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百八十二章:雄芯系列·产品发布会~

书名: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38

就在所有人都在讨论碳基芯片的真伪,怀疑《探索》以及那位徐教授开始为了推动华国芯片领域的发展而违背自己的学术原则的的时候。

星海研究院再次对外释放出了一则新闻消息,又吸引了整个半导体产业、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即星海研究院名下的碳基芯片实验室,将在一周后正式对外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公开他们联合华威、中芯国际等企业研发出的最新产品。

即‘雄芯系列’成品碳基芯片!

当这个消息释放出来的时候,整个世界犹如经历了一场十级大地震一般,剧烈的震动在全球蔓延开来。

如果说《探索》期刊释放出来的两篇碳基芯片相关的论文就已经撼动了硅基半导体这座工业大厦的根基。

那么成品的碳基芯片,无疑就像是埋在半导体工业领域这座大厦的一颗足够摧毁它的炸弹。

当然,用炸弹来描述这种说法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真要说,碳基芯片更像是一座在硅基半导体工业大楼旁边新修建起来全新大厦。

而这栋全新的大厦,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性能,潜力等各方面指标都比老旧的硅基半导体大楼要更高更强。

所以在未来,无论是资本还是产业链,都会从老旧的硅基大楼中逐渐的转移到碳基大厦内。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车轮!

与此同时,太平洋的另一边。

米国,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大都会区旧金山湾区南面,这里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

它还有个名气更甚的称呼‘硅谷’!

这里是全世界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英特尔、苹果、谷歌、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总部都落户在这里,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硅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若是在以往,这里毋庸置疑是整个米国最为繁华与热闹的地区之一,有着超过1500家的计算机公司,无数打工人或白领精英工作在这座并不算大的谷地中,使其充满了繁华与热闹。

然而在今天,这座繁华的城市却是充满着沉闷、压抑、担心等各种情绪。

路上即便是偶尔能看到一些行人,也大都是行色匆匆,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

对于在这里工作的人来说,无论是白领精英们,亦或者是普通的打工仔,或多或少的都会保持对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以及半导体等相关行业的新闻保持关注。

尤其是现在碳基芯片面世的消息在全世界都闹得沸沸扬扬的,没道理工作在硅谷的这群‘精英’消息会落后。

尤其是在关乎着他们的工作与收入的情况下,他们只会比其他人更关心事情的变化和进展。

比如正工作在甲骨文公司的詹姆斯·杜克,此刻手中就捏着一份《探索》期刊,而且还是纯中文的,正在认真的阅读着。

虽然说早在2020年的时候,甲骨文公司就将总部从硅谷迁至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城,但在这边仍然设有多个办事处。

坐在詹姆斯·杜克的旁边,同事怀尔德·雷吉诺德,朝着他手中的那本期刊看看了一眼,目光聚集在那如同魔鬼一般的文字符号上。

《基于高密集成碳纳米管阵列的高性能碳基芯片!》

“这什么东西?”

目光落在期刊的封面上,并不认识中文的怀尔德·雷吉诺德看着一脸认真的詹姆斯·杜克好奇的问道。

“《探索》期刊。”

詹姆斯·杜克头也不抬的回道。

“华国的那个徐教授弄得的期刊?”怀尔德·雷吉诺德诧异的问道。

“嗯,这是《探索·总刊》最新的一期。”詹姆斯·杜克头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就是最近几天最火的碳基芯片的那个。”

“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对芯片这东西感兴趣了?”

詹姆斯·杜克笑了笑,抬起头道:“数据库的存储和设计,也是和半导体芯片挂钩的,多了解一些前沿领域的发展,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坏处。”

对于这个怀尔德·雷吉诺德倒是不怎么好奇,他记忆中的杜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只不过.目光落在《探索》期刊上,他有些好奇的问道。

“话说这个是纯中文的吧?你居然看得懂那些像魔鬼一样的文字?”

詹姆斯·杜克笑着道:还行吧,虽然说没法完全看懂,里面还有一些单词弄不明白,但大体上还是挺有意思的。”

“虽然说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实际芯片,但如果是从这篇论文上公开的一些数据信息来看的话,碳基芯片在数据库存储方面,可能会比硅基存储芯片更加的适合。”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补充道:“或者说是优秀。”

“这份由碳纳米管构成的芯片,在电子的控制性能上要更优越于硅基材料,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快速地传递信息。”

“而碳纳米管的空间结构也远比通过光刻机雕刻的硅基晶体管更为复杂,理论上来说,它具有更强的储存能力。”

“如果是按照《探索·总刊》上公开的数据,按照我的推算,在非易失性存储芯片性能上,碳基存储芯片的性能恐怕能达到硅基芯片的3-5倍。”

听到这个数字,怀尔德·雷吉诺德惊讶的问道:“你确定?”

