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章 寿州城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共此游,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明月刚空之时淮水之上一条楼船自上游顺流而下。

船头甲板之上一老者正眺望着远处一片星火阑珊处放声高歌。经过两日顺流而下李毅等人已经自安州行船至淮南国。

而远处灯火通明之处正是淮南国的国都寿州城。此处距离李毅等人的家乡泗州还有三五日的行程。

一开始李毅等人是打算乘船一路顺江而下直达泗州州城的,但是奈何此时船上人数众多因而船上的米粮已经快要耗尽。

不得已他们必须找个地方补给一下。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打算在淮南国停留,毕竟他们也不确定此时南亦可等人是否会提前通知淮南王协助抓捕他们。

但是当他将此事提出来后穆风翔则是笑着让李毅等人放心大胆的在淮南国停留。

因为这淮南国虽然有部分地方与越国接壤,但是两国之间却并不和睦。

据穆风翔介绍这淮南国国君穆为俊乃是与岐国国君一样都是北虞皇室后裔,并且其还是北虞皇室的直系后裔。

当年介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南虞朝廷并没有将其先祖分封为一字的亲王只是将其分封为了二字郡王。

也因此一直以来虽然淮南国看似安分守己,但是大虞朝廷却依旧在其周围分封了大量的南虞皇室以及忠于南虞朝堂的节度使。

同时周边这些藩国藩镇还时不时地就给淮南国找些茬。而这淮安国一脉也是硬气,即便是被周边的藩国和藩镇欺压了百年他们也未曾有过一次服软求饶。

因此百年来他们也周边藩国和藩镇的仇怨也越积越多。特别是他们与越国之间可以说是冲突不断。

在得知这些信息之后李毅也终于决定在淮南国修整一下再继续南下。

“上阳先生此诗虽然应景但是却有些许不妥吧?”敬子正坐在船头和上阳先生席地而坐一同仰头赏月。

“哦?有何不妥还请小友斧正啊!”上阳先生将摘下自己腰间的小葫芦往自己的嘴里灌了一口道。

“先生首联之中说紫金山下水长流,如果小子记得不错的话这紫金山乃是在升州吧。”敬子正作为泗州人士也曾在周围的州郡之中游学过。

因此他对于相邻的升州的风土地貌还是有些了解的。

“敬小友说的不错,升州的确有一座紫金山但是我所说的并非是那座紫金山。”上阳先生笑着解释道。

“哦?难道这淮南国还有另外一座紫金山不成?”敬子正不由凝神眺望这淮水周围的山脉想要找一找是否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山峰。

但是他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什么比较有特色的山峰。

“小友猜得没错,这淮南国之中还真的有一座山峰名为紫金。”上阳先生扶着船上的栏杆站起身来朝着远处凝望。

“还请先生指教。”敬子正微微作揖道。

“敬小友你且看那处。”上阳先生指着淮水那边的一处山脉说道。

“远处那十几座连绵的山峰叫做八公山,这八公山之中出产一种特殊的玉石,而这玉石通体呈现紫色并且其间还夹杂这一些金色流线可谓美轮美奂,因此这种玉石便被称为紫金石,也因此这八公山也被称作为紫金石。”敬子正认真听完之后不由再次躬身作揖道。

“先生之博学真让小子仰慕。”

“老朽只是因为痴长你几十岁因此见识比你多些罢了,还是你们这些后生可畏啊。”上阳先生摇了摇头说道。

“先生谬赞了。”

“我俩就不要在这里互相吹捧了。”上阳先生拍了敬子正的肩膀哈哈大笑。

“先生之前你可是到过这淮南国?”敬子正刚才听到上阳先生吟诵的诗里说他以前游览过淮南国。

“没错,我年轻只是曾在多地游学过,而其中便包括了这淮南国。”

“如此说来先生这也算是故地重游。”敬子正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淮水之上氤氲的水汽。

