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二章 师兄敬子正

书名:宁颂 作者:绿毛臭豆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7

李毅一路沉思着回到了客栈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听完冯老三的叙述后,他感觉当年暴民这件事情里无处不透露出古怪的感觉。

首先是官府方面的态度很耐人寻味。

开始的时候官府是第一时间就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这就有点不符合官府平时做事的风格。

要知道发放救济粮这种事情官府一般都是在外部压力增大到无法承受的情况下才会开仓放粮。

而五年前官府却是在看到灾民聚集到泗州郡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开仓放粮。

如果说是因为当时的官府官员爱民如子,他们看不得百姓遭灾那就更是笑话。

不是李毅对于大虞皇朝的官员有偏见。

但凡这些官员稍微能够清廉一点大虞皇朝也不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那么多如草军这般的盗匪。

更何况当时泗州郡城中那么多官员也不可能人人都清廉如水,但凡有一个官员反对这事都应该会被拖上一段时间。

而接下来的救济粮突然减少和救济粮被以次充好这更加说明了官府在这次事件之中定然有很大的问题。

至于他们派遣官府衙役去保护税仓和救济仓这更加显得突兀。

税仓和救济仓是什么地方,那可以算是泗州郡城的根基所在。

这两个地方不光关乎到城中百姓的口粮更加关乎到那些官员的乌纱帽。

就这样的地方在修建的时候能够不考虑敌袭和被破坏?

而区区一些灾民能够轻易攻破这样的地方?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官府在得到灾民即将劫掠粮仓的时候竟然把全城所有的衙役都派往了粮仓守卫,这岂不是杀鸡用牛刀小心的有些过头了吗。

再从灾民这边考虑就感觉更加奇怪。

其中最让李毅感觉奇怪的就是冯老三说的突然出现的激进的暴民。

从他的描述来看,这些激进的暴民好像是在故意引导着灾民一步一步地走向某个预定好的结果。

首先他们煽动灾民们去官府要说法这种行为就看起来怪异。

因为但是大多数的灾民在还有救济粮可吃的情况下去找官府要说法就很不和常理。

一般情况下官府在百姓心中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百姓对于官府天生就带着一些畏惧。

大多数情况下老百姓都是逆来顺受的性格,只要还有活路他们一般都会铤而走险,更何况是跟官府翻脸。

而当官府的衙役将他们的驱离之后,他们就开始策动暴动去打劫税仓和赈灾仓。

这就更说不通了,官府面对灾民的抗议只是出动衙役将他们驱离,在李毅看来官府做到已经很温和了。

而这些灾民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想要去与官府对抗去抢劫官府的粮食,这可是彻彻底底的造反啊。

按照大虞律令造反可是重罪,最轻都是要流放边塞为苦役并且是世世代代为奴,重则是要夷三族的。

面对如此的重罪他们想都没想就同意一起造反了?

难道这些灾民都没有脑子吗?

最关键也是让李毅确信此事之中百分百有问题的就是面对灾民劫掠屠杀城中富户时的态度。

城中如此多的富户被劫掠屠杀,官府之人一个都没出面这完全说不过去。

且不说他们将衙役们调回城中抓捕这些暴民,就算他们将城门关闭也不至于让暴民如此肆无忌惮。

当时如果官府下令关闭城门,那么暴民肯定不会在劫掠之后能够大摇大摆地逃出泗州郡城。

李毅开始对当年这件事情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他感觉这其中肯定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也许他真正的仇人不光是那些凶残的暴民,还可能有其他一些人。

