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三十二章 进退两疑难

书名: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节度,毕再遇虽然是年少,却依旧阵斩过一名金军行军总管,不可以常人眼光小觑啊!”

犹豫片刻之后,辛弃疾还是低声劝说了一句。

耿京却已经大咧咧的摆手:“一个小屁孩罢了,战阵上可能有些手段,却哪里有什么长远眼光?无非就是拾一些刘大郎的牙慧罢了。

俺还是那句言语,刘大郎有他的道理不假,俺也有俺的道理,难道要在此时去论是非对错吗?”

辛弃疾当即闭嘴。

他也不知道是刘淮在泗水县的手段过于狠辣,还是因为耿京有些别的考量。

总之,耿京在别人提到刘淮的时候,总是有些激动过了头。

“且去将金贼使节叫来,让张安国他们也过来,俺倒要看看,金贼葫芦里要卖什么药。”

很快,张安国、李铁枪、贾瑞、叶师禅等将领也已经到齐。

他们听到金国来了使节之后,也是惊讶异常,但武将的心思十分简单,还以为是耿京要他们来壮声势,所以不少人甚至将盔甲都穿上了,并且整理了表情,恶狠狠的扶刀站站立在帅帐两侧。

移剌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不改色的来到杀气腾腾的大帐中的。

移剌就是耶律,是金国为了防止契丹皇族搞事而为姓耶律的改的姓氏,一开始有些羞辱意味,但辽国已经灭亡了几十年,已经换了两代人了,这个姓氏也就渐渐脱离了羞辱范畴,成了正经的姓氏。

从移剌道这个名字就可以听出来,这厮是个如假包换的契丹人。

他虽然此时仅仅是个户部郎中,在历史上十几年后就会成为金国的平章政事,也就是宰相。

是个被完颜亮与完颜雍同时看重,非常有才干的人。

在真正历史上,就是这厮与梁球一起,安抚山东,招揽起义军的。

虽然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但在这个时间与地点,干的又是招揽山东义军的工作,张安国之叛、耿京之死与移剌道是脱离不了干系的。

当然,这种偏门历史,别说耿京不能未卜先知,就连刘淮也是不可能知道的。

“金主有什么说法,是要退位让贤了吗?”耿京也没有客气,直接冷笑询问。

移剌道不卑不亢,正色说道:“非也,非也,陛下让我来向山东豪杰宣谕,只要肯回头,赏赐与官爵绝不吝啬,无论官兵,皆是重重有赏。”

耿京笑容变得更冷了:“只有这些?”

移剌道也笑了,笑容却是温暖至极:“自然是有其他说法的,然而归顺大金却是个大前提。否则此时说分封爵位,岂不是成了笑话?”

耿京重重一拍桌子:“难道你的这番言语就不是笑话吗?你可知靖难大军的刘大郎直接将使节杀了?!空口白牙就想让俺投降,你难道就没看到我十万大军联营五十里?”

移剌道目光一凝,敏锐的从耿京嘴里发现了某些信息,他却是不动声色:“耿节度莫要欺我,我也是在军中厮混过的,十万大军那可真是遮天蔽日,两三日都望不到头,天平军虽然强悍,却无论如何到不了十万大军的规模。”

耿京也懒得再说,直接挥手:“既然金贼小觑我等,那你就滚回去吧。接下来,咱们之间用刀剑作言语!”

“那好。”移剌道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那就让天平军与我大金勇士在沙场上决死吧!到时候便宜了山东刘大郎,就都成笑话了。”

说着,移剌道作势转身离开。

“且慢!”孔端起却出言阻止,对耿京躬身说道:“节度,让金使将话说完再将其逐出也无妨。”

耿京觉得这话倒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矜持了一下,就欣然点头。

而移剌道却是眼前一亮,不动声色的看了孔端起一眼,随后对耿京说道:“我主可怜天下百姓身临兵戈,想要与诸位英雄和睦相处,从此之后,汉人,女真人一视同仁,并无歧视。”

“俺当是什么?合着就是这么一个空口白牙的承诺啊!”李铁枪直接笑出了声:“这样吧,金国让汉人当皇帝,俺就信你所言。比如俺大哥耿节度就很不错,比你那皇帝好多了,你还不叩拜?”

