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州州城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当初李毅还在鬼谷门的时候泰极子就跟他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为此他们鬼谷门的弟子学业有成之际便是下上历练之时。

李毅也曾问过鬼谷子那为何先贤们成就不朽都是隐居深山之后,才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而泰极子也非常简单的回答他: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才能沉淀后有所得。

就比如儒门夫子圣人那可是周游列国的,他行路万里见过自然的雄奇伟丽也见过四季的枯荣变换,更历经了困厄苦痛也尝过生离死别的滋味,领略过人性的善于恶也看清了自己的本与真。

最终他才能在归隐山林后写下了传世千载的名篇,这是他人生感悟的积淀和凝练。

此时太阳初升李毅等人正行进在离安州州城十多里的一条山道上。

这条山道乃是匠人们绕着山腰开凿而成,山道的边上便是光秃秃的山崖。

面对深达数十丈的悬崖大多数人看一眼都会感觉头脑晕晕乎乎的,因此大家都尽量贴着山壁走。

而他们之中对山崖最恐惧的竟然是看起来最强壮威武的羽真雷。

自他踏上这山道后他离石壁的距离就不超过半条手臂,甚至山道较窄的地方他直接是贴着石壁前行。

而当他们沿着山道绕过大半个山的时候,在他们面前便展现出了安州州城的全貌来。

此时在他们正前方十多里的地方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大山。

这座大山乃是连绵在一起的三座山峰组成,它们的山腰以下乃一整座山基,而山腰以上分裂成为了三座高低不同的山峰。

其中要数中间的山峰最高,而左侧的山峰次之右侧的山峰是最矮的。

而在这座大山的山腰处也就是山峰分裂开来的起点处一座庞大的城池正耸立在缥缈的云雾之间。

李毅等人看到这座城池所在的山腰被人为地开凿城一大片的平地,而城池便坐落在这片平地之上。

而沿着数条山道蜿蜒而下,山体上还有十数个比城池所在平台稍小的平台,这些平台上也建造这大量的房屋建筑。

而无论是山腰处的城池还是下方的小型平台上的建筑都没有城墙。

因此目力极好的李毅能够一眼看到城池里面的情况。

李毅这一路走来也算是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也看过不少的州城,但是当他看到安州州城的时候还是被这座屹立在山峰之间的城池给彻底的震撼了。

这是他第一次对于城池产生震撼的感觉,确切的说他是被那些建造安州州城的工匠们给彻底的震撼了。

在他看来安州州城是一座匠人们征服自然的城池。

李毅无法想想当初安州的先民们是如何在这庞大的山脉中开凿出如此大数量如此多的平台的。

一座建造在山体上的城池这是何等气魄的人才能想出如此疯狂的想法?

而这种工程量又得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才?

对于李毅来说他只能用两个来评价这座安州州城:疯狂。

疯狂的构想,疯狂的工程量,而疯狂的匠人们竟然真的建造出了这座疯狂的城池。

看着那些掩映在山间晨雾中的大小的平台,仿佛那是漂浮在天空中的仙城一般。

当看到安州州城的时候众人全部都站在原地发出感叹的声音。

而海尹和羽真雷则仿佛是被雷电击中了一般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们也被震撼了,被彻彻底底的震撼了从灵魂到肉体。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在山上修建建筑,毕竟他们的狼居庭就是建立在狼居山上的。

狼居山上也有不少的宫殿和建筑,但是那毕竟只是数座不大的殿宇。

但是眼前的这安州州城则完全不同,这是一整座城市是人口十数万人居住的城市,这是何等的恐怖。

原本他们一直认为大虞皇朝只是一个软弱可欺的软蛋,他们可以随时南下掠夺。

面对他们草原的铁骑和大量的攻城器械大虞皇朝的任何一座城池他们都能轻松拿下。

但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就是眼前这座没有任何城墙的安州州城,即便给他十万的草原大军他也没有信心能够攻下来。

“这是一座不可攻陷的城池!”

立在原地的海尹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无法攻陷的城池,只要是城池就一定有办法攻陷的。”

李毅则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草原部族虽然骑兵天下无双,但是在攻城掠地这方面他们其实远没有大虞皇朝精通。

毕竟夏传承数千年,这数千年间又无数的战争孕育了无数的名将与战略家军事家,这些人将前人的经验和思想终结起来了,形成了成体系的战争思想,最终汇总成为了各类的兵书战。

“的确如李公子所说,安州州城的确被人攻陷过。”

杨平努力地踮起脚尖朝着安州州城眺望。

“哦?如此天险般的山城怎么可能有人能够攻陷?”

海尹依旧不相信,他刚才在脑海中想到了演练了数种进攻方法都无法攻克这样的城池。

毕竟想要攻打到山腰上的安州州城只有那十数条山路可以通行。

而这些山路狭窄且曲折蜿蜒,一般的士兵只能排着队往上进攻,如此以来骑兵这强力的兵种基本上就可以彻底被抛弃了。

即便是全部都换成步兵进攻,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掩护下,只要在山道两侧的小的平台上安排一部分士兵把守,进攻的士兵就将会寸步难行。

更加让人头疼的是,即便不考略这些小的平台上有士兵阻挡,只要安州州城里的士兵把守住这十数条山路的上山路口,下面进攻的士兵就无法会被彻底堵在山道上。

这样的城池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当年大虞皇朝还未统一的时候,安州还是一个小的割据小国名为康国,而他们的都城便是现在的安州州城,而后来大虞的开国大将当时的军中第一剑神桓雄的儿子桓炎奉命攻克康国国都,结果桓炎只用了五天便攻克这座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雄城。”

杨平说道此处不由眉飞色起来,而众人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那这桓炎将军是如何攻克这座雄城的?”

