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99章 虎桥四校尉、斗阁两星君(六)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几个年轻人闻言无不心中一动,此次被记下气息的恐怕不止般般一个,而这应当就是寿跋让他们钩陈四校尉尽数入宫的真正目的了。

怪不得章居庸明知两位阁老在殿中坐等,却拉着几人说了半天的闲话,甚至还叫齐敬之过去坐了片刻。

下一刻,只见卞无鞅首次站起身来,望空抱拳、郑重言道:“国主诏曰,大齐受命圣姜,遵武成之教而行桓王、管子之政,立祈祥以固山泽,立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策。”

“般般之兽、乐我君囿,麟山有主、国家祥瑞。”

“然其年尚幼,当暂居桓王台,交寿宫之神善教养之,一应供给、仪仗比照侯爵,待明秋与西方诸侯一同觐见,当众行敕封之礼,而后再行就藩。”

对于国主诏命,几个年轻人自然只有恭敬奉行的份儿,对于今日无需面见国主,心里都是松了一口气,却又不免有些遗憾。

区区六品校尉,哪怕是天子亲军,这品级终究还是太低了些。

鉴于两位阁老对般般之事都不怎么上心,齐敬之犹豫了一下,最终并未将燕栖观借助般般蕴养剑丸的事情说出,对于这种需要求人的事情,他还是更愿意相信琅琊君和自家师尊。

尤其这两位阁老之中,摇光君卞无鞅与道门关系匪浅,甚至姬姓卞氏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道门世家,天璇君申元之似乎也对道门颇为熟悉和亲近,万一其中哪一位与燕栖观有交情,反倒要坏事。

至于国主对般般的安置办法,齐敬之倒是极为赞同,国主以如今小家伙的稚嫩心性,贸然受封就藩只怕有害无益。

毕竟他一路行来,无论人神道佛、妖魔鬼怪,还真就没见过几个好相与的,大多都是奸猾似鬼、城府幽深,稍不留神就要为彼辈所算!

虽说寿跋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子沧桑暮气,但比起心思单纯的老魈,明显更适合成为小家伙的老师,教它如何在大齐保命求存。

“至于发现麟山祥瑞并上禀国主一事,原浑天司灵台郎骊山广野当居首功。国主特赐龙刍草一株、不须鞭一根,望其克复先祖之业、而成盗骊之功。”

骊山广野一愣,旋即大喜过望,激动地朝着国主御殿的方向长揖到地:“骊山广野领旨谢恩!”

“钩陈院驺吾军羽林校尉、麟州怀德郡松龄城隍亦各有功,赐齐敬之吉光裘一件,赐于终南宵明草一株。”

卞无鞅又补了两句,至此已是将国主旨意宣读完毕。

待齐敬之也遥遥行礼谢恩之后,久未说话的天璇君申元之一挥袍袖,一轮明月便从众人头顶落了下来。

这轮明月同样光辉明彻,但气象又与天地玄鉴截然不同,不似明察秋毫的宝镜,反而更像是一扇门户。

门户之中可见琼楼玉宇、宝树金花,宫娥御风、飞舞袖被,天兵肃立、白刃粲然,当真是金门玉户真君府、桂殿兰宫神仙家。

此种景象,立刻让齐敬之联想起了召唤无穷之门时所见的境魔幻像:“眼前月宫似真似幻、委实难辨……这便是天璇君的月法太阴之道么?”

众人正在目眩神迷的时候,只见两名容颜娇俏、衣饰华美的宫娥从桂殿兰宫中飞出,手中皆有宝光灿灿,分别落在了骊山广野和齐敬之的身前。

骊山广野小心翼翼地从宫娥手中接过了一株异草、一根马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呵呵,你是骊山氏之后,当知这两样东西的来历吧?”申元之笑眯眯地问道。

说话间,这位天璇君再次随意地挥了挥袍袖,那明月与宫娥便如梦幻泡影,霎时间消散一空。

骊山广野忙不迭地点头:“龙刍草乃是姬族穆天子喂养八骏之奇草,马儿食之可一日千里,号称一株龙刍、化为龙驹!”

“至于不须鞭……传说西荒有兽如犬,马皆畏之,故名马见愁。将马见愁兽的皮编成马鞭,一扬鞭马即走,再也不须鞭打,故称不须鞭。”

“这两样东西除了赤县帝乡,恐怕也只有碧落宫的牧龙院才有。国主厚赐,骊山广野铭感五内!”

申元之闻言满意一笑:“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何须加鞭?你是个聪明孩子,应当知晓该如何回报国主的赏识,也就用不着老夫再多费唇舌。”

他转头看向齐敬之,见少年手里捧着一件白底赤纹、黄金为饰的华丽皮裘,便同样问了一句:“知道这吉光裘的来历吗?”

