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章 爱才

书名: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梅秀才身为堂堂翰林之子,如今丢了脸面,自然无颜继续留在文会。

他这一走,也在众人意料之中,只听孟杰笑道:“梅兄学识不错,但到底气度还少了些,如今他既已走,且不管他,大家还是继续作咏梅诗。”

众人大笑,姚秀才说道:“孟兄说笑了,如今十五郎顷刻之间连昨咏梅三首,吓跑了梅士仁,此刻只剩下半柱香时间,如何还能作出更好的,罢了,今日文会咏梅诗魁首只怕要落在十五郎身上了。”

有书生附和:“我等空长年岁,今日咏梅诗齐败于一总角少年之下,真是惭愧,回去之后必然加倍苦读,以期迎头赶上。”

众人都齐笑道:“罢了罢了,我等今日俱败于贾十五郎也~”

有贾琮三首珠玉在前,如今所剩时间不多,众人也就失了争锋的心思,此次咏梅最佳自然也就是贾琮三首之一了。

大家又在这梅亭内品鉴了一会贾琮的咏梅诗,突然有下人来回报,孟大学士终于面圣回归,如今请众人前去沧澜别院相见。

沧澜别院是这拙园的主要庭院之一,由于距离梅亭较远,待孟杰率领一众青年才俊来到时,沧澜别院已经是人声鼎沸。

只见这别院内外两厅共设下十几桌筵席,如贾赦贾政这般有官身者俱在内厅,此刻正与孟大学士谈笑生风。

无官身者自然只能就坐于外厅,当然也有少主孟杰热情相陪。

也许是先前贾琮梅花诗大出风头,此刻就连贾宝玉也沾光能就坐于靠近内厅第一桌,目光穿过人缝依稀可见孟大学士。

与时刻留意内厅动静的其他人不同,贾琮明显更关注宴席上的佳肴,只见八宝野鸭,佛手金卷炒,墨鱼丝,爆炒田鸡,芫爆仔鸽,干连福海参,花菇鸭掌,五彩牛柳······色香味俱全,就乃御赐桑落酒,就连米饭也是御田胭脂米,令贾琮食指大动。

文会宴八人一席,贾琮这桌除了贾宝玉,还有孟杰,姚季,李宇,张迁,周兴,高成,共八人,除了二贾之外余者俱是秀才。

这时只见厅内孟礼大学士站起高声笑道:“此次文会,全得各位抬爱才有此盛事,老夫敬大家一杯。”

众人听了全举起酒杯站起陪饮。

待众人落座,然后再听孟礼说道:“老夫因故来迟,还未闻得今日佳作,如今齐聚,何不以佳作下酒,我等共饮之~”

众人当下大声叫好,然后内厅中立刻就有人拿出自己先前游园所得之诗词,然后孟礼与另几位同样德高望重者一起品论,若遇上好诗好词,果然就浮一大白。

一时之间,内厅热闹非凡。

而外厅之上,诸生虽恨不得自己能以身代替,进去与孟大学士把酒论诗,然而身份的天然差距,只能干坐羡慕着。”

坐在贾琮对面的姚季姚秀才,仿佛始终对贾琮格外关注,这时只听他对着贾琮问道:“十五郎,你平时除读书外都做些什么?”

好吧,谁让自己年纪最小,如今都只叫自己十五郎了,贾琮如此暗想,嘴里回答道:“少年人玩的都玩,下棋斗虫、蹴鞠画画、钓鱼射箭,我都会一点,姚兄平时玩些什么?”

姚秀才放下手里的筷子,回答说道:“我偶尔下棋之外就全是读书了。”然后又问贾琮:“你竟有如此多的空闲,不怕耽误读书吗?尊家大人也不管你?”

这时贾宝玉抢着说道:“我最羡慕的就是十五弟这一点,平日里也不怎么见他看书,诗词话本张口就来,还有那围棋也是不俗,甚至想要外出上街也是说走就走,最妙的是大伯父还从不会斥责于他,真是羡煞人。”

姚秀才道:“果真如此自由,倒真是叫人羡慕。”

这时孟杰突然笑着插话道:“姚兄你是想都别想,尊大人身为正三品吏部左侍郎,还望着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贾琮此刻才知道,这姚秀才还是正三品吏部左侍郎之子,难怪先前有人说,他与在座的其他几人身份也不下于自己,却不知道都具体是什么身份,然而孟杰没有主动介绍,贾琮也不好细问。

就在贾琮几人聊的正欢之时,突然又听见里面孟礼的声音在大声道:“拜读了各位大人们的大作,不如再看看外面俊才们又有何佳作,如何?”