李毅在房间里思索了一两个时辰,直到夕阳西下天色将晚却依旧没有头绪。

在他看来如今的线索太少他必须的找到当年直接参与此事的人才能够找到真相。

可如今那些暴民们已经被边塞服苦役,而据冯老三说当时泗州郡城的几位官员全部都升迁调往了别的郡县了。

到这里线索算是断了,但是李毅却并不大打算放弃,他必须要查清楚当年事情的真相,他必须为父母和姐姐报仇。

第二天李毅便询问出敬府的方位前去登门拜访。

对于自己这位屡试不中的四师兄李毅却不敢有任何小觑之心。

因为根据柳羽和泰极子的描述自己的这位四师兄只能用四个字来评价:智近乎妖。

单论智慧即使泰极子也承认自己比不上敬子正。

只可惜他在科举一途始终不顺,也许泰极子的预言是的,也许他真的此生都与科举无缘。

李毅寻找路找到敬府,递上拜帖之后没多事一个身穿长衫的年轻人急急忙忙地从府里跑了出来。

“我师弟在何处?快让我看看。”

敬子正一边走一边朝着大门口张望。

李毅这才看清楚自己的这位四师兄,敬子正身高越有七尺半比李毅高出一头。

他的身高算是比较高挑的,但他的身形却是十分消瘦,李毅估计他肯定是每天都在宵衣旰食刻苦读书以备科举考试。

敬子正的长相在李毅看来是十分英俊的,他剑眉朗目,鼻梁高挑,脸部的线条硬朗看起来颇具气势。

等他靠近了李毅才发现他身上穿的这件长衫与普通的儒士长衫有这明显的区别。

他的长衫衣袖之上绣着八八六十四卦,圆形的领口也被修成了太极的阴阳鱼图案,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这长衫的异处。

他的头顶之发髻上插的乃是一根玉质的发簪,这发簪上雕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

李毅从这里判断出自己的这位四师兄虽然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他对于自己道门身份的认同要远高于对儒生的认同。

只是虽然师傅泰极子每天身着道袍也说鬼谷门乃是道门一派,但是李毅却觉得自己所在的鬼谷门算不得传统的道门一派。

毕竟谁也没看到过哪个道门一派的掌门可以肆无忌惮的编排三清道尊的。

“李毅拜见子正兄长。”

李毅立刻左手包右手行了一个道门的作揖礼。

敬子正却一把将他的手拉住,笑着说道:“我鬼谷门一派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边说边笑着将李毅拉进门去。

李毅也只能随着他进了敬府。

粗略地打量了一下敬府内部的情况,李毅判断出了自己的这位四师兄家境应该还算殷实。

据柳羽说四师兄所在的敬家乃是泗州城的大族,他们本就是书香门第前人之中出过很多进士,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连续三代没有出过进士了。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敬家靠着祖荫在泗州郡城也衣食无忧。

“快和我说说最近师傅他老人家可还好啊?柳羽那小子大半年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绕过照壁,来到前庭敬子正迫不及待地询问泰极子的近况。

“师傅他老人家身体康健的很,我出山时他老人还跟灵羽派的掌教私下打了一架。”

李毅笑着说道。

“还是为了山峰归属之事?”

敬子正端起茶盏满脸笑意地问道。

“正是,我上山这几年,每年灵羽门的掌教天都真人都要上门讨要,为此师傅每年都要与天都真人斗智斗勇。”

“说来老头儿也是活该,那山峰本就是灵羽派的地盘,还是那片山脉的龙脉所在,天都那牛鼻子估计每天做梦都想要把这山峰要回来。”

敬子正着示意李毅饮茶。

李毅也只能尴尬地捧起茶盏轻饮起来,对于背后揭自己师傅的短李毅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他的师傅的确很不着调。

“师弟此次回来泗州郡城可有收获?”

李毅听出了敬子正话中的意思于是说道:“有劳师兄烦心了,家仇之事现在线索断了我还在想办法。”

“不知可有什么我能帮助你的?”

