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作者:是正经作者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1 第 21 章

书名: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作者:是正经作者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08

昨晚的事,在苏沐瑶看来,只是一个小插曲。

殊不知后宫中却因此兴起了一股寻梨插花的风潮。

苏培盛将剪下来的梨枝带回养心殿后,雍正见那梨枝上的花朵含苞吐蕊,洁白如玉,晕染清香,看起来份外喜人,便随手指了指万宝格上的青花万寿尊,让他把梨枝插上去,置于自己寝殿的镜台上。

皇上的寝殿除了近身服侍的太监宫女,旁人不得进入,但也有例外。

按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每晚辰时三刻,都会有敬事房的人将后妃们的绿头牌呈上去,请皇上翻牌子,翻到牌子的妃嫔会乘坐凤鸾春恩车来到皇上的寝殿,承恩之后方才离开。

这几日国事稍闲,雍正渐渐想起潜邸中的老人来,陆陆续续的,也翻了齐妃李氏、谦嫔刘氏的牌子。

皇上寝殿镜台上多出来的梨花插瓶,很容易就被齐妃和谦嫔注意到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二人回去后,吩咐底下人在满宫中遍寻梨花,可天气尚未转暖,御花园中的梨树只零星吐出些绿芽,还远不到开花的时节。

连皇上的御花园都找不到,外头就更不必说了。

这时,乾西四所的宫墙边上,奇迹一般挤满花蕊的八棵梨树立即被注意到了。

你一枝,我一枝,她一枝……

起初只是齐妃和谦嫔的宫人上门求取,用作插瓶,后来,随着“皇上独爱梨花”的消息传的越来越广,宫里其他的妃嫔也坐不住了。

乾西四所一时门盈若市,每天都有许许多多上门来求梨花的宫女太监。

当然,妃嫔们都讲究体面,派宫人来求梨花,谁也不可能空手来。

苏沐瑶在收礼物收到手软之余,不免动起了“歪”脑筋。

这股子新兴的“梨花经济”,正在风口上,虽然有的赚,但等十来天后,御花园的梨花陆续开放,估计就彻底没她什么事了。

现在,宫中无梨,唯她拥有,不若抓住机会,将利益最大化,赚它个盆满钵满,也免得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再生后悔之心。

拿定主意之后,她立即命云墨将营造司的管事周德安请来。

周德安来时,尚有些战战兢兢,不知这位乾西四所的太常在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苏沐瑶却笑眯眯的,让他去看大条案上摆放的一苹果青釉瓶。

瓶中插着一斜枝春梨,雪白的梨花尽已绽放,经青绿色的釉面衬托,唯美中,平添了几分诗意。

云墨笑道:“周公公,你看我们主子精心培育的雪顶春梨如何?”

“雪顶春梨”这个名字是苏沐瑶起的。

她既然准备打造自己的梨花是国中一绝,当然不能随随便便和别的梨花品种混为一谈。

苏沐瑶捧着一盏宫中特制奶茶,不禁想起了前世流行的一款网红热饮——“雪顶奶茶”。

“雪顶”这个名字好啊,雪顶奶茶、雪顶咖啡、雪顶冰淇淋……多有记忆点。

谁知道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名字,却引起了云墨的不绝赞叹:“唐代邱为有一首《左掖梨花》,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梨花与雪皆白,且又为迎春之花,小姐用雪顶春梨四字来形容梨花,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苏沐瑶:“……”

瓜尔佳氏曾经教过云墨读书认字,她是记得的。

但如果说,她只是想起了一款奶茶的名字,云墨会不会打她?

不管从哪个方面去理解吧,名字是定好了。

周德安虽不懂“雪顶春梨”四字的内涵,但光听着这名,就觉得非常的高大上。

想必这瓶梨花,更是珍稀名贵的不得了。

他小心恭顺的回答道:“雅致脱俗,乃一绝也!”

这吹捧的话,是打心底发出来的。

云墨掩唇一笑,进入了正题,道:“周公公谬赞了,最近宫中兴起了一股寻梨插花的风潮,不知您可有所耳闻?”

周德安在深宫中混了数十年,好不容易才爬到了营造司管事的位置,靠的就是耳听八方,眼观四路的本事,宫里的风吹草动,他比谁知道的都快。

各宫最近着急寻求梨花的事,他当然清楚。

他还知道,因尚不到梨花盛开的时节,内务府总管丁皂保愁了好些日子,为了不吃罪主子娘娘,也为了不显得自己很无能,正准备让造办处用素绢、丝绒、银箔等物做了假梨花,好献上去了差。

乾西四所里梨花开了,他也听说过。

苏沐瑶支着下巴,做出为难的样子,叹道:“最近各宫妃嫔们常派人来求梨花,我实在疲于应付……”

周德安心念一动,道:“您的意思是……”

云墨不客气道:“给宫里按时节供应花卉,本该是你们内务府负责的事,因你们内务府供不上,如今才烦到我们主子头上,你们光拿钱不办事,却让我们主子干赔着受累,算怎么一回事呢?”

她抱怨道:“别人上门来讨,给吧,我们主子培育这几树“雪顶春梨”出来,相当不容易,不给吧,又得罪人,周公公,您虽是营造司的管事,但宫里的花草修理也在您负责的范畴,您总得为我们说说话呀!”

正话反话都让她说了,他还说什么?

周德安噎了一下,道:“想要解决这桩麻烦倒也容易,宫里主子们急着寻梨插花,内务府那边正愁供应不上,太常在这边既然有,对接给内务府就是。”

“当然,也不能让您白白受累,各宫里的花草供应都有份例,到了年底,把这一注算上,呈交给户部报销就是。”

苏沐瑶闻言,向云墨使了个眼色。

云墨接收到,立即问道:“这样行吗?我记得给内务府提供盆景花卉的都是在户部挂了名的皇商,像松竹,是江都林家,像菊桂,是金陵夏家……诸如梨花之类的副花,也有专门承包去的花草局,并没有外人提供的先河。”

又道:“若此事真能成,我们也必不让您白白辛苦,我们只拿五成该得的,其他的都不要,您看着分。”

各地进贡的盆景花卉到京都时,连着路上的运费耗损,价钱至少比本金翻了十倍。

再往户部去报销,就是二十倍。

倘若乾西四所只拿五成,那其中的利润简直大到不可想象。

而且这一注是今年新兴的,既不会侵害其他皇商的利益,还解决了让内务府头疼的一个难题。

怎么算,都是呈百利而无一害。

周德安顿了顿,显然是动心了,沉吟道:“我想,挂名的事并不难,直接挂到花草局名下就行,只是咱家人微言轻,一个人说了不算,还得找来内务府总管丁皂保,和花草局的总管事李回彰,聚在一起,细细商议定了才行。”

又提醒道:“若事情成了,您这里的雪顶春梨可得足数提供。”

他估摸着,宫里刮起的寻梨插花之风,只是头一波,马上,京都中的侯门公府、世家朝臣也就要迎头赶上了。

到时候,往内务府花草局来寻求早梨的,可就不是一点点之数了。

苏沐瑶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微微一笑道:“您放心。”

她有灵泉水在手,要多少梨花,有多少梨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