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73章 悲情主角?(求月票!!!)

书名: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5

几乎是第二日。

济省大学的校园网站,再加上济省大学的建筑学院网站。

同时发布了一则消息。

“目前,我校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徐君陶博士,在陶瓷气凝胶隔热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分别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布论文,济省大学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

此消息一出。

直接让国内的科研圈石化。

建筑学领域的大佬们,怎么研究上材料了?

虽然学科交叉确实是存在,但,建筑和材料,似乎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你要是发个地球环境工程的类型,他们还能勉强接受。

但你这两篇论文一出,让他们那些专门研究材料,从建校开始都没有在这两个期刊上发布过论文的,情何以堪。

看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刹那。

曹教授面容极为的精彩,甚至是“啊?”了一声。

他虽然知道会有这个可能,甚至林教授也不止一次的提及过。

只是,当真是强啊!

“自然杂志的正刊,再加上一篇‘科学’,怪不得济省大学即便是绞尽脑汁也要跟周越正面硬刚,哪怕是发那些论文冲量,都做出来了。”

“他们是真的想赢啊!”

“并且为了赢下来,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了。”

两篇论文,一篇在上一个月发布,一篇到了前几天才在正刊上刊登。

这两个期刊,毫无疑问,是国际最顶尖的期刊!

甚至都不是建筑学领域的顶尖期刊。

建筑学的顶尖期刊,甚至有六七种之多。

但,国际最top的,不超过三种!

这两种,更是顶尖中的顶尖!

虽然全学科都可以发,但,最重要的论文内容可能还是物理和生化环材。

他们,在建筑学领域,研究新型材料,在这两个期刊上分别发文?

怎么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紧接着,是一则采访。

他们学校自发的组织专访济省大学的徐君陶博士。

徐君陶是个三十岁左右穿着实验服的青年人,此刻,面容上略有些疲惫,疲惫之中夹杂着欣喜,神色也是颇为复杂。

“为什么您能够同时在国际最顶尖的期刊上发布论文,并且两者的领域,似乎都相差不大?”一个小姐姐作为采访,声音很甜美。

青年人笑着道,“其实自然杂志上的《半晶质陶瓷气凝胶极端隔热材料》论文,是发在‘科学’杂志上的那篇《双负陶瓷气凝胶超隔热材料》的延伸工作。”

“两者的成果,都体现在了这两篇论文上。”

“从我大四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一直也没有什么建树,但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在此,我要感谢一下我的老师,邱志诚院士,能够在我没有成果的时候,极力推举我留校。”

“让我把这个项目顺利的做完,并且成功发出来。”

“从大四到现在,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让我在这个材料的研究上,有了一点点成果。”

他为人很真诚谦虚,一看就是那种最为笃实的科研人员。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毅力,能够用十年的时间,把这个成果磨出来。

说到这里,青年人的眼眶有些发红。

声音也是有些哽咽。

画面到此截止。

只有短短的二十秒,但是却记录了一个科研青年的十年。

青丝虽然没有熬成白发,但心态却已经苍老了很多。

很难想象,如果真的没有成果产出,那十年的努力是不是就真的白费了。

毕竟科研,有时候总归是一条没有结果的路。

如果想要一条路走到黑,并且能够有所成就,那除了天才,可能还需要一点的运气。

尤其是这种国际最顶尖的top。

在国内,甚至有顶级大学,一篇 top1都没有。

很难想象,在那些幽暗,独自埋在实验室里的日子,他脸上有多少落寞和惆怅。如今才三十岁的年纪,十年磨一剑,从今后,注定要在学术界掀起惊涛骇浪。

甚至现在已经是风云人物了。

“越哥,我怎么感觉这位,真的好像悲情人物啊。”董阳他们显然是在第一时间也是看到了这个消息。

有太多人给他们分享了。

“蛰伏十年,一朝逆袭,这不是主角吗?哪里是什么悲情人物?”周越也是有些赞叹。

做科研啊。

太多人做不出来成果了。

甚至就连毕业的成果都做不出来,更遑论是这种大的成就。

他的院士老师,能够支持他做这种项目。

并且能够让他留校,甚至现在还是助理教授的位置,已经超过太多人了。

不过这种期刊一发,可能很快就是正教授了。

“越哥,现在有人拿他和你相提并论,但更多的人认为,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这些东西,和你相比,仍然是差了太多。”

“这是怎么比较的?”周越比较意外。

“论文质量吧。”董阳笑着。

“虽然说,他发的国际top,论起来影响力确实是在你投的那些期刊之上,但是,周老师的那些论文,大部分都是学术空白。”

“甚至那些论文之中,每一个,几乎都是和他这种研究难度完全相同的,甚至还会超过!”

“只是,周老师都能够把他们完美的做出来罢了。”

“甚至都没有用太多的时间。”

“论起来,他可能在科研圈引起震动,但是我们建筑领域,对于这种论文期刊,不见得有那么的认可。”

“当然,没有人能够否认他很厉害!”

“并且,他取得的成就越高,就越发显得周老师更加深不可测。”

周越轻轻的点了点头。

建筑材料啊。

也未必不是一个研究方向,只不过现在这个方向的人很少罢了。

现在这个领域内,在全国,最顶尖的研究者,是京华大学的林教授。

这两个顶尖的top,林教授几乎是发到手软。

每年几乎都有那么几篇。

但林教授那种级别,找遍全国也就只有那么一个而已!

然而在建筑学这个老牌领域,领头羊,和那些荣誉称号,永远都是曹教授的。

林教授属于是单独的创立了一个学院。

只是已经和纯粹的建筑学,渐行渐远了。

当然,论起来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林教授几乎不输给那些国际上最顶尖的科学家。

可以说,京华大学有如今的地位,林教授在其中不仅仅是添砖加瓦这么简单。

董阳又有些悲观,“但是,学科评级啊!”

“这两篇论文一发,几乎可以抵得上周老师的两个大项目了!”

“国内对于这种期刊的认可度还是极高的,怪不得他们这么激进,原来是藏着这一手,周老师是否也感受到压力了?”

周越不以为意,“他们造好了火星移民的通道?”

“没有。”

“他们在火星打地基了?”

“也没有。”

“那我有什么担心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