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三章 洛王穆林烔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洛州州城城南的一座精致的小院之中,一位身穿红袍的官员正对着一位年轻人躬身行礼。

而这红袍官员的身边站着一位身穿甲胄的长须中年人。

“洛王殿下,如今我朝廷运抵北方的粮食和军用物资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往我洛州州城回运了。”

那红袍中年官员回禀道。

“回运的粮食和物资统计的如何了?大概有几成了?”

那少年人将手中的奏折粗略地看了一下便放在了一旁。

“回禀殿下,由于北方现在十分的混乱,不少城池都被草原部族给围困道路也不通畅,因此现在运抵我洛州州城的粮食和物资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

那红袍官员有些紧张地说道。

“不足十分之一这也太少了,你得加快速度否则这些粮食和物资最终都会变成草原部族的补给。”

少年人捏了捏额头说道。

“北部边塞的百姓紧急内迁的事情施行的如何了?”

想了一会儿少年人再次问道。

“南迁事宜已经执行了,可还是因为草原部族的原因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并且有不少百姓安土重迁不愿意背井离乡,他们都认为这一次草原部族是打算前去劫掠皇都的因此他们不会太过危险。”

红袍官员用袍袖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刘将军,你且说说看如今草原部族的具体情况,你给我分析分析看看草原部族这一次到底是打算搞什么名堂。”

少年人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问那身穿甲胄的长须中年人。

“回禀殿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草原部族估计还在修整,毕竟虽然这一次他们连破我们三座边塞城池,但是由于彭州军的誓死血战导致了草原部族也损失惨重。”

这刘将军中气十足地说道。

“这也不该啊,草原部族即便是损失了数万人,按照他们目前的人数只要一路南下我大虞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将溃散的军队给集结起来才对啊!”

被称为洛王的少年人凝着眉不解地说道。

“江大人,你们兵部可有什么消息?”

洛王转头问向坐在边上的一位中年人。

“回禀殿下,兵部那边也没有确切的消息。”

被称为江大人的中年人起身回禀了一句。

“陈公公,你们北司那边可有什么消息啊?”

洛王转而有问向了站在他身后的那位面白无须之人。

“回禀殿下,咱家也没有收到什么消息,不过倒是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不知道是否与草原部族暂时没有大规模进攻有关。”

被称为陈公公的老太监细声细气地说道。

“哦,你且说来听听看!”

洛王、江大人以及刘将军三人都朝他投来了询问的目光。

陈公公见三人都盯着自己于是也不敢再卖关子他赶忙说道。

“咱家听说北边的细作们送回了一份情报,这情报里说草原部族之所以暂停了行动是因为土谷族的土谷王被杀,而鲜卑族的可汗被人给俘虏了,现在这两族陷入了混乱之中,因此草原其他部族都忙着稳定这两个部族呢!”

“竟然还有这等事情,这消息是否可靠?”

陈公公的话让洛王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这个咱家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北司的这些细作都是精挑细选的,送回来的情报应该不会有误的。”

陈公公虽然知道这情报大概率是真的,但是却也不敢说的太满。

“那到底是哪支不部队杀了土谷王又俘虏了鲜卑可汗的?”

洛王很是好奇到底是哪支部队如此勇猛竟然能够干掉土谷王又俘虏鲜卑可汗,这样的功劳完全不亚于彭州军歼灭数万人。

“说来也奇怪,从细作送来的情报上看,他们也没有搞清楚这些人是谁,就连草原部族到目前为止都没搞明白,而我们大虞者一方也在仔细盘查。”

“还有这等事情?按照道理来说既然有人杀掉了土谷王又俘虏了鲜卑可汗立下了如此不世之功应该向上官禀报才对啊!”

洛王很是不解,一般来说这样的功绩只要上报上去朝廷定然会给与极为丰厚的封赏,不说加官进爵但是赏赐的金银财帛就能让人眼红,可到如今还没有人来报功这就不合理了。

“刘将军你说那些各地的援军有没有可能因为眼红这些军功对那些杀掉土谷王俘虏鲜卑可汗的军队出手?”

