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85章 阴阳相济、师徒重逢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庆忌究竟是真的没心没肺、孩童心性,还是故意装傻扮痴、游戏红尘,齐敬之已经无暇去分辨。

就这么片刻功夫,他的若木灵台上已经生起了某种前所未有的变化,诸气躁动、暗流汹涌。

这也是寿跋临走前让他抓紧闭关的缘由。

齐敬之不再搭理大快朵颐的涸泽水伯,跟众人简单交代几句,便独自走进了驺吾节堂,于堂中盘膝而坐。

斑奴横卧在节堂门口,驺吾幡悬在头顶,将进出路径挡了个严实。

韦应典和李神弦这两名穿合甲的营尉则立身斑奴两侧,权作守门的护法。

哥舒大石和魏豹虽然心有不满,奈何初来乍到、尚未论功行赏,此时军职都只是百骑长,又事先得了齐敬之吩咐,只得驱赶着两头牛儿,姑且先随童蛟海下去安顿。

转眼之间,偌大的院落变得冷冷清清,锅祟尸旁就只剩下了庆忌一个。

祂左右看看,不满地哼哼两声,使劲儿一甩袍袖,大黑铁锅中的汤汤水水就倒卷而出,当空团成了一个大球。

紧接着,这个大球连同没了拉车之灵的黄铜车倏然缩小,一齐钻入了这位涸泽水伯的袖口之中。

“无趣无趣!不如归去!”

黄衣小人衣带当风、脚踏清波,飘飘荡荡落入石栏古井之中,身上气息立刻消失不见。

于是,驺吾节堂内外彻底安静了下来。

韦应典按刀而立、默运玄心,将周围的风吹草动尽纳心底,同时与白鹳刀灵气息相通,暗暗感悟对方传来的摩天负金之道。

这并不是一门可以付诸文字的神功妙术,只是一种模糊却宏阔的意境,仿佛他整个人化身大鸟,振翅抖翼、奋层霄上,背负大日庚金,驾韦风而御秋霜。

飞着飞着,负金鸟似乎远远瞧见了一株赤华青叶的接天巨树,十条枝干蜿蜒四方,除了一枝在上、悬挂金乌,其余九枝尽皆虚席以待。

负金鸟的心中同时升起喜悦和忧惧之意,喜悦的是终于找到了一处休憩之地,忧虑的是一旦落脚巨树便可能受其束缚,再也不能肆意翱翔。

下一刻,韦应典的这次感悟便即中断,眼底流露出几分怅然之意。

“手持此若木之刀,斩龙足、嚼龙肉,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

若是韦应典知晓琅琊君对齐敬之的期许,一切疑惑自可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少年校尉依旧盘坐堂中、存神心相,眼中所见又是另一番玄奇景象。

北方水神商羊氏已然归位,化为了一只黑色绒毛、文身赤口的独脚雏鸟,呆愣愣地站在灵台北侧,双翅高举大张,露出两肋下的一面肉鼓和一口肉钟。

水火二神一北一南遥遥相对,气机隐隐纠缠。

笼罩在若木灵台上空的赤色庆云开始缓缓向南偏移,正阳之气垂落在毕方氏身上,旋即化作阵阵灼热之风,轰然向北而去。

齐敬之首当其冲,立时就有燥热不适之意,眉头随之皱起。

仙羽山《却谷食气篇》中说得极为清楚:“食气有四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

如今灵台之上浊阳汤风肆虐,而商羊氏明显有些先天不足,鼓舞鸣钟的奇能已失,阴阳水火虽然相交,但并没有达成平衡。

齐敬之略作沉吟,便以右手抚住了缠在腰间的那条青虬。

青虬的鳞甲粗糙如同树皮,却又通体散发氤氲水气,乃是以《飞龙唤霖谱》为筋骨血肉、《万壑松风》为皮膜鳞甲,借助《虬褫乘云秘法》和律吕调阳之术编织、凝聚而成。

“商羊氏,本座不通鼓舞鸣钟之乐,权且将现有的音律之学借你参悟吧。”

