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89章 回日之刀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碧金铜钺虚影在煎人寿的刀身上一闪而没。

齐敬之委实不曾想到,自己只不过吟诵了一首从邓符卿那里听来的小诗,竟然引动了郑仙的心绪,以至于这位琅琊君不但回赠了一篇度世之诀并一首道诗,更送了一场天大造化给煎人寿。

安丰侯辛苦谋划得来的日入权柄,竟被琅琊君如此轻易地赋予了这柄长刀。

只见琅琊君郑仙举扇一引,便有一道五彩金焰从金鼎上飞起,将煎人寿笼罩其中。

通体玄青、脊生金鳞的长刀猛地一颤,陡然化为一道身披五彩的碧金飞电冲天而起、没入云端,倏然消失不见。

地上三个年轻人瞪大眼睛搜寻了半天,却没瞧见半分踪迹。

「竦则凌天、伏入无间,郑某将它送入无极、接引灵性去了!」

郑仙解释了一句,目光看向齐敬之右臂,意有所指道:「其实这法子与祭祀之法殊途同归,并无高下之别,且都是要撞运气、耗时日的,只是既然如今煎人寿有了一丝日入权柄,径直去无极之野接引,自然能吸引合适的器灵来投,当可事半功倍。」

他话音才落,只听天际云端一声刀鸣如吼,卷风吹云、涤荡长空。

旋即更有金焰摩空、光耀霄汉,长刀煎人寿重新出现在长空之上,盘旋飞舞、有如活物。

紧接着,琅琊君用以炼器的五彩金焰悄然熄灭,煎人寿的刀身上便有一道虚影浮现。

那赫然是一株奇异小树,树身赤红、灿若丹霞,十条赤红色的树枝向四方伸展,枝头的叶片郁郁葱葱,其形如钺,泛着碧金玄光。

齐敬之仰起头观看,赤红、碧金二色光华映入一双澄澈眸子里,显得异彩连连。

他心中震撼,只余下一个念头翻涌:「先前只在焦玉浪和沐瑛仙口中听闻过道火炼器,今日终于亲眼得见!」

「妙哉!此树有十条枝干,青叶而赤华,分明是一株若木的幼苗!」

琅琊君抚掌而笑,赞叹道:「灵光虽还微弱,禀赋却是不俗,只要善加培育,当可有一番成就!」

闻听此言,齐敬之不由得从天上收回目光,转头朝郑仙望去:「若木?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的若木?」

「正是!若木乃桑木之属,是传说中的栖日之木,号称「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故而其实若木有三处,其一生于天东日出之谷,又名扶木,其二生于南海若水之畔,其三则生于西极落日之渊。」

齐敬之闻言,心里愈发惊讶,这才过去多久,煎人寿竟能从那般遥远之地招来器灵,这无极之野究竟是何等玄妙的所在?

他略作犹豫,还是开口问道:「敢问前辈,我曾听闻欲炼灵器,需要在第三境时登上灵台,招引迷失之灵,难道这器灵便是来自于无极之野?」

问出这个问题时,齐敬之心里所想的却是丁令威。

闻言,郑仙当即轻轻颔首:「登台招灵犹如坐在家中屋顶上守株待兔,入野招灵则是主动进山捕猎,两者只是难易不同,根子上却是一般无二。」

他略作停顿,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轻声说道:「丁令威的尸解鹤应当也可用此法招灵,仙羽山必定尝试过,只是这种事情,有时候还需几分机缘运道。」

不等齐敬之回应,这位琅琊君重又将目光投向了煎人寿,慨然叹道:「岁不我与、时若奔驷,有来无返、难得易失!今后此刀当可顺天应时、斩夺寿元!」

他顿了顿,旋即话锋一转:「然则此小道尔,实在不值一提。千古英雄事业,第一是长生!修士心慕长生、与天争命,唯其长生,方有机会上窥大道!」

「正所谓,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只见

这位琅琊君忽地转头看向少年,双目灼灼有光,一字一句地问道:「齐敬之,你可敢手持此若木之刀,斩龙足、嚼龙肉,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

耳听得如此惊世之语,齐敬之略一品味其中蕴藏的宏阔境界,顿觉头皮发麻、毛发皆耸,胸中更有一股豪情激荡,几乎不能自持。

然而与此同时,他心里却也十分清楚,对方忽然对自己另眼相看,全是看在丁令威的面子上,一旦自己接下此刀,便是与这位琅琊君结下了天大的因果。

丁令威失路于无极之野,迄今已近五百年,纵有归来之日,也不知猴年马月,这就需要有人守候,乃至以那只留在仙羽山上的尸解鹤为引,时常为其招灵,想做好这两件事,与丁令威同出一脉的仙羽山门人无疑最是合适。中文網

