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百九十五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

书名: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38

和威廉·汤普森一样感受到绝望的,并不只有他一个人。

星海研究院,温远航的办公室中,这位向来温尔文雅的副院长这会正满脸笑容的接待着英特尔的总裁帕特·格尔辛格。

这位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界都大名鼎鼎的话事人,手中握着英特尔两个点股份的巨头,此刻坐在沙发上却是只感觉自己内心疲惫不堪。

然而他却不能表现出任何慌乱或绝望,如果说想要挽救英特尔,挽救他自己的话。

毕竟在碳基芯片的时代,硅基半导体的落幕是注定了的。

坐在沙发对面,温远航端起瓷杯抿了一口,随即淡淡的开口说道。

“说句难听的,碳基芯片的时代即将到来,如果你们还想抱着硅基半导体产业继续挣扎下去,等待你们的结果会是什么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如果说英特尔还想继续生存下去,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我之前和你说过的那些事情。”

沙发对面,帕特·格尔辛格强装镇定的开口道:“硬碰硬对于你我来说都没有好处,我不否认碳基芯片的优秀,但目前掌握世界的依旧是硅基芯片。”

“如果真的硬碰硬的话,我相信无论是英特尔还是英伟达、亦或者是苹果三星等企业都会在时代的潮流下聚集在一起。”

“对于芯片之争来说,这会是一场持久战,也许硅基芯片最终会输,但你们恐怕也会耗费大量的精力。”

听到帕特·格尔辛格的便捷,温远航无所谓的笑了笑,开口说道:“我可以理解为你这是在宣战吗?”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没等帕特·格尔辛格回答,就继续说道:“我想你可能弄错,今天的会议并不是我在找你合作。”

“而是我在给予英特尔这个机会。”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星海研究院或华国来说,你们是否会做出选择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们并不缺乏盟友,如果想要,随时都可以拉起来一大批。”

“你能拉到多少盟友?英伟达?苹果?三星?还是米国当局的支持?”

“就算是你能拉到这些又能如何?你能保证他们不会背叛你所谓的联盟吗?”

“如果能的话,我想你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商业的基础不仅仅是互利共赢,还有无数的竞争。”

“你觉得想要取代你们在半导体领域地位的人会有多少?亦或者是想要取代你口中联盟的企业又会有多少?”

听到这话,帕特·格尔辛格顿时就沉默了下来,目光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复杂。

温远航说的的确没错,他不可能保证所有人都跟英特尔同一条心。

面对硅基芯片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多的是人想要跳出去。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虽然要适应碳基芯片时代会耗费掉无数的精力与代价,并且他们还会从金字塔的最顶层自动向下掉落至少一阶,从原先的巨头掌握别人的生命,变成被巨头所控制生命的企业。

但如果是继续抱着硅基芯片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他们只会跟着一起被送葬到太平洋的海底。

如果说上过战场的人,肯定会知道一句话。

那就是‘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机会谈感染。’

如果说你连活下来都做不到,你谈什么感染,谈什么后续的治疗?如果你死了,那么一切就都没有了。

这句话对于任何一家商业机构和公司企业来说同样适用。

只有活下来,才能够想办法翻盘。

连活下来都做不到,真就什么都没有了,市场会做出选择的。

办公室中,看着沉默的这位沉默的英特尔总裁,温远航笑了笑,开口说道。

“如果是想要竞争,我们随时都欢迎,无论公平与否。”

“如果是合作,我想恐怕你们要尽快做出决定了。”

停顿了一下,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接着笑道:“哦,对了。另外忘了告诉你的是,这一次星海研究院选择的海外合作对象恐怕并不会太多。”

“在这个大型的领域中,我们最多只会挑选两名合作者,甚至可能只有一位。”

“毕竟,原因我想你应该会很清楚。”

闻言,帕特·格尔辛格那双棕绿色的瞳孔骤然收缩到了极点。

只会挑选最多两名合作者,这意味着华国已经在规划对半导体领域的彻底洗牌了。

毫无疑问,所有原先硅基芯片、硅基产业链中的巨头企业,只要是没能够与他们达成合作的厂商,都将是这场宴会上的美食。

只挑选一两位合作者,无疑是想要避免市场与资源大规模的流入别人的口袋中。

这一次,华国全都想要!

听到这,帕特·格尔辛格的内心陡然慌乱了起来。

对方能够毫不避讳的将他们的目标告诉他,意味着他们已经丝毫不担心这场行动会遭遇挫折或失败了。

华国,有百分之一万的胜算。

而摆在英特尔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臣服。

亦或者是死亡。

这无论是对于他个人亦或者是英特尔来说,都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

他们已经被人逼到悬崖边上,再往后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只要跌进去就会粉身碎骨。

哪怕是上个世纪与樱花国的芯片战争,他们也从未被人逼迫到现在这个地步。

要知道在1986年的时候,英特尔可是被迫缴械投降,退出DRAM存储业务,经历了自上市以来的唯一亏损年,更是被迫以2.5亿米金的价格向IBM出售了12%的股份才得以艰难的活下来。