说罢,少年取下青虬,扬手朝商羊氏抛了过去。

并无灵性的青虬漂浮在黑色雏鸟的头顶,与对方身上的气息一碰,登时生出玄妙变化,两幅虚影画面随之浮现而出。

曹江月夜、画舫江亭,朱衣侯展开《飞龙唤霖谱》一观,心生顿悟而引动天地玄机,风声、水声、画舫的吱呀声齐齐应和。

焦氏别馆、月下湖边,一身水绿色衣裙的少女手挥琴弦,奏响天音妙韵、《万壑松风》。

于是,又有一幅画面显现而出,那是一个静静坐在月下的少年,掌中刀光森寒、眼前松涛万里,更有夜风如吼、狼啸猿啼。

种种声响落入商羊氏耳中,更有冥冥之中的一股阴凉水润之气当空垂落,沁润进那一对天然伴生的肉质钟鼓。

按照鲁公“餐六气”之说,修士当春食朝霞、秋食沦阴、冬饮沆瀣、夏食正阳,并天地玄黄之气。

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

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

齐敬之尚在猜测,那股忽然出现的阴凉水润之气算不算沦阴、沆瀣之气,而商羊氏已经先一步做出了反应。

祂开始缓缓舒展肢体,独脚跳跃、双翅翻转,磕磕绊绊地随着霖谱、松风而舞。

于是,钟鼓之乐骤然而起,其韵律之奇妙,虽没有传说中的商羊鼓舞、天下大雨那般声势烜赫,却也自有一种磅礴气势。

不知不觉间,若木灵台北侧开始有阴凉滋生、甘霖飘洒,竟是渐渐压下了自南面吹来的浊阳汤风。

齐敬之怔怔看着,心头忽然想起当日邓符卿所言:“传说上古炎皇朱襄氏以赤心木为图腾,天下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乃创五弦元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念及于此,少年肃容正色,于灵台上礼拜天地四方:“先贤开道,泽披万代!”

“后学末进齐敬之仰慕追思,终此一生必定躬行圣道、勤修德业!此言此誓,天地人神共鉴之!”

话音落下,风起云涌。

赤色庆云轰然落下,在毕方氏的头顶正中凝成一根流光溢彩的长毛,好似传说中的凤冠。

于此同时,商羊氏的头顶也多出了一根黑色长翎,透出丝丝阴凉水润之气。

相应的,原本肆虐灵台的浊阳汤风声势大减,两种气息在灵台中央位置来回拉锯、此消彼长。

齐敬之略一感应,忽而福至心灵。

《却谷食气篇》中有宿、新两气,朝、暮二法,讲究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一朝一暮为一轮回,也称为行气周天。

如今若木灵台上虽无日夜轮转、朝朝暮暮,却有正阳之南方日中气、沆瀣之北方夜半气!

少年当即双手环抱、虚怀若谷,深息长除、循环不绝。

灵台中央的正阳气与沆瀣气原本互不相让,此时受到少年的呼吸引导,竟是倏然旋转起来,片刻之后又陡然分成两股,一股自南而起、向西至北,一股由北而生、经东归南,隐隐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大圆,将若木灵台围在当中。

如今正东、正西方向虽无神灵坐镇,但正阳气与沆瀣气这么一掺和,其阴阳、水火之性便也随着流动而时时变化,使得东西两侧的气流竟隐隐有了几分朝霞气、沦阴气的性质。

齐敬之四下望望,便有些贪心不足:“六气勉强得其四,那天地玄黄二气又该向何处去寻?”

此念一起,此方虚空竟然真的回应了他。

若木灵台之外,赤华碧光所不能及的黑暗虚无之地,忽然就天光大亮,显露出连绵群山、环抱成谷,而若木灵台正好在这座巨大山谷的中心。

齐敬之低头环视,但见山谷之中苍松万顷、山风如怒,千林万木化作连绵不绝的拍岸惊涛,雄浑瑰丽,让人心胸为之一阔。

这等景象,几分像小松山,几分像升仙谷,也有几分像仙羽山栖鹤谷。

少年未及细看,头顶便传来一声霹雳大响,好似山崩地裂!

他连忙抬头看时,只见上方虚空竟然破开了一道巨洞!