洛王可是知道这些军队中一直存在上级冒领下级军功的传统,并且他也直到有些藩镇军和藩王军存在杀良冒功的情况。

“殿下,我想这不太可能,因为即便他们真的这么不智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事后他们也一定会将土谷王的头颅以及鲜卑可汗上缴给朝廷以换取军功的,但是按照陈公公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前来领功,这就说明各地的援军应该并没有这么做。”

刘将军一板一眼地给洛王分析了一下。

“那这事可就蹊跷了,这些家伙拼死突袭草原部族成功斩杀了土谷王俘虏了鲜卑可汗,可他们却并没有上报朝廷领取赏赐,难道这些家伙真的只是为国为民并不想要赏赐?”

洛王自言自语道。

“殿下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哪有人不要朝廷的赏赐的!”

一直在旁旁听的另外一人说道。

“卢大人言之有理。”

洛王回味了一下后也觉得自己的猜想有些可笑,这世上哪有人不喜爱财物和权势的,即便是不爱财物和权势朝廷还可以赏赐美女吗。

“殿下有没有可能这些勇士已经被草原部族的骑兵给截杀了,所以他们才没有上报朝廷领取赏赐?”

坐在卢大人身边的另外一人说道。

“向大人说的倒也合情合理,如果这些人在半道上已经被草原部族斩杀,而他们临死之前与鲜卑可汗同归于尽因此才导致鲜卑和土谷两族

混乱起来,这的确说得通。”

洛王一拍案几不由点头说道。

“可是殿下恕老奴多一句嘴,目前北司的细作送回来的情报来看草原部族并没有人承认击杀了这些人。”

陈公公见洛王如此激动不由小声地提醒道。

“哎,也许是因为此事过于机密导致你北司的细作没有打听出来呢。”

洛王依旧坚持自己想法。

“你们知道到此次皇叔祖将我从皇都派到洛州并非是让我直接就藩洛州的,他命令我来洛州就是为了组织接下来的防线的。”

洛王直接将自己此次来到洛州州城的目标说清楚了。

那红袍官员以及刘将军两人表情全部都肃穆起来。

要知道以前北部边塞的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是由幽王负责的。

幽王作为皇朝最北部的藩王,其常年与草原部族征战也正是因此他在大虞的藩王之中享有非常高的威望和地位。

以前圣武帝在位的时候对他也是非常倚重,即便是后来的圣恒帝继位后他的地位也从未受到影响。

但是如今圣恒帝竟然派年纪轻轻的洛王前来洛州阻止抵抗草原部族的军队,这明显是想要分老幽王的权利。

这种事对于红袍官员和刘将军来说都算是神仙打架的事情,他们这种凡人本应该离得越远越好。

但是现在他们却直接被卷入了这场斗争之中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如何。

不过无论以后的情况如何,他们现在也只能抱好洛王的大腿,毕竟幽王那边人才济济自己投靠过去根本没有什么出头之日。

至于保持中立这种事情那就根本连想都不能想,除非自己是不想活了。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放心皇叔祖并非是要我与幽王争权,只是如今边塞三城被破十数万的草原大军虎视眈眈,他们究竟会从哪里突破南下还未可知,我来洛州州城只是防患于未然而已。”

