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304章 西山悬磬、虎吼猿鸣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真猷禅师笑呵呵地看着齐敬之,目光直指人心,好似已经看破了少年心中所想。

“你们兄弟二人大可放心,这篇虎衣心咒确实并无暗手,绝对有益无害,甚至将来入伏魔井时,大可以事先向伏魔殿主言明,这就不会犯忌讳了。”

这位老僧似乎很是笃定,将来齐敬之一定会身入伏魔井,见到胜心的残灵,而那位伏魔殿主也一定会应允传法之事。

事到如今,齐敬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实平心而论,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是非牵扯,虎衣心咒确实与齐虎禅的心性乃至道途很是相合,甚至对仙羽山的心烛丁火、洪炉丁火亦有借鉴之用。

然而少年一路走来,听说和亲见了不少修行之道,哪里还不清楚其中利害?

一旦将虎衣心咒纳入自己的道途,将来必定会与那所谓的舍身崖降三世明王一脉扯上关系。

故而齐敬之自己绝不会主动修持这篇佛门咒法,但对于齐虎禅的半推半就,他看在眼里,并不打算进行干涉。

即便他是兄长,也不该大包大揽乃至对幼弟的道途指手画脚、横加阻拦,就好比当初齐虎禅拒绝成为灵台之神,他也立刻应允一样,都是将小和尚当做一个独立的生灵来对待了。

真猷禅师的目光依旧是那么洞彻人心,将少年眉宇间的微妙变化尽收眼底。

他当即嘿然笑道:“贫僧知道你心中多有不服,生来又是个暴烈如虎、不肯受辱吃亏的性情,却又不缺少谨慎和隐忍,必要时也能暂时收敛锋芒、潜藏爪牙,耐心等待报复之机……”

听到这里,齐敬之不由心中震动。

真猷禅师所言诚可谓一针见血,在今日之前,如此洞悉他性情的人只有阿爷和师尊,如今却要再加上眼前这位福崖寺讲经僧了。

念及于此,齐敬之咧嘴笑道:“禅师号称对虎诵经,今日也想对齐某讲经说法么?”

虎皮裙老僧脸上笑容更盛:“此乃贫僧平生最乐事也!只是贫僧愿讲,施主可愿听么?”

齐敬之哑然失笑:“禅师说的哪里话?我曾听人说,禅师昔日对虎诵经之时,众虎静听、一虎独睡。禅师便以铁如意连扣睡虎之头,喝问它‘何不听经’……”

“这与方才禅师强行传授舍弟虎衣心咒之举,可谓差相仿佛。难道此刻齐某说不愿听,禅师便不会讲么?”

少年顿了顿,目光落在老僧的虎皮裙上:“只是不知禅师的铁如意藏在何处?”

“哎!你这小娃娃莫要乱瞅!”虎皮裙老僧怪叫一声。

“如意者,如己意、如众生意、如天地意,无不如意!贫僧的铁如意可不在胯下,而在心中!”

老僧说罢,将右手平伸,五指缓缓虚扣成爪,而使掌心中空。

紧接着不见他如何动作,掌指间再次发出“铛”的一声大响,堪称振聋发聩、无远弗届。

这一声响赫然直透众人心底,复又变成种种玄奥经文、佛唱梵音,竟是人人不同、各有所闻。

齐敬之若木灵台上的商羊氏立刻就被惊动,本能地便以钟鼓齐鸣、霖谱松风相抗。

一时间灵台上下的天地玄黄二气皆被引动,营造出天地和鸣的煌煌大势。

佛唱梵音虽强,在这方小天地中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商羊氏的钟鼓之音反而显出弱势来,又或者是主动选择了示弱。

总之双方只是略一接触,那佛唱梵音就选择了退避三舍,同时让开了灵台中央与南北两侧,转而在灵台之西凝聚成了一枚赤金灿灿的铜磬,又有一只乌光烁烁的铁如意相伴于侧。

铜磬为头、铁如意为额,隐隐显现恶虎之形。

见这个不速之客占据西方,并没有抢自己地盘的意思,心智尚未补全的商羊氏渐渐平静下来,反倒是位居中央的怒睛青羽鹤再也压抑不住怒气。

它血眸大睁,猛地飞身而起,自天地玄鉴中抓出虎煞碧玉磬,旋即扑击向西,要以玉磬之虎煞碰一碰那铜磬之虎煞。

然而原本料想中的拼斗并未发生,铜头铁额的恶虎真就只是一道虚影,被怒睛青羽鹤扇起的劲风一冲,登时消散于无形。

那铜磬和铁如意再一次放低了身段,竟是主动融入到了虎煞碧玉磬之中,似乎正应了真猷禅师方才口中那句:“佛门传法,必依世间国主。”

