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卷 第165章 ‘热血’的杜秀玲

书名: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1

“我猜,一个是浪费时间,再一个,那苞米叶子还能烧,中间那几层干净的,烫烫还能放在帘子上蒸干粮啥的,都能用,都扒掉了,就只能跟着苞米杆子一起烧火,或者粉了喂牛,那不是都白瞎了吗?”

李燕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

“对哈,咱们蒸窝头,那帘子上放的就是苞米叶子哈?”

说着就苦恼的挠挠头,

“那这么说,这还是好东西呢?哎呀,那没办法了。”

刘卫民几个被杜秀玲这话都气笑了,

“想当主力,行啊!觉悟高!

来来来,强子,你过来说说,主力一天要干多少工?”

记分员刘国强从一边挤过来,手里拿着上半年记工分的本子,抬头看了一眼大放厥词的女知青,

“咱们柳家屯的壮年汉子,一天十到十二个工分,这么说你可能不能理解,这么说吧,就前面的苞米地,这一根垄这头到那头,大概两根垄能算上一个工分,十个工分,大概二十根垄吧。”

女知青们顺着视线看过去,顿时就吸了一口凉气,老知青们这半年都是在这片地上干活的,一看大概也知道这垄是什么情况,大概多少活计,王红梅这委屈又上来了,酸唧唧的,

“你们可别小看这两垄三垄的,说着简单,看着简单,看看你们一上午能整几垄?

还是说你们能比男知青干的更多更快?”

一说男知青,村民的目光不可避免的都落在了不多的几个男知青身上,新来的凌卫东几个还好说,跟着干了大半年的陈建国,李建业,王建成几个就成了关注的重点,还有个林东方也一样,得到了村民的注目礼。

杜秀玲拽着想往回缩的陈红丽,也看向几个男知青,

“陈知青,你是来的最早的,王知青,李知青,不说我们几个女生,你们就愿意被人这么歧视吗?我们是来为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还没开始建设就这样被人侮辱,我可忍不了。”

就是平时的老好人王建成,也笑不出来,他也没想明白,哪句话就成了歧视,侮辱了?

”村长说的不对吗?你们刚来,也没有干过农活,本来就需要适应一下,这是村里对大家的体贴。

你要是不理解,你可以来问我,问老知青,你这话就有点不对了啊。”

“李建业没吱声,这半年,即便是上工,他也就能拿五六个工分,说这个话题,他是没有什么底气。

不过后面的林东方也不乐意了,他还着急回去呢,明天秋收,干粮还没做够呢。

“别说那些没用的,主力不主力的,实力说了算。

你要是能一天拿十个工分,不说别的,我就佩服你。

再说了,什么是主力?

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那就是做贡献了,跟农民伯伯比干农活,你有那个优势吗?”

话说的不客气,语气也挺冲,杜秀玲当即就上前两步,

“你说什么,你...”

旁边的陈红丽死命的拉着,没办法,杜秀玲不松手,自己也没地儿躲,

“秀玲,咱们虽然是响应国家号召来的,但是人家林知青说的也没错,我们没接触过这方面,跟乡亲们比,我们确实还需要学习,乡亲们也是好心,肯定不是故意要看不起我们的。”

简单和一起过来的明珠对视一眼,这话?

然后就听到不远处一声冷笑,

“嗬!”

俩人顿时就齐齐的把脑袋转了过去,看热闹。

哦,是钱程,跟凌卫东一起的那个男知青。

杜秀玲也听到声音,回头就是一阵输出,

“笑什么笑?别忘了你们也是知青的一员,我被人这么说,你们就很光荣吗?”

转头回来余光又看见简单,正跟明珠俩人说说笑笑,还不时的跟身旁的刘秀分享几句,气氛很是欢快,心里的不快直往上冲,

“哼,别都跟某人似的,眼皮子浅的很,跟一群未开化的泥腿子说说笑笑,谁知道都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为了口吃的,为了躲避干活,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简单懵了一瞬,一听说说笑笑,就知道是在说她,可是什么手段?她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她自己怎么不知道?

这泥腿子三个字一出,其他的知青顿时就变了脸色,连陈红丽都死死的拽了她好几下,恨得牙根直痒痒,你能你就自己往上冲,死命的拽着我壮胆干什么?

不过这时候还是要先应付眼前,没看村民们都不高兴了吗?

当即就怒斥,

“杜知青,你胡说什么呢?”

其他几个知青也纷纷找补,

“就是,你是疯了吗?什么话都说?”

“都不用往上数三代,我爷爷和太爷爷就是泥腿子出身,我奶奶现在还种着园子呢,咋的,我们这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也成了错误了,这是啥时候的政策?”

似是一盆冷水,杜秀玲算是清醒一点,脸色一变,她就是随口一说,话赶话,什么政策?跟政策能扯上什么关系?

“我...”

看她不敢说啥了,刘卫民重重的哼了一声,这两批新知青,还真是,啥都敢说啥都敢干呢,看来,还是活计太轻快了,没累着,当即心里就下决心给这几个人增加任务量,累着了就没心思没力气想东想西了。

“也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我们刘家屯都是根正苗红的三代贫农,还有好几个光荣的退伍军人,不说别的,对政策的支持,个人觉悟,和对集体的忠诚,都是无可挑剔的,我担任这个村干部也是得到领导和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的,如果有谁觉的我们刘家屯的管理有问题,对知青不公平,那么,你可以随时来找我,或者直接去县城找知青办主持公道。

我刘卫民不怕告,如果我做得不对,你就是告到京城我也不怕。

但是,只要你还在刘家屯的一天,那你就要守刘家屯的规矩,守国家的政策,执行知青的工作内容,和劳苦大众在一起,早日融入到劳苦大众的队伍中去,为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7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