“是啊,但是如今故地重游,但是却早已经物是人非了,再看那紫金山不由悲从中来欲语还休啊!”上阳先生再次抿了一口酒壶有些伤感地说道。

敬子正见上阳先生如此感伤不由立刻岔开话题道。

“既然这淮南国的紫金山里有如此美玉先生之前可有收藏过?”‘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对于玉石的热爱比之其他国家要热烈的多,因此自古以来读书的士子都会在自己的腰间悬一块玉石。

以此来代表君子温润如玉一般。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虽然这紫金山蕴含紫金石但是想要上好的紫金石也绝非易事。”上阳先生无奈的摇了摇头。

敬子正见上阳先生似有什么难言之往事于是也就不再追问。与此同时船舱最底层的一间舱室内穆青亮正与几个仆从商量该如何逃离李毅等人的魔爪。

“世子殿下,我刚才收买了一个郯国世子的仆从,从他那里打听到如今我们已经到了淮水的中游马上就要到淮南国了。”一个身材消瘦显得有些贼眉鼠眼的家伙一脸谄媚地说道。

“那他们可有可能在淮南国停留?”穆青亮立刻两眼放光,那灼灼的目光甚至在这黑暗的船舱里都显得格外明亮。

“他们应该会在淮南国国都寿州城停留,因为我算了一下船上突然加了这么多人我们之前预备的物资应该消耗的差不多了。”那个瘦猴一样的家伙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作为岐国世子穆青亮的贴身管家,穆青亮的一切事务都是他一手安排的,所以他对于这艘船上的一切都了然于胸。

“既是如此我们就借此机会逃出去,对了阿夏我都预留的暗道没有问题吧?”穆青亮将名为阿夏的管家拉到身边小声地问道。

阿夏向着左右看了看,发现其他人全部都已经睡着后他才小声道。

“世子殿下您请放心,这船在建造时我就预留了逃生的通道,并且此事也只有我知道,想那李毅等人定然是无法发现我们的。”

“如此甚好,只是没想到我穆青亮竟然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穆青亮悻悻地说道。

“世子殿下切莫要自怨自艾,等到我们逃出去后总是有就会让他们知道有些人是不能惹的。”阿夏一边帮穆青亮捶着背一边劝诫道。

“没错,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在淮南国停泊修整,真是阎王嘴上把胡子找死。”穆青亮一边享受着阿夏的捶背一边恶狠狠地说道。

之所以穆青亮觉得李毅等人停泊在淮南国是自寻死路乃是因为他和淮南王一脉同属北虞皇室,而那穆风翔则是南虞皇室。

更加关键的是穆君合乃是南虞皇室的嫡系血脉。一旦自己将这些都告诉淮南王顺便在扇点风点些火,到时候淮南王定然会为自己报仇的。

想到这里穆青亮的脸色不由露出了笑容来。就在穆青亮在船舱底下满心欢喜地憧憬着李毅等人接下来的悲惨遭遇时,他们所乘坐的船已经顺流而下到达了寿州城外。

他们的船只在寿州城外的码头停泊之后,他们才真正看清楚眼前这座城池。

巨大的城门楼正向面对着奔流不息的淮水,形如山岳的城门楼像是一座沉默的神像一般盘坐在这淮水边。

这流动不息的淮水与静谧沉稳的城门楼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之间相辅相成结合的极为和谐。

站在船头的甲板上看着眼前这恢弘的城门楼李毅感受到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震撼敢。

要说自他出山以来也算见多识广,一路上也见识过不少城池。这其中就有钟灵毓秀的江南城池,也有厚重斑驳的边塞城关,也有建在山体上的鬼斧之城、、、、、但是无论是哪一座城池他们的城门楼都远远无法与寿州城的城门楼相比。

“这寿州城的城门建的如此之高岂不有僭越之嫌吗?”看到如此巨大恢弘的城门楼敬子正不由感慨道。

他可是知道大虞皇朝对于各藩王的寝宫及殿宇都有严格的规制,一旦超过规制就可以被定为僭越之罪。

僭越之罪在大虞皇朝也算是重罪,因此一般情况下各国的藩王们都不会去触犯这僭越之罪。

因为僭越之罪乃是藐视皇权的重罪,一旦触犯大虞朝廷可以直接下令削去他的藩国。

因此这数百年间也只有少数几个不知好歹的藩王们才会因为僭越罪被削去藩国。

“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大虞皇朝的法令之中只规定了藩王们的寝宫、殿宇、陵寝等等的规制,甚至都规定了其国度城池的大小却唯独没有规定城门楼的高度。”上阳先生捋着胡须看着高大的城门楼说道。

