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卷 第558章 天一点点暖和了

书名: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1

果然初来乍到的文燕和林楠,对这样的场景还有些发懵,听到声音,就站在那儿,都没敢挪出去一步。

昨晚上俩人都不在知青院,也就错过了介绍的时机,苏红无声的叹口气,走近几步,

“你们好,昨天忙叨着也没来得及跟你们打招呼,我叫苏红,是比你们早来几年的知青,这是简单,是咱们这边第一批的知青。

有什么事看见老知青,问谁都行,咱们这气氛很好,只要好好干活,不惹事,没有那种故意欺负人的。”

想了想,又强调了一句,

“你们进村的时候应该也看到村口的戒严了,所以说,安全也是很有保障的。

我只能说,想好好过日子的,这里是个好地方。”

文燕还想说什么,林楠一把抓住她,

“谢谢苏红姐,谢谢简知青,我们明白了。

我们既然来了,自然会静下心来,在农村挥洒汗水,为广袤农村的建设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苏红面色柔和下来,

“你们这么想就对了。

在父母身边是孩子,既然下乡了,你们就已经是能独立生活的成年人了,现在想问题都这么全面了。”

文燕松了口气,偷偷的看了林楠一眼,捂着嘴不再说话。

她又差点说错话了。

苏红和简单也只当什么都没看出来,转而就关心起来,

“村长是给了你们几天休息?咱们这种子刚冒芽,就算上工,也是除草薅草之类的,现在的杂草也都不大,刚出地皮,一般都是用手,你们这刚来,最好戴个手套,不然用不上一天,手就得起泡。”

两个女孩子的注意力顿时就被转移了,文燕惨叫一声,

“楠姐,咱们好像没有买手套?”

林楠也愣了一下,转身就往屋里跑,

“回去找找,不行明天就再去一趟公社。”

知青下工后,继陈景三个回城搅乱了这摊死水后,魏淑娟回城这个新闻,对他们来说比上次的炸弹还要响。

不同于上次的惊天雷,这次是一个闷雷,但却是让人心里发慌。

陈景走之前的肺腑之言,他们也都认真思考过,谁也不是傻子,就算当初下乡时靠的是一腔热血,或者谁谁谁的情义,谁画的大饼,但是这么长时间的劳作,已经让所有人看请了现实。

他们是盼着回城,但是盼的是远离这辛苦的劳作,盼的也是,回家。

但是愈发清晰的现实,已经不容他们自欺欺人了,大部分人,这会儿这心里都是悲凉的。

文燕和林楠看着一桌子人再次沉默不语,甚至还听见了属于好几个人隐忍的哭声,两个人互相看看,只能紧紧的把自己缩到被窝里,默不作声。

知青院的情况,刘卫民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关心。

回来后,他就兴冲冲的回了村部,把情况一说,这刘家屯农业合作社,就紧锣密鼓的忙叨起来。

刘卫民这会儿还在沾沾自喜,他知道自己这脑子木,这是头一次觉得自己够机灵的,能在第一时间就把事情想的这么周到。

这单独的大棚,和现在的‘有多少送多少’,这区别还是不小的,他们原本被固定的大棚思维,终于也放松了一点。

“行了卫民,你就别转了。

你说的对,现在咱们这样啊,这个季节呢,这青菜也没有啥,暂时还真的就得指着这点韭菜,所以这边一点儿不能放松。

然后,那谁,去年那个,小简,是不是就是扣个小棚子育苗来的?

那不就是小棚子吗?

大棚一时半会的完不成,那就先把小棚子支起来。

唉,其实这会儿育苗也有点晚了。

大棚那边,抓紧时间,春天用不上,那秋收之后,还不得早早的?

卫民啊,你说的那个,我们商量着,觉得行。

但是,你咋能保证别的村给送来的指定就都是好的,十里八乡的,不说知根知底,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忠厚可信的,到时候人家掺点烂菜叶子,你能保证就能发现吗?

你就能保证不会发生这种事吗?

这事你背书,你担保,所以出了任何问题,无论是对方,或者闹到领导那儿,那也是咱们刘家屯的问题,你信不信?”

“二,二叔,不会吧?都是乡亲,他们至于......”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刘卫民突然就沉下脸,

“二叔,大哥,二哥,爱国哥,我知道了。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他们送过来,咱们走的是收购,让各村自己检查后再送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一次警告,两次罚款,三次直接踢出去。

这个咱们也不管,让他们各村的人自己负责,就是,这夏天,各家各村种的菜都差不多,咋能区分开呢?

要不都说那好的是自己的,到时候谁能说得清。”

跟数字打交道最多的刘爱国,脑子就活动开了,

“要不这样呢?

人家说的是要的多,咱们也保不齐他们村里会不会也直接去找林书记,或者干脆的找去人家工厂门口闹,到时候,不管咋的,都弄得一身腥。

二叔三叔,要不咱们就干脆的分开算了。

今天,咱们刘家屯送茄子,就摘茄子。

其他村也是,柳家屯今天收豆角,好,那就只收豆角,别的一概不收。

然后呢,咱们自己负责接收的人,也要每天记账。

咱就比如说啊,一号,茄子,是哪个村的,豆角是哪个村的,黄瓜是哪个村的,到时候一翻本子,诶,写的明明白白的,也不怕他不认帐。”

“有这个必要吗?”

几个老头先拍桌子了,

“对,就是这个理儿,那收东西可不得记账?还有签字,也是得有的。

人心啊,可不能猜去。

现在这是求着咱们,咱们帮着他们挣钱,当然是咋都行。

那时间长了,你能保证他们不眼红吗?

