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山道与铁索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都说望山跑死马,虽然李毅等人站在山道上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安州州城中的街景,甚至还能看到街道上攒动的行人。

但是真等到他们走到安州州城的山脚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

此时原本将安州州城照耀的金光闪闪的晨曦此时也悄悄的爬到了众人的头顶,萦绕在山腰之间的秋雾也彻底的消散开来。

由于大山的阻隔,北方的寒冷还不能彻底侵袭这里,因此这安州的温度要比洛州高上不少,即便是这群山之间要还能在黄叶之中寻得一些绿意。

此时众人站在安州州城的山脚下再一次被彻底的震撼了。

只不过这一次震撼众人的并不是因为安州州城而是安州州城所在的这座大山。

原本他们站在山道上看去还没有觉得这座大山有多么的宏伟,当时众人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安州州城上。

但是现在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这座大山的宏伟了,巨大的山峰屹立在众人的面前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压迫感让人自心底里不由地就产生了敬畏之心。

相比较于被安州州城那种人力改造自然而产生的震撼,这种对于自然的敬畏比之之前的震撼要更加令人灵魂震颤。

都说人定胜天人力可以改造这个世界,但是在真正自然的伟力面前人力丝毫不值一提。

因此泰极子就曾不止一次地告诫过李毅,无论如何人都要学会敬畏自然。

而来到山脚后,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便是树立在山道口的一座座牌楼。

这些牌楼相较于一般的城市中或者道家殿宇前的牌楼要大出好多倍,其恢弘的气势也完全不是其他牌楼可以比拟的。

而这样的牌楼在每一条山道口都树立一座,这些用汉白玉石所雕刻而成的牌楼在阳关的照射下泛起了耀眼的白光,像极了传说中的天门。

等走到这些牌楼前时李毅才看清楚这牌楼的正中央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匾额,这匾额上用烫金大字写着“升卿道”三个大字。

“这不是安州州城吗?为何进城的牌楼上写着升卿道这三个字?”

齐宁也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含义,但是她感觉这三个字却是很有意境。

“这安州州城一共修建了十二条下山的山道,而每一个山道的入口都有一座牌楼,且每一块牌楼的名字都各部相同,至于其中的含义我也不是很清楚。”

“哦?其他是一座牌楼的名字都有哪些啊?”

敬子正看着“升卿道”这三个大字嘴角微微上翘,他已经大致猜到了其他十一座牌楼的名称,所以他才开口询问想要印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哦,这个我倒是听说过,只不过这些名字都有些怪异,我只能记住其中的几个就比如:山君道、追风道、王孙道,其他的几个我就记不清楚了。”

“这都是什么怪名字啊?好像也没什么联系啊!”

齐宁虽然感觉杨平说出的这四个名字都非常的好听,可是它们之间好像完全没什么联系。

“这些山道不会是以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吧?”

她又补充了一句。

“哎!齐姑娘这几个名字可不是没有关系哦,它们不光有关系而且关系还非常的密切。”

敬子正此时已经彻底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哦,这能有什么联系啊?什么升卿,山君,这王孙更是可笑我还皇子呢!”

一旁的齐朝则是不屑地说道。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安州州城的十二条山道名称分别是,社君道、乌犍道、山君道、月德道、云螭道、升卿道、追风道、卷娄道、王孙道、司晨道、韩卢道和印忠道。”

敬子正一口气报出了十二个山道的名称。

此时刚好从这山道上走下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这老者一身的长衫打扮一看便是个读书之人。

他刚好听到敬子正报出的这十二个名称。

“敬公子你说的是不是真的?莫不是你自己瞎编的不成?”

齐朝感觉敬子正报出这十二个名称的时候很是顺畅,他不由猜测这是不是敬子正自己随口胡诌的。

“这年轻说的没错,我们安州州城的十二条山道的确是他所说的名称。”

那老者见有人质疑敬子正的说法他便开口为敬子正证明。

“晚生感谢老丈!”

敬子正见这老者为自己证明,再看他一声儒者长衫于是立刻拱手行晚辈礼。

老者见敬子正礼数周全,虽然此时身着有些偏向侠士的风格,但是无论是举止还是谈吐都是地道的儒门学子因此他不由颔首微笑。

“举手之劳而已!”

