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卷 第561章 林书记被找上门

书名: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作者:青橘柠檬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1

书记”

老程一愣,

“不是说老刘的事吗?咋,咋说到我们村了?”

这程家堡子的木耳说起来这年头也不短了,当时一起去程家堡子学做木耳菌的可不光是三五个村子,刘家屯当时穷,没抢上,但是周围的村子可有七八个也跟了。

结果也就种了一茬,不知为何,都纷纷的打了退堂鼓,回去后也都闭口不言。

自那以后,东北这片,程家堡子的木耳也算是一枝独秀了,这是程家堡子人引以为傲的东西,说出去别人都高看一眼得意着呢。

这也是这些年老程在其他村子面前一直的优势,他也早就习惯了这种被众人捧着的感觉。

突然间,一直被他踩在脚底下的最穷的刘卫民,突然间就翻身了,跟他不一样,人家这还是真的名正言顺的合作社,这一看就是要发展的趋势,这,最不高兴的就是他了。

这才撺掇着十里八村的都过来给林书记施压。

老百姓的普遍心理,谁也不愿意惹众怒,毕竟以后还要生活,惹了众怒,不说寸步难行。

同时,还有一种随众心理,那就是法不责众,所以这些人也没多想刘卫民那到底是什么,被老程一忽悠,就都跟着他去找了林书记。

林书记那眼神,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一听老程的话,再看看其他傻子的表情,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

“咋的,都了解啥情况吗,就跟着过来起哄?

人家老程有情可原,怕他们的木耳受到影响,你们呢?就单单的眼红吗?人家给村里谋福利,错哪儿了?

是没按政策办手续啊,还是影响了国家的统筹统销?

统筹统销是有特殊情况是例外的,允许农业合作社,自产自销,自力更生,自负盈亏,我记着,我开会没少说吧?

老程,这个,你也是清楚的吧?”

几个村长长大嘴巴面面相觑,半天,才有个村长讷讷的开口,

“可是,书记,那为啥是老刘啊?

那我们哪个村不比刘家屯强啊?你是不是因为他们村今天弄来了一个拖拉机,才对他们另眼相看的?”

“是啊,书记,他们这么多年都是最穷的,你不能因为这个就特别补贴他们啊?”

老程也跟着架秧子,

“这么多年都没有门道,那咋现在突然就有了?谁知道,他们是使了啥手段?”

其实他们想说的话,还有更难听的,但是都知道林书记的性格,刚正不阿,眼里看不了自己人的勾心斗角,老程也只敢这么点一下,再说下去,林书记指不定就又得拍桌子了。

很显然,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疑问,林书记倒是有点心寒,这机会都想要,那没问题,这暗戳戳的踩人家一脚,这算是咋回事?

他们当兵的,就看不惯这种行为,顿时他这脸色也就带出来了点不高兴,

“是啊,咋就突然有门道了?想办法呗?”

看了一圈不忿的表情,就在有人又准备撒泼耍赖的时候,林书记问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你们各村,和下乡的知青,关系怎么样?”

有人准备往地下坐的动作一顿,有人眼神躲闪,就连老程,也不自觉的站直了身子,

“书记,咋,咋问起知青的事了?是有人来告状了吗?”

对于下面村子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林书记也是有耳闻的,这次也是想借机敲打敲打,但是没想到,老程这态度,这么轻飘飘的?

“告状?

老程,这个问题你还没有记性吗?还要我咋提醒你?

上次的人命的教训,还不够大是吗?”

几条人命,血淋淋的现场再次呈现在老城面前,让他刻意遗忘的记忆再次翻腾出来,顿时这脸色就灰白下来。

若不是程家根基深,程家堡子的木耳也确实是出名,村里人也借光,生活水平确实比外村要好上不少,这么多年的也算是有贡献。

多方考虑,村里族中作保,他这个村长算是有惊无险的没被踢下去。

村里到现在这气氛都还紧张着,原本他们本村人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对外嫁进来的媳妇,那态度自然也说不上好,瞧不起那都是最基本的。

出了这事以后,这段时间,村里人默不作声的对知青和下放的人员,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不打骂,也不说话,就当没有你们这个人。

也算是生气的一种发泄。

但是,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村里孩子说亲都没有以往那么顺畅了,尤其是各家的小子,之前一听是程家堡子的,那都欢天喜地的。

现在,但凡是有一点疼孩子的家庭,都是犹犹豫豫,人家也怕这欺负儿媳妇是一个村子的风气,尤其这程家堡子还是一个不小的宗族。

同根同族,同气连枝。

他们希望孩子过上富足的日子没错,但是前提是不能受婆家磋磨,不然还不如就在一个穷人家好好好活着呢。

林书记倒也不是故意戳人伤疤,而是他是看出来了,这程家堡子,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自家的问题还没解决,又来挑唆别人出头。

这几天,上面的文件精神他也仔细研究了,这知青下乡,和下乡改造的情况,一时半会的也没有要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是有点愈演愈烈的架势。

若真的这样,就程家堡子这个风气,早晚还要出大事。

不说别的,他这个位置危险是小事,但是人命可是大事,他不可能拿知青和下放人员的圣母开玩笑,况且,就这个风气,嫁进去的小姑娘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

这种恶行,他不敲打是真的不行了。

老程脸色灰白,这事对他的打击也不小,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村里的木耳生意在县城也算是挂了名的,他接手后,也一直干的好好的,村里人的生活在公社乃至县城也都是排的上号的。

这么多年,跟其他村断层的差距,让他一直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以为自己这个村长做的很到位。

这次的事,刚开始他还是不以为然的,这种事情在村里都不是秘密,他也只以为是碰巧赶在一起了,尤其是出事后,村里,族里都积极的出面帮他解决,他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现成的一切。

但是,当林书记把这一切都说破了,这层遮羞布,终究还是被揭下来了。

林书记也看出来他的神色变化,暗暗摇头,这就受不了了?

