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0章 偏爱

书名: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一炷香的时间,贾宝玉在薛宝钗的帮助下,终于勉强把四首诗都写好,反倒是贾琮只写了两首就停笔不再多写,然后掐着时间与贾宝玉一起把诗稿交了上去。

贾妃元春在座上看着三春及薛宝钗林黛玉李纨的五言律,相比较之后赞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心中同时也对薛林二女更高看了一眼。

三春与李纨自然知道只论诗才,众人中薛宝钗与林黛玉确实更佳,所以并不生气,反而嬉笑着与薛林二人祝贺了一番。

这时元春再看贾宝玉所作,因自幼就偏爱宝玉,所以元春一篇一篇更加细看,看毕之后喜之不尽,含笑说:“这才几年的功夫,宝兄弟果然进益了!”

贾宝玉自然知道自己没有急才,大姐姐此时如此夸赞也是比较往年的缘故,心道若多给时间回去慢慢细作,自己倒有信心能做出比如今这四首更好的来,但是要在这短时间之内完成四首,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想到这里,贾宝玉偏过头去看了看贾琮,因为林黛玉的关系,如今贾宝玉看着贾琮就始终不得劲,但是贾宝玉也不得不承认,若论这诗词急智,贾琮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天的弟弟却更有天份,当年在孟府文会之上,贾琮一口气三首梅花诗就足见一般。

这时元春正好也最后看着贾琮的诗作,然乍一看却就让元春眉头大邹,因为入目第一首,竟然却是一首与今日之事毫无关联的《心安吟》。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这首五言律言词平淡,且并不是描绘‘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的任何一处,然而元春抬头看着下面挺拔而立的贾琮,又把此诗缓缓在心中念了几遍之后,仿佛抓住了点什么,然而却又始终难得要领。

元春知道贾琮绝不敢拿一首不相干的诗作来随便敷衍自己,如今一时难以领会,且人都口杂也不便直言相询,当下把这首诗的稿子折叠起来放进衣袖,然后再看过贾琮的第二首。

这次元春一看到贾琮这第二首杏帘在望,立时就深深的被吸引住了: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随着元春情不自禁的把全诗念出,一副农家的画卷就徐徐展开,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向往而不能得的生活吗?

外人只看见贾元春身居皇妃的风光,然而皇宫大内的隐私黑暗又有谁知,为了争宠当面甜言蜜语姐妹相称,背地里使绊子下黑手无所不用……贾元春能保全自身进而当上皇妃,自然其中也亲自领会过不少毒辣手段。

深宫之中多少个孤独的夜晚,贾元春望月兴叹,恨自己生在公侯之家,恨自己不得不为了家族的兴衰,而牺牲自我……

在座的其余之人只看见元春对着贾琮的诗稿发愣,心里猜测自家的这十五郎又写了什么惊骇世俗的诗词,竟引得元春如此失了方寸。

“可是作的不好?”贾母轻声问道。

这时元春才回过神来,笑道:“不是不好,反而是太好,竟让我心生向往以致失神,琮兄弟在诗词一道上果然造诣不凡。”

贾元春在自家人面前也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当下又直接指了这首杏帘在望为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贾宝玉看着贾琮又拔得头筹,心中虽有些羡慕,但是听闻了贾琮的杏帘在望之后心中倒也拜服,只有探春又问贾琮其余三首如何?

贾琮直言道自己取巧只做了两首,其中一首还是偏题之作,所以元春才避过不提。

众人只道贾琮做事有见地,不好的不如不做,又引得贾宝玉暗自感叹,心想早知如此,自己还不如也只精心做一首好的,想来也未必就不如了贾琮。

考校了弟弟妹妹的诗词,不知不觉夜已深邃,这时荣国府安排了夜宴,元春又命宫人送来琼酥金脍与家人分享食用,然后接下来又点了《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四出戏曲,大家听戏玩笑家常。

相聚的时候时光总是匆匆而过,很快就到了丑时,这时有太监进来对着元春跪启:“赐物俱齐,请娘娘点验等例。”

原本这些赏赐,宫中早就是根据贾氏家族中人的辈份自有定例的,然而不知元春做何想法,这时却又亲自调整了几样,最后赏赐下去,从贾母往下别人都一丝不错,只令人诧异的是,其中贾宝玉贾琮薛宝钗林黛玉四人的赏赐,比别人却格外多添了几样。

若说元春偏爱幼弟贾宝玉,再及今晚这四人作诗最为出色,多些赏赐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偏偏其中贾宝玉的赏赐又与薛宝钗一样,而贾琮的赏赐也与林黛玉一样,这样刻意的作为,就非常令人寻味了。

而又因贾琮与林黛玉早有婚约,所以姐妹们如今也打趣腻味了,倒是如今元春又弄了贾宝玉与薛宝钗赏赐一样这一出,再加上府里原本就流传薛姨妈传播的金玉良缘,此时更叫众人看向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目光都充满了戏谑起来。

贾宝玉混混沌沌倒不觉如何,反而频频望向林黛玉眼神复杂;薛宝钗也仿佛没有察觉到元春任何格外的用意一般,还是与平常一样荣辱不惊。

反倒是薛姨妈看见元春如此做派,心里暗暗欢喜之极。

众人谢恩已毕,时辰也到了丑时三刻,有执事太监启奏请驾回銮。

贾妃听了伤感异常,离别之际忍不住红着眼睛滚下泪来。

纵然贾母等人也十分舍不得骨肉分离,已哭的哽噎难言,奈何皇家礼仪规矩不得违错半分,当下元春只能洒泪而别,凤驾打道回宫。

再说贾元春回宫之后,少不得要仔细思量贾琮写那首《心安吟》悄悄送与自己到底有何深意,经过几日反复考量之后,终究还是看出了一些蛛丝马迹,然而虽知贾琮也是一片好心,但是也没大往心里去。

后来闲着无事时,贾元春又把当日大观园所有题咏自编成册,忍不住又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还有贾宝玉三春等自己这些弟弟妹妹来。

贾元春心想自己这次省亲之后,那偌大的一个大观园老爷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

如此一来,这园子岂不寥落?

况且如今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美景落魄,花柳无颜。

贾元春又想到自己那幼弟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生性原就比别的兄弟格外不同,若不命他也进去住了,只怕宝玉也会一时不大畅快,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

还有那十五郎琮哥儿,少年秀才天资过人,一则同住进去也能与宝玉相互激励上进,二则也能堵住外面一些悠悠之口。

贾元春思量妥当,遂命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去下了一道自己的口谕,让贾母安排贾宝玉贾琮住进大观园去读书,其余姊妹也可自行挑选庭院居住,却不可因自己不住而禁约封锢了大观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5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