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十六章 :庙街... ...

书名: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7

韩立看到这两个人不但认识,而且好像还有点仇怨的样子,心里面顿时就乐了,因为这样双方才会更有动力,他也能早一天拿到关于郝江河的情报。

韩立等他们俩拌了几句嘴后才站出来说话,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好办了。

同样的条件再来一份就行,不过韩立这次挑明了,双方谁先交给自己这次的调查报告,另外一方的工作模式终止,还有关于报告准确性的一些要求.。

不过韩立此刻还不知道,这次调查郝江河还给他带来了一份意外惊喜。

韩立他们从郝江河这家精品休闲馆离开的时候时间是上午十点半,那两个侦探刚一出门跟韩立告别后就匆匆忙忙跑去路边的电话亭打电话叫人去了。

韩立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再看看手表上的时间,现在去哪打发时间成了他此刻最大的难题。

那些比较繁华的地方韩立不敢去,因为那里的绿衣巡逻差人最多。

万一韩立要是被拦下来查看身份证的话,那时候无论他乐不乐意都要上演一场你追我逃的戏码。

“哎”

韩立暗自叹了口气,这时候他想起了昨天听司机兴致勃勃说过的庙街这个热闹的平民夜总会。

而韩立也对这个众多影视素材的来源地、拍摄地很感兴趣,想要去感受、体验一下那里的烟火气息。

不过那位司机大哥也说过庙街白天很普通,只有到了下午四点之后才会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的出摊,傍晚六点左右才能算热闹的开始。

虽然庙街的热闹会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以后、甚至凌晨几点,但是你要是不想被那些混社团的人影响自己心情的话,那么10点之前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十点之前大多都是真正普通人,他们是庙街上的消费主力。

当然这些年香江的旅游业很发达,很多老外也会选择来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买些东西、感受一下当地的气氛。

十点之后,还在庙街这条街上闲逛的当地人大致上分为四种。

第一种、他们是一些有着社团背景的底层打工人。

他们混社团主要就是想给自己披层外衣,或者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去社团管理的工厂、码头干活。

这些人情不情愿谁也不知道,但是最起码明面上可以让其他人不敢随便欺负他们或者他们的家人。

他们这些人这个时间点来这里,一来是现在临近收摊的时候,这里很多饭菜相对会便宜一点,另外一个就是看看今天有没有机会跟着社团去赚点外快。

第二种人大多都是一些学生,或者从来就没有打工这个念头的年青人。

这些年青人满心都是想要被一个大佬看上,从此过上有靠山、收小弟、收保护费、开跑车、赢得众多靓女投怀送抱的风光的生活。

因此这些年青人每天都希望老大招呼自己去打仗、抢地盘,因为只要有架打,他们只要舍得拼命,那就有机会被老大看上,从而给一个正式拜入社团的机会。

哪怕最后没打起来,他们这些人也能跟着混顿酒喝。

但是这些没有经过社会敲打的年青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正式加入社团,只需要一个大大的红包就行。

以上这两种人都是社团里面的最底层,但也是社团里面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些人虽然没有被社团里面的那些正式成员收入门下,但是好歹也给社团的大佬交过红包、走过蚊帐戏,因为他们这些人被大家称为“蓝灯笼”。

这个意思就是他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社团的口头承认,在这个社团挂上了号,但是目前还没有经过传统、正规仪式加入社团的人。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这些人就是“临时会员”,连社团里面最底层的“四九仔”和“九底”都不如。

因为按照很多社团的规矩,那怕对方只是一名“四九仔”,但是只要对方在社团里面混够十年。

他们在社团内的地位无条件的上升一级,并且拥有招收小弟的资格。

但是社团不会给他们划分地盘,想要发财、扬名立万就需要你自己去想办法、去拼,或者去求其他大佬给你帮助。

而这些“挂蓝灯笼”可能混了好多年后,他们都没有机会去某个地方,在跪下上香的同时被人拿着家伙式问。

“爱兄弟?还是爱黄金?”

“爱兄弟、至死不渝的那种”

第三种人、他们大多都是社团的小马仔,也就是“四九仔”。

他们一般都是一觉睡到天黑,睡醒后去老大那边转一圈,没有什么事的话就会来到庙街或者其他地界上开始觅食。

这些“四九仔”已经加入社团了,他们为什么不留在那些夜总会或者大酒楼呢?为什么要来这种小地方?

