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十二章: 夜总会

书名: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7

韩立坐到车上只是简单的开了一个头,这位司机大叔就开始连绵不绝的说起香江夜总会的事。

不过韩立听完之后就有点不想去了,因为从这位大叔口中得知。

香江目前的夜总会很多、很多,但是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以中式为主。

就是在大厅中间放置一个“歌台”,在这里能够提供晚餐、宴饮歌舞、粤剧、音乐剧、明星驻唱.等各种表演。

同样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服务员(女公关),这里面甚至有很多在校的大学生在节假日过来赚取外快。

这类中式夜总会大多都是一些阿叔、阿伯,或者专门捧人有钱人去的比较多。

此时红磡还没有建成,这种带有舞台比较正规的中式夜总会,很自然的就成为香江很多歌手的舞台,同时也是他们扩大、打响自己名声的地方。

想要扩大自己的名声就要有人捧场、叫好,要不然你在台上唱,下面的人给你喝倒彩的话,这不就凉了吗?

所以那些心思灵动、明白易晓的人在自己演唱的前几天,会联系一些有钱、有势、有名望的人过来捧场。

最起码请他们镇住场子,不能让人喝倒彩、败坏自己的名声。

至于什么条件请动这些人,普通人、局外人就无从得知了。

嗯.不过估计跟后世的那些榜一大哥应该差不多吧。

根据这位司机大叔说,有些中式夜总会里面有装修豪华、风雅小单间和客房,这是专门供人“休息”用。

不过这也只是据说,这位司机大叔也仅仅是听人提过一嘴。

七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小红点的经济开始发达,很多人选择到香江这边旅游、投资,因此日式夜总会开始在香江吃香。

这种夜总会源自小红点家的舞厅,主要是以一到两名“妈、妈S”为领班。

她们带领着一群年轻漂亮的舞者,专门陪客人跳舞、猜拳。

当然,费用合适的话,这些舞厅里面也是有隐蔽的包间。

不想去包间的话,这些妈、妈S还负责安排舞者陪客人外出游玩的事宜。

另外,小红点的风格那些夜总会,时不时的就会搞一场无、上、装演出。

那个情境在各色的灯光下,以及大家一致的呼喊声中被放大到了极限。

很多人为了看这个专门去那些为店里,但是十次有八次看不到,因此那些小红点风格的夜总会在七十年代中期狠狠的火了一把。

同样是七十年代中后期,也就是近几年,香江因为人工便宜,从而引来了很多国家的人来这里投资。

再往后电子、半导体产业形成规模,不但引来了更多的商人,还引来了很多国家的背包客。

因此那种西式夜总会开始冒头,那里主打的就是一个嬉皮士风格,进去之后只要有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一下子就把香江的年轻男女给吸引了过去,不过也引来的众多社团开始争夺那些夜总会的“看场权”。

当初的那两年各个夜总会的晚上,经常会出现不同社团的人打得你死我活的场面,有时候还会波及到进店消费的客人。

这个情况直接让夜总会的老板不乐意了,他们联合起来找那些社团的老大讨要说法。

双方最后怎么谈的没人知道,不过近两年那种伤到客人的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了,

当然总有一些感觉天是老大、我是老二的年青人,意外偶尔还是会出现一次。

不过对于喜欢去玩的人来说,这点情况都不算什么,有的人甚至还期盼着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那样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逃单了。

这些西式夜总会,随着香江的经济起飞、股市大涨,数量也越来越多。

其中有些夜总会更成为了“高级交际场所”,据说那里无论是装修、还是享受都跟皇宫一样。

但是,这种地方没有熟人带领的话,普通人连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更别说入内体验一番了。

不过相比以上的这些,韩立对司机大叔口中的庙街平民夜总会更感兴趣。

因为在这位司机大叔的口中,庙街那边不但有各种美食,还有唱戏的、唱歌的、占卜的、算命的、练气功卖药的.。

当然,在这位司机大叔的口中,最重要的是庙街、洛克道、旺角的街道上、楼房上公开张挂着很多彩色霓虹灯广告。

那些灯箱广告牌的标语非常的有意思,上面不但写着什么“泰*”、“南*”“金丝猫”、“金发碧眼”、“小*”、“住家少府”.等等。

这些广告牌上不但有明确的楼层、房号,而且基本上就在附近,找到广告牌几步路就能踏入你想要的那个房间。

这是什么情况呢?这件事最早要从1873年说起,那时候英吉利法定允许的公倡制度,只要纳税领牌,就可以合法的出来揽客,

不过到1935年的时候终止了这个制度,制度虽然被终止了,但是香江也明确、严格的做出了某些规定。

“任何处所有超过两个人从事那啥行业的,统统被视为那啥的场所。”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港府规定不能有两个人,那就一个人单干呗。

于是流传香江好多年的一楼、一凤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有两条规定出现了这种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也被叫做161或者141。

凤姐、凤姑的名头很快就传了出去,不过港府不管这种情况。

因为没有法规支持,那就不能说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所以差馆的差人也不会抓这里面的人,无论你是买家、还是卖家。

到了六十年代,很多凤姐为了凸显自己,更好的给客人指路,她们把窗户全都漆成了绿色,因此在那个年代这种凤楼也被大家称为“绿色.寨子”。

当时这种凤楼基本上都集中在湾仔的谢斐道,

不过房租是凤姐们永远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七十年代后期,湾仔谢斐道这个凤楼汇集地,要进行改道、还有一系列的工程。

这让凤姐们选中了人流量很多、房租也比较便宜的庙街、旺角这些地方。

司机大叔讲述的这些让韩立非常的心动,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左右了,这些个地方现在基本上都已经歇业,还在那里闲逛的只有那些社团成员。

所以韩立今天想要去那些地方逛一逛、体验一下的想法是不能实现了。

而且韩立他没有身份证,很多宾馆他都不能入住,因此他就让司机大叔把自己直接给送到了崇庆大厦。

因为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宾馆,而且还全都是不要身份证的那种。

尽管韩立已经从司机大叔那里听到了一些崇庆大厦里面的情况,但是当他走进这座大厦的时候,依旧被眼前的情况给惊讶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0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