海尹实在想不通该用什么样的战法才能在短短五天之内攻克这座城池。

“不知海君可否听过一句大虞的名言叫:攻城之计攻心为上?”

“此乃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吧!”

海尹作为鲜卑族的可汗对于大虞的兵书还是读了不少的,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摸清楚了大虞人的战法,他们草原部族才能制定出对应的战术来。

而他本人则是对这本《孙子兵法》推崇备至。

“而当初那位桓炎将军用的便是这攻心之策。”

“具体说来听听。”

海尹急切地催促道。

“当初这位桓炎将军来到这里时,并没有急着进攻他直接让属下安营扎寨同时他还让下面的士兵到山下打出一些毫无意义的旗语。”

“旗语?难道他是要沟通城里的细作吗?”

海尹皱起了眉头,要说一般的城池之中混入一些细作或许有用只要他们能够趁机打开城门便能够让大军突袭进城,如此便可拿下城池。

但是这安州州城却不同,首先他没有城池并且他的山路两侧都有驻军即便城内的细作行事成功干掉了守住路口的守军,大军还是无法快速突击进城。

“其实这些旗语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桓炎将军也的确派了细作提前进入了城内,只不过由于当时康国国君严令外人入城,因此当时只有三人成功地从山壁上攀岩进入了城内。”

“单凭这三人就能拿下这座城?”

大家是越听越带劲,顾荣一边走一边问。

“当然了,据说当时的康国国君在看到桓炎将军在山下不停的打着旗语,便怀疑城中有细作,于是下令全城大搜果然抓住了三人中的一人。而那人在言行逼供下交代他们是来给城中的将领送书信的,并且山下的旗语也并非是打给他们看的,是打给那些收到书信的将领们看的。”

“离间计!这计谋是不是有些拙劣了!”

海尹听到此处不由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

“可接下来,当那康国国君看都书信的内容后他便彻底的被吓到了。”

“书信中写了什么内容?”

这一次发问的则是齐宁

“书信中写着的是:康君不降,围城断粮,一日不降,则我军一日不退,百日不降,则百日不退,直至全城饿殍。望将军为百姓计,凡能举降者必有厚赏,杀康君者封万户侯。”

“这桓炎将军竟然如此狠心,他这是要拿全城百姓的性命来逼迫诸位将军们反叛啊!”

安肃倒吸一口冷气,在他看来这桓炎将军真是个铁石心肠之人。

“是啊,由于这安州州城乃是山中之城,粮食都是从山下运送过来的,加上下山的道路只有和十数条,因此这山路便是有利有弊,虽然山路限制了大虞军队的进攻,同样也限制了他们自己输送粮食。”

“难道当时这康国没有事先在城中囤积粮草吗?”

这次是敬子正不解地问道。

“那肯定囤积了粮草啊,不光囤积了还囤积了足够十几个月的粮草,只可惜当时那两个逃掉的细作在成功点燃了一个粮草据点后,便开始散布谣言说这是有康国的将领投降大虞纳的投名状。如此一来整个城中便开始人心惶惶。”

“如此情况下,随着粮食越来越少人心也就会越来越动摇的,最终还是会有将领们反叛的,这看似是阴谋,其实那是阳谋啊!”

敬子正不由感叹桓炎的用心险恶。

“是啊,在第三天的时候两个细作中的一个在一户康国将领家的院墙外面被抓住,这细作被抓后极力否认是来策反这位将军的,并且还说自己是来刺杀这位将军的。”

“只不过就在康国国君还不知这细作说的是真还是假的时候,那位将军直接就带着家丁烧了城中另外一处粮草之地然后起事了。”

“这是为何?难不成那位细作真成功的拉拢到了这位将军?”

众人都觉得那位细作定然是成功的拉拢到了那位将军。

“其实并非如此,那被抓的细作根本就没见到那位将军的面,在他被抓后最后一位细作写了一份书信送到了那位将军的手上。”

大家听到这里都已经猜出这封书信可能就是康国城破的关键所在。

“那份书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众人间肥胖的杨平故意摆出一副要吊足大家胃口的模样,不由催促起来。

“那书信上说:我那被抓的同伴是故意出现在你家附近的,此时他会交代他是来刺杀于你的,不过按照康君的性格他定然会起疑,如今我大军围困康国康君必定不放心将军,接下来他定然会剥夺你所有的兵权然后将你举家投入狱中,而一旦我军真的长期围困城中百姓势必民心大乱,而到时候康君想要稳定民心只有杀了你全家以息民愤,即便你是无辜的也还是难逃一死。”

杨平说到这里众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没想到这桓炎将军算计的如此之深。

李毅此时也将桓炎全部的算计都看透了,首先他派出的这三名细作一开始就是有目的的被抓的。

其中第一个奸细被抓,是为了将他们要策反康国将领的计划透露给康君,虽然这个离间计看似拙劣可笑,但是他却成功地在康君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猜疑的种子。

同时,他也成功的将大军势要围城到底,直至困死整个康国的消息传递给了康君,如此一来康君的焦点便被聚集到了粮草之上了。

接着他们成功地点燃一个粮草据点,这是在进一步加深康君对于城内将领们的猜忌。

而第二个被抓的细作其实也是故意被抓的,他到底目的就是为了让康君下定决心。

即便康君知道这位将领可能并没有反叛之心,但是他依旧要将他革职下狱。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震慑那些真正怀有二心的人,并且也的确如那书信上所说一旦城内的局势开始乱起来,他便可以那这将领全家的性命作为消除民愤的工具,同时还可以激起百姓的斗志。

不得不说康君所做的一切都说明他是一名合格君王,这完全符合帝王心术。

只不过他面对的敌人太强大,同时对方也太狡猾。

或者说桓炎这位将领已经将帝王心术研究的非常透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8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