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五百九十三章:徐院士=许愿石?

书名: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38

在航天领域,米国的确强大。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土星五号,还是这一次NASA推出的BFR超级火箭,其运载能力都可谓是巅峰之作。

尤其是后者,从纸面数据来看,550吨的近地轨道运载力,150吨的月轨载重,甚至还具备将超过30吨的物品送往火星,将航天大国的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对于徐川来说,这并非不可匹敌。

毕竟,在航天技术上,大载荷的推力,只是核心之一而已。

除了推力以外、推重比、续航也都是衡量航天技术的重要指标。

不可否认,在航天领域上化石燃料运载火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大推力、结构简易制造方便都是它的优点。

但在推重比和续航这两个指标上,化石燃料火箭却是不忍直视。

比如曾经最著名的‘土星五号’,其推力高达3408吨,但最大载荷却只有140吨。

剩下的三千多吨,全都是火箭自身+燃料的重量,完全可以说它的推力几乎都用在了自身载重上了,其推重比低的如同载重一样吓人。

当然,土星五号出现的背景在于红蓝双方冷战,归化于政治需求。

相对比之下,其他燃料火箭,如德尔塔、泰坦、宇宙神甚至航天飞机的推重比,都要高不少。

但再怎么高,化石燃料的效率注定了它在推重比和续航上不可能追上电推进。

在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有了突破的情况下,徐川有足够的信心在航天领域做到进一步的突破。

不过话又说回来,NASA的这一场新闻发布会,将他的原本的一些规划打乱了不少。

原本徐川是准备将后续空天发动机和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交给其他人去做的,这样可以培育出一批相关领域的人才出来,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但现在看来,时间有些不等人啊。

NASA和米国计划利用‘阿尔忒弥斯计划’重返月球来将他们完全拉入航天领域的竞赛中,以及恢复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

至少对于华国而言是的。

毕竟利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影响力,他们已经在一步步的将这个强大的对手拉下神坛,打击了对手不少的声望和影响力。

如果真让这个对手在他们之前做到了,其受可控核聚变技术打击而降低的国际影响力不说完全恢复,也能恢复很大一部分。

看来得加快一些进度了。

办公室中,徐川沉思了一会后决定改变自己的研究安排。

如果可以的话,先NASA一步实现载人登月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极大的顿挫对方的计划,还能进一步加强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毕竟航天领域和可控核聚变领域完全不同。

后者米国虽说领先,但包括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上面研究同样不弱。

而前者,米国可是公认世界第一。

若是能在航天领域超越这个对手,对于他们的打击绝对会比可控核聚变更大。

思索了一番,徐川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

能打击大西洋对岸那个国家的事情,他还是乐意去做的。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站在他身后的祖国支撑。

既然这样,再写封信好了!

NASA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对于如今已经逐渐平静下来的国际局面,无疑于是一枚深水炸弹。

尽管比尔·纳尔逊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这只是米国重返月球的计划,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失利后,米国,有些坐不住了。

能源领域的失利,米元-石油体系的缺口,让曾经站在世界巅峰的米国被拉下王座。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短时间内看不到突破的希望的前提下,米国,迫切的需要在其他的领域找回自己的自信。

也正是因此,NASA这一次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在国会议会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相关的工作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展开。

在NASA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后,参与这次重返月球计划的那些航天企业,也在第一时间向媒体记者和外界公开了自己的一些成果。

比如Space-X的BFR超级火箭、蓝色起源公司的新格伦号运载火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猎户座号多用途载人飞船等等。

甚至就连非航天领域的一些公司和单位都跑过来凑了一次热闹。

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就对外公开自己的一项成果,利用NASA阿波罗登月计划任务期间收集的月球土壤中种出了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这是植物第一次在月球土壤中发芽生长,打破了以前月壤无法种植农作物的限制。

可以说这一项成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航天技术的突破。

毕竟,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月球毫无疑问是人类移民地外行星的第一选择。

但月球上恶劣的环境,以及地表饱含氦三的土壤一直以来都是移民问题之一。

毕竟移民外星球后,如果所有的物资全都依赖从地球上运输过去的话,这成本未免也太高了一些。

这一次新的突破,无疑让人振奋不已。

月球土壤可以种植农作物,未来大规模开发或移民所需的粮食和蔬菜将不成问题。

而且作物可以在封闭的基地种植,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形成动植物生态的良性循环,粮食和氧气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不得不说,这一消息,对于国内网友们的刺激,比航天科技的突破都还要大。

【WTF?月壤能种菜了?DNA动了!】

【不对啊?我记忆混乱了?咱们国家当时研究月球土壤的时候,不是说不能种菜吗?】

【原始土壤不能种菜,不意味着你不能想办法给这土整成可以种菜的样子啊(斜眼笑),外星土壤改良学研究技术启动!】

【微重力环境下培育出来的菜会不会纤维更细,吃起来更嫩?[思考.JPG]】

【能种菜!兔子:对不起,上面是我们自古以来的疆界[阴险],以前叫广寒宫,上面的地方官叫嫦娥!】

【先上去再说吧,上不去你说个屁,人家米国都要再次载人登月了,我们却连上去都做不到,这差距大的,还是洗洗睡吧。说不定等我们上去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在月球上种满了作物了。】