即便是这样,最终的赢家还是他们。

而现在,他们面对的是比当年的樱花国更加强大的国家。

最关键的是,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力量。

无论是顶尖的硅基芯片,亦或者是围绕着硅基芯片建立起来的专利和收获的市场。在碳基芯片技术的冲击下,早晚都将崩塌。

在时代的车轮面前,在技术的史诗级革新面前,任何试图阻挡的人都将被碾压的粉碎。

送走了这位英特尔的总裁后,温远航脸上带着笑容,靠在了沙发上,长舒了口气。

对于碳基芯片来说,无论是他自己,还是那位徐川院士,亦或者整个华国,都从未会怀疑过。

优渥的性能足够支撑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剩下的环节。

但正如帕特·格尔辛格所说,如果真的让英特尔、英伟达、AMD这些硅基半导体领域的巨头联合起来激烈与他们对抗竞争的话,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确会耗费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也难以全盘接收硅基芯片产业的市场。

而且抛开全面碾压硅基芯片领域的巨头,对他们来说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的ZZ风险。

不要太小看了米国,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当局可能会做出更加激进的行为。

比如破坏自由贸易的大环境,增加关税和打压国外的企业等等。

而且,只要米国对芯片的需求还在,那么很快就会有新的研究机构或企业进入其中。

不要太小看了米国以及相关的利益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积累了。

这不是可控核聚变领域,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大家都勉强可以说是属于平等起步的地位。

而在半导体领域,他们已经领先了整整一个世纪了。

如果说真将英特尔、英伟达、AMD、苹果这些企业全都逼入了绝境,对方很有可能在米国当局的联合下组建起全新的研发团队。

这有可能导致对方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所以与其将这些企业全都干掉,不如在这些巨头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当做‘盟友’。

有些时候,从内部的瓦解,才是最有效的。

而为了活下去,这个盟友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打开北米乃至欧盟的市场。

至于其他的巨头们,那就只有说一句不好意思了。

在接下来的这场盛宴中,已经没有了你们的位置。

或者说,你们并不是坐着吃饭的那个人,而是被端上餐桌的‘食品’。

毕竟碳基芯片技术已经实现了跳跃式的突破,在时代的车轮下,他们总该拿到那些属于他们应得的市场。

选择盟友,也只是为了更好,更干净利落,更快的取代硅基芯片,并且能够更顺利的吃下大部分的市场。

毕竟,没有‘盟友’作为内应的话,他们想要将碳基芯片推广到北米和欧盟这些有消费力的市场中,必然是需要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的。

而如果有‘盟友’,那么他们就能够看着盟友帮他们把这些应该干的事情全都主动干完。

至于选择哪一家或者是哪两家企业作为这个‘盟友’,就要看在接下来洽谈过程中对方给出来的‘决心’了。

毕竟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他们并不缺少合作的选择。

相反,是这些曾经占据了半导体领域的巨头,没有任何的选择。

是等待死亡,还是退让一个生态位继续活下去,相信资本会很快做出选择的。

至于是否会担心对方也在碳基芯片技术上有所突破,脱离他们的掌控,这一点反而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碳基芯片的核心技术在于高密集成碳纳米管阵列,这项技术目前掌握的,只有星海研究院。

而且他们掌控的是比单壁碳纳米管阵列更先进的三维立体碳纳米管阵列技术。

即便是这些传统的硅基半导体领域的巨头在碳基芯片上有所突破,也难以完全追上他们的脚步。

毕竟材料可是最难逆向的技术,也是世界上最难最烧钱的技术之一。

就比如他们此前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的第一壁材料。

从2021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年了,无论是米国也好,还是欧盟,乃至日韩,沙俄等国家,都在上面投入了无数的资金和政策,推动第一壁材料的研究。

但至今依旧没有听说任何国家在这个上面有所突破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

下蜀航天基地,常华祥院士的办公室中,聊完了火星地球化改造相关的事情,对接下来的航天任务做了一些调整后,徐川便准备起身离开了。

不过他刚站起来,常老院士便笑着喊住了他。

“等等,别急着跑啊。你的事聊完了,这边还有点其他的工作找你呢。”

“每次都这样,说完自己的事儿就直接跑路,名义上你还是下蜀航天基地这边的总负责人呢,这边的事你总不可能都让别人管撒。”

徐川讪讪一笑,重新坐了下来,不好意思的笑道:“常老您说。”

调侃了两句,常华祥也切入了正题,开口说道:“三件事。”

“第一件是刚刚说过的载人登火工程,和你招呼过的,在八月一号的时候航天基地这边会配合CTV做一个新闻播报,再提醒你一下别忘记了。”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当然,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这个啊,毕竟是咱们华夏文明的一小步,我还等着他们传来喜报呢。”

常华祥笑了笑,也没浪费时间,继续道:“第二件事则是月面生物圈工程那边已经确定好了,将于一个月后,也就是九月一日正式开启。”

“到时候将在首都京城举办月面生物圈工程交流会,这个你恐怕也是逃不掉的。”

听到月面生物圈工程,徐川微微愣了一下,要不是常华祥提起,他都快忘了这事了。

要知道当初和月面生物圈工程并列提交上去,得到上面批划的另一个月球项目‘月面轨道质量投射器’的建造,都已经动工好几个月了。

而这边,九月一号才正式开交流会准备动工。

这效率,差距也太大了。

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后,徐川看向常华祥,好奇的问道:“还有一件事呢。”

“还有一个是上面送过来的,说是让我们帮忙参考一下。”

说着,常华祥站起身,朝着办公桌走去,从抽屉中翻出了一份装载牛皮袋中的文件,递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6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