齐敬之当即摇头,立刻得了老爷子一个大大的白眼。

“骊山广野,你来替老夫教教这个不学无术的东西!”

闻听此言,前浑天司灵台郎讪讪一笑,老老实实地开口解释道:“吉光乃神马名,白毛朱鬃、目若黄金,据说乃是仙君坐骑,奔驰快若流光,乘之寿千岁。”

“五云司火衙就养了几匹红鬃白马,号称吉光后裔,供缙云使者们出巡时骑乘,最是矫健迅捷。”

“至于这吉光裘,乃是以神马吉光的皮毛所制,入水不湿、遇火不焚,被视为吉祥之服。”

齐敬之默默点头,旋即不懂就问:“那于老城隍的宵明草呢?”

骊山广野看了一眼申元之,见老爷子没有反对,这才解释道:“束火扶路还,宵明狐兔慑。宵明草能于夜间发光、照彻百里冥土,在阴司鬼神手中有诸多妙用。”

齐敬之点点头,这才低头看向手里的吉光裘,原本只当是一件御寒之物,没想到竟然大有来历。

“吉光号称仙君坐骑,虽比不上南史圣人的腾黄,但也堪称天下神物,用其皮毛所制之裘必也极为珍贵,难怪骊山广野这厮的口水都快淌下来了!”

“既然国主所赐之物都跟神马龙驹有关,这吉光裘多半也是出自碧落宫牧龙院,那可是老魈前辈心心念念之地。”

少年不动声色地从骊山广野身旁退开两步,抬头看向天璇君,脸上就有些疑惑:“齐敬之只是薄有微功,竟得蒙国主如此厚赐,心中不胜惶恐之至!”

“呦嘿,这会儿倒还谦逊上了!你给自己所辖之卫取名羽林的时候怎么不知道收敛收敛?”

“这么响亮的一个马屁,一路随风从钩陈院飘到了七政阁,老夫想装听不见都不行,再加上护送祥瑞入都的功劳,国主又岂能不重重褒奖?”

申元之的语气虽然不似卞无鞅那般郑重,甚至还有些随意,但他说出的话任谁也不敢等闲视之。

“吉光片羽、天下珍物,更何况是一整件吉光裘?然而国主以吉光裘赏赐羽林校尉,任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还要竖起大拇哥,夸赞一声绝配!”

“你身着这件皮裘时,要时刻记得‘羽翼之官、拱卫帝座’这八个字,如此也不枉了国主的一番苦心。”

齐敬之立刻就明白了,无论是摇光君收哥舒大石为徒,还是自己和骊山广野得蒙重赏,皆源于国主对钩陈院的殷殷之望。

这就跟羽林卫、大风卫所隐含的马屁一样,国主同样既高调又含蓄地表示了笑纳:“爱卿拳拳之心,寡人已尽知矣!孤心甚悦!”

然而师父和功法不是白得、诸般宝物也不是白拿,君王待臣下愈厚,想要索取的回报必定愈大。

“哎?你这小娃子得了赏赐,怎么神情反倒凝重起来了?倒像是跟摇光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申元之嫌弃地朝少年摆摆手:“今日既得了这件御寒皮裘,就麻溜地滚到北地建功立业去吧!”

说罢,他又忽然问了一句:“真不考虑考虑老夫家里的小闺女?”

“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如今已经拜入北恒州玉蟾山门下,那可是小孤山西灵始阴宫的下院,上承广寒清虚天尊的道统!”

齐敬之闻言微怔。

当初凤紫虚在研究如何修复天地玄鉴时,就曾提到过玉蟾山这家宗门,据说乃是大孤诸山之一,门中有一座玉蟾月桂洞天,只是此前与仙羽山并无往来。

少年有心多问几句,然而眼下这种情形,贸然开口只会让老爷子误会。

这姜姓申氏可是当着姬族天子外戚却行废立之事的狠角色,他家最出色的闺女……嗯,万万不可招惹!

眼见少年面露沉思之色、似乎有所意动,申元之连忙又加了一把火:“一个不够,娶两个也行啊!加起来不就是流放个四年嘛!”

闻听此言,卞无鞅就忍不住摇头:“世伯,这刑期可不是这样算的……”

只是这位摇光君话未说完,就被老爷子瞪得住了口。

齐敬之哑然失笑,当即行了一礼,默默恭身而退。

“小娃娃真是不识货!”申元之见状只得遗憾摇头。

他转而看向韦应典和左药师,意兴阑珊道:“至于你们两个,不缺师父教导,也不缺身外之物,独独缺少功勋……国主也早已经备下重赏,皆是尔等所需之物,专等有功者取之!”