说着老者便笑着迈开步子朝着山外走去。

“敬公子,你还没说这十二条山道的名称有何联系呢?”

齐宁那老者已经走远于是立刻拽着敬子正问道。

“其实这十二条山道的名称乃是十二种动物的名称。”

敬子正话瞬间点醒了齐宁,原本她就觉得这十二个山道名称有几个自己听着耳熟,现在经过敬子正这么一提醒他就瞬间明白过来。

“原来这十二条山道的名称乃是以十二生肖来命名的啊!”

“没错,这所谓的社君便是老鼠、乌犍乃是水牛、山君是老虎,月德是玉兔,云螭是龙,升卿是蛇,追风乃是马,卷娄就是羊、王孙是猴子、司晨是公鸡,韩卢是狗最后的印忠便是猪。”

敬子正一一的将这十二个名称介绍了一遍。

“我敢说当初定然是那些酸儒相出的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还不如直接就叫老鼠道,水牛道、老虎道、兔子道呢,这样既能让人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意思有好记,哪里像现在这样搞得文绉绉的,让人看的雨里雾里的。”

安肃作为一个武人,他虽然跟过一段时间两位道长,但是他对于这些文绉绉的东西却依然反感。

毕竟当初那两位收留他的道长要不是被那本搞不明白其中含义的《万衍谶符》所累,也就不会落得惨死的下场了。

所以他的认知里,凡是写东西云里雾里的人都不是好东西。

“安君,你这就说错了,在我看来这十二条山道的名称大概率是道家之人所写的。”

李毅拍了拍安肃的肩膀笑着说道。

一提到这十二个名字可能是道家之人所写,原本还脸现厌恶的安肃立刻就变了脸。

由于当年他被两位道长所救,因此他对道士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你为何断定这是道家之人所写的?这无论怎么看这么清新脱俗的名字都像是儒家之人所写的!”

齐宁却不以为然,在她看来一般文雅的东西大多都是那些爱好附庸风雅的儒门之人才能想的出来的。

“齐小姐,我师弟说的很有道理,因为十二元辰之所开始便是由我道家所创,这些名称里很多都是道家神话中才会出现的。”

敬子正见齐宁有些不服气于是他赶忙上前解释道。

可等他刚解释完,他就感觉自己的小腿肚被谁踢了一脚。

待他回头看去,却发现海尹正挑着眉在暗示他什么,不过他一时半会儿也没能理解海尹的意思。

在山道入口驻足片刻他们便跟着杨平来到山脚下的一块空地处。

这片空地也是被人为地修整过,此时这块地空地上占满了运送矿石的小车。

这些小车来到这里便将车上的矿石卸在这里,然后领上一块小铁牌后边推着车子离开这里。

杨平也指挥着车队中的人将车上的矿石给卸下来,索性他们的马车上装载的都是打包好的矿石,因此他们斜的非常快。

而李毅等人在卸货的时候便沿着空地朝山脚的方向参观。

当他们走到里山脚不远的地方时,发现这山脚的周围竟然有这一根一根足有成年人手臂粗细的铁链。

这些铁链子山上的小型平台而下一路直达山脚下,这些铁链被绷的笔直并且它们都被固定在地面的巨大山石上。

“杨掌柜这些铁链是何作用啊?难不成是为了拴住这大山不让它倒塌不成?”

看到如此粗的铁链还如此之长这让海尹很是好奇。

可就在他话音刚落,便看到自头顶上方一个方形的东西顺着铁链缓缓而下。

这东西起先看起来还不是很大,但是随着它的高度越来越低此时众人才看清楚这竟然是一个方形的箱子。

这箱子长宽约四五米高度也两三米,众人站在远处却是看不到这箱子里面的情况。

“这东西是何物?”

海尹稀奇的指着那缓缓落在地面上的大箱子问杨平。

“此乃为安州州城运送物资的箱子,这些箱子就是顺着这些铁链来回上下的。”

杨平细心地位海尹解释起来。

“你看着箱子的上方乃是一道铁环,这铁环里有轴承,铁环和轴承套在这铁链上,上方平台有一个大型的绞盘,可以将这大箱子拉上平台或者将之送到山下。”

“如此说来,那些铁矿石以及重物都是靠着这种方式被送到山上的?”