然而丁令威虽得上代玄都观主真传,心思却从不在仙羽山,如今更是人走茶凉近五百年,山上未必还有人惦记他,更别提为之奔波劳碌了。

于是今日因缘际会,郑仙便将主意打到了齐敬之的身上。

也许以道火和灵材炼制一件灵器,于这位琅琊君而言不过是随手而为的一件小事,却也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便是天上那柄已然脱胎换骨的长刀实乃真正的无价之宝,若是落在一个修为不过第二境、又无宗门倚靠的少年手里,说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并不为过。

于是,齐敬之深吸了一口气,旋即决然摇头:「好教前辈得知,晚辈出身山野,只是机缘巧合之下得了《仙羽经》残卷,又误打误撞侥幸修成心骨,连仙羽山的山门在何处都不晓得。是以前辈厚赐,齐敬之愧不敢受!」

郑仙神色微怔,忍不住深深看了少年一眼,接着便讶然笑道:「才说你思虑太重,没想到竟还是个难得的实诚人!」

他的语气里满是不以为意:「若是玄都观主不点头,你以为自己能以《仙羽经》修成心骨?」

齐敬之闻言哑然,这个说法已从邓符卿口中听过一次,掖城崔氏也有类似说法,如今又从这位琅琊君口中听闻,这才终于信了大半。

就听郑仙继续说道:「你既已修成心骨,定然已在放鹤碑上录名,乃是仙羽山真传无疑,凭你的天资和进境,被接引入山门是早晚的事。」

说着,他举扇朝天一指:「郑某再问一次,这柄刀……你敢不敢拿?」

「放鹤碑?录名?难道是类似福崖寺寄灵碑一类的东西?」

齐敬之心里念头翻涌,却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自然敢拿!承蒙前辈厚赐,他日齐敬之若能真正拜入仙羽山,自然会小心看顾门中师长的遗蜕,至于无极之野,晚辈见识浅薄、不知究竟,只是若有机会,定然不会坐视!」

少年并没有大包大揽,郑仙听了却显得极为满意,脸上笑容也盛了几分。

他扬手朝煎人寿一招,那柄正在天上纵横来去、踏空作狮虎吼的长刀立即飞扑而下,悬浮在了这位琅琊君的面前。

他看了一眼,轻轻颔首道:「有了这株若木刀灵,此刀便与月母一脉再无干系了!」

「正所谓,吸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你恰好还在餐霞食气的层次,今后不妨尝试一二。」

齐敬之一怔,却是将对方的这句提醒牢牢记下:「若是当真有此神效,定然要比松柏甲木之气强出许多。」

眼见少年若有所悟,郑仙便笑道:「若木乃是神木,世上早已不见踪迹,唯独无极之野中还有树灵留存,若非那一丝日入权柄再加上郑某的道火,即便只是一株或许永远都长不大的幼苗,也根本不会被吸引而来,更不会屈就于庸才手中!」

「单是你一个人,若想收服此刀,祭祀之法就不必指望了,藏锋法这类法门更是

想都不必想。此刻有两条路供你挑选,一条路是郑某暂将刀灵封印,随着你修为精进而逐步解封,直到点燃道火,再将此刀祭炼一遍,便可真正驱使自如。」

「另一条路么……你此刻上前来握住刀柄,无论是以力服之,还是以利诱之,又或者以诚感之,只要获得刀灵认可,便能立刻将这柄灵器之刀收为己用。」

说罢,琅琊君郑仙就闭上了嘴,笑吟吟地瞧着眼前的少年,目光里带着几分考校之意。

齐敬之默默点头,旋即缓步绕过金鼎,站在了煎人寿面前。

他看着近在迟尺的长刀煎人寿与若木刀灵,心中暗忖:「不能用藏锋法么?是了,齐虎禅初生之时灵性浅薄、不成形体,才能被我轻易定下名分,如今这煎人寿的刀灵乃是一株成型的若木幼苗,自然不会轻易任我摆布,而且认一棵树做兄弟也太过诡异了。」

「第一条路固然最为稳妥,只是我若选了这个取巧的法子,又如何配得上如今的煎人寿?更遑论斩龙足、嚼龙肉,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了!」