别等到时候再生出来啥心思来。”

“不错不错,升米恩斗米愁,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既然这什么合作社都成立了,那就按着这规程来,别整的跟农村的菜市场似的。

卫民,爱国,你们俩总出去,也琢磨琢磨,正经的合作社是啥样的,几个领导,几个工人,都是干啥的,负责啥工作,都有啥要求?

一个月是开支啊,还是记工分,总不能白干吧?

啥事都把话说在前头,别到时候真发现不对了,犯错啦,再去追究是谁的责任谁的问题。

还有这菜的价格,是根据啥定的?

跟城里供应点的一样,还是比那个低?

是个所有的菜都是一个价,还是各是各的?

到时候咋往城里运?

牛车就那么点,速度也有限,要是用拖拉机呢,能装的是多,但是快,那路不好,那肯定也得颠簸就是了。

到时候对这菜造成影响,这个损失怎么算。

这些零零碎碎的,也得提前想好了。”

“对对对,”

说到这些,刘爱国也想起了自己的本职,

“还有,既然收购,那就肯定会有本钱,这个和利润是按啥算的?

多长时间算一次,多长时间分一次,是每次直接分钱到手里?

还是记着,到年底一起算?

我先说明,之前是只有村里这点事,之后如果要动钱,那这钱就不能光从我手里过,或者说,钱和账本,不能都放在我手里。”

群策群力。

这么一说才发现,这事说起来容易,要真的做起来,其实还挺麻烦的。

屋里一群中老年互相看着,好像还真的是啊!

简单不知道他们这边忙的热火朝天,不过不用想也知道,刘卫民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不说别的,不说冬天的物以稀为贵。

就说那夏天,那满园子都是的青菜,还能拿出去换钱,谁不乐意?

一年到头,就秋天分粮的时候能分那么三瓜俩枣,不说干点啥,那都攥在手里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生怕老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

平时连个鸡蛋都要攒着换东西的劳动人民,自然不会放过这不亚于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的。

知青院这边的低气压,好几天的时间都没有好转,下工回去吃饭,都没有一点笑模样,简单看的直皱眉头,

“就这样上工,真不能把苞米苗薅错了吗?”

明珠牵着孩子,站在门口,看了一眼,

“应该不会,我估摸着,这会应该都在沉淀吧?

既接受不了现实,又不得不安慰自己接受现实,并劝着自己,一切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填饱肚子,所以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简单诧异,

“珠珠姐,说的这么详细,心理活动都有,好像你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一样,”

明珠潇洒的一摆手,

“嗨,差不多。

只不过,我那时候,有你,有东方。

而且,我的目标明确,就是要留在这边,所以这个阶段就很短,几乎都没有,和他们这种带着点逆反,有些别扭,又不得不屈服的心理,恰好是相反的。”

简单仔细品了品,可不咋的,这话形容的,恰当。

“唉,也是没办法。

再说,人家回城是回家,是受欢迎的。

但是,我知道的,有好多人,既然能被家人送下乡来,其实,在坐上火车那一刻,就算是已经被家人放弃了,只不过,自己还接受不了而已。”

“是啊!

当初下乡几乎也都是全家苦一个,幸福一家人,结果呢?

也不怪他们心寒,从年前到现在,有多少人没收到信,没收到包裹,甚至连只言片语的家书都没收到了?”

其实算起来,他们的年龄也都不大,普遍的二十一二岁,在简单眼里,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简单就忽然想起那个爱说爱笑,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李广,她记得,李广好像也不是受家里欢迎的孩子吧?也不知道这次回去,会不会有一条通向光明的路。

有陈景护着,应该不会太差。

程锐和程安不在家,家里的几只狗也好几天不见踪影,简单又恢复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了。

慢悠悠的吃了午饭,在房檐下休息了一会儿,看着上工还有一会儿,干脆的起身打水,直接倒进通往后园子的水沟里,然后化作一条条细小的小水流朝着每一条垄沟而去。

上工铃声响起的时候,她去看了下,也才浇了一半,不过,这种事本来也不是按时按点的,不耽误上工就行。

说到底,都是自家的园子,勤快点就多浇点,长好了,那也是自己借力。

尤其是,当刘卫民开会说了,人家有多少要多少的时候,那村民都半信半疑的不敢相信,

“村长,真的假的啊?他们是农村人吗?城里人都有供应,还真能上咱们农村里抢食儿来?”

刘卫民目光如炬,直直的射向说话的人,

“来大点声,再说一遍,让我也听听你们都有什么意见?

是我这个村长耽误你们的发展了,没事,不想做的回去吧,”

\"我不!\"

这明显就是能换钱的活,她能回去吗?那不都便宜别人了?

“我不回去,凭啥他们都能在这?”

刘卫民目光一凛,

“就凭他们都信我不会害他们,就凭他们不会在这信口雌黄胡咧咧!

还抢食儿?怕抢食儿赶紧回家看着去!

但凡是有手有脚,认可挨累的,那就没有不好的。”

本来也不是没有人质疑,但是这出头鸟,都被刘卫民一顿损,谁还敢戳着话把子?

再说要细说,谁也不傻,村长说的明明白白,不用他们个人掏钱,就是那大棚需要的费用,在挣钱之前也不会摊在他们头上,他们能付出的,无非就是一把子力气了。

这么一想着,很多村民当时就低下了头,还想挣钱,还想东想西的犹豫,前怕狼后怕虎的,这不就是典型的又当又立吗?

“咳!想要过年多吃肉的,想要吃饱饭的,跟我过来。

至于不相信的,我也不强求,咱们一贯的惯例,能者多劳,影响大家吃饱饭的,就把他扔出去。

但是到时候,见着别人得着好处,可千万别眼红,别到时候再说我刘卫民挤兑你们家,也别说乡亲们看不上你们这点小家子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9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