若是不约束,以后可有的愁呢。

“我也不瞒你们,刘家屯这次,确实是遇上了好事,不过,可不是我偏心,而是,那根本就不是我找的门路。

我知道你们咋想的,不就是看人家老刘村里穷吗,见着人家要起来,这就坐不住了。

那你们倒是想办法去呀?

我就告诉你们,这次的事情,是老刘自己找的门路,而且,”

他看了眼老程,

“而且,那贵人,是他们村里的知青。”

底下几个村长顿了一下,这脸色也说不好是红是白。

这知青,没有哪个村会喜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说句大白话,那就是下乡来跟乡亲们抢粮食的,那乡亲们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不过,国家政策,他们也不得不接受就是了。

“你们想说什么,知青为什么会帮村里人?是吗?

你们老是说,知青是外人,是来跟你们抢粮食的。

是,我知道,你们都嫌弃知青娇气,干不了农活,又怕把村里的风气带坏了。

那咋的,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那人家老刘咋就知道知人善用呢?

那知青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是高学历吧?

你们村里没有识字的人,给你们送来了,你们还不用?

行,大人不想学,那咋的,孩子也都当一辈子文盲,以后人家去考个岗位啥的,你们还让孩子也眼睁睁的看着?

你们啊,这眼皮子浅,就能看着眼么前这点东西,就知道刘家屯穷,没看上人家,也不愿意跟人家打交道,是吧?

要不是去年老刘他们弄来个拖拉机,你们怕是现在还不愿意跟他说话吧?”

底下几个村长有点脸红,都是穷人,越穷越光荣,他们这样,确实不好。

林书记看在眼里,也不点破,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以前刘家屯是最穷的,以后,还真就不一定了。”

有了现在这个合作社,这话倒是没有人不信,只是不服气还是有的,好几个汉子,都梗梗着脖子,就是不说话。

林书记心里念叨着,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还不得不捏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解释,

“刘家屯学校开课了,你们知道吗?

你们村的娃娃,还在村里疯跑,玩土玩泥巴的时候,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认字,能看小人书了。

你们的娃娃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吃,打仗,调皮捣蛋,人家已经开始讲卫生,讲礼貌,能帮着爹妈算钱了。

也不用多,过个三年几年的,你们村里,孩子长大了,跟着爹妈接着种地。

人家老刘那儿,估计啊,都能学到中学了,哎!”

说着,他一击掌,自己感叹,

“行啊,就算考不了大学,这中学生,在咱们这公社也算是有学问的人了,回头走到哪儿,那也说的出去,也不怕被人骗了。

那就是小姑娘,那有学问的,在婆家,那都得比别人高看一眼,那以后的孩子啊,不用说,有个有学问的妈,咋不比大字不识一个的强?

要是有几个能一直学,学到高中,那可就好了,到时候有个啥厂子招人的,到时候走出农村,我也光荣。”

别的倒还好,就这个进城,进厂,这个问题,是他们几个村都没有解决的难题,这个就像是一根胡萝卜吊在前面,让几个村长不约而同都抬起头来。

“真能,进厂?”

林书记煞有其事的点头,

“那人家工厂招人这可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工厂里基本也都是机器,不说让你研究机器,最起码你得识字,能看得懂人家的说明书,文件啥的吧?

不然你们说,他们为啥不在农村招人呢?还不是咱们不重视教育,你们哪个村有几个高中生?就是知道厂子招人,有几个能考进去的?

你们啊,我知道,不就是看人家知青现在落魄了,看现在也考不了大学了,就觉得学习没用了。

你们啊,也不想想,要真是没用,那像你们,村里头要是有点什么事,算个账啥的,是不是要找上过学的?

读个信写个信啥的,不认字行吗?

像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等你们退下去,在找接班人,你们是愿意找个识文断字明事理的,还是跟乡亲们一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你们自己说?

就算是进不了厂,那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我就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城里人为啥嫌弃农村人,不识字,不懂礼貌,也是一点。

还有,我说个最实用的,前些天,就这个供销社,有几个人拿着票还被人骗了,那是哪个村的?啊?还是几个大老爷们,说是急的都快哭了,是不是?”

底下一静,然后一个村长慢悠悠的举起手,脸上都是尴尬,

“书记,这事,你咋还知道了呢?”

林书记都要气笑了,

“我咋还知道了?”

大手气的直拍桌子,

“人家有人特意来我面前气我的,说咱们公社都是文盲,文盲!

说咱们公社,连粮票布票都不认识,说我这个书记,应该回家种地去了。”

这话说的,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刚才说话的村长也闭嘴低头,这话有够侮辱人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底气反驳,人家说的都是实话,他们的村民绝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跟数字有关,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钱,至于票,他们农民一年到头也没有机会看到几次,还真的是,就是教,他都没有东西教。

没脑子的还在郁闷,生气。

有脑子的已经开始考虑林书记刚才的建议了。

他们大人咋滴都这个年纪了,咋都过了,但是孩子还都那么小,一想到,自家孙子孙女的,哪天也被人这么指着鼻子侮辱,该是怎么样的难受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