悄无声息间,一段经文被铭刻在了玉磬的外壁之上:“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磬锤的锤柄上同样多了十六字铭文:“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立命。”

有了这些铭文的加持,虎煞碧玉磬这套奇宝赫然多出了勇猛坚固之神韵。

齐敬之对若木灵台上的变化洞若观火,立刻看向面前的虎皮裙老僧:“禅师这是何意?”

真猷禅师咧嘴一笑:“此乃贫僧游历时偶然所得的一首《授秘歌》,虽是道门丹诀,但对贫僧的虎禅颇有助益,故而心中对道门先贤很是承情。”

“今日见猎心喜,便将之赠予道门俊才,勉强也算是物归原主。只盼齐校尉能息雷霆之怒、罢虎狼之威,从此两家握手言和,不做无谓之争。”

“齐校尉若是仍旧心有不顺,今后只管来此,贫僧任凭打骂便是。只是还请校尉莫要为难本寺后辈,以及左药师这些心向佛门的年轻人。”

齐敬之闻言默然。

虽说自家两兄弟吃得满嘴流油,但对于刚才被厨子强行押上餐桌的经历,依旧有些耿耿于怀。

只是他终究是个讲理的人,放下筷子就骂厨子的事情委实做不出来,尤其这个厨子明显手艺极佳……

就如同虎衣心咒并不只是那几句不明意义的梵音一样,《授秘歌》也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三十二字经文,堪称微言大义、字字珠玑。

譬如那句“西山悬磬”,所蕴藏的意境就极为深远宏阔。

山者,中空也,其形似人之胸;磬者,亦中空也,其形似人之肺。

肺五行属金、位西方,在人的胸腹中位居五脏最上,犹如金脏悬于西山之上,故名之曰西山悬磬。

《授秘歌》以此四字代指呼吸存想之道,意为呼吸之间,肺脏乃至胸腹随之鼓荡,犹如磬鸣于山,有空荡虚无、幽远寥廓之意。

嗯,听上去与仙羽山《却谷食气篇》的“仙鹤揽翅、虚怀若谷”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西山悬磬”相接续的“虎吼猿鸣”四字则更加深入。

西山有灵,名曰先天白虎,西山磬鸣,谓之虎吼。

先天白虎之神意最是凶狂暴躁,神入气穴、意存心窍,好似猿猴跳跃、时刻不停,名曰后天心猿,故而又有猿鸣之声。

以齐敬之如今的眼光来看,这短短的八个字分明就是一门偏向金行的餐霞食气、蕴养心相之法,对于如今西方金神缺位的若木灵台有弥补缺漏、夯实根基之妙用。

只不过虎吼也就罢了,那所谓的后天心猿一旦于灵台中央滋生、嘶鸣,怕是立刻就要被当做一种另类的薪柴,在心烛丁火中焚炼成空……

真猷禅师将这篇《授秘歌》传授给齐敬之,应就是发觉了他“暴烈如虎”而“心火极盛”,同时也是看准了他灵台西侧尚且空虚、根基未曾扎稳,来了个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对于有仙羽正法传承的少年而言,这自然算不上雪中送炭,却也是锦上添花、一桩善缘。

有鉴于此,齐敬之虽然吃得不甚开心,但绝不能违心地骂人家厨子手艺不好,这心里的别扭劲儿就别提了。

少年运了运气,终是向虎皮裙老僧躬身一礼:“齐敬之多谢禅师传法!今后只要福崖寺门人不作恶、不启衅,齐某绝不刻意与之为难,也请禅师信守承诺。”

老僧一怔之后就反应过来,脸上的神情很是精彩:“贫僧就是跟伱客气客气,你还真想等将来修为大进,再回来痛打贫僧一顿啊?”

少年嘴角微翘、语气诚挚:“我兄弟二人各得一法,日后若是侥幸有所得,自然要再请禅师指点一番,以防有什么地方练得不到家。”

老僧闻言,忍不住望天大笑,其声若空山虎吼、深谷猿鸣。

他半晌之后才止住笑声,口中重重吐出一个字:“善!”

老婆刚做完手术,大章没能写完,先发一小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1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