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卷 第662章 昂,那个是我发现的

书名: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1

然后呢?这些够吃一顿的吗?”

“营区这边足够一顿饱饭了,放心,现在还没到弹尽粮绝的时候。

而且,你也不能就这么明晃晃的拿出去,总要有个来源,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唬人的,也要让人明面上找不到错处来,。

简单点点头,她懒得想,不代表她真的就什么也不懂,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真的刨根问底去追问来源?

“我知道,反正之前我用过山洞的名头,不然就还是找个山洞,这样就算查,也肯定查不出什么来。”

秦清淮侧脸看过去,

“你之前就干过这事?”

“嗯,”

简单有点不好意思,

“山上方便,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猜,也只会猜到是谁家藏的,被我发现了而已。

我只有一个人,怎么都不会想到我身上来。”

“呵呵,确实也是,不过你真的就懒的连个其他的借口都不想?”

“麻烦,谁都知道我喜欢上山,那在山上发现点什么,也不奇怪,都说以前就有人往山上藏东西,也没见有人过来找,能被人发现的也是极少数,一般的都藏的严严实实,都要传给子孙后代呢。”

“你也发现过?”

秦清淮脑子闪过一道灵光,

“前两年我记得这边好像说是发现了一大批物资,就是在山洞里,”

简单没想到这个他都知道,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昂,那个是我发现的,”

“真的是在山洞?”

简单抬头,这么敏锐么?

程朝没问过,她一直就以为,他就那么相信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不在山洞会在哪儿?”

“山洞当然没问题,只是,如果是在靠近村子的外围的山洞里,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不管是我军还是敌军,存放物资都会找一个僻静干燥远离人烟的安全环境,外围是最下策。

对照那批物资的数量规模,据说是摆放整齐且种类齐全的,那就应该能排除是仓皇离开时留下的,而那些东西里,也不乏有很多有国外的标识,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些东西原本是敌人在别处留作东山再起之用,那个山洞是搬运过来后的地址,我猜的对吗?”

“嚯!”

简单瞪大了眼睛,

“这都能猜出来?”

要说,这种推测分析,上辈子做任务时,这应该也是本能的反应,但是这几年可能是真的太安逸,她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完全将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知青,这反射弧都不知道慢了多少拍,问完了才发觉这话问的有些笨了,

“你不知道,我还特意把地下的灰尘和脚印都处理了,然后我哥也没问,我以为做的已经很仔细了。”

“我猜,朝哥应该是也发现了不对,不过还是相信你,毕竟那么一大批物资,要想移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一个,这边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那些东西也算是雪中送炭。”

简单摇摇头,

“本来我也以为那些东西很多,但是听你一说,人员基数这么大,除了金子,其他的东西都不抗用,消耗品就有用完的时候,”

秦清淮点头,他是靠脑子工作的,对这方面自然更敏感,

“不错,但是那些东西也支撑了咱们这两万人这几年的生活,那也是立了大功劳的。”

简单心里也不舒服,现在才六几年,就算是架空时代,和真实的历史也总是相似的,这种混乱还不知道还要有几年,上面的博弈,受苦的总是最底层的百姓,

“咱们这边地广人稀,按理说种地的话,应该也很有优势的,”

不光地广人稀,东北黑土地的肥沃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了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我原本也是这么以为的,但是,那是县城周围,这边太靠北,温度就比那边要低上十来度,你没发现吗,咱们过来的时候,那边才刚开始冷,这边就已经落雪了。”

“啊?不是咱们过来之后就变天了吗?”

“有这个原因,但是这边也确实本身就冷不少,最明显的就是秋天和春天,入秋早,开春晚,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要短上不少,这就很受限,据说能种的农作物不多,我来的时候,家属院小菜园的菜也都收了。

朝哥那边说是弄什么蔬菜大棚,那青菜不能管够,但是也能偶尔解个馋,前几天团长还说,要问问他,这边能不能也想想别的法子,也不能光指着那点供应。”

他是个这三十来年都在京城的人,这方面也就说说,实践是一点没有的,说说就过去了,不过简单心里惦记着,想着哪天他不在家,进空间翻一翻书,毕竟,自己是有可能在这边长时间生活的,她是不缺吃喝,但是也希望这边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不过,这会儿天寒地冻的,想的再多也做不了什么,想想就扔到了一边。

这场雪足足下了五天才慢慢停下来,要不是每天清扫,肯定是要封门的。

东北的天气,这会儿已经到了最冷的时候,下雪这几天不光是家属们出不去门,附近的村民也是一样,这不,雪一停,到了赶集的日子,一个个都早早的就出了门。

秦清淮今天不是休息日,还在忙着雪后的各种事情,也没搞特殊,简单是跟着隔壁的王嫂子搭伴一起的,简单背篓里装了一小包红糖,是上次答应那个婶子的。

王嫂子的背篓就有些重量了,小心翼翼的不说,肩头的棉衣都被勒出了印子,没用简单问,出了家属院,自己就说了,

“我家他爸前几年发的布票,我都买了布,本来打算过年给孩子做件新衣裳,还是先换两斤粮食吧,”

“攒了点鸡蛋,也不知道有没有换,”

“还有老家分肉,上个月捎来的几斤肉,我也带着了,看看能不能换点有用的,”

简单瞟了眼背篓,

“嫂子,肉不给孩子留点吗?”

“算了,不留了,还是换成粮食能多吃几天,孩子,”

眼里闪过一丝不舍,还是咬咬牙,

“孩子还小,以后吃肉的时候多着呢,”

简单没揭穿她,出门前,她还听见了隔壁孩子的哭声。

可能跟这场雪有关,集市的人比上次多了不少,远远的看着,就很热闹,王嫂子着急找位置,很快就跟简单分开。

简单背着背篓挤进去,走了一大半,才看到上次卖鸡蛋的老太太,这次摊位上也没空着,摆着两匹灰色的土布,还有三双棉鞋,看那大小,应该是男士的。

简单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这鞋面虽然也不是新的,但是针脚很细密,千层底挺厚,和刘家老太太的手艺也不差多少,

“婶子,这是你做的吗?”