「至于第二条,以力服之、以利诱之、以诚感之……」

齐敬之的目光从若木刀灵那些形如铜钺的碧金叶片上扫过,心中又是一动:「似乎这刀灵与心骨有些相似,是可以有所改易的……青叶而赤华么……」

眼见少年陷入了沉思,琅琊君郑仙忽地拍了拍手:「接下来,便该处置这场变乱的三个祸首了!」

说罢,他随手举扇一挥,丁承渊便悠然醒转。

这位安丰侯霍然睁开眼睛,因为身上并无伤势,看上去精气神与先前并无二致。

待得发现自身被困,他才脸色骤变,连忙将身躯一挣,只不过理所当然地没能破开金枣的束缚。

又勉力试了两次,丁承渊终于死心,神情反而平静了下来,隔着近乎透明的枣皮举目环顾,旋即就死死盯住了郑仙。

他与琅琊君那双犹如藏着碧海青渊的眸子一对,坚持了几息时间就果断挪开了目光,又落向了对方手里的白羽扇,继而是地上那尊一看就非凡品的金鼎。

「白鸾尾?金灶神釜?」

似乎是终于确定了什么,安丰侯丁承渊脸色再变,凝声开口道:「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可是琅琊君当面?」

「哦?你听说过我?」

郑仙闻言笑问了一句,虽然是问话,语气却颇为肯定。

丁承渊立刻点头,神情竟明显松弛了下来,戒备之意随之大减:「仙台仙山见神踪,仙炉仙居映碧空。又闻海上传鹤戾,却是蓬莱千岁翁!」

这位安丰侯似乎极为清楚琅琊君的喜好,竟然张口就吟诵了一首马屁诗,甚至还特意带上了鹤唳之语。

他略作停顿,仔细观察了一番琅琊君的神情变化,这才继续道:「承渊身为丁氏子弟,自幼时起就听说过君上诸般事迹,更听闻当年伯祖父灵虚公与君上乃是刎颈之交,心中仰慕已久,只可惜始终缘悭一面。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说罢,这位安丰侯明显想执晚辈礼,奈何身躯为金枣所缚,无论如何也动弹不得。

见状,琅琊君当即一挥白鸾尾,枣皮飞速融化,将丁承渊放了出来。

郑仙看着这位丁令威的后辈族人,点点头又摇摇头:「郑某师尊还在时,天台山由神鳌背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自然被归入了蓬莱诸仙岛之列。」

「如今我为碧海仙宗之主,已然放鳌归去,将天台山停驻于琅琊之滨。自今而后,这蓬莱千岁翁之称却是不必再提!」

安丰侯闻言就是一愣,眼底有阴霾一闪而逝。

他连忙落在地上,低眉垂目

、恭敬行礼,语气之中更是颇多喜悦:「琅琊与九真不过一州之隔,如此一来承渊便可时常前往天台山聆听君上教诲,这心里当真欢喜得紧!」

郑仙闻言呵呵一笑:「是该教诲教诲你,郑某才一归来,就听说如今国主后宫之中,上至妃嫔、下至宫人,争相以嗽金鸟所吐辟寒金打造钗珥佩饰,无论行走坐卧皆佩戴于身,以之邀宠献媚于国主?」

「嗯,那首宫中歌谣怎么唱来着?哦……不服辟寒金,哪得君王心?不服辟寒钿,哪得君王怜?」

闻听此言,丁承渊竟是连腰也挺不直了:「君上容禀,这辟寒金……」

先前一直极好说话的琅琊君竟是一扇白鸾尾,打断了安丰侯的解释:「这嗽金鸟、辟寒金的来历,郑某比你清楚得多!」

「当年郑某拜入碧海仙宗门下,随神鳌天台去国远游,途径海外燃洲时,见那一对鸟儿翱翔于海上,觉其颇有灵性,就给带了回来。彼时丁令威恰好得了一个幼弟,就向我讨要了两只嗽金鸟,拿回家给幼弟做个玩物……嗯,他那个幼弟想必就是你的祖父吧?」

「呵呵,郑某委实是没想到,几百年过去,姜姓丁氏竟然多了一种名为辟寒金的贡物!」

说着说着,郑仙的语气里就明显多了几分恨铁不成钢。

「那些宫中妇人以辟寒金取悦国主,你这个虎贲氏、安丰侯以辟寒金取悦妇人,这枕头风一吹,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当真是出息得紧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3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