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65章 行业的半边天!(求月票!!!)

书名:我的艺术太超前了 作者:十五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15

“那也就是说,这个思考很危险了?那岂不是,这个作者要误入歧途了?”潘洋有些紧张。

作者可不能有事啊,还指望他更新呢。

老者笑着摇头,“说什么呢,这一套理论极为的完善,我说的是引申出来的思想,去深思之后,会觉得很危险,但如果是现在的话,不仅不危险,而且,极为的可行,且有效!”

“这思维就看怎么用了。”

“如果用在极端的思潮里面,依旧会大放光彩。”

“但是对于这个提出学说的这个人来说,绝对是把这个理论吃透了,才能做出这么深邃的思考的。”

“先前我不是给你推举过五百年前的心学圣人么,圣人是能够把自己的理论做到圆融一体的。”

“只是,后人如何去思考,去发展,就不是圣人能够预见的了。”

“心学创立之后,余下的几个学派各自发展,都走了不同程度的歪路,曲解了一部分圣人的本意。”

“虽然也是发展着想,但比之当时的大宗师,是远远不如了。”

“这是个很有思维的人,我也想见一见他。”

“不过,这个思想,我倒是想引用一下,他给了我很多的启发,等我写一些文章来论证他这里面的道理。”

“......”

周越拿到了曹教授寄过来的几份顶刊。

曹教授对于这些顶刊,是极为重视的,甚至直接把周越放在了第一作者的首位。

给出的解释是,文章里面大量的引用周越的思路以及专著里面的内容。

专著已经是出版,可以放在引用的行列之内。

并且,曹教授带头引用!

其他那些无论怎么批判曹教授让他们突然换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以及导师们,他们也都是在钻研和引用这本书。

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一个新的阵地。

曹教授让他们换课题,算是开荒了。

所以,无论那些学生怎样唱衰这个新项目,或者是怎样不想放弃以前的课题。

至少,现在都要放一放了。

导师们是很乐意做新方向的。

新的领域,好发论文嘛!

而且,有了一个底本,完全照抄,都能发顶刊啊!

至少,国内的顶刊都在不断的收到这个类型的文章,国外的那些,也只有京华大学能够发的动。

审稿周期长,再加上也不一定能够认可这个方向。

那他们努力不是白费了?

所以,也就只有京华大学等寥寥几个研究所敢期待国外的顶刊。

这就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战。

无声无息,但却足够激烈。

办公室里,郭老师拿着眼前打印出来的论文感叹了一下。

“最近我们审稿的,都是这个类型的方向?”

“好像有些多了。”

郭老师笑着说道。

一旁的周越只是喝了一口热水之后,“多了不是正好么?”

“话说,你自己怎么不申请这种课题?不做这个方向么?”郭老师看着他递交上来的文件和材料,好奇的道。

“我现在申请这个方向不好么?”周越的课题申请刚刚交上去,他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

但,方向绝对不是解构类型建筑的。

而是传统的结构力学方向的。

结构力学已经探索的差不多了,即便是有新东西,可能也不会太出彩。

如果这个祖师爷,去做解构力学的项目的话,那别的不说,至少,国外的顶刊,郭老师他们是可以运作的!

郭老师能审到这边的稿子,闭着眼睛都知道是哪个大学,或者哪个研究所的文章。

就证明,这群人是真的想在这个领域大放光彩。

宁大拿了这么一个祖师爷,创始人。

这位去研究传统力学了?

郭老师觉得有些暴殄天物。

但,又不能多说什么。

毕竟,周越申请的课题,也是国内顶尖的。

如果真的做出来的话,可能又填补一些经典力学上的空白,那就看看吧,走一步看一步。

周越的能力她是知道的。

申请这种顶尖课题,倒是也不算刚学走路就要飞。

另外,即便是周越真的做不出来,宁大,毕竟还是他的后台。

郭老师觉得,找院士团队帮他做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郭老师也并没有过多的担忧,只是要多关注进度,不然的话,可能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实验楼的钥匙,我给你配了一把,你到时候自己看吧。”郭老师笑道。

“这边还有一些这个方向的论文,邮件待会儿我转发给你,你去帮我个小忙,把这些审出来,给出审稿意见就行,我到时候发给他们。”

最近这个方向的论文太多,郭老师不想自己审了。

这些有的是投给他们自家期刊的。

毕竟,宁大的建筑学期刊,也是行业内顶级的。

有些是别的期刊的委托审稿,但无一例外,很少有其他方向的。

大多数都是解构方向的论文。

这就让人有些头疼了。

而且,大部分化用周越思想核心和建筑学理论。

有些设计,虽然别出心裁,但却也很难和原著相比。

换句话来说,这一本专著,几乎是养活了大半个建筑行业那些憋不出来论文的研究生和导师们!

他们的嗅觉还真是灵敏,自从建筑学会发下去让研究这个方向的通知之后,这些人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好。”周越笑着。

到了晚上。

周越把审稿意见发给了郭老师。

郭老师刚要收拾东西下班。

看到邮件之后,也是停下了动作。

“八篇论文,审稿意见都过来了?”郭老师皱了皱眉。

略有些怀疑周越是敷衍的状态。

“怎么,小伙子没认真看?”一旁的陈院长目光望了过来,笑了笑,“也很正常嘛,这么多论文,真的要精细的看,可能要好几天的时间了,这才几个小时?你拿过来,我们俩再看看吧,多花两天时间,也能审完了,年轻人嘛,难免有些心气高。”

陈院长虽然心里也有些别扭,但总归是想想周越的好,也就开始为周越开脱了。

郭老师没有回答,而是打开那些审稿意见,一条一条的看。

眉头逐渐的舒展开,并且目光则是越看瞪得越大。

“陈院,我们是不是老了?”

郭老师快速的划动鼠标,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批注,目光之中,从错愕,到苦笑,再到无奈。

那些批注。

她抽着看了一些,都极为的精准,就连有的地方函数的步骤有误,有的地方表述的不准确,都标注的很清晰。

这可是八篇论文啊!

每一篇都是如此。

那该有多恐怖的算力,哪怕是只是审核,但也相当于重新计算一下好不好?

他几个小时就看完了?

还这么仔细?

院士也做不到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2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