替岳父大人揭过去。至于岳父大人这里不妨多盯着一些天子的身体,差不多便要早做打算,及时离京……天子一死,洛中便不是首善之地,而是首乱之处了。”

“这个我自然知道。”赵苞也跟着蹙眉不止起来。“我又不是不读史的人,多少年了我朝都是这个路数,天子英年便崩,然后就是少年天子失权,宦官、士人、外戚在洛中刀兵相见,一轮轮杀个不停,自然要有所打算……”

赵苞本是不以为然,但说到此处,却忽然间却怔了一下:“你这是何意,为何此时便提醒我?你不也是辞了河内守吗,此番刘昭烈下葬后你难道不回洛阳?还是说你早有去处?”

“并无他意。”公孙珣坦然言道。“刘师去世前曾有遗书于我,要我辞官归乡,安心读书学经,并精心修德……数年间,洛中这里我是不准备回来了。”

赵苞怔了一下,然后再度死死盯住了自己女婿:“你要辞官归乡?数年间不归?!”

“不该吗?”公孙珣指着自己一身孝衣言道。“这是刘师遗言,为人门生,我推辞不得吧?”

赵苞目瞪口呆,几度张口欲言,却终究还是无言以对,隔了半晌,他也只能勉力颔首:“你且好自为之吧!”

言罢,却是要直接拂袖而去。

“大人!”公孙珣忽然扬声在后面喊道。“后日刘师停灵日满,我将一早携恩师夫妇棺椁一并移灵出殡,往河东王屋山下归葬,而洛中故人多有官职,怕是不能一路相送,故晚间将在孟津作别……届时还望岳父大人如今日这般来饮些酒水。”

赵苞远远甩了下衣袖,以作应答,便直接愤然而走。

隔了一日,刘宽停灵日满,便正式出殡,公孙珣为首,带着公孙范、公孙越,还有洛中刘宽本人的门生故吏无数,亲自扶灵出城。刘松也一早出城,按照亲父遗言,将亲母的棺椁从北邙山起出,在道边相会。天子更是下旨,不仅专门与洛中官员一日假期,还特遣中黄门蹇硕引虎贲军二十开道,护送灵柩直往河东而去。

因为有一日假,更因为公孙珣事先有言,刘师为人不校,更喜饮酒,故此,若当日灵堂处有人一觞酒不足醉,则孟津作别依旧有酒水相侯,只求届时不以悲戚相别,唯以酒醉为凭。所以,洛中公卿重臣、名士亲友,纷纷毫无负担的沿途相送……而到了当日下午,刘宽夫妇停灵在洛阳北面的黄河之畔,公孙珣果然言出必行,将预备好的无数美酒尽皆取出,号召众人一醉相送。

孟津一时酒香四溢,更有人传言,公孙珣此番将洛阳产业尽数卖出,只留一别院……据说是凑齐了千金,全都在洛阳换了酒水。

刘宽屡等台阁,身前数十年皆为汉室重臣,而主持丧礼的公孙珣也是位居卫将军、蓟侯,所以此番前来的达官显贵不计其数。

至于停灵义舍前的那一片空地上,更全都为一时风云人物。

大将军何进、司空袁隗、司徒崔烈、右车骑将军朱儁、司隶校尉张温、虎贲中郎将袁术、侍中杨彪、太常张延、大司农赵苞、宗正刘焉……三公九卿,除了一个身体实在是不行了的杨赐外,其余尽数到场。

非只如此,有名无职的天下楷模袁绍,最近可能将要启用的议郎董卓,失去了加官复为尚书的卢植,刚刚辞去尚书令尚未得职的光禄大夫刘虞,之前两次下狱最终又出狱而为何进征辟为大将军掾属的王允,以及同样只是大将军掾属却名声在外的刘表、孔融,也全都专门列坐。

甚至还有虽然有些官职,却实际名声不显的射声校尉吕布、屯骑校尉徐荣,也因为有旧的缘故,专门坐到了此处。

总之,若是不考虑这个送葬的仪式,也算是另类的群英之会了。

众人各自引着心腹、子弟列坐完毕,酒水也纷纷送来,周围远处已经酒香四溢,直接喝了起来,但此处却无人开瓶……因为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卫将军公孙珣必然有言语作别。

实际上,今日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传言出来,说是公孙珣隐约想要为恩师守孝,归乡读书了。

不过,此时他似乎还得过另外一关——众人看的清楚,这位卫将军的另一位恩师,尚书卢植已经昂然进入义舍内,去与自己的酒友故知文绕公作别去了。

卢植孤身而来,在吕范的带领下进入义舍堂中,朝着刘宽夫妇的棺椁只是微微一躬身,然后便伫立不言。

侍立在旁,一身孝衣的公孙珣面无表情,只是甩手让守在灵前的刘松、公孙越、公孙范、傅燮这四人出去,吕子衡也知机的守到了堂门处。

“知道我之前为何没有去专门凭吊,今日又为何只有此一礼吗?”人一走,卢植便扭头看向了公孙珣。

“学生大概知道一些。”公孙珣若有所思,坦诚言道。“卢师你很早便说过,世事艰难,当以节葬为上,若一日自己死了,挖地三尺,合衣而葬便可……再加上卢师与刘师互为至交,怕是多有酒后通达之言,早有约定。”

