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2章 林如海

书名:逍遥红楼 作者:徐十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6

贾琮也没有料到贾雨村竟然点了自己为案首,要知道按照大晋朝科举惯例,县试案首意味着府试必过,而府试案首同样意味着院试必过!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贾琮院试还没考,至少已经保证一个秀才的功名在手了。

在之后的两天举行的招覆与再覆,贾琮与钟汉良都没有参加,好消息是史通,权志高竟然双双杀出了重围,获得了来年院试的资格。

确定了今年府试通过的一百一十名童生之后,第二日辰时,金陵应天府知府贾雨村在府学宫召见了这一百一十名新鲜出炉的童生。

府学教授当场将试卷结票发给诸童生,这是通过了府试的证据,也是明年院试的准考证,没有这府试的结票,到时可无法领取院试试卷。

之后,贾雨村声情并茂的勉励诸童生要继续好学上进,更要修身立德,德行为本,文艺次之,又说明金陵应天府举行院试时间大约是明年四月间,要诸童生到时注意府学宫外的告示。

最后依惯例,贾雨村便在府衙廨舍摆了两桌酒席,赐宴此次府试前十二名的童生,贾琮坐在贾雨村下首,二贾之间言谈甚欢,到此时,贾雨村与贾琮又增添了一层紧密的师生关系。

随着金陵府试的结束,而院试的时间差不多还有一年,贾琮虽有心就在这金陵祖宅苦读一年,但是一来贾赦已经来信催促其回京,二来贾琮在金陵却无名师指点,如只自己摸索苦读,还怕是事倍功半。

如此一来,返回京都之期已是迫在眉睫。

离开荣国府来到金陵已经半年,这次回去少不了要给家中的姐姐妹妹们带些礼物,在征询了思思的意见之后,金陵云锦就是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金陵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而被皇家指定为贡品,还在金陵设有金陵织造衙门管理督造这金陵云锦。

如此一来,金陵云锦民间就有了‘寸锦寸金’的说法,真正去买虽不是真的一寸云锦一寸金,但也足以体现出了金陵云锦的昂贵。

好在贾琮如今已有了些身家,于是带着思思与香菱来到金陵最大的布庄,把各种图案颜色的云锦布料各挑选了几匹,保证了宁荣二府里的太太小姐们都能分到合适的颜色。

至于贾宝玉贾环贾兰这些公子哥的礼物,贾琮就没功夫花这些心思,随意挑选了一两件具有金陵特色的新奇玩意就是了。

买好了礼物之后,贾琮又做了一次东道宴请了钟汉良,史通,权志高三位好友,大醉一场的第二日,林进终于从扬州带着官船回到了金陵,因为林如海有言在先,要贾琮返回京都之时来扬州再见一面。

有了林如海的安排调度,贾琮上船下船这些琐事一样也不用操心,只是来到林府内宅再次看见林如海时,贾琮却骇然大吃一惊。

原来丰神俊朗,气度翩翩的林如海已经不见,却只看见此时的林如海面带病容,四十多岁的年纪却已杵着拐杖······

“姑父,这才几月不见,如何就成这样了?”贾琮大惊失色的问道。

林如海苦笑着回答:“世事无常,命数难料,至从贤侄离开之后不就,老夫就大病一场,断断续续至今未能痊愈,这可能就是命吧。”

“侄儿近在金陵,却半点不知信息,不知姑父可有延请名医,若是不行,我立即回京都去请太医来给姑父诊治。”贾琮说这话倒也是真心实意,毕竟自从来到江南之后,得到林如海的恩惠便利不少。

只见林如海摆手叹道:“多谢贤侄有心了,只不过江南的名医圣手并不在少数,老夫何尝没有请来治疗,只不过药医有缘人,凡事也不能强求。”

说到这里,林如海停下咳嗽了一会儿,然后才继续说道:“还没恭喜贤侄县试府试连捷,双双案首令人叹服,想来明年院试之后,贤侄十二岁中秀才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贾琮谦逊道:“说来也是惭愧,侄儿原本只求能够录取通过,却不想侥幸就被点中一双案首,其中具体有些缘故只怕侄儿不说姑父也能知道,接下来院试却已诚惶诚恐,所以才速速打包行囊,抓紧时间回京师再请我老师指点一二。”

林如海听了微微点头,然后说道:“贤侄何必过份自谦,须知你的文章我也看过了,县试第一篇堪称惊艳,其后三篇也是不凡,所以这双案首也算是实至名归。”

“啊~姑父已看过我县试府试的制艺文章?”贾琮惊讶道,但是再想想这也不足为奇,扬州距离金陵如此之近,以林如海的权位要知道这点事还是很容易的。

但是贾琮不知道的是,林如海不仅仅只知道他的制艺文章,甚至对贾琮在金陵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只见林如海含笑点头,竟然开始把贾琮县试的第一篇八股文从头开始背诵,只不过背诵到一半之时,气力突然不济,竟然连连咳嗽,然后呼吸困难几欲晕厥。

贾琮连忙上前替他抚胸顺气,又高喊外面伺候的下人丫鬟进来。

待林府的老管家林福带着丫鬟进来,喂上了一味药丸之后,又是一阵忙乱,林如海好不容易才慢慢顺了气。

“你们都下去吧,我与琮哥儿的话还没说完呢~”林如海挥了挥手,让林福带着下人丫鬟们出去。

林福焦急道:“琮公子今日也不走,老爷何不休息一阵再继续说话~”

贾琮也劝道:“福伯说的不错,姑父还是保重身体为重,切不可太耗费心神了。”

然而林如海却执意不肯,坚持让林福等人出去,然后对贾琮说道:“只怕贤侄也看出来了,老夫只怕已是时日无多,前些时日老夫已经命人去京都送信,希望玉儿回来之时还能赶上与老夫见面~”

贾琮知道原著中在贾敏死后不太久,林如海也相继离世,这才造成了林黛玉一生郁郁寡欢多愁善感的性格,然而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是林如海大限将至之时,以至于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无力改变什么。

于是只得宽慰道:“姑父且千万不可做此想,人吃五谷生百病也是常事,却唯独不能松懈了这精气神,再说姑父直往表妹哪里想想,也要千万保重才是。”

林如海看着贾琮言词诚恳,再结合他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所打探到的种种关于贾琮的消息,可见贾琮果然乃诚诚君子,于是终于开始说出了心里话。

只听林如海说道:“我林家世代列侯,钟鸣鼎食之家,传到我父辈时被朝廷收回爵位~当年我同样与贤侄一般年少,且又不甘于平凡,十年苦读,以勋贵子弟的身份在圣上面前摘取探花郎出仕!如此种种,与贤侄如今却又颇多相似之处,然而也只有我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知道,勋贵子弟要想科举成功何其难也~”

贾琮回答:“虽难,但是这却是侄儿唯一的出路,所以侄儿并不畏惧披荆斩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0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