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92章 从者如云、麟德通宝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四十五颗羽林星隶属北方玄武七宿,主掌车骑、号曰天军,羽翼之官、拱卫帝座。

所谓帝座,其实便是中央钩陈之位,亦可称之为土德应龙、大角轩辕。

故而驺吾军羽林卫这个名号,对于钩陈院这等国主亲军而言实在是太过贴切,堪比量体裁衣,以至于没人相信少年只是歪打正着。

在众人看来,齐敬之这明明就是在狂拍马屁、大表忠心,可是偏就能含蓄文雅到这个份上,甚至还扯上了什么师门、什么思乡来做遮羞布。

这实在是……实在是让三名新晋校尉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恨从前读书太少。

寿跋则想的更为深远。

在祂看来,只要齐敬之这个羽林校尉往七政阁一站,便是在明明白白地向阁老们宣告,钩陈院有意在第二次北拓中插上一手,而且是作为国主亲军,不受任何辖制地落子于北地。

毕竟羽林众星位列北方玄武、遥尊中央钩陈,却与北斗七星并无直接关系。

这种无声而又响亮的宣告,必定能让国主满意,却又足够低调和隐晦,不至于太扫阁老们的脸面……这里头的分寸拿捏,堪称神来之笔、妙到颠毫。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谁又能真个否定齐敬之有关仙羽松林的说法呢?

仙羽山用这种近乎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方式在钩陈院打上自己的印记,可比福崖寺大张旗鼓地送进来一尊深沙大将要高明得多了。

念及于此,钩陈院长史看向少年的目光就多出了几许玩味,甚至还有一丝掩饰极好的警惕。

齐敬之自然不清楚寿跋心里的弯弯绕绕、权衡谋算,此刻只是觉得啼笑皆非。

他原本就无此献媚争宠之心,也并不觉得自己占下了一个冠绝六军的名号,就真的成了什么钩陈第一。

一切终究还是要用手里的刀来说话。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当羽林卫的名号在钩陈院中不胫而走,原本缺额一多半的一卫两营竟然被蜂拥而来的军汉们迅速填满,甚至还有不少人为了争夺名额而大打出手,以至于接连引发了几场声势不小的群体械斗。

只会拔刀抡拳的粗胚们固然不懂得什么星象之学,却会察言观色、打探消息。

当他们忽然听说,无论是高高在上的长史大人,还是新鲜出炉的三位校尉,都对齐敬之这位羽林校尉推崇备至,并将羽林卫称作钩陈第一卫时,这些人的心思立刻就活泛起来了。

按照齐敬之的吩咐,李神弦执掌的射生营趁机吸纳了许多弓马娴熟的军汉,组成了一支五百人的弓弩骁骑。

射生营的名号自然也是出自羽林校尉的手笔。

射生者,射取生物之意也。

这个营号立刻得到了猎户出身的巴州弓弩手们的喜爱,后续加入的擅射军汉同样极为满意。

与此同时,尚无营尉的羽林卫选锋营则出人意料地将那些最骄横跋扈、最能惹是生非、打起架来下手最黑的汉子收入其中,而且给出的条件极为苛刻,必须死战立功之后才能算是正卒,否则一律只能拿到辅兵的饷银。

没想到这种带着羞辱和惩罚意味的规矩,偏偏最得那些军中刺头儿、搅屎棍、兵痞无赖汉们的推崇,哭着喊着要当面向校尉大人毛遂自荐,想要争取到一件宝贝犀甲,更有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那个诱人至极的营尉之位。

那场面之热烈鼎沸,让负责选拔士卒的童蛟海等五十选锋面沉如水、头皮发麻。

齐敬之则是远离了这些纷扰,独自骑乘斑奴来到了钩陈院正门前,会见一位终于闻讯赶来的故人——钱小壬。

实在是上午时发生在王都东郭的那场斩妖宣威动静太大,将钩陈院几个年轻武官的名号、容貌和事迹传扬得满城皆知,这位消息闭塞的钱氏子想不听说都难。

虽说齐敬之在龙母寿宴时一直带着灵魄面具并自称麟山客鹿栖云,但身上的服饰、武器等物并无半点遮掩,再结合麟山幼主入朝请封的传闻,钱小壬那是何等聪明的人物,轻易就给联想到了一块。

这个钱氏子早就对麟山买山钱垂涎三尺,但身为国主内府东钱库的管库副使,又有彭家的人时刻盯着,自然不敢授人以柄,贸然与钩陈院中人结交,也就始终没有门路搭上那位麟山幼主。

这几日他正为此事烦恼不已,今日忽然得了齐敬之的消息,当真是才想做春秋大梦就来了青洪公玉枕,那真是须臾都不肯耽搁,立刻就打着寻访故友的名义登门了。

钱小壬定了定神,将骑在异兽背上的少年上上下下打量一遍,眼见除了一张脸,其余地方果然与当日的麟山客大差不差。

他脸上的喜色顿时绽放开来,用极亲热的语气埋怨道:“鹿兄这也太过见外,怎么到了王都这么久,却不来看看小弟?”