“哎哎,我做的我做的,也没有别的手艺,就这针线活还算拿得出手,你家里有人能穿你就拿走,”

老太太看见简单也很高兴,她也不知道这隔了这么天,人家还能不能记得她这个老太太了,但是儿媳妇儿眼瞅着就生了,她得来,万一来了,换点红糖,儿媳妇儿也能补一下。

“婶子,那可不行,咱们咋回事就咋回事,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这家属,也不能拖后腿是不是?”

“嗨,闺女,这可不能那么说,这当兵的也得过日子不是?就这回下大雪,他们又去忙活了两天,我都看见了,他们连热乎饭都吃不上,就一口窝头一口雪的,那手都是冻疮,你可别说那一针一线,那就是自家孩子,我们这当老的,心里也不得劲儿啊。”

“不行不行,”

简单苦笑,躲着老太太热情的双手,把自己的背篓带到身前,

“婶子,你可千万别让我犯错误啊。”

一小包红糖,换了三双棉鞋,老太太还热情的不放手,最后简单兜里还被塞了两把农家自己种的瓜子,弄得她是哭笑不得,

“婶子,你这不是让我为难吗?”

老太太爽朗的大笑,

“这算啥?就是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的,吃两口东西,还能说是犯错误了?闺女,咱们这边没有那些说道,这都是自己家种的,也不花钱,你就放心拿着吃,”

简单知道自己争不过,干脆的也不争这几句嘴皮子,伸手从棉衣兜里掏出两个苹果,顺手就塞到老太太手里,另一手直接盖上,

“婶子,你给我的我收着了,这是礼尚往来,你可不能拒绝。”

老太太又不是那眼皮子浅的,这东西她一打眼就知道不便宜。

儿子在山上也摘到过野果子,但是那都是又青又小,偶尔从外面带回来的,也是皱皱巴巴,就那样的,在农村都是稀罕的很,他们一年都吃不到一个。

这,手里这又大又红的,就这么拿着她好像都闻着了香味往鼻子里钻,这,这得多金贵啊。

“闺女,这可不敢收,那两把瓜子不是啥值钱的玩意儿,你这金贵东西可不行,我可不能收,快收回去,拿回去自己吃。”

简单后退两步,

“婶子,那可不行,咱们也算认识了,有来有往的,下次见面咱们也算是熟人了呀,是不是婶子?”

老太太这才小心翼翼的把苹果收进一边的包袱里,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对待什么珍宝。

可能是受这场雪影响,家属这边今天来的几乎都第一时间盯上了粮食,老百姓的本能,手里有粮心不慌。

倒也不是她们不早存粮,主要是她们这也是靠男人的津贴过日子的,钱票到手里才能出去买东西换东西,最大的能力也就是存上一个月的,说多了,也是有心无力。

拿着粮食出来的倒是也有,这边本就是边境的边境,地多,对农村土地的管束相对就宽松一些,各家明里暗里都有点超范围的,房前屋后的,总能多收点什么。

“嫂子,这个是干菜吗?”

这个摊主是个年纪不大的媳妇,摆的干白菜,葱,蒜,毛葱,农村家家园子都不缺,人家明摆着就是要换给家属的,看见简单,也热情的过来介绍,

“妹子,这是干菜,都是没壮芯的白菜晒的,回去用开水焯一下,蒸个熟酱,要是有鸡蛋,打个鸡蛋酱,可下饭了。

家里有葱吗?这大的,回去就能吃。

这小的,还带着根呢,回去有不用的盆,装上土,栽里就能活,冬天屋里有点绿色,多好?”

这是个会说话的,简单也蹲下去挑了几棵白菜,又挑了一些小葱头和蒜头,屋里有点绿色的说法,她还是挺赞同的,刘家屯那边的房间里也一直有绿色的,韭菜种不上,栽点葱也挺好的。

“是啊嫂子,这大冬天的,天天看着绿色,这心里也得劲儿。”

挑挑拣拣的一小堆,简单掏钱的动作顿了一下,

“嫂子,你是想换钱,还是要换什么东西,”

女人眼睛一亮,

“妹子,你有布吗?”

“你想换布?”

简单看了眼不远处的老太太,她摊子上的粗布还在,这女人的意思很显然不是粗布。

女人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连忙解释,

“不是那个,粗布我自己也能纺出来,就是,家里孩子才两个月,那布硌的孩子身上都红了,我就寻思着,”

她有点不好意思,

“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换上一块布,给孩子做身贴身的衣服,”

农村人,这些票据的,本来就没有门路,在他们眼里,这些必须要用票据才能买到的东西,都很贵。

简单对这个也确实没有数,

“嫂子,你需要几尺?我看下我的够不够?”

女人激动的伸出两个手指,

“二尺,二尺就够了,”

这她都心虚,两个月的孩子,二尺的衣服都能穿到三岁。

二尺?

简单作势在背篓里翻找,直接从空间过渡出来一块,只大不小,

“嫂子,你看这块布够吗?”

女人眼睛都直了,简单拿出来的是一块浅蓝色的棉布,纯棉布,这可比供销社卖的都要精致呢,她也有点不敢伸手,

“妹子,你是不是拿错了,这,这是纯棉布啊,这,”

看看地下的干菜,再看看棉布,一脸的不舍,还是狠心拒绝,

“妹子,这不行,这点菜都是自家种的,不值什么,你这棉布,太贵重了,这,这不行的妹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3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