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3章 天意

书名: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贾琮宝玉二人好不容易把薛蟠劝了回去,过了一二日贾琮闲了下来想着薛姨妈确实不容易,于是就去那边探望。

会面后果然只见薛姨妈有些郁郁寡欢,因涉及宝琴所以宝琴这几日也住回了薛姨妈这边,宝钗这几日都陪着妹妹屋内说话。

这时只听薛姨妈叹道:“说起来就是对不住你宝姐姐和琴妹妹,先是你宝姐姐因家里的缘故,进宫为女官之事作罢,如今你琴妹妹定好的婚事,竟然还被小看而退,姐妹两命运何其桀~”

贾琮立即安慰道:“姨妈也不要难过了,这时间反复小人何其多,宝琴妹妹知书识礼端庄秀丽,以后何愁找不到如意郎君;再者我与那梅翰林同在翰林院当值,其虽有学识但气度全无;其子与我同年算也认识,虽经梅翰林谋划进入京都府尹小吏,但我有意打听了一下,也并无什么过人之处,宝琴妹妹真嫁了过去才是误了。”

薛姨妈道:“话虽是如此说,但这事传了出去到底还是与我们名声有碍~”

一旁薛蟠这时插言道:“你们看着吧,待我找个机会看我不打断了那梅家小子腿方才解气!”

薛姨妈立即惊道:“你可千万不要胡来,前两年的官司才了你就忘了吗!更何况这次还是能时时面圣的翰林人家;妈妈如今也不求你什么,只求你安安生生的就比什么都强。”

贾琮也道:“大哥千万不要造次,要知道这可是天子门下,纵然这次我们吃些小亏,但是长远看去焉知不是吃亏是福?将来后悔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又说了些劝慰的话,薛姨妈心情稍微好了一些,倒是薛蟠犹自难平,咕噜了一句:“好没来由的胀气,也是怪我薛蟠没有本事,反正这京都里带着也没啥滋味,明儿我就收拾行装外面做生意去了,也省的在屋里气闷~”

然后薛蟠拉着贾琮又喝了一顿大酒,过后没几日果然就辞别母亲妹妹外出经商去了。

这一日,贾琮正在自己院里与香菱玩笑,忽见小红慌慌张张跑来说道:“东府老爷殡天了!”

贾琮一听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小红立即回答:“这是真的,东府来人通知了我们这边的两位老爷,如今正着人请十五爷你去呢。”

既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贾琮连忙去了荣国府正堂,只见此刻荣国府大小主子差不多都聚齐了,只听贾政正说道:“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

东府家人回答说:“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成圆满,升仙去了。”

众人知道问下人也再问不出什么,于是待人齐了就急匆匆往东府而去。

到了东府才知道出事时贾珍也不在宁国府里,尤氏得信后忙卸了妆饰,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贾珍回家再审问;一面通知了荣国府这边,自己就忙忙坐轿带了管家赖升一干奴仆出城去看。

到了观里,请来的大夫们见人已死,何处诊脉来?素知贾敬导气之术,总属虚诞,更至参星礼斗,守庚申,服灵砂等,妄作虚为,过于劳神费力,反因此伤了性命的,如今虽死,腹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便向尤氏回说:“系道教中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众道士慌的回道:“原是秘制的丹砂吃坏了事,小道们也曾劝说:‘功夫未到,且服不得。’不承望老爷于今夜守庚申时,悄悄的服了下去,便升仙去了。这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了。”

这样的大事尤氏也做不了主,只命锁着,等贾珍来发放,且命人飞马报信。一面看观里面窄狭,不能停放,横竖也不能进城的,忙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

然而虽然已给贾珍去信,但算算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贾珍方能来到,目今天气炎热,实不能相待,尤氏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这宁国府里寿木早年是已经备下,寄在此庙的,甚是便宜。三日后,便破孝开吊,一面且先做起道场来。

因宁国府里也没个当家男人主事,荣国府这边贾赦贾政辈分又高,所以就请了贾琏与贾琮兄弟,带着贾珩、贾璎、贾菖、贾菱等管着外面的事务。

而内宅方面,尤氏也请了王熙凤来帮衬,但是王熙凤一来有病,而来更加有气,所以就推脱不愿来,李纨又要照顾姐妹,尤氏只能请了自己母亲带着两个妹妹过来帮衬作伴。

且说贾珍闻了此信,急忙告假,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原来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且更隆重功臣之裔,一见此本,便诏问贾敬何职。

礼部代奏:“系进士出身,祖职已荫其子贾珍。贾敬因年迈多疾,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玄真观,今因疾殁于观中,故乞假归殓。”

皇帝听了,忙下额外恩旨曰:“贾敬虽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忠,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门入都,恩赐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

此旨一下,不但贾府里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而贾珍回到宁国府,先问了管家如今已如何,管家就把尤氏的谋划说了,贾珍听了,赞声不绝,然后快马加鞭奔入铁槛寺,从大门外便跪爬起来,至棺前稽颡泣血,直哭到天亮······

话说这边宁国府办丧事,每日里亲朋好友王公大臣来祭拜不绝,好在宁国府这样的豪门把这些事早就是先预备好了的,外面又有贾琏贾琮等族人帮衬,自然是忙而不乱。

内宅王熙凤虽然托病不肯来,但是尤氏三姐妹竟然也打理的井井有条,半点也不失礼数,这让宁荣两府上下顿时刮目相看,齐齐暗叹尤家门户虽小,但是却养了三位巾帼,让贾珍贾琏颇为自得。

然而贾敬这一死,虽与贾琮来说隔了房并不用停职丁忧,但宁荣两家血脉相连也算是热孝,如此一来,贾琮与黛玉原本已定下的婚事,日期只怕又必须往后再拖一两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