洛王轻声地安慰已经额头冒汗的两人。

对于洛王的说法红袍官员和刘将军则是满心都是不相信。

他们可是知道这次随同洛王殿下来到洛州的这几位大人的。

首先陈公公乃是北司乔公公的心腹,主要就是负责的就是刺探草原部族的情报,他是北司能够最快知道草原部族动向的人。

而那位江大人则是兵部职方司郎中江峰,他的职位乃是正五品的官员,虽然看似官阶不高但是在兵部却是权柄极重的。

他负责的执掌大虞所有的军事地图,主要负责策划和布置前线并且有权调配各支军队进行布防和进攻。

可以说这位江大人乃是兵部主要负责策划和组织的战争重要推手。

而那被洛王称为向大人的则是吏部考功司主事向世勋,他虽然官阶只有从五品,但是与江峰相同他在吏部的地位也是极重的。

考功司顾名思义乃是兵部考核各地官员的主要部门,他们主要就是对各地的文官进行政绩考核,以方便官员以后的升迁调任。

可以说他这个从五品即便是一品大员也要小心应对,否则他完全可以在对方的政绩考核上使点手段,到时候这些大员也得头痛不已。

而那位卢大人名叫卢建忠乃是吏部司勋主事,他们的司勋司与考功司虽然看似只能重合,但是他们所面向的目标不同。

考功司考核的是文官的政绩,而司勋司则是考核将领们的功勋的。

虽然兵部也有自己考核将领们功勋的部门,并且北司也和司勋司的职能相似,但是司勋司依旧是武将们最在意的部门之一。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皇帝封赏武将爵位时第一参考的就是司勋司的评价。

相比较于官位和财物的赏赐,武将们对于爵位的热衷自古以来就不曾减少过。

曾经就有古诗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作为武将典范的飞将军李广都对封侯如此执着,因此获得爵位对于武将的吸引力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可想而知这位司勋司的主事卢大人在武将那里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了。

其实让红袍官员和刘将军最最不相信的便是这洛王。

洛王名为穆林烔,虽然是当今圣恒帝陛下的侄孙但是其地位要比其他的藩王高的多。

即便是德高望重的幽王与这位年轻的洛王相比,他在军中的威信可能还未必能够比的上洛王。

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因为洛王本身在军中有什么建树,而是因为洛王的身份比较特殊。

这位洛王穆林烔并非普通的藩王,他其实乃是先帝圣武帝之子。

圣恒帝乃是圣成帝的儿子,与圣武帝的父亲圣隐帝乃是一奶同胞的兄弟。

而后圣隐帝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圣敬帝、圣愍帝、圣武帝分别继位,这也成就了:寺人为乱,三子称帝的预言。

而当年圣武帝暴毙之后,由于圣隐帝其他的子嗣难成大气,而圣武帝的子嗣也都太过年幼很容易成为宦官和朝臣们手中的傀儡因此最终大虞皇室选出了圣恒帝继位。

而作为前朝太子的洛王处境就比较尴尬了,当时甚至有大臣秘密上书恳求圣恒帝斩杀洛王以除后患。

但是圣恒帝作为一心想要匡扶大虞的有为帝王,他觉得如此做有失仁君的风范,因此直接以离间天家血肉亲情为由将上书的大臣们贬谪流放到了羁縻州,并且永不得回大虞皇都。

不过虽然洛王的性命是保住了,但是经此一事圣恒帝也担忧有些居心叵测之人会撺掇年幼的洛王以皇位正统为由起兵谋反。

因此圣恒帝只得将洛王留在了皇都并且亲自教导,可以说着他对待洛王比自己的亲孙子也不遑多让。

这也导致虽然洛州乃是洛王的属地,但是自始至终洛王也没有能够到洛州就藩。

而如今洛王已经长大,圣恒帝也已经年事已高,因此如今边塞的局势已经糜烂到如此境地他也值得让洛王出面。

凭借着当年圣武帝在军中的威望,洛王在军中定然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只要他能够在这一次的对抗草原的防守战中能够取得一定的功绩,那么他就有机会替代幽王成为北方下一个主导军队的藩王。

而圣恒帝之所以想要以洛王替代掉老幽王并非是因为老幽王不够忠心也并非他质疑老幽王的能力,而是因为圣恒帝知道老幽王和自己一样年事已高,最终自己和老幽王都会被时代所淘汰掉。

而老幽王的儿子幽王师世子的能力实在堪忧并不是可用之才。

至于洛王的忠心圣恒帝自始至终都没有质疑过,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对于洛王的秉性他非常的清楚,更加关键的是圣恒帝知道朝中的百官没有人会支持洛王上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5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