没等詹姆斯·杜克回答,他又飞速的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可能!”

“3-5倍硅基存储芯片的性能,你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吗?”

深吸了口气,雷吉诺带着质疑的神色看向詹姆斯·杜克,接着说道:“而且,我昨天才听闻,《探索·总刊》上的实验数据可能存在造假来着。”

杜克笑了笑,合上了手中的期刊,开口说道:“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挂着徐川教授的名字,以他在学术上的声望和信誉,相对比那些质疑的传言来说,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前者一点的。”

“更何况,还是在半导体这一关键的领域。”

“我想,最不希望看到碳基芯片技术突破的,应该是掌握着硅基半导体产业的英特尔、AMD这些企业吧。”

“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以他们的影响力,要想推动媒体在碳基芯片的实验数据上做一些文章,恐怕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够拒绝。”

“更何况,说不定这背后还有来自当局的意思。”

目光落在手中的探索期刊上,詹姆斯·杜克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而且,就在三天后,星海研究院名下的碳基芯片实验室将正式对外召开产品发布会,公开他们研发的最新成品碳基芯片。”

“如果说数据是造假的,这不可能瞒得过所有人。”

碳基芯片技术的突破,对于占据着整个硅基半导体产业市场的英特尔、AMD乃至米国当局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华国想要进入这个市场,那么不管他们怎么做,哪怕是选择开发碳基芯片技术,在前期也必然会迎来由英特尔、高通、AMD等等一系列的半导体厂商,乃至整个西方利益集团的打压。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干一架是必须的。

现在对《探索》期刊的抹黑,质疑《探索·总刊》上的论文实验数据造假只不过是第一波手段而已。

这是高科技领域的核心话语权之一,也是世界各国格局之间的权力变更。

而权力的变革,往往都伴随着冲突与流血。

当然,这是站在硅基半导体和碳基半导体,乃至老旧西方利益集团与新型崛起的华国这两个庞大的视角去看的。

如果是站在他个人的角度上来说,他不仅没有恐慌,甚至他还有一丝期待。

毕竟如果碳基芯片真的取代了硅基芯片成为了主流,那么围绕着碳基芯片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市场将是必然的事情。

而若是能够了解清楚碳基芯片的情况,在未来占据先机,以他的能力,围绕着碳基芯片这个新型领域成立相关的数据库企业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最重要的是,他还懂得一些中文和汉语。

这对于前期的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优势。

脑海中带着一些思索,詹姆斯·杜克从兜里摸出手机,查找了一下前往华国的航班。

对于硅基半导体产业来说这可能是一场致命的打击,但对于他个人来说,这却可能是一次错过了就此生再也无法遇到的机会。

当然,他还得想办法弄到一张碳基芯片产品发布会的门票。

听说即将召开的这场会议是邀请制的,这对于他来说可能会有点麻烦。

事实上,有着类似想法的并不仅仅只有詹姆斯·杜克一个人。

在星海研究院对外公开碳基芯片的产品发布会时,全世界各地前往金陵的机票便直接卖爆了。

甚至很多没有抢到直航机票的人,选择了购买前往魔都或其他城市再转机的方式。

就比如苹果的总裁副总裁蒂姆·米勒,早在产品发布会新闻消息出来的第二天便和公司的另外两位高管,以及“XDG探索设计团队”的几名核心研发人员赶到了华国。

他们希望能够借这中间的间隙时间提前联系上星海研究院或者是华威、中芯国际等企业的高层,获取到更多有关于碳基芯片的信息。

尽管苹果一直以来依赖着强大的品牌形象,以及完整的自研系统,A系列芯片和M系列芯片在手机、PC端市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市值更是一度达到过3.5万亿米元,创下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记录。

但无论是A系列芯片还是M系列芯片都是建立在硅基半导体产业上的。

如果说硅基半导体市场崩塌,或许他们可能会死的比其他硅基半导体厂商慢一些,但下场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失望的是,这些天以来,无论是星海研究院还是华威、亦或者是中芯国际等企业,都拒绝了与他们的会面。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一丝心慌。