“这是为何?难道是朝廷在制定这些规制的时候忘记了城门楼?”敬子正很是不解,一般来说能够制定这些规制的人不可能忘记最最惹人注意的城门楼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大虞开国高祖在定鼎天下之后曾乘船准备荣归故里,当船行至寿州城时见黄昏将至,于是打算在寿州城休息一晚再走。当他走进城门后突然心血来潮准备登上城楼远眺淮水,但是由于当时的城门楼又矮又破于是便在这城门楼的柱子上提了一首诗。”一个声音自敬子正和上阳先生的身后传来。

敬子正回头一看便发现原来说话的乃是郯国世子穆风翔。

“哦?不知高祖在这城门楼的柱子上写的是什么啊?”敬子正此时也来了兴趣。

“当年高祖在那城楼的柱子上写下了:万里江山万里景,欲登谯楼凌绝顶,夕照乾坤惜屈潜,应将残垣作阆苑。”穆风翔看着这高耸的城门楼吟诵出了这首大虞高祖写下的诗词。

“没想到高祖竟然能写出如此诗词来。”对于大虞皇朝的开国高祖在史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他的赫赫武功。

作为一名武将从战场厮杀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建立大虞皇朝,他这一路走来也不知杀了多少英雄豪杰,了断了不知多少国仇家恨。

所以大部分的史书上记载的都是其多谋善断和赫赫战功。但是少有记载其在诗词方面还有天赋,也因此也有不少人认为高祖此人乃是一名不通文墨的武夫,他与那些文武兼备的开国帝王不能相提并论。

对此大虞皇朝并未对此有过反驳仿佛他们是故意要让世人认定高祖就是个不通文墨的粗鄙武夫。

但是如今当听到穆风翔吟诵出了高祖所写的诗时他才知道原来高祖的文采远非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

至于为何他的子孙要刻意隐藏他的文武兼备这件事因为历史久远已经不可考了,估计也只能成为千古谜团了。

“是啊,也正是因为这首诗所以后来大虞皇朝在制定各种规制的时候便将城楼的高度排除在外。”

“可不对啊,我看大虞皇朝其他的城池的城楼也并没有建的这么高啊?”齐朝也被眼前这高大宏伟的城门楼给震慑到了。

“原本大虞王朝很多地方的城池城门楼都是建的高大宏伟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如此以来这些城门楼经常会遭遇雷击,所以朝廷便顺势宣传将城门建的太高会惹怒雷神于是那些高耸的城门楼便被拆除了。”穆君合此时缓缓地开口道。

“那这寿州城的城门楼为何能够保存下来?”齐朝仔细观察眼前这座城门楼,发现它样式古朴并且不少地方都有修补的痕迹于是好奇的问道。

“说来也许你们不相信,据说自这城门楼建成以来近四百年它从未遭受过雷击,传说正是因为高祖题了那首诗词让雷公不敢降下雷霆的。”穆风翔一脸神秘地向众人解释道。

“说什么胡话呢!哪有什么雷公!如果高祖真的能够震慑雷公那当年高祖的弟弟也就不会被雷给劈死了。”穆君合皱着眉头一脸的厌恶。

他作为鬼谷门的弟子,曾经学过的知识告诉他这世间根本就没什么雷公电母。

而他自己也曾做过很多试验验证了其实人也可以掌控电。

“什么高祖的弟弟当年是被雷给劈死的?”穆风翔被穆君合的话吓了一大跳,他只知道当年高祖的弟弟被誉为天下第一猛将,最后却离奇暴毙但是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却并不清楚。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当年他在雷雨天身穿铁质甲胄手持长枪打算从山坡顶上俯冲敌军,结果一个道雷电就直接将他劈成了焦炭,后来高祖担心这件事影响军心才将之隐瞒下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6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