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百四十九章 :徐川: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书名: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38

伴随着徐川将《虚空场·暗物质理论》相关的论文上传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整个物理学界再度热闹了起来。

国际知名的物理论坛PhysicsForums上,相关的讨论都快把网站直接挤垮了。

有支持虚空场暗物质理论的,认为这套理论符合逻辑的同时相当的精妙,能够揭开目前暗物质的谜团。

也有反对这套理论的,称以暗物质的性质不可能聚集成暗物质恒星,更不可能发生暗物质衰变现象,否则宇宙中的暗物质早就已经衰变完了。

一时间,各大论坛上争议不断。

【虚空场理论中的暗物质部分,不得不说,他的推测可真是大胆,除了对暗物质粒子做出了一份全新的解释外,甚至还预言了由暗物质组成的恒星这种超级天体的存在。】

【大质量的暗物质粒子能够衰变成中小质量的暗物质粒子,这的确是一份从未设想过的理论。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思路,它不仅可以解释宇宙的膨胀,还能解释大质量黑洞和类星体等天体的形成。】

【不敢相信,你们居然会觉得这样一套离谱至极的理论靠谱。暗物质根本不具备形成恒星的条件,它本身就是单粒子形态的物质,更不可能出现衰变释放能量,这套理论简直不要太过离谱。】

【的确,你们过于相信那位徐川教授了,他提出来的理论并不一定就是对的。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被神话成这样过,这简直太离谱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就算是暗物质粒子能够裂变,但什么时候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会比聚变多了???这不科学!】

【科学与否,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而是要通过实验观测和数学计算完成的。而且前沿理论科学研究上的这些东西,如果说不相信徐教授,难不成还相信你吗?】

【抛开那些我没怎么看懂的数学计算公式来说,我觉得徐川教授的新理论挺有意思的。】

【.】

PhysicsForums国际物理论坛上的讨论只是学术界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物理学界,就连隔壁的数学界、天文学界甚至是各国的政府机构,都将目光投递了过来。

如果仅仅是一套新奇的暗物质理论,除非是真的得到了证实,否则对于学术界来说通常情况下也就那样。

哪怕是诺奖得主提出来的理论,恐怕也不会如此受各界的重视。

毕竟面对暗物质这种理论物理学界最前沿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物理学家心里多多少少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但华国的这位徐川教授不同。

他不仅仅是一位顶尖的理论学者,更是一名能够将尖端理论转化成应用科技的学者。

光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完成,就足够让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重视他所提出来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份理论了。

欧洲,日内瓦,CERN机构的总部。

“暗物质恒星?简直在搞笑!”

坐在办公椅上,看着手中打印出来的论文,普莱斯·卡特教授脸上带着一丝鄙夷的神色,将手中还带着墨香刚刚打印出来没多久的论文丢到了办公桌上。

“缺少了电磁相互作用的暗物质你告诉我怎么辐射和吸收光子?怎么聚变恒星?真是个脑洞大开的想法,这位徐教授现在是越来越异想天开了,他不去写科幻拍科幻电影真的是可惜了。”

虚空场·暗物质理论的论文他看完了。

抛开一部分暂时还搞不太懂的数学计算外,其他的理论对于他这种顶尖的物理学家来说并不难理解。

不过看懂了论文是一回事,认可这篇论文又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他们来说,徐川提出的虚空场·暗物质理论简直离谱至极,为了确保理论正确,那个人居然连暗物质恒星这种东西都捏造出来了。

按照论文中的意思,他是不是还可以说宇宙中还存在着玻色子星、夸克星呢?

要知道,无论是玻色子还是夸克,理论上都不会像普通的由费米子组成的恒星那样发生湮灭,而是叠加成能量更高的物质。

尤其是夸克星,大小适度的引力完全是可能将粒子压缩得比中子更小而不被粉碎形成黑洞的星球的。

这样形成的天体密度介于中子星和黑洞之间,完全可以称为夸克星。

就暗物质的性质,还形成恒星,这种说法简直太离谱了。

亏他以前还认为对方是一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呢,这脑洞开的简直就像是业务的民科一样。

“我倒是觉得他的论文写得挺有意思的。”

沙发对面,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福克纳·泰斯教授,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带着感兴趣的神色,接着道。

“我们对于暗物质的了解并不多,他完成的理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逻辑漏洞,数学方面的计算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暗物质真的能够通过一种力将大质量的暗物质粒子聚集在一起,通过自发性的虚空破缺来释放一枚次级暗物质粒子。那么.这可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发现。”

听到这位合作伙伴的意见,普莱斯·卡特教授脸上带着一丝不满,哼哼的说道。

“你居然会对他的论文感到认同?”

“这么离谱的观点,你居然也会相信?”

福克纳·泰斯教授耸了耸肩,道:“为什么不呢?抛开偏见来说,我觉得徐教授写的这篇论文还是非常不错的。”

“至少它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对暗物质粒子的勘探做出深入的了解不是吗?”

“老实说,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这篇论文。毕竟对暗物质的了解恐怕没有人比他更加的熟悉了。”

福克纳·泰斯教授的话,很明显就直接引起了普莱斯·卡特的不满,他直接就憋不住了,嗤之以鼻的开口道。

“了解?我们才应该是对暗物质最了解的团队!”

“卡德拉暗物质粒子已经向我们展示出了详细的粒子性质!就从这点来来说,暗物质根本就不具备坍缩成恒星的能力!”