就在各国代表以及各大半导体厂商纷纷赶来参与会议的时候。

另一边,金陵国际会展中心,徐川正和科学技术蔀那边的副蔀长龙腾,以及华威的那位任总并肩朝着会场内部走去。

碳基芯片的产品发布会这种重大的事情,要不是上京那边有紧急事情需要处理,恐怕来参加这场会议的就是蔀长袁周礼了。

不过今天出席这场产品发布会的领导可不少,除了科学技术蔀这边的龙腾副蔀长外,还有工业信息蔀那边的副蔀,金陵这边的一把手等等。

为碳基芯片站台,政府蔀门也可以说是不留余力了。

一行人一边闲聊着,一边朝着会场内走去。

目光落到酒店门口、大厅、走廊等各处的指示牌和海报上,看着上面展示出来碳基芯片与手机、电脑等相关的图片,科学技术蔀那边的副蔀长龙腾好奇的看向徐川开口问道。

“看这些海报,你们已经将碳基芯片手机、电脑这些成品弄出来了?”

事实上,碳基芯片技术的突破,震惊的不仅仅是国外的半导体厂商和那些西方政府。

就连他们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

星海研究院在联合华威海思、中芯国际等企业研究碳基芯片上面是知道的。

但对于这边能否做出什么重大突破,高层那边其实并没有抱有太多的希望。

毕竟星海研究院这边是从原先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团队转变而来的,从能源领域跨行到芯片半导体领域,这跨度也太大了。

而国内研究碳基芯片的机构也不少,专业性的更是一大堆,但在这一领域,也没见有什么突破。

结果谁也没想到,在这位徐院士的带领下,碳基芯片技术,真的给弄出来了。

徐川笑了笑,开口回道:“暂时还没有,不过华威那边已经在根据目前的雄芯系列芯片进行手机、电脑等产品的设计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最长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能推出第一款应用了碳基芯片的手机!”

一旁,华威的任总也笑着开口道:“三年!”

“最长三年的时间,华威将全面改变内部生态,低中高三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将全面应用碳基芯片!”

“与此同时,华威旗下的其他产品,比如路由器、全屋智能、网络设备等各种产品也都将按批次进行更换!”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调整鸿蒙架构,使其更适应碳基芯片的性能!”

这一刻,任正斐可谓是豪气冲天,自信无比。

围绕着碳基芯片与碳基半导体,华威将全面配合星海研究院打造一套全新的生态产业链。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碳基芯片应用手机电脑等产品并不是关键,按照之前敲定好的政策,我们需要围绕碳基芯片,对整个半导体产业链进行完整的改变!”

“我们的目标是所有能够应用碳基芯片和碳基半导体的领域,全都是实现更新换代!去硅留碳!”

听到这话,这位科学技术蔀的副蔀长龙腾也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好!好啊!”

“这才是华国芯!真正的希望之芯!”

碳基芯片的产品发布会在金陵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将手中的邀请函递给了保安后,英特尔的总裁帕特·格尔辛格走进了会场中。

在早已经准备就绪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行人朝着即将举办产品发布会的内场走去。

看着那几乎遍布整个会场的指示牌和海报,帕特·格尔辛格眯起了眼睛,打量着海报上不同的产品图片。

而这其中,最让他关心的,无疑是那一块四四方方的碳基芯片图。

那漆黑如墨的芯片上遍布着丝丝缕缕的神秘花纹,四周的柱脚犹如黑洞周边的星光一般耀眼。

尽管知道这只是通过电脑绘制出来的概念图,但却让他心中不由自主的一紧,隐隐约约产生了一丝不妙的感觉。

难道华国真的已经研发制备出了成品碳基芯片吗?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这可是连英特尔、英伟达、AMD等顶尖半导体企业都未能做到的事情。时至今日,他仍然不相信这是真的。

至于到底是不相信,还是不愿意去相信,那就不清楚了。

上午九点五十,还有十分钟碳基芯片·龙腾一代的产品发布会就会正式金陵国际会展中心展开。

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早已经落座,或忐忑或害怕或不安的等待着发布会的正式开始。

前排,和任正斐坐在一起,徐川看了一眼现在还没有人的舞台,同样在等待会议的开始。

不过两人的心情就愉悦多了,碳基芯片技术的突破,无论是对于他来说还是对于华国来说,都是史诗级的里程碑。

侧了侧身姿,趁着发布会还没开始,任正斐笑着和徐川问道:“说起来,这可是在全世界半导体产业领域露脸的机会?徐院士您真不上去讲两句?”

徐川扭头看了他一眼,笑着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必要,我也没这个兴趣。”

任正斐笑着打趣道:“但要知道,这个会场内,恐怕至少有一半以上人是冲着你的名头来的。”

闻言,徐川耸了耸肩,道:“如果说都是慕名而来的我就得上去讲几句,那我岂不是天天都得站在天上讲话了?”

