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章 墨门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安州州城节度使府邸的书房之中安州州城城主金开正坐在节度使石方正的面前。

“师父再过五日便是您的六十大寿,如今这段时间州城之中一下子涌入了很多各方势力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恐怕不是好事啊。”

金开那胖胖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忧色。

“如今北方草原部族攻破我大虞边关,他们放出豪言将要劫掠我大虞皇都,这对于已经日薄西山的大虞皇朝来说无疑是又被重重地打了一拳,加上南方地区连年旱灾百姓民不聊生,各处百姓都是揭竿而起,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大虞皇朝气数将尽因此心里都开始活泛起来了。”

石方开很是无奈地说了一句。

“那不知门中对此有何指示啊?”

金开搓了搓自己肥乎乎的手问道。

“门中长老最近一直在潜心研读《万衍谶符》,据他们传来的书信说就目前各方势力解读出来的内容来看,大虞皇朝这一次恐怕真的挺不过400年这个大限了。”

石方正忧心忡忡地说道。

“师父我是不明白就凭那一本完全不知来历且完全看不懂的破书就就真的能够断言一个皇朝的运术?”

金开对于门中长老像是入魔般参研那本《万衍谶符》很是不理解。

“此事为师也不相信,可奈何从门中长老那边传来的消息来看,从那本书中参研出的信息最后都成真了。”

石方正无奈的苦笑道,想他自己也是门中长老曾经也被邀请参与到参研《万衍谶符》中,可奈何当时他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个可笑的骗局罢了,因此最后选择了退出。

但是后来那些门中其他长老们逐渐摸索出了其中的一些规则,勉强读懂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全部都得到了印证,这最终也让他不得不信。

“百年前也曾有人预言大虞皇朝气数已尽,但是后来还不是圣宗帝联合其他八家藩王最终成功靖难将大虞皇朝延续至今,也许这次也一样,说不准皇室中的某位藩王还能力挽狂澜。”

金开依旧觉得大虞皇朝还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之所以他会如此想完全是因为他对于大虞皇朝的认同和情感。

虽然他金开只是一个小小的安州州城城主,他平时也是贪财好色但是他打心底里却是个忠君爱国之人。

就和他们的门派一般,他们都是如此。

虽然他金开明面上是安州州城的城主,但是他背后却是墨门门徒。

他的师父安州节度使石方正乃是墨门长老,并且是墨门其下匠工殿的殿主。

要说这墨门也是传承千年的大派,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他们墨门之人平时都是隐藏身份,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其他身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墨门秉承着兼爱非攻的宗旨,因此无论什么时代也无论哪个皇朝墨门从不参与到争斗之中。

但是无论那个朝代建立后都会对墨门礼遇有加,并且极力拉拢。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则是因为墨门的锻造兵器和机关术天下无双。

而自两汉之后,墨门便与各朝代的皇室签下约定,他们墨门为皇朝提供武器和装备,而皇朝则默许墨门存在,并且不得侵犯墨门利益。

而到了大虞皇朝开国之后墨门便与大虞皇室签订了秘密契约。

大虞皇朝将富含铁矿的安州划过墨门,使其成为墨门匠工殿的所在地。

而历任安州节度使则由墨门提交人选,大虞皇朝不得提出任何异议。

可以说名义上安州乃是大虞皇朝的一个州,但是实际上安州乃是墨门的私有之地,他们在安州这片土地上可以执行自己的法令。

但是有权利就肯定有义务,毕竟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

墨门获得了大虞皇朝如此多的好处,他们也自然要付出了很多的。

首先墨门必须为大虞皇朝提供各种武器装备,这其中包括刀剑铠甲之类的兵器,也包括攻城车、回回炮、车弩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

可以说墨门就像是大虞皇朝六部中的工部,但是他们却不负责营造宫殿、修建驿路、疏通河渠之类的活计。

如果他们这些也做那就真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虞工部了。

不过即便如此大虞皇朝历任尚书都将安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毕竟正是他们抢走了自己的部分权利也让大虞皇朝的工部多少显得有点不完整。

墨门除了要为大虞皇朝提供武器之外,大虞皇朝还给他们制定了很多限制性的条件。

这其中就包括安州拥有的军队不得超过一军,安州的机关术不得传到其他州,安州的贸易必须把控在大虞皇朝的手中、、、、、、、

如此一来墨门虽然成为了安州的主人,但是在这将近四百年之间他们却依旧没有太多的发展,依旧被大虞皇朝牢牢地把控在手中。

而由于长时间与大虞皇朝亲密无间的配合也导致了墨门成为了最最忠君爱国的江湖势力。

他们对于大虞皇朝的忠诚比之一般人要坚定的多,就比如那百年前定下活人不得使用铁索箱运送的节度使。

即便当时圣宗帝如何的威逼利诱他都不为所动,直至最后饿死他还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写满了: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从中便可以看出墨门的对于大虞皇朝的忠诚。

但是这世间却没有永远不便的东西,在时间的侵蚀下即便这天地也会海枯石烂,更何况是忠诚呢。

在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忠诚之后墨门的门徒们发现大虞皇朝越是日薄西山对于墨门的压榨就是越甚。

特别是自圣成帝开始,随着朝堂局势的混乱草原部族的开始慢慢崛起,北部边塞的战事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导致了安州这边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即便是后来到了武帝崛起成功的将草原部族打的抱头鼠窜,但是这对于安州州城却并非好事,由于圣武帝的穷兵黩武导致武器需求大增,所以他们安州就更加艰难。

加上后来圣武帝下达了灭佛令直接将屹立江湖数千年的佛家直接被屠灭,这对于同样属于千年大派的墨门不由有些胆寒。

因此墨门中的一部分人在圣武帝时期就开始谋划摆脱大虞皇朝的控制。

而真是因此他们才会得到了那本据说可以预测皇朝更替的《万衍谶符》。

不过墨门之中还有很多人认为他们应该继续保持对大虞皇朝的忠诚,毕竟这是他们墨门可以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这其中就包括金开。

“这大虞皇朝是否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也非我们师徒二人可以知道的,大虞皇朝只能听天由命了,而我们也只能自求多福。”

石方开叹息了一口气说道。

“对了,如今前来安州为我祝寿的都有哪些人啊?”