其实钱小壬的年纪要比齐敬之大上个两三岁,但他依旧如同在巢州时一般自称小弟,也依旧称呼少年为鹿兄,足见其心思玲珑、脸皮厚实。

齐敬之洒然一笑,指了指对方腰间那串以红线系着的铜钱,同样毫不见外地问道:“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你进了内府东钱库,便如老鼠进了米缸,悭囊中可曾积蓄够三百钱了?”

钱小壬见少年言语中透着亲近之意,当即喜色更浓。

他毫不遮掩心意,嘿然笑道:“这人呐,哪有个知足的时候?小弟在巢州时,觉得以三百钱成就心相,不敢说强爷胜祖,却也已经相当不凡,起码不会再被辛长吉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可等小弟见识了内府气象,这心中的悭囊也跟着大了许多,不积蓄个五百钱、八百钱甚至是一千钱,岂不是入宝山而空回?”

齐敬之哑然失笑:“你还真够贪心的,不愧是大彭氏的子孙。”

闻听此言,钱小壬看向少年的目光又是不同,竟能从中瞧出几分哀怨来:“小弟过来之前,彭元宝那厮应是知道消息再也隐瞒不住,专门跑去东钱库,非要拉着小弟一起品鉴麟山买山钱……”

“鹿兄将小弟抛在脑后,却把买山钱便宜了那个扮道士、养鸭子的泼皮,岂不令亲者痛、仇者快?小弟此时想起那厮的嘴脸,仍旧心如刀绞、痛不可当!”

眼见钱小壬一副说话间就要暴毙当场的痛苦模样,齐敬之也不废话,当即打开虎君玉盒,数出十二枚山韵浓郁的买山钱递给对方。

当初一枚买山钱便可幻化出约莫一寸长的钱蛇之躯,十二枚串在一起,恰成一蛇之数。

钱小壬瞧见那玉盒里数不胜数的铜钱,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只是他好歹还有几分自知之明,很是识趣地没有张口讨要,而是如获似宝、恭恭敬敬地将十二枚买山钱接过。

“天寒彻骨,沽酒以御。心冷如灰,买山而隐。”

他将买山钱上的铭文念了一遍,不免就有些疑惑:“买山是买的麟山,沽酒却是沽的什么酒?”

对于这个问题,齐敬之自然回答不上来,只是将当日那些钱蛇的凶戾略略讲述了一遍。

钱小壬闻言立刻面露沉思之色:“听上去这钱蛇与《蛇谱》中记载的脆蛇有些相似,皆是可断可续、生气郁勃,若是能够生擒,或者设法将其生气封存于尸身之内,应当可以作为接骨治伤的一味良药。”

齐敬之还真就不知道这个用法,毕竟当初那些钱蛇都被打回了原形,属于生灵的生气皆已散尽,只留下来一枚枚带着山韵的铜钱。

钱小壬想了想,忽地咬破舌尖,将鲜血喷在十二枚买山钱上,继而口中念念有词。

“钱者世之神宝,外圆内方、法天象地,难朽多寿、不匮近道。”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振贫济乏,天不如钱。”

“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今有钱氏小壬,谨以大彭氏之精血、钱府上士之铜气,特敕尔名曰:麟德通宝!”