任正斐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我倒是差点忘了,你要是开场数学物理方面的报告会,怕是场面比这个还要震撼。”

他都差点忘记了,这家伙的本职是一名数学物理家来着,而不是半导体领域的人。

而且在前两个领域,他的成就可比在半导体领域辉煌多了。

两人闲聊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对于徐川来说,这次不上台演讲一方面是他的确没啥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更多的培养的一些年轻人。

毕竟对于他来说,早就不缺这种在世界舞台上装.咳.是露面的机会了。

但其他人不一样,尤其是国内的科研人员,更是难得有这种机会。

而这一次上台报告演讲的,是从碳基芯片实验室那边挑选出来的人。

一名挺年轻的科研人员,叫做付志杰,今年才三十五不到。

虽然年轻,但他在碳基芯片的研究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通过封装技术,解决了碳基芯片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和化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芯片性能下降或失效的缺陷,极大的提升了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而且,和徐川自己这种芯片领域的半吊子不同,这个付志杰就是实打实的是芯片领域的人才了。

是早些年他从米国那边挖回来的。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但他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同学,叫做‘曹原’,那个在石墨烯研究领域赫赫有名的‘天才少年’。

两人曾一起在麻省理工大学读博进修,只不过研究方向不同。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后,徐川利用他自己和星海研究院的影响力,将两人都挖了回来。

如今两人都在星海研究院中工作,不过曹原仍然在继续研究他的石墨烯超导,而付志杰则加入了碳基芯片实验室,并且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徐川来说,他从来都不吝啬于奖励这些科研人员。

比如这次上台报告的机会,既是奖励也是锻炼。

毕竟对于付志杰来说,有这次的履历加持,往后的学术之路,在国内无疑会是一帆风顺。

九点五十八,会场的灯光陡然熄灭,四周陷入了一片黑暗中。

而舞台上,明亮又耀眼的灯光亮起,一名西装革履,但姿态略微带着一些紧张的年轻男子站在舞台中央,目光落在了台下的人群身上。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付志杰脸上的神情有些拘谨,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平静了下来,然后尽量保持着平稳的语速做了个简单的开场白。

在礼貌性的欢迎完在场的宾客后,并没有像徐川这样的学者或者是任正斐这样的总裁一般,有着强大的气场可以在舞台上插一些题外话,他直接就进入了主题。

从一旁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个装有一枚小小碳基芯片的透明保护盒后,付志杰将其举了起来,正对着镜头,平稳的开口道。

“雄芯一号!雄芯系列芯片的第一款可商业化碳基芯片。”

“它是星海研究院联合华威·海思、中芯国际、北大、水木大学等企业机构的合作研发的。”

“其雄芯系列碳基芯片,基于碳纳米管材料制备,结合碳基芯片技术进行生产。采用了星海研究院名下的碳基芯片实验室研发的碳纳米晶体管+华威海思的先进的SoC架构+中芯国际的28纳米多重曝光等多重技术共同完成。”

“标准雄芯一号商业芯片做到了在每平方毫米上集成1000万颗碳基晶体管,总计10.7亿颗晶体管.”

当付志杰站在台上公开雄芯系列芯片的具体性能参数的时候,台下无数参与这场产品发布会的人,即便是已经提前在《探索》期刊上看到过了,但此刻仍然为之感到震撼。

每平方毫米1000万颗碳基晶体管,总计10.7亿颗!

四核心设计,主频高达5.8GHz的同时,热设计功耗TDP仅仅只有30W!

最大内存通道数三个,最大内存带宽是高达35.78GB/S

当这些测试实验数据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候,会场内一片寂静。

没有人交流,也没有人讨论,诡异的寂静之下躁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有惊讶,有诧异,也有震撼,同时还有迷茫、悲观、惊喜、自豪.

所有人都像是看到了上帝或者神明一般,呆呆的看着舞台,目光聚焦在那一枚不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

事实上,在今天来到这里之前,在场的半导体行业内的人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公司企业的高管,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相信星海研究院成功的制备出来了和《探索·总刊》上公布的性能一样的碳基芯片。

绝大部分的人都倾向于那篇论文上的芯片只不过是推导的测试数据,或者是实验室中不完善的产品。

以至于当它真实的呈现在所有人的眼中时,没有人敢在第一时间相信,相信它真的被制造出来了。

更关键的是,它居然真的和《探索·总刊》上公布的论文数据性能一模一样。

这怎么可能?!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都像是失去了语言能力一般,呆滞而又震撼的看着台上的那枚小小的黑色芯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2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