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5章 合着我白说了?(求月票!!!)

书名: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5

“这又能说明啥,说明他在钢筋混凝土的方向正在研究?并且进展很深?”曹楷顿了顿,道。

除了这个,倒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毕竟,周越也只是快速的讲完了一个实验而已。

周越讲完停顿了下来,开口道,“有没有人有什么问题要我的?”

“好,没有,那我就接着往下讲了。”

确实没有问题,因为周越已经讲的很明白了,从实验的条件,到实验过程,再到实验结论。

没有听懂的,只能说是没跟上思路。

几个研究混凝土领域的专家也都是点头。

“这不是宁大的最新课题么,据说已经申请专利了,这是他们的招牌,小伙子讲的也很明白。”

“是啊,这个领域,宁大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就连济省大学和京华大学都要差一些。”

“而且我听说,这个是郑院士的项目,院士牵头,来做这种大型实验,这还真是没什么可说的。”

“......”

周越继续的开口讲述。

翻到了下一个项目。

依旧是关于隧道。

【高温富水隧道弱风化片麻岩力学特性试验】。

讲的是在高温水浴条件下,对微风化片麻岩特性的影响规律。

时间和温度变化下,对其力学性征的影响。

这次,大屏幕上的图片虽然仍然没有太多数据,却有函数图形。

“看,他虽然不写数据,但趋势图他还是要写的吧。”曹楷就觉得,周越不能一直那么强下去嘛。

林教授在一旁点头,感慨道,“是啊,不过,这不是岩土力学的前沿么,他能靠这两张图讲的这么完整,那专业性已经极高了。”

岩土力学和建筑施工的方向还真不太一样,虽然都是一个系里的,但研究方向千差万别。

“这个实验也比较简单。”曹楷想了下,道。

确实。

……

【基于有限断层震源的土-结构体系抗震分析方法】

这是模拟地震波传播,计算土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

周越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讲了下去。

期间,还询问一下有没有人有什么问题,或者是没有听懂的地方,他可以再详细的讲一下。

然而,没有一个人举手询问。

因为他讲的极为的详细,几乎把所有能考虑到的问题都讲了一遍,如此一来,只要是认真听,就能够把这个实验的过程了解个大概。

“他讲到建筑设计了,这不是你的专业么,你觉得他讲的怎么样?”林教授开口。

“废话,那是我的专业,难道就不是他的专业么?就那样吧,跟我们想的没什么差别。”曹楷有些咋舌。

没什么区别,那就是正常发挥的。

至于说其他的,他们虽然不太懂,但如果是一个外行上去讲的话,肯定讲不到这种程度。

“你说的对啊,他是真的懂啊!”曹楷道,“还是我们下手晚了,不然的话我直接把他拉过来任教,哪里少砖就往哪里搬。”

“让他讲十门课,他都没什么问题的!”

“这就是学神啊!”

……

郭老师和陈院长正在观看直播。

等到周越讲完了之后,两个人对望了一眼。

“这小伙子的水平真的是让我们刮目相看啊,这么多的顶尖论文,就被他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讲的清清楚楚。”陈院长轻轻的感叹了一下,“让他去教一本结构力学,怎么好像有点屈才了?”

“他对于岩土力学,对于钢结构,混凝土设计等等,好像造诣都很深啊。”

“虽然从一个大会上看不出来太多的东西,但他那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是所有的知识都融会贯通了之后,不惧怕任何的挑战,才能做到这种自信。”

“那陈老想怎么样?”郭老师笑着开口,“难不成整个学院的课都让他去上?”

陈院长开口,“我是说可以让他多参加一下这些学术会议,也可以让他更好的去积攒人脉嘛。”

“这样等我退休了之后,他可以来系里担任一点职位。”

郭老师眉头一挑。

她也没想到,陈院长居然这样说。

那就意味着,要把这个年轻人继续的为宁大培养了。

如果有足够能力的话。

在三十岁之前,担任副院长,也不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郭老师现在的职位。

“到时候看看吧,我觉得可以。”郭老师点了点头。

屏幕上。

周越向着下方望了一眼,“这就是我们宁大最近的基本方向,现在已经汇报完毕了,不知道众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青年学者站了起来。

周越本来还蛮期待的。

“你好,周老师,刚才周老师汇报的这些学术热点,我们大部分都在论文上见过了,周老师讲的也比较详细,也让我们了解到了最新的建筑学前沿。”

“不过周老师好像并没有提到解构主义?”

周越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宁大没有或者说少有解构主义的探索,虽然是学术的最前沿,但宁大对于解构主义依旧还停留在观望的状态。”

“如果说相应的学术成果,那么也就是我的那一本专著而已。”

此言一出,众多学者都是面色一变。

他们这些人孜孜不倦的在追求的东西,但是在宁大,在这个创始人所在的高校里面,没有半点的解构主义探索。

这岂不是说,可能是宁大放出来的烟雾弹?

哪怕是京华大学都在不断的研究,甚至已经把至少一半的研究方向都已经改成了解构主义。

宁大依旧是按兵不动?

这合理吗?

“那我想请问一下,宁大对于解构主义,或者说周老师对于解构主义,在现在或者未来,有什么具体的研究或者是想法吗?是否考虑过成立一个团队,去继续的研究解构主义建筑?”

既然没有成果,那么询问一下现在和未来的打算也是一样的。

周越轻轻的一叹。

他本来在会议上,根本没想着去讲什么解构主义。

毕竟那种东西,他在专著里面已经描述的很详细了,所有人都看过,那就没有必要去多讲了。

不过他用了一个多小时讲了十篇论文,他们却浑不在意。

只想听解构主义?

也是够癫的啊。

周越把ppt翻到了最后一页。

谢谢观看。

之后才缓缓的开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9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