洞中景象不停轮转,千奇百怪、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神迷。

有道是: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少年只瞧了第一眼便心生向往,待到第二眼更是已然沉迷。

他才要催动鹤履双翅飞入洞中,双眸之中忽有血红焰光绽放,心烛丁火狂涌而出,烧得少年头顶虚空滋滋作响。

天地玄鉴自脑后浮现,清光笼罩头顶;幼虎从脚边冒头,张嘴咬住裤腿。

毕方氏引吭而鸣,燥狂而凶戾;商羊氏钟鼓齐奏,更以长喙交击、铿锵作响。

若木枝杈上的碧金钺叶亦是彼此碰撞,毫无保留地催动日入权柄,散发出锋锐霸道之意。

也许只是一闪念的功夫,也许过去了许久,就在齐敬之恢复神智的一瞬间,半空大洞处忽然冒出一道古朴厚重的石门,将整个洞口彻底封死,也将洞中那方世界与此处虚空彻底隔绝。

琅琊君郑仙昔日的长吟回荡在少年耳中:“适无何之乡,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

“恬而无思、淡而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俱,上游于逍遥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还返于无极!”

少年长吁出一口气,若非此时乃是心相显化,怕是早已经两股战战、汗出如浆了。

他低头望望若木灵台下道祖以无极道誓开辟的无何之乡,抬头看看半空中代表着帝鸿氏圣德的无穷无垠之门,又忍不住回想那一瞥再瞥时所见的无极逍遥之野,忍不住感慨一声:“怪不得丁令威那般人物,竟也会在其中失路五百年而不得回归……”

想到了丁令威,便想到了玄骥君,想到了玄骥君,便想到了放鹤碑。

想到了放鹤碑,少年终于记起,自己这只被放养的小鹤似乎还有个师尊。

他摊开手掌又立刻并拢五指,已是抓了一枚骨笛的虚影在手。

这枚骨笛做工粗糙、全无雕饰,依旧保持着仙鹤翅骨的原色原质,看上去很有些丑陋,若是非要夸上两句,只能说颇有上古先民的粗犷质朴之风。

少年将骨笛凑至唇边,依照当初与自家师尊的约定,怀着喜悦的心情吹响了《飞龙唤霖谱》。

与若木和商羊氏奏乐时不同,由骨笛吹奏的霖谱没有引发任何异象,以至于少年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骨笛没做好,又或是律吕调阳之术修习的不到家?总不能是自己的笛子吹得太差吧?

少年极有耐心地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第九遍将将吹完,半空中的石门才忽然发出砰地一声闷响,似是有什么东西狠狠撞在了石门的另一头。

少年霍然抬头,眼见石门内侧虽无门闩一类的东西,但受到撞击依旧紧闭,门缝细的几乎看不出来,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略作犹豫,等到又是接连两声咚咚敲门声传来,才尝试着问道:“谁?”

门外立刻有个声音应答,即便隔着一道厚重石门,听上去依旧清冷悦耳,如切冰断雪,语气却是正相反,透着股子兴奋之意:“小鹤儿快开门,你的美人儿师尊来啦!”

少年闻言便笑。

他当初拜师之后,确实对玄都观主有过许多肉麻吹捧,其中便有“师尊当前,哪个敢称美人”这样没羞没臊的马屁。

于是少年立刻扬声喝道:“呔!大胆阴魔,竟敢冒充我最最敬爱的师尊,真是不知死活!”

此言一出,门外先是安静了一个呼吸,旋即便是接连不断的砸门声传来。

女子声音变得气急败坏,语速极快,却又字字清晰可辨:“呦呵,翅膀长硬了是吧?”

“师尊我辛辛苦苦在锁龙关外打拼,累死累活给你这没良心的逆徒淘换聘礼,一听到笛声,生怕是你遇上了凶险,连忙千里万里地赶来,没想到一片苦心都喂了狗啦!”

闻听此言,少年心头涌起一股暖意,脸上笑容愈盛。

“嗯,应当是我那位师尊无疑了。先前阴魔能变作我的模样也就罢了,若是连师尊都能以假乱真,还能知晓这么多内情,这天底下的修士怕是剩不下几个。”

于是,少年散去骨笛虚影,将心烛丁火收回双眸,召回青虬缠在腰间,又把天地玄鉴纳入左手掌心、牛耳尖刀藏入右臂衣袖。

他想了想,又将虎煞碧玉磬扔给商羊氏,将银煞风母烛台抛给毕方氏,再小声命令这两位属神隐去身形,这才不慌不忙地催动鹤履双翅腾空身而起。

待得稳住身形,少年用右手扣住门缝右边的凹糟,缓缓向内一拉。

祝各位道友中秋快乐、阖家幸福!今天事情多,我尽量保证更新,嗯,尽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0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