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八百九十一章 :鸟界屠夫、鸟中平头哥

书名: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7

“爸,您担心的是被指责为享乐主义吧?”

“是呀。”

“爸,您想,最近上面的相关策略越来越宽松,可以说一直处于改变的状态中,去年连高考这种大事都给恢复了,现在老百姓养个‘玩物’根本不算什么的。”

而且我估摸着,今年澡堂子开门的时候,那些搓澡师傅会重新上岗,那时候我也能感受一下您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搓澡师傅的手艺。”

韩立这样一说韩爸脸上露出了一丝怀念的神色,不过他随即笑骂着说道。

“臭小子你这话说的,好像小时候没让你搓过澡似的。”

“爸,我那时候才几岁呀,洗澡的时候都是您给搓的,只记得被搓的生疼,根本体会不到您说的那种享受,也没体验过当澡堂腻子的的感受。”

“不疼能把泥搓掉吗?不过今年要是真有搓澡师傅的话,再加上大家都喜欢洗第一遍水,到时候像东城的清华园、西城的裕华园、南城的清华池、北城的鑫园这些地方,每到星期天我估摸着得披星戴月的去排队,要不然连池子边都摸不着。”

爷俩这边正说着话呢,韩妈洗完脸、换完衣服从屋里面出来了。

“我跟屋里面就听你们爷俩在嘀咕澡堂子的事了,这事你们不说我还真忘了,前一段时间裕华园那边的负责人来我们街道办找那些已经退休、换岗的搓澡师父住址,据说年轻的能上班直接上班,年纪大的也给一份工资让他们出来带徒弟呢。”

“这么说,咱儿子说对了?”

“那是,咱儿子打小就聪明,这点小事还看不出来”

老妈说这话韩立只能捧着,不过韩妈在这里说了几句就往厨房那边指挥其他人做饭去了。

韩立跟老爸继续在这里吹着电风扇闲聊,最后爷俩定下鸟市可以去逛,遇到喜欢的‘玩物’可以直接买回来,反正他们家也不缺这点钱。

可以说这两年四九城差不多的家庭都不怎么缺钱,要不然也不会在白塔寺和阜成门的交界处光明正大的冒出来个鸟市,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要给自己找点精神食粮、消遣的乐子。

但是在情况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无论买回来什么‘玩物’都只能跟家玩,绝对不能跟以前那些铁杆庄稼似的,搞什么提笼、架鸟上外面溜达的事。

这里面说一下“提笼”和“架鸟”不是一回事,以前四九城的那些铁杆庄稼和有钱人玩鸟只有两个目的。

第一、养鸟是为了听音儿,这种情况一般养的都是百灵,画眉、八哥之类的,差一点红点颏、红子(沼泽山雀)这类小鸟,它们会被放到笼子里面,那些养鸟人以提笼遛鸟、炫耀自己鸟学会了多少口、能发出什么声音为乐,这个叫提笼。

第二、“架鸟”最初的时候其实是“架鹰”,那时候铁杆庄稼和有钱人养的都是猛禽,但是猛禽一般人养不起,而且它们因为体型的原因不适合随时携带着装逼。

这时候就有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小型猛禽,于是像又萌又漂亮的红腿小隼、虎伯拉之类的小家伙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但是红腿小隼是南方的鸟类在四九城这边不太好养活,经过多年的筛选“架鸟”人养的最多的就变成了虎伯拉。

虎伯拉别称:虎抓抓、虎伯拉、虎不拉等,它不但能发出悦耳的歌声,还因为其性格和强大的捕食能力被称为鸟界屠夫、鸟中平头哥的称号。

后来虎伯拉更变成了“教师鸟”,为其他歌鸟“呷口”,成为了众多养鸟人最喜欢的‘玩意’之一。

那些铁杆庄稼和有钱人带着这种小家伙出门带皮臂套、皮肩头就不适合了,于是这些人就弄出了“架柺”这个物件。

架拐的整体分三个部分,自上而下分为站杆、立杆、戳头。

第一立杆、它通常以酸枣木为材料制成,并且要用人为的在树杈上留下疤痕,让疤痕长成特定的花纹,俗称——疤瘌花。

疤瘌花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大翻边儿、蛤蟆嘴儿、吞肩兽儿.等等,更详细的布局还有转龙、祥云、理石纹等等,反正就是换着花样炫耀自家的物件。

第二站杆、这个就是供鸟儿站立的地方,这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转环,四九城的老话叫做随线儿环子,它的作用是防止鸟儿站在上面来回扭动的时候被绳子给勒死,这个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要求相当高的手艺才能做出来。

第三戳头、它的作用是为了让整个“架拐”能稳固牢靠的固定在土里、花盆里,那些个可以暂时或长时间安置鸟的地方,一般都是以铜、铁制成,外形有倒栽葫芦,玉簪棒等诸多形状。

第四就是持柺、这个听起来没什么技术难度,不就是用手拿着吗。

但是这个架柺的长短跟家里老人去世后,女人手中拿着那个“幡”差不多,一个不注意“持柺”就会变成了女性“打幡儿”的姿势,被别人笑话不说,这个人的里子面子可就全没了。

对于那些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铁杆庄稼们是绝对无法忍受的,这简直比要了他们命还要难受。

例如:到了民国时期,铁杆庄稼中有很多人欠账被人追上门,他们宁可让人把妻女拉走抵账也不放弃这些‘玩意’,宁可自己挨饿也不会缺了‘玩意’的口粮,这就是为了面子。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老舍先生作品中的《茶馆》,在56年时被演练成话剧里面的松二爷,他是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饿着,因为他养的那只小黄鸟吃的比自己少,在他看来,不让小黄鸟饿着、能够继续叫唤,这也维持自己体面的一种办法。

(架柺因为种种原因,在目前变成了难得一见,已经走到了濒临失传的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