“回禀师傅,目前已经到了安州州城的江湖门派便有儒门其下稷下学宫的水月先生、道门天一派紫云道长、离恨宫的青菱夫人,还有一些小门派的人则是不入流的。”

金开将江湖门派中最重要的三人说了出来。

“我是实在没想到这稷下学宫竟然会派水月先生过来为我祝寿,要知道儒门与我们墨门从来都是尺布斗粟相互看不顺眼的。”

石方正听到水月先生的名字不由大为吃惊。

要知道儒门与他们墨门一样也是长期依附于历代王朝而存续的。

不过他们的方式与墨门截然不同,墨门与大虞皇朝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儒门则是彻底的融入到历代王朝之中。

虽然他们一直秉承着与皇朝休戚与共,为皇朝鞠躬尽瘁。

但是在石方正看来,这都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自我标榜而已。

他们嘴上说着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实则是无论是谁得了天下他们就会舔着脸效忠他。

虽然墨门也会如此,但是起码不会如儒门那般说一套做一套。

君不见今日国破泪满衫,他日把酒迎酋奴。

而这种儒门之人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多不胜数,当然石方正也不否认儒门中也有真正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但是相对来说那朝堂上出自儒门的衮衮诸公大多都是软骨头。

而儒门看不起墨门甚至有些敌视墨门则完全是因为儒门觉得墨门乃是天下祸乱的助力之一,是墨门的武器和装备助长了战争,早就了无边的杀孽。

儒门认为他们所追求大大同世界是无兵戈之争,人人争相学习圣贤之言,谦恭礼让友爱互助,他们的儒门与皇帝共治天下。

“也不知道这儒门派来这水月先生前来是有何谋划的?”

金开摸着肥嘟嘟的下巴说道。

“儒门之人虽然道貌岸然,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用说阴谋诡计的,想那水月先生也算是当世的大儒之一了,因此他的目的我们就不用猜了,到时候他自然会告诉我们的。”

石方正想了一会儿说道。

“对了虽然我们儒墨两家不和,但是既然这水月先生已经到了我们安州,你也不可怠慢了人家,安排好他的食宿可别事后烙下话柄了,对了这老小子现在身在何处啊?”

石方正又补充了一句。

“回禀师父,据下面的人汇报水月先生此时正在十二元辰道上拓印题字和诗词呢!”

“这老小子,恐怕是来给我拜寿是假过来拓印这些诗词歌赋才是真的。”

石方开苦笑着摇摇头。

“对了紫云道人那边你可安排好了?”

说道紫云道人石方正的脸色表情则是要轻松很多。

“已经安排好了,他们就住在东篱别院之中。”

金开立刻回答道。

“至于离恨宫的青菱夫人就直接安排到你师母那里去吧,毕竟她们熟。”

石方正略作沉吟后吩咐道。

“至于其江湖门派中的人你就自行安排吧,对了你的安排好人手保证这些人的安全,毕竟这些家伙说不准之前就有仇,要是在我们安州出现了意外可就丢尽了我们墨门的面子了。”

想了一会儿石方正吩咐道。

“师父你放心,这件事情弟子我早就考虑到了,不过紫云道人那边我们就不用考虑了,此次他身边可是带着清静散人呢!”

金开笑着说道,的确如他所说此次紫云道人的安全完全不用他们考虑毕竟清静散人可是被誉为“道门剑仙”的,他的武艺绝对是出神入化的。

“对了朝廷最近急奏频发,一直在催我们加快速度,眼看着北方的草原部族已经快要整合完毕了,接下来的大战已经势不可挡了,你最近可要抓紧安排门人生产。”

想到昨晚接到的第五道诏书,石方正不由苦恼起来。

原本今年的朝廷的安排的任务他们都已经完成了,可没曾想北边三座边城一破局势立刻变得紧张起来,而大虞皇朝为此再次向安州下达了新的命令。

“现在已经安排门人们加班加点在生产了,只不过由朝廷需要的数目实在太过巨大,因此匠门们现在多多少少都有些怨言。”

金开无奈的说道。

“早在圣恒帝刚登基之时,我就上书请求过他放开对于安州的粮食管控,让安州的人口数量稍微往上提一提,毕竟当时圣武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实在太过严重,我们当时为他们补充的兵器数量巨大,可没想到圣恒帝却立刻就驳回了我的请求。如今可倒好,现在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早干嘛去了。“

说到这里石方正的脸上露出了怒容,对于大虞皇朝以贸易手段控制对安州的粮食输入来控制安州人口他是十分反感的。

“不过索性我们最近二十几年的机关术有了极大的进步,否则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按时给朝廷交付兵器呢!”

金开赶忙开口宽慰他的师父。

“说道这机关术,为师就痛心疾首啊,当初要是为师能够将那本无名奇书给全部记录下来就好了。”

一边说石方正一边捶胸顿足。

“师父你也不要难过了,毕竟谁也没想到那本奇书会不翼而飞啊!”

金开虽然是在安慰他师父,其实这也是在安慰他自己。

想当初他们从离恨宫一个女子那里骗来那本奇书,可没曾想还没等他们看上几页那奇书就不翼而飞了。

为此当时他们师徒没少给那位少女赔不是,甚至还搭上了他们墨门的一把传承了数百年的玉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85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