敬子正之前听柳羽说过这件事,他深感李毅的身世凄惨很想要出一份力。

“本不该劳烦师兄的,但是我孤身一人有些事情不好了解,还请师兄帮我查询一下当年那批活着的暴民最终被流放到了北部边塞的具体地方。”

李毅一听敬子正要帮助他,他立刻起身作揖行礼感谢道。

“如今北部边塞情况危机,家兄在北部边塞腆为军司马一职,我本就打算北上助他一臂之力,正好可以为你打听一二。”

听到敬子正要北上支援边塞抗击草原部族打草谷,李毅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

他此次下山本就是历练,要是能够去到北部边塞抗击草原部族也算是为这天下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了。

“师兄既然有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师弟我也想要惭凫企鹤,效仿师兄保家卫国。”

“哈哈,如此甚好,有师弟在我俩师兄弟齐心定可在战场上大展一番拳脚。”

敬子正听得李毅要跟着自己一起前往边塞立刻欣喜万分。

这不光是因为李毅愿意亲近自己,更加关键的是当初他在上山学艺之时不爱舞刀弄枪,因此他的武艺很差。

而李毅则不同,柳羽曾经跟他说过这位最小的师弟在武艺上的造诣极深,两杆双枪凌厉无比就连泰极子都称赞不已。

有李毅同行,他的生命安全也会得到极大的保障。

“除此之外,师弟还想知道当年在泗州郡城为官的那批官员如今都调往了哪里?”

李毅又提出了自己第二个请求。

“当初听说此事之后,我已经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之处,因为柳羽跟我提到你的身世之时我就开始调查此事了。”

敬子正站起身来走到前庭后面的一间书房之内,好一阵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一本小册子。

“师弟,这是我这几年打听到那些官员的具体信息。”

李毅满脸的错愕,他实在没想到敬子正对于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师弟竟然如此上心。

他小心翼翼地将敬子正递过来的小册子双手接过来。

“师兄大恩不言谢,师弟欠你的恩情定当粉身以报。”

李毅说话都有些颤抖,他一揖到底恭敬无比。

“师弟说的什么话,我们是同门师兄弟,师傅说过我们鬼谷门一派人丁单薄,所以彼此之间都是家人,不要学习别派勾心斗角,如有这种人他就不配自称鬼谷门人。”

敬子正立刻双手将李毅搀扶起来。

“不过师弟你也不要太过急切,我调查后发现当年的那批官员如今都被朝廷调往了不同地区任职,这些人天南海北的都有,而且他们很多现在都位高权重,所以要想调查清楚怕是不容易啊。”

敬子正提醒李毅,他担心李毅因为冲动单枪匹马地去找这些人。

“师兄放心,我不是鲁莽之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五年都熬下来我不怕再等上一段时间。”

李毅将小册子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

“师弟如此说我就放心了,我打算两日之后就启程北上,不然我怕时间来不及。”

敬子正将北上的日期定在两日之后,从泗州郡城前往边塞快马加鞭也得十数日,因此宜早不宜迟。

“就按照师兄的意思办,我本就孤身一人也没什么其他重要事情。”

“既是如此,那师弟这两日就住在我府上,我们两日后出发。”

敬子正挽留道。

“恭敬不如从命!”

李毅躬身行礼说道。

随后,他暂时告别了敬子正前往所住的客栈将自己的包裹和武器带上,然后前往杨平的兄长所开的店面。

他在临走之前要跟杨平等人告个别,虽然几人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李毅觉杨平等人也算是自己的朋友,如果不告而别有些说不过去。

同时他也想要请杨平帮忙给衣重道带封信。

因为之前分别时他曾和衣重道约定自己要是离开泗州郡城给他去个信以方便以后联系。

不多时他就来到了杨平所说的地址。

当杨平知道李毅将要北上去抗击草原部族的时候不由惊讶不已,因为他也即将北上。

杨平的兄长乃是泗州郡城首屈一指的大商人,他掌握了不少北方商队。

此次因为北方局势不稳,家族内部决定支援边塞,便要求杨平的兄长将商队全部用以运输军队物资和给养。

而杨平因为都梁县城的生意关停也被家族安排到了北方管理商队运输的事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6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