到了此时,几个年轻人哪还不知晓,无论是国主还是七政阁,对钩陈院的关注和了解都远超他们的预想。

一直到这些被治得服服帖帖的年轻人躬身行礼、远远退出殿门,两位阁老都没有专门提及第二次北拓,这等大事本也不是这些年轻人可以参与讨论。

至于那个被割去头颅的白虎阙队正,就好似被所有人遗忘了一般。

一片寂静之中,申元之忽地嘿了一声:“玄都观主收了个好徒弟啊!”

“另外几个也就罢了,都是功名之心极盛的人物,尤其是你才收的那个哥舒大石,不是大成便是大败,将来没准儿还真需要你清理门户。”

“唯独齐敬之此人看似恭谨守礼,却最是个受不得拘束的,无论世俗权柄功业、天下奇珍异宝,于他而言皆不过可有可无之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撂挑子乃至掀桌子了。”

卞无鞅却没这么多的感慨:“我大齐自有法度规矩在!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有罪者杀,不想干的就滚蛋,想掀桌的就碾死,国主又不缺他这一件吉光裘!”

他的目光透过平露之树,落在影壁内侧的那两句话上:“社稷灵长,筑鲸鲵而诛六贼……”

这位摇光君忽地停下念诵,抬手做了个捣药的姿势:“白虎阙的守阙将校,我会亲自过一遍手!”

鲸鲵者,不义之人、凶恶之敌也,而前头这个筑字,便是捣碎之意。

天璇君不置可否,接替摇光君往下念诵:“天王明圣,御螭魅而去四凶!”

四凶者,乃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金天氏之不才子“穷奇”、高阳氏之不才子“梼杌”、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

其中缙云氏乃炎皇姜姓苗裔、帝鸿氏之夏官,其不才子饕餮传说便是兵主蚩尤的首级所化,贪于饮食、最喜财货,穷奢极欲、聚敛无度,为天下百姓所苦。

“嘿嘿,六贼易诛、四凶难去!若是哪天真出了那等人物,咱们这一个老糊涂、一个老古板,怕是要被吞得渣都不剩!”

两位斗阁星君说话间,章居庸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垂首低眉地禀告道:“麟山主连同钩陈院的五人已经出了七政阁。”

卞无鞅看向这位武德将军,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如何?”

章居庸抬起头,径直对上摇光君的目光,用极为肯定的语气道:“从始至终,混在华平草里的屈佚草皆无异动,未曾指向任何一人。”

两位阁老对视一眼,申元之便有些苦恼:“这新移植来的屈佚草究竟行不行啊?不是说一旦有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吗?”

“这些小娃娃拍起马屁来一个比一个不要脸,难道其中一个佞人都没有?”

章居庸立刻肯定答道:“末将还特意让齐敬之在树下坐了片刻,屈佚草虽比华平草略软,让齐敬之错以为王德不振,但他屁股底下连同身旁的屈佚草始终根根直立,确实没有丝毫倒伏之象。”

申元之只好无奈点头:“这么久都没开张,难道咱们大齐真就众正盈朝、奸邪退避了?难道这七政阁里真就一个坏种都没有?不应该啊……”

听见这话,章居庸的脸皮一抽,连忙低下头去。

申元之便朝他摆了摆手:“去,把庆元子叫进来。”

章居庸如蒙大赦,应命之后转身就走。

临出门前,只听卞无鞅哼了一声:“人心叵测、忠奸难辨,这以草鉴人的法子实在荒谬至极!”

“桓王的剖心透骨镜放在钩陈院门口,郑仙和寿跋却始终不曾放开手脚使用,这实在太过浪费,还不如搬来七政阁,这样世伯麾下就真的能有阴德校尉使唤了!”

申元之毫不犹豫地表示反对:“不可!那面镜子全力发动起来,委实太过霸道,剖人心迹、透骨三分。”

“这倒也罢了,实在是剖心透骨镜的凶名太盛,咱们这些人哪个打小没被长辈用它吓唬过?一旦摆到七政阁,甭管是否全力催动,还有几个人敢进来?各家的老古董怕不是要立刻赶来把七政阁拆了!”

老爷子的声音听上去很是气急败坏。

“当年号称‘斩蛟秀士、斗南一人’的庞眉遵桓王之命,将朝堂上下挨个过筛子,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结果犯了众怒,最终连自己都折了进去,你卞无鞅也想步他的后尘?”

“如今钩陈院倒是又建起来了,若是引得国主一时兴起,原样再来一遍……别说什么阴德校尉了,我老头子积攒大半辈子的阴德怕是都要赔光了!”

老婆脚伤骨折,周四住院,下周一手术,所以最近几天的更新可能不准时,尽量不断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