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79章 海量的资源!(求月票!!!)

书名: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5

“你们也想搞工程材料?”

林教授特地的打来电话,眼眸瞪大,带着不敢置信的神色。

工程材料,这个领域,是他无意间开拓出来的。

把建筑学和传统的材料科学两个无比传统的学科相互交叉,去培养工程材料的人才。

但。

林教授也是万没有想到。

周越居然也要搞。

这是要把宁大搞成一个小京华吗?

材料要搞,建筑学也要搞,一直以来,京华才有这种手笔。

“怎么去找济省大学合作了?我们京华哪里差了,我也可以调遣材料学的博士生过去协助你做项目的嘛。”

林教授觉得有些心中不自在。

感觉周越不带他玩了。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尝试,而且,济省大学和京华大学都有在自然、科学上面发布论文,我们宁大只是在赶进度而已。”

“至于说之后究竟要不要去继续的把材料科学作为一个发展方向,还有的说呢。”

“而且,但凡有材料相关的,我肯定是先想到林教授才对,等我们自己先摸索一下,有了一点底气,再和林教授合作,才不会显得捉襟见肘。”

林教授这才心中好受了一些,“也行,反正,下次做项目一定要带上我。”

“一定,一定。”

周越觉得有些发汗。

……

董阳已经走了。

现在他又是孤家寡人了。

学院要给他换个更大的副院长的独立公寓。

周越也是二话没说,找三个舍友去进行搬家。

这是个三间卧室,还有书房,并且带着会客厅的公寓。

很大。

可以装更多资料了。

周越想着。

搬了新的房子,对他来说,可算是心情舒畅了太多。

此前的房子虽然不小,但却容纳有限。

这里也算是比较幽静一点。

他倒是没什么物质需求,但这里好歹是能够放下更多资料不是。

学科评级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学科建设。

周越不求宁大能够做到京华那样,面面俱到,但至少,在建筑学科上,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弱于人!

“真的要招一些博士生给我干活了啊。”周越轻轻的感慨了一下。

宁大,要在这些东西上落后于人吗?

他倒是不觉得。

“要不要人才引进一下,把董博招过来给我做项目?”周越觉得可行。

但没什么必要。

董博这种人物,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想要让这个人过来,那还真是有些困难的。

“还是要自己培养啊。”周越轻轻的闭上了眼睛。

此前他倒是听说过一些学阀的传说。

但想来现在又是要自己打造学阀。

朋党之名,自古有之。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同道相益,是故君子之朋。

不过人才的培养倒是也急不得,就比如说现在的他那三个舍友,每个人现在虽然不能独当一面,但做普通的项目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甚至一些复杂的项目,也可以开始伸手了。

虽然没有董博那么强,却也可以完成一些大项目。

这些人来读他的博士,是完全没什么问题的。

周越倒是也希望碰到一些如同董阳一般,优秀的人才。“要不要搞个什么大计划,本硕博连读的建筑学?从大一开始给我干活?”

周越觉得有些可行。

现在手里的研究生已经差不多够了,博士虽然说没有,但三个舍友也没什么问题。

就差底层的小兵了。

完全可以从白纸来培养。

想到这里,他有些坐不住了。

“完全没问题啊!毕竟我们建筑学专业是a+!”

他直接去郭老师的办公室。

“怎么了?不去研究你那个自然科学了?”

周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郭老师的目光陡然间瞪大,不是因为这个提议不好,而是太好了!

“你亲自来教吗?”

“你要是亲自来教的话,那我可直接把分数线定到顶尖了!”

“我坚信,这个班里出来的学生,一定不比京华大学建筑系出来的要差!”

“无论是学养还是到时候的就业,就业我们可以直接对接那些比较大的企业,甚至可以合作培养。”

“可以直接培养出来一批顶尖的人才!”

“还可以完成学科交叉,这一次我们学科评定之后,上面也会批下来建实验室的钱。”

“这真的是一个大的思路,而且,如果是本硕博连读的话,甚至可以有大批的学生可以留校。”

郭老师是真的觉得惊喜。

这是一个很大的培养路线啊!

如果能成的话,他们这边,全院士授课,也不是不可以啊!

别的不说。

凭借周老师的人脉。

哪怕是外聘几个京华大学的院士,也太正常了。

“我这就让教秘写一个招生方案,到时候交给你补充一下。”

“好。”

周越点头,“我这边的思路很简单。”

“我来制定课表,让顶尖的院士,或者是一些外聘的专家来授课,培养建筑学拔尖人才,比如说,古建筑这门课,很多大学都没有开设。”

“甚至,京华大学也只是开的选修课。”

“但我们可以邀请梁教授这样的学者来进行讲授,我去请也可以。”

“一些基础课,比如说数学这种,我们也可以去请数院的院士来,还有计算机之类的也是一样。”

“让他们从大一就开始接触这些前沿的项目。”

“最近我们不是和一些大型的国家级企业进行合作么,也可以签订一些意向合约,让他们不担心就业的问题。”

“当然,这些意向合约,不是让他们挑学生,是让学生挑他们。”

“保证年薪之后,他们就可以放心的学习了。”

“也就是说,最顶尖的老师,最顶尖的学生,最广大的就业范围!”

周越不断的和郭老师敲定着细节。

他现在完全有资格制定规则。

而这些规则,必然会成为影响很多人一生的事情。

至于说一些顾虑和隐忧。

比如说,如果分数定的太高,今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快要高考了,没有办法提前录取一些人,所以就只能在高考志愿里面招。

如果没有人来,那似乎会成为一个笑话?

再比如,如果真的有人来,中途想要转专业,或者对这个专业失去兴趣,直接摆烂,之后呢?要不要进行清退?

人家这么高分来这里,你把人家推到普通班,其中的落差足够毁掉一个人。

也就是说,他们这个班的优先级,甚至可能在宁大的录取分数线之上浮动很大。

当然,最终他们得到的结论,是先去做。

做完了,看结果。

他们这么多人脉,以及刚刚学科评级之后,拿到的海量资源和扶持,哪怕是班里只有一个人,他们也完全有这个资本把这个人培养成院士!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7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