【不是说川神在研究航天技术吗?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啊。】

【川神?呵呵,你真当他是神啊,航天和可控核聚变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别吹了,再吹牛皮就破了。】

【.】

不得不说,NASA的这一波宣传做的很好。

在航天技术与生物技术同时展现突破的情况下,移民月球,似乎就在眼前。

股市中,航天板块一路高涨,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整个米国陷入了高chao,哪怕现在仅仅只是列出来了一个计划,还没有真正的实施,就已经给衰落的声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毕竟作为唯一一个成功将宇航员送到月球上的国家,在航天上的强大,是米国人刻在骨子里面的荣耀。

没有人会觉得他们会失败,相反,他们更期待月球上的永久住居地,以及是否有一天能去月球旅游。

能脚踏实地的走在另一颗星球上,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对于徐川来说,网上的这些评价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NASA的新闻发布会,还是对他的研究和规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的,至少激起了他的胜负心。

一封三千字的长信,洋洋洒洒的在他手中完成后迅速的被送往了京城。

这会,京城长安路的某间会议室中,一场针对性的会议也正在召开。

坐在会议室中,主持大会的老人清了清嗓子,神色严肃的开口说道:“很抱歉让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坐在这里,关于NASA航天局的新闻发布会,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认真的讨论。”

“诸位有什么看法,会议上都可以提出来。”

话落,坐在会议桌边的另一名老人举起了手,开口道:

“NASA的发布会很显然是带有目的性来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重启,他们在试图将我们拉入航天领域的竞赛中去。”

“我个人的看法是他们登月我们没必要立马就跟上,且不说这场登月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的利益价值,就是在航天技术上,我们距离对方的确有较大差距。这个需要正视,匆匆忙忙的跟上脚步,很有可能会拖累我们自己的发展。”

说话的老人对于登月和航天很显然并不怎么看好,上来就持有了反对的意见。

不过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道:“我倒是觉得登月有必要搞。不能因为有差距就不去发展,不去投入,当初可控核聚变也有差距,但我们不照样实现超车了么!”

听到这话,刚才说话的老人眉头一竖:“可控核聚变上的差距可没有航天上的差距大,而且可控核聚变的投入是真实能带来利益的。”

“登月呢?有什么?除了上去挖几斤泥巴回来,还有什么其他的价值吗?”

“什么叫做挖几斤泥巴回来就没有价值了?登月的科研意义,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些都是价值!”

会议室中顿时就吵成了一团,有站跟上脚步的,也有反对的。

众人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也都能站得住立场。

坐在首座上,主持会议的老人轻轻的摇了摇头。

今天能坐在这里开会的都是各蔀门的核心重要人物,哪怕是他,也得听听这些人的意见。

但很显然,在载人航天和登月这件事上,大伙的意见很难像之前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样统一起来。

虽然航天领域的竞赛在一开始就是他们自己拉起来的,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后,他们就对外宣称过要在航天上大力投入。不过那只是个拖延米国等国家延缓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的投资和研究而已。

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给他们带来了足够的利益,这会米国突然拉开了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他们反而有些拿捏不住是否要大力跟进下去了。

毕竟在航天领域,华国的起步很晚,近些年来虽然中小型的运载火箭搞的挺有声有色的,甚至还将无人探测器送到月球上过。

但老实说,在航天领域上的差距,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的确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大载荷的运载火箭,别说是如今Space-X的BFR超级火箭可以将30吨的物品送上火星了,就是将30吨的物品送上月球,他们目前都还做不到。

“不知道星海研究院那边的空天发动机研究的怎么样了?”

忽的,老人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头。

到了这会,他居然莫名有些怀念以前那个人要钱的信件了。

毕竟每一次那个人找他要过钱后,都会弄出一定的成果。

要是科研发展都像这样就好了。

只要准备好钱,其他的啥也不操心,就能带来巨额的回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简单的投资了。

蓦的,老人回过神来,忍不住摇摇头哑然笑了笑。

这想的,他当许愿石呢,投钱许愿然后等着回报就行了。

等等?

脑海中的思绪一顿,他想到了什么。

许愿石.徐院士?

老人嘴角动了动,好家伙,这还真对应上了?

正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人敲响了两下。

老人回过头,朝着站在门口的警卫轻轻点了点头。

今天的这场会议虽然讨论的是航天领域的发展,高层也很多,但并非保密性质,性质也宽松不少,如果有人有紧急的事情也允许进来报告。

得到许可后,门后的警卫用力拉开了大门,一名站在门口等待的秘书手中拿着一封信件走了进来,俯身在主持会议的老人耳边低声说了两句,随即将信件递了过去。

听完秘书的话语,老人眼眸中带上了一丝讶异。

拆开手中的信件后,他认真的翻阅了起来。

随着信件的浏览,老人的眼神中带上了一丝熟悉的感觉。

无他,在信件的最后面,是一张预算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2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