这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他们虽然成了“四九仔”,但是本身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钱财,所以不被老大纳入到心腹的行列。

个人能力这个就不用说了,但是从古至今出来混钱是最重要的,你要是没钱那怕就算扎成红棍说话也不太好使。

而且社团内部讲究资历、辈分,位置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在社团里面升职是出了名的难。

但是从“四九仔”到“草鞋”还是比较简单,同样也是评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的标准。

因此在香江社团中有一句话“三年不扎、老四九”,意思就是当你成为“四九仔”后,三年内要是当不上“草鞋”的话,那这辈子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

所以来庙街混的大多都是老四九,还有一些刚刚入社,没有什么根基的人。

这些人每天的“觅食”包含了两部分,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填饱自己的肚子,要是能混上一顿小酒就更好了。

另外一部分就是搞钱,没有足够的钱他们的生活会囧,还不能顺利的扎职。

另外,这个时期混社团的马仔们,他们除了要准备自己扎职的大红包以外,每搞到一份钱都会交给自己老大(社团)一部分。

这种钱用场面话或者说目前的规矩来讲,那就是让社团变的更有钱,只有社团有钱才能够安顿好兄弟们的红、白喜事,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更放心的给社团出力,或者说攒起来留在跟其他社团打仗时用。

反正就是说冠冕堂皇,但是,这种钱就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费。

因为那些“四九仔”来钱的手段都不怎么光明,基本上离开坑、蒙、拐、骗、偷、抢、拉赌、招*等这些手段。

但是他们在捞这种钱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他们惹不起的人、或者说抢夺了其他社团的生意。

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冲突,或者被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问责。

没有社团大佬帮忙扛着、中和的话,他们这些“四九仔”根本扛不住,所以说这一部分钱就是变相的保护费。

所以这些“四九仔”也好、“蓝灯笼”也罢,

这些人可不是都有钱喝酒消费的,他们来到这种地方除了填饱肚子就是凑热闹、寻找赚钱的机会。

哪怕这些人没想消费也不会轻易离开这里,大多数人会待在这里吹牛、打牌、逗马子,因为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太早回去他们也睡不着。

【香江到了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社团的马仔的性质基本上就变了,那时候社团同样以赚钱为主。

再加上临近回归,差馆那边把社团的人盯很紧,小打小闹这个避免不了,不过让社团之间安稳一点,不敢轻易跟以前似的动不动就火拼、打大仗还是能做到的。

那么社团之间要是有了问题怎么解决呢?他们出来混的总不能坐下靠磨嘴皮子定胜负吧?

这时候就有了“晒马”这种方式,双方各自召集自己的马仔、小弟进行谈判。

这种情况主要就是互相炫耀武力,一般双方都不会携带武器,大多数的谈判都是以社团动员的人数、以及阵容整齐的程度来判断胜负。

后来逐渐演变成雇佣马仔出场,不管你是谁,只要能走得动,只要跟着去吆喝、壮声势就有钱拿。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次的出场费用大约是一到两百块之间,那些需要推搡、谩骂的那些主力大约在五百块左右。

不过如果遇到特殊的场合的话,这个价钱还会往上涨很多。

这种情况的出现,逐渐让香江的那些社团吃不消了。

因为这其中的花费实在是太高了,小一点的社团来上两次就会直接破产,大一点的社团也扛不住这种“破费”。

所以这种“晒马”的谈判形式越来越少,连带着社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低。】

第四种人,她们都是一些女的,这些人或是没有家人教、或是叛逆,或是被同学带着、或是感觉这很酷,或是家贫上不起学,但是又不想上班干活,总之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不过以上这些人还算是好的。

在这些人当中有些崇拜这些混社会的人,她们会想方设法的往那些能吹、会侃的蓝灯笼、四九仔身边凑。

而且每次听到这些蓝灯笼、四九仔打人,特别是打差人的时候就特别崇拜,要是场地合适的话,她们直接投怀送抱都有可能。

韩立现在实在没有地方可去,于是就拦了一辆出租车直接来到了庙街这里。

庙街上现在跟那位司机大叔说的差不多,这时候就是一条普通的街道。

但是道路两边那些个各种各样的灯箱广告牌非常引人注视,这些广告牌上有的直接放上了房间主人的照片,还有三围数据、以及最擅长的.。

这些照片比较清凉,而且其中有很多看起来都很不错。

韩立正用欣赏艺术的眼神观赏的时候,一个软乎乎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

“靓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9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