“不错。”卢植盯着自己的学生昂然正色言道。“人死如灯灭,逝者已逝,自在于心,生者当为生者事……”

“老师的意思是,我因为刘师生前爱酒,所以今日散尽千金,换来千人一醉,其实是奢侈之风了?”公孙珣依旧面无表情,只是拢手反问。

“是有这个意思。”卢植坦诚答道。“但逝者已逝,酒水也都买了,你一片孝心,我也无话可说。而且节葬这种事情,在如今这个世道里,只能讲以身作则,却不能强人所难的。故此,今日事我没有苛责的意思,只是希望有一日我死后,你须记住你刚刚所叙的言语。”

公孙珣无奈躬身拱手称是。

二人之间的气氛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抛开这千金酒宴不说。”卢植一声叹气,复又在旧友灵前质问道。“今日路上有传言,说你安葬完文绕公后便不准备领新职,而是要直接返乡读书……有这回事吗?”

“有。”公孙珣干脆答道。

“时局不比往日,朝廷正在用人之际……”

“此乃恩师生前遗愿!”公孙珣忽然毫无礼节可言的打断了对方。“刘师生前有书信与我,当着其子还有我弟的面写的,心中有此遗言……这事卢师可以去寻他们二人问一问。”

“我不信。”卢植依旧身体笔直,然后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的学生。“书信必然是有的,但以文绕公的为人必然不会在信中有所命令与干涉。”

“但他是这个意思!”公孙珣忽然抬头,面色涨红,再无之前半点从容之意。“若非如此,他怎么会这个时候死?!”

卢植一时默然。

“今年冬日,卢师本已经熬过了这一遭,春日转暖,本可以再活一年的,若非是天子无道,心中再无希望,如何会弃此身?”公孙珣愈发愤怒,但却又不禁哀伤难忍,一时落泪。“而若非是要为我寻个从容脱身之关节,他又为何会故意酗酒送命,却又让身边人刻意瞒我?”

“前者或许有,后者……可能只是顺水推舟。”卢植无奈言道。

“如此说来,你也认了?”公孙珣收起泪意,猛地反问。“天下局势艰难,留在局中徒劳无功,反要失德失信,刘师可以以命助我脱身,可卢师你呢?却反而要我留下来,为这个桀纣一般的人维持局面吗?当日我立功无数,前途大好,那时你却屡屡压制于我,今日我得刘师助力,本可以从容脱身,便是天子都拦不得,你却要我在此虚耗时光……都是老师,为何一为恩,一为怨?!”

“你总算把这句话问出来了。”卢植闻言居然不怒,反而有一丝解脱。“文琪,汉室之德不是你想的那么浅薄……”

“也不是老师所言那般厚重!”公孙珣红着眼睛,凛然答道。“这件事情上面,老师被私心被蒙了眼睛!”

“我有何私心?”卢植终于动容。

“老师妒忌我!”公孙珣压制住最后一丝泄露在面上的情绪,昂然相对。“这是刘师信中与我说的,不过当时他是为你解释……”

卢植双手微颤,死死盯住了自己的学生。

“他说你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公孙珣凛然对道。“与我仿佛!然而却生不逢时!若卢师你早生二十年,可以与桥公、刘师,还有今日未到只想赶紧求死的杨赐一般,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汉室名臣,死后名留青史!而若你晚生二十年,可以与我公孙珣,与曹孟德,与孙文台,与刘玄德,与帐外的袁本初、袁公路那般,于乱世横行,开创一片基业!可你太可怜了……既没有机会去争雄称霸,也没有机会去青史留名,甚至恰恰相反,居然遇到了当今天子这个夏桀商纣一般的人物,整日曲身于中台,悉心国政,却一无所成,甚至被赵忠那种无能宦官所压制而无法!卢师,你敢说,你没妒忌我吗?你没妒忌刘师吗?”

卢植双拳攥起,却终于无言以对。

“学生一时失言,往恩师海涵……外面还有宾客无数在等我。”公孙珣一番激愤言语下来,也跟着冷静了不少,其自知失言,便俯身一拜,与门前早已经听傻了的吕范一起匆匆而走。

一时间,义舍堂中,只剩下卢植与旧友灵柩无言相对。

—————我是很抱歉的分割线—————

“东汉儒者之盛,防于三代,而王室赖之。安顺而下,汉政始紊,时则有袁安、杨震;冲质而下,汉遂衰矣,时则有李固、杜乔;至乎桓灵,王室若缀旒然,时则有卢植、赵岐,二子殁,而汉室偾矣。植挟幽朔之气,高壮质烈……有真勇矣。太祖以门生奋起,岂非义槩所激?”——《士林杂记》.燕无名氏所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