话音才落,那十二枚铜钱猛地合成一串,旋即化为一条一尺二寸的青铜异蛇,尖嘴秃尾、粗如铜钱,额头隐隐有两个凸起的肉包。

这条异蛇摇头摆尾,通体散发着浓郁的铜气,与空青尸的气息有些相似。

它在钱小壬的左手掌心略作盘踞,随即缠绕在了这位钱氏子的小臂上。

齐敬之见状顿觉新奇。

钱小壬此法有点儿像是炼器,也有几分封镇之礼的影子,却又似是而非,而且此法既然能由他一个连心相也没成就的小修士使出,明显门槛要比炼器和封镇低上许多。

在齐敬之的感应之中,那条以钱小壬精气神点化而出的“麟德通宝”其实并非真正的生灵,真就是一串长成了异蛇模样的铜钱而已。

这种法门颇具玄妙,听话音是只有钱氏子弟才能施展的秘术,是以并不忌讳显露于人前。

在喷出舌尖精血之后,钱小壬的脸色略显苍白,神情却很是亢奋,就像是一个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他盯着缠在左臂上的青铜异蛇看了又看,这才心满意足地抬起头:“小弟已经听说了,彭元宝为了换取买山钱,不惜动用了彭氏特有的轻影钱。不知鹿兄想从钱九这里得到什么?”

钱小壬明显不知晓彭元宝换取空青之精的事情,还以为彭氏兴师动众只是为了买山钱。

对于这个时而精明非常,时而又流露出孩子气的钱氏子,齐敬之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总之就是没眼看。

他有些嫌弃地道:“你全身上下穷的也只剩下钱了吧?”

只是嫌弃归嫌弃,齐敬之还当真有件事想要托付对方去办:“你应当能联系上左将军吧?我想延请它来我麾下,担任营尉一职。”

钱小壬闻言大吃一惊:“小弟没听错吧?鹿兄竟然愿意将麾下虎贲交托给左将军这样一个……一个……”

齐敬之毫不在意地接口道:“一个战殁山中、提头呼啸的雄魂之精。在我看来,左将军的心地之澄净,要远远胜过世上绝大多数的人。”

此言很是在理,哪怕钱小壬依旧觉得齐敬之此举太过离经叛道,却也不得不点头承认:“人心诡诈而多贪,能似左将军者确实寥寥无几。至于联络左将军……”

“它魂体雄壮、天地不收,一向居无定所,要么在山中提头奔走、发巨虎烈石之声,要么就在各处古战场徘徊,寻找自己遗失了不知多少年的佩刀。”

“若是换个时间,小弟也不敢担保一定就能找到它,好在这一回北地异动,左将军已经嗅着血煞之气,直奔禁水关而去,在路过绣岭时还给小弟捎带了几枚古铜钱。”

闻听此言,齐敬之不由讶然道:“若是不出意外,我不日就将率军北上,同样是前往禁水关。”

“那就更好办了!”

钱小壬一拍脑袋,旋即右手平伸、掌心向天,立刻就有一头只有铜钱大小的青铜小老虎从袖口跳了出来,伏在他的掌中。

“这是五铢辟兵通宝,乃当初山客宴上左将军送我的五铢辟兵钱所化。此物沾染了左将军身上的一丝煞气,鹿兄将之带在身边,等到了禁水关,无须刻意寻找,左将军自会现身来见。”

见状,齐敬之已经可以大致想见,将来钱小壬的灵台上该是一副多么热闹的景象。

这厮可是三百钱犹嫌不足,还想着攒够一千钱呢,也不怕弄得自己精血亏空而亡。

也难怪师尊说丁令威玩得比自己花多了,这才能创出所谓的鹤翼阵图。

各家的功法传承各有玄妙、每个人的道途感悟亦是不尽相同,弄出来的场面当真是大不一样。

念头闪动间,齐敬之伸手接过青铜小虎,见这东西同样不是活物,两肋上甚至还刻有铭文:“辟兵莫当、除凶去殃。”

“这几个字倒是好意头。”

齐敬之点点头,本想把这枚所谓的五铢辟兵通宝收入虎君玉盒之中,但转念就想起了玉盒里的大量买山钱,索性就催动腰间银带探出一根丝线,将青铜小虎挂在了校尉金牌之侧。

他低头瞧了瞧,觉得一金一青相得益彰,不由很是满意。

再抬头时,齐敬之恰好瞧见钱小壬正在暗自撇嘴,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也不小心露出了孩子气。

他连忙轻咳一声,开口问道:“左将军的佩刀究竟是怎么回事?”

钱小壬闻言却是摇头:“左将军其实并非左氏,也并不是什么将军,不过是朋友们见它时常左手提头、还穿着一套破烂皮甲,生前定是个厮杀汉无疑,才送了它这么一个雅号。”

他一边说一边驱使麟德通宝钻入袖中:“至于左将军生前究竟姓甚名谁、因何战殁,又为何对曾经的佩刀念念不忘,小弟委实是一无所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