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56章 那些不朽的作品啊!(求月票!!!)

书名: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5

很快,十分钟到了,周越开始查看众人所画出来的东西。

收上去了六七张图纸。

其中就有一个郑院士的,也就是那位满头白发的女教授。

“郑院士这张图纸,我们来看。”周越道。

随后周越将图纸画到了黑板上。

“设计的虽然简洁,但却很有力量。”

周越将拱桥拆分。

“这是一个圆形的拱结构,搭建起来,但这样看起来很容易坍塌,我们怎么办呢?”

“这时候,聪明的你们肯定能够想到,在两侧,增添一个支撑,抵在两侧。”

“甚至也可以在里面填充上石头,就得到了一个半圆拱桥。”

“那么,恭喜。”

周越将课件翻到了第一页。

一个圆拱桥出现在了屏幕上,带着古朴的韵味。

“你们创造了从宋代绵延至今的小江桥,横跨兴市古运河,桥高4.2m,拱高2.8m,是兴市重点的文物保护建筑之一。”

郑院士眉毛微微的一挑。

她倒是没想到。

周越会给她的图纸做了这样的一个解读。

而且,周越在解释的时候,明显就是给那张图纸进行改良了,多加了一些东西,就变得不一样了。

从一个随手创造的拱桥,变成了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座桥梁建筑。

郑院士点头。

“我们来看第二张图纸。”

“这位同学是这样画的。”周越开始画示意图。

“这是一个简单的拱形,但被她设计成了倒置的悬链线,并且,她在两侧建立了支撑之后,就让这个拱桥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这个时候,聪明的你们,肯定能够想到,可以用柱子放在上面,来支撑桥面。”

“那么。”

周越放出了第二张图。

“你们就创造了丹河大桥,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悬链线拱桥!”

“但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代,我们没有那么高超的技术,不过不重要,如果是你们穿越到古代的话,一定会想到,可以选择一小部分圆弧,来减少石材用量,也可以更加的坚固,两侧,可以用小拱,来分散主拱承受的力。”

“美观的同时,又增加了泄洪能力。”

“如此,恭喜你们,你们就创造了。”

周越点在了后面的一张图纸上。

一座巨大的桥梁建筑呈现了出来,美观古朴,又简约大方。

“赵州桥!”

“这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

“好,你们现在知道,一个设计师,只需要在普通的桥梁上增添几笔,或者多一些构思和想象,就能够创造出不朽的建筑了吧。”

“成为设计师是很好玩的事情。”

“这个是你们画出来的简单的桥形,还有几位同学的作品,设计的非常好,接下来,我讲一下这几位同学设计桥梁的优缺点在什么地方。”

周越开始讲解之后的这几个设计图。

毕竟这几个人都是认真去做的,而且也贴合一些桥梁建筑的构造。

顺便在这几个桥梁的讲解之中。

他就把桥梁史的所有知识点都串联了一下。

就比如这个形状,桥梁为什么大多数都是拱形的,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的?

是否有人设计过其他形状的桥梁。

他也做了受力分析,来解释这种情况。

从一张图纸,周越就能够把这种形状的前因后果解释的明明白白,而且是从建筑史的角度去看的。

这一个小小的桥梁构图,虽然放在整个建筑史上根本不算什么,甚至就连浪花都翻不起来。

但是,这毕竟是现代人设计出来的,即便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构想,或者是直接就把自己脑海之中对于桥梁的固有印象画了出来,那也足以说明,这是整个建筑史的一个缩影。

受到了几千年桥梁建筑的影响。

有些时候,那些你以为的常识,或者说随处可见的东西,都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

你不觉得自己受到了什么影响,但是无形之中那些东西的构成,都是从无尽的历史之中蔓延下来的。

“他真的是在享受课堂啊。”郑院士不免有些赞叹。“他是真的喜欢建筑,喜欢玩这个东西。”

“他把设计当成了玩儿,可能也只有这样的设计师才能够支撑起那些天马行空的思路。”

“我们对建筑的喜欢和他的喜欢是不一样的。”

“能够通过几张简单的图纸,几个比较复杂的桥梁构型,就把这几千年来的建筑史,一一的讲明白,并且时刻都围绕这个图纸作为中心,这是本事啊。”

“而且他的课堂有一种东西,我觉得是参与感。”陈院士也是感叹了一下。

“好像是让这些同学都在参与设计一样,参与到课堂之中。”

“这个课堂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课堂,而是所有人都参与构建的东西。”

“这样看来,他功不可没啊。”

另一位老教授也是点头,“你们发现没有,他往往是把复杂的东西,讲得很简明,而且又能够清晰的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

“就比如赵州桥,如果是我们讲的话,可能也就是讲讲结构,讲讲历史,一嘴就带过了。”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课堂里的所有人,可能都记住了赵州桥是怎么营造出来的。”

“这样的讲课方式,可能只有他自己驾驭的了吧。”郭老师在一旁也只是轻轻的摇头,“别人谁能不拿书,就记住这么多知识点,而且通过一张图,就把思维发散出去。”

“最后还能把这些思维笼络起来,这需要庞大的知识体系来进行构建。”

“我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建筑的严谨,热爱,以及那种似乎在玩儿建筑的状态。”

“建筑就这么多东西,但是他却能够把东西讲活了,听他的课上瘾啊!”

直到下课,他们还都是认真的在听听写写。

一旁的郑院士,在周越讲课的过程当中,一直都在书上不断的画着。

直到下课的音乐响起,郑院士翻了翻书。

看着画出来的线条。

这才目光之中露出了震撼。

“这四十页的一个章节,里面的所有知识点,他居然一个都没有落下!”

“他是把这本书背下来了吗?”

“这书不是我编的么。”一旁的老教授无奈的笑了一下,“我觉得他讲的知识点,比我书上记载的要多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8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