“没错,每次都可以运输几千斤的重物,并且骡马也可以直接被运送到山顶之上。”

“那岂不是我们也可以坐在这箱子中不费力气的上山了?”

齐宁听到还有如此奇特的东西不由想要亲自上去尝试一番。

“齐小姐说笑了,安州州城有规定铁索箱只准撞在货物和骡马,任何人都不得使用铁索箱上下。”

杨平面露难色地说道。

“这是为何,既然能够运送货物和骡马,运送人员肯定也毫无问题才对啊。”

齐朝见自己的姐姐对这铁索箱如此感兴趣于是不甘地问道。

“这并非是这些铁索箱不能运送人员,只是安州州城有规定铁索箱只能运送货物和骡马,如果非要运输人只有一种情况······”

杨平此时说话已经有些吞吞吐吐的,好像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哪种情况才能运输人?”

齐朝追问道。

“这么说吧只有躺在棺木之中才能用铁索箱运送。”

杨平组织了一下语言后委婉地说了出来。

“杨掌柜的意思是只有死人才能用这些铁索箱运送?”

李毅此时已经明白了杨平的意思,只是他很好奇为何安州州城会有如此奇怪的规定。

仿佛是看出了众人的疑问,杨平还不等众人询问便解释起来。

“其实这条规定乃是由百年前的安州节度使颁布下来的。”

众人一听这是百年前颁布的规定不由好奇后来历任的节度使为何都会继承这位前节度使的命令呢?

要知道节度使可不是藩王,他们可不是世袭制的,因此一般的情况下继任的节度使很少有人能够遵循前任节度使颁布的法令。

而这安州州城百年以来应该已经换过数任的节度使了,但是却依旧能够执行这条法令显然这其中有特殊的原因。

“难道百年前安州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是的,百年前正值我大虞九王靖难之时,也就是在此时我大虞才往南迁都造就了如今的南虞时代,而那时候安州作为大虞兵器的主要产地,因此无论是靖难的藩王还是当时北虞的皇帝都将之作为必争之地。”

当杨平说道此处时众人才想起当初将大虞王朝一分二位的靖难之战的确就是发生在一百三十多年前。

“而当时的节度使是北虞朝廷的支持者,他一直认为后来继承大统开创南虞朝的圣宗帝是乱臣贼子,因此一直死守安州州城并且拒绝为圣宗帝提供武器。”

“当时安州州城之中出现了叛军他们用这些铁索箱很快就将士兵们运送到了安州州城,而由于安州州城没有城墙的缘故,因此圣宗帝很快就控制住了安州州城大部分的地区。”

听到这里海尹不由感叹,原本他还以为这座安州州城乃是一座不可攻克的城池,但是没想到它曾经不止一次被人攻克。

“而当时的安州节度使拼死抵抗,最终他被圣宗帝的大军逼到了自己的节度使府邸,也就是安州州城最高的地方。”

说着杨平抬头指着安州州城最高的地方说道。

“后来呢?那个节度使的下场如何?”

众人全部都好奇的问道。

“后来圣宗帝想要劝降这位节度使,但是他却义无反顾的拒绝了,而圣宗帝本想一把火烧了节度使府邸,但是这位节度使却也是个机智之辈,他竟然在府邸的大门上口挂上一块木牌,然后圣宗帝就不敢进攻了。”

“什么木牌竟然如此神奇?可以抵挡圣宗帝的大军?”

齐宁有些不相信杨平说的,她觉得这肯定是后世演绎的。

“要不说这位节度使是个机智之辈呢,他在木牌上写着:大虞皇朝列位先帝之神位!”

众人一听之下不由击节赞叹这真乃神来之笔啊。

“不过这也彻底激怒了圣宗帝,因此他下令围困节度使府邸,最终那位节度使便活活饿死在府邸之中。而后圣宗帝感念他的忠义便将他的棺木用铁索箱运送下山运回节度使的老家安葬,而他活着的时候颁布的不允许铁索箱运送人的命令便被传承了下来。”

众人听完之后无不肃然起敬,如此忠义无双之人也是难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2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