众人齐称大善,于是孟礼这才又让孟杰把各位书生们作的诗词呈上。

孟杰早有准备,把大约十篇诗词亲自递了进去,这些诗词全是诸位书生先前公议过最好的,其中就包括了贾琮的三首咏梅诗。

只见孟礼与几位大儒接过诗词稿纸一起品鉴,先是排除了几首,又夸赞了几人,然后只剩下贾琮的那三首没评。

其实孟礼与其他大儒看见三首咏梅,同出一名叫做贾十五郎之手,心中诧意就询问了旁边的孟杰几句,孟杰把梅亭当时的情景大约一说之后,大家顿时对这年纪不过总角的贾十五郎更有了一见的兴趣。

只听孟礼笑着对贾赦说道:“贾将军,这十五郎是贵公子否?”

贾赦笑答道:“正是犬子。”

孟礼环顾四周笑道:“想来也许还有人不知,贾将军这位公子年纪不过总角,如今两本风靡京都的话本,俱是出自此童之手。”

立刻就有人问:“莫非就是写出《搜神记》与《鹿鼎记》的贾十五郎?”

孟礼回答:“正是。”然后又对着贾赦道:“贾将军有如此佳子,何不叫进来一叙,相信还有各位大人们是对这神秘的十五郎很感兴趣的。”

贾赦自然乐于看见自己的儿子扬名,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昨日交代的任务,今日会被贾琮完成的如此之好,如此高的评价,何止是让孟大学士高看一眼而已。

正要亲自开口叫贾琮进来,却见一旁孟杰抢先道:“老世翁请安坐,晚辈去请贾世兄。”

然后就见孟杰飞快跑出内厅,走到自己原先的位置坐下,略显诡诈的说道:“十五郎,里面诸位大人要见你,还有,我家老爷说不得还要亲自考你,如何,有些紧张的感觉吗?”

只见贾琮笑指着孟杰道了一句:“孟兄你一定是故意的。”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进了内厅,来到首席前,躬身见礼道:“见过各位大人。”

厅内在座之人无不是饱学之士,这时仔细打量了稳步进入的贾琮,只见其眉疏目朗,模样不错,神态举止从容大方,心想到底是豪门大家出身的哥儿。

孟礼身为主人,官职又最高,所以首先问道:“你就是写出那《搜神记》的贾十五郎?”

贾琮回答道:“《搜神记》也只不过是玩笑之作,晚辈家族排行十五,因年纪小还没取字,所以就胡乱以十五郎落了款。”

听见贾琮回答条理清晰,孟礼点了点头,又问:“在何处进的学,先生又是哪位,如今在读哪些书?”

贾琮回答:“晚辈进学于族内家塾,先前有吴先生教导启蒙,如今吴先生回乡,就自己在家目下正读春秋三传。”

孟礼越发有了兴趣问道:“已学制艺否?”

贾琮道:“还未曾学过,原本定下今年开春就开经学习制艺,只不过如今吴先生已经辞馆,晚辈纵然有心想学,也还得待家塾中聘得名师了。”

孟礼拊掌笑道:“延师一事暂且不说,听你之言看来你倒是个有力健行远之策的,如今我等都已知你作诗与写话本之才,却不知你在四书五经是否也同样有天份!刚才你说你正读春秋三传,那我问你左传读了没有?”

贾琮道:“看过,只能背诵到桓公18年,且还不能详知文中意韵。”

如今贾琮无名师教导,已然能够自己先行熟读背诵,再别人看来贾琮确实是爱读书的。

要知道,如今可是讲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年代,肯下苦功夫背书且又天资聪慧者,总是能让人高看一眼。

孟礼点点头,心知贾琮绝不敢在自己面前撒谎,但还是继续考验道:“既如此,你就从隐公1年开始背一段如何?”

《左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如今科考的五经之一。

全文正是从隐公1年开始,到哀公27年结束,共18万字左右。

此时只听贾琮徐徐背诵,声音阴阳顿挫,吐字清晰,很快就背诵到隐公5年,其中并无一处错误,可见贾琮先前绝不是任意夸口。

“可以停下了,一处未错,可见你果真是用心了。”隐公5年刚背完,孟礼觉得已经不用再考下去了。

大厅之内除了贾赦如今荒废了诗书,其他人谁不熟读四书五经,如今见贾琮小小年纪竟能如此了得,俱都生起了爱才之心。

又听孟礼对着贾赦赞道:“令郎天资过人,小小年纪又有苦读之决心,实为难得,贾将军当好好培养才是。”

贾赦道:“在下何尝不做此想,然而名师难求,惭愧啊~”

此时孟礼却指着同席一人笑道:“贾将军真是说笑了,听闻你与祭酒李大人乃是姻亲,如此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6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