福克纳·泰斯摊了摊手,没有继续说什么。

很显然,虽然是合作完成卡德拉暗物质勘探实验的伙伴,但两人在对于那位徐教授的虚空场·暗物质理论论文上有着明显不同的见解。

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位普莱斯·卡特教授心中是带着明显的偏见去看待这篇论文的。

他坚信自己的研究才是对的,坚信卡德拉暗物质粒子的探索正确性。

这种‘偏执’的特性,其实在绝大部分的科学家身上都有,包括他自己,很多时候认准了一件事也同样会固执的认为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

只不过相对比大部分的学者来说,普莱斯·卡特的偏执已经不能叫偏执了,更多的是已经被其他的情绪,如不满,怨恨等情绪所影响,已经开始不理是非了。

而且,换个角度来说,他们发现的卡德拉暗物质真的是暗物质粒子吗?

一开始的时候,福克纳·泰斯的确是相信的。

因为从各种数据和惰性中微子的指标信息数据上来看,他们发现的物质的确是可能最接近暗物质粒子的现象。

但是自从那个叫林风的学者代表那位徐教授来到CERN参与验收报告会后,他便已经对卡德拉暗物质是暗物质粒子不报什么希望了。

现在依旧继续和普拉斯·卡特合作研究,只不过是想看看他们的发现到底是什么罢了。

沙发对面,普莱斯·卡特用带着些嘲讽的语气继续补充道:“还暗物质恒星,简直在胡编乱造。真要有暗星存在,天文学界早就发现了!”

虽然说嘴上还是不相信徐川公开出来的虚空场·暗物质理论,但事实上,就连他自己心里都没有意识到的是,他的内心其实已经接受了这篇论文。

现在的嘲讽,只不过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内心,他在抗拒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更不愿意去承认对手的成功而已。

暗物质恒星,如果天文学界真的通过观测设备找到了这种神秘的星体,可想而知的是,他所研究的卡德拉暗物质,将彻底迎来失败。

毕竟以他的粒子和研究,双方的成果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如果说徐川的理论被验证是对的,那么意味着他的研究和卡德拉暗物质将被扫进垃圾桶中。

他现在只期望CRHPC机构在暗物质的研究上遭受重大挫折,至少在他优化完卡德拉暗物质的缺陷前项目停滞,没有什么成果。

只是在思考这些东西的时候,普莱斯·卡特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已经完全失去理智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意识到了,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与此同时,欧亚大陆的另一边。

华国,星城。

桃花岭CRHPC的总部,新一轮的对撞实验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站在总控制室内,盯着一块巨大无比的定制显示屏幕,徐川戴着耳麦,收听着各个工作小组的工作汇报。

从门口走了进来,手中捏着一份对撞实验报告文件的阿瑟·麦克唐纳教授走到了他的旁边,好奇的问道。

“我看到了对撞实验的安排,这一次的实验设置在了35Tev以上,按照你之前公开的虚空场·暗物质理论,寻找不同能级的大质量暗物质粒子,能级在17Tev以上应该就足够了吧?”

听到耳边的询问,徐川扭过头看了一眼这位1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微微一笑,开口道:“准确的来说,35Tev的能级只是这次对撞实验的起点。”

“在完成第一次的实验后,后续的能级会进一步提升到50Tev、75Tev、100Tev以及125Tev四个档次。”

阿瑟·麦克唐纳张了张嘴,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怀疑更高的能级中还存在着比之前勘探到的最大质量的暗物质粒子更大的存在?”

徐川笑着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理论上来说应该不存在超过125Tev能级的大质量暗物质粒子。”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道:“调高能级,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的实验数据变的更加清楚而已。”

阿瑟·麦克唐纳:“.”

张了张嘴,他开口吐槽道:“但是你知道要将能级提升到100Tev以上,需要多少电能吗?一次100Tev能级的实验足够进行至少五六次35Tev的能级实验了。”

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修建、运营以及进行科研实验都是极为消耗资金的事情。

比如高能粒子本身对装备带来的破坏,对撞机的很多装备都是特殊化、缺乏通用性的。

一旦某一个关键零部件损坏了,需要替换或者维修都是一件异常麻烦的事情。

但要说真正消耗资金的,还是对撞机运行时需要的庞大能源供应。

君不见此前欧洲缺乏能源的时候,甚至一度关停过没升级前的LHC。原因则是LHC每一次的实验消耗的电量都是以兆瓦为单位计算的。

而仅仅能级在14Tev的LHC对撞机,每年消耗的电量就堪比足以为超过30万户家庭提供整年的电力。

换成CRHPC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将能级拉高到100Tev以上,恐怕一次对撞实验,就要消耗掉LHC至少半年的电能了。

毕竟能级的提升,就意味着电能消耗呈指数级上升。

听到电能消耗这个话语,徐川忍不住笑了笑,道:“对于CRHPC来说,电能的消耗几乎没有意义,它也不在我们安排对撞实验的考量因素中。”

“就算是它每次运行消耗的电量再庞大,对于建在它旁边的聚变站而言,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早在CRHPC修建的时候,他就考虑过了对撞机耗电量庞大的事情。

因此,在靠近湘江的周边,有一座专门为这座庞然大物而修建的聚变发电站。

数十万兆瓦的电能,每一次对撞实验需要的庞大能量,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旁边的聚变堆随随便便消耗一些氘氚原料就能生产出的东西。

当然,即便是CRHPC即便是专门建了一座聚变堆为其提供电力,也不是天天都能进行对撞实验的。

毕竟对撞的能级越高,产生的高能粒子对探测器和相关实验设备的破坏也就越大,需要维修的时间也就越长。

不过为了快速验证自己的理论,徐川已经不在意这些东西了。

维修什么的,不就是花点钱的事情吗?

对他来说,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