移剌道懒得理这种浑人,直接继续说道:“但若是诸位依旧执迷不悟,天军一至,铁骑之下,皆是齑粉!”

耿京摊手说道:“那就来啊,让咱们决个生死胜负,我败了,你自可以用我的头当夜壶。可若是你们金贼败了……”

耿京脸上浮现出一丝狞笑:“以后天下就没有女真人了!”

移剌道叹了口气说道:“耿节度,其实此番确实是我主仁慈,在从辽东出发之前,我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因为不打一场,展示出我大金依旧有横扫天下的实力之前,仅凭我一张嘴又如何能说服耿节度这等人物投降呢?

只不过我主说了,尽人事由天命罢了,若是此战真的不可避免,诸位决生死之时,也莫要怪谁。之后我还会来,至于是谁要跪地请和,就各凭本事吧!”

耿京笑道:“你这厮倒也有几分诚恳,有这番言语,我要杀你都显得小气了几分,滚吧,让你的陛下洗干净脖子等着!”

移剌道也不恼怒,拱了拱手之后,转身离去了。

耿京目送移剌道离去后,方才对诸将说道:“将你们叫过来,却并不单单跟金贼斗两句嘴,而是忠义军魏公那里送来了军情。”

“五郎,跟大伙说一下。”

“喏!”辛弃疾应了一声,随后就脸色肃然的将魏胜与刘淮共同署名的文书简略说了一遍。

“……这就是魏公与刘大郎根据收到的情报,综合出来的军情了。”

叶师禅皱眉说道:“也就是说,徐州金贼很有可能会来进攻东平府?那岂不是说明咱们无法进攻大名府了?”

孔端起心中一突,随后立即出列说道:“叶将军此言差矣,这都是刘大郎的一面之词罢了,做不得真的。”

叶师禅正色说道:“刘大郎已经要率军威胁邳州了,怎么看都不像危言耸听的。还是说刘大郎会对咱们起了生分,只愿意做敷衍,不愿意出力牵扯金贼?”

辛弃疾刚要反驳,然而看到李铁枪警告的眼神后,只能将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刘大郎必然会出死力的。”

辛弃疾有些愕然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却见到竟然是耿京开口替刘淮说话。

“刘大郎这个人,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狂傲也好,僭越也罢,他终究是极其痛恨金贼,与金贼势不两立的。而且……”

说到这里,耿京自嘲一笑:“而且,刘大郎可能不在意咱们这些害民之贼的生死,却绝对不会放任金贼进入东平府害民。”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尽皆沉默,颇有几人脸上露出难堪之色。

叶师禅低头沉思片刻之后,方才说道:“如此说来,问题就是刘大郎能不能拦住金贼了?”

之前是态度问题,现在问的是能力问题。

辛弃疾终于忍耐不住,出言说道:“若是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倾巢而出,说不得还能与徐州金贼正面对决,但魏公在开春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两年的计划都明言了,为了恢复民生,这两年尽量不动刀兵。

刘大郎最多也就是率领数千精锐,为我军作牵制。”

叶师禅喃喃说道:“几千人……不够啊。”

徐州金军足有三万人,他们可能因为第一猛安的全军覆没而使得战力有些下降,可数量毕竟摆在这里,战术的选择也很多。

最简单的一个,留一个万户留守徐州,阻挡刘淮,剩下两个万户一齐向北攻打东平府,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难道还能指望刘淮率数千人直接攻下彭城吗?

耿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随后将目光投向了孔端起:“孔先生,宋国那边可有确切的说法?”

孔端起心中慌乱。

终于说到这个话题了。

但他还是强行保持着面上的平静:“已经有了,节度,我这次过来就是为了此事,宋国的叶相公与虞相公还没有发来正式文书,却是已经派遣军使数次探查徐州金军,并且派遣许多兵马进驻山阳,似乎想要北上宿迁。”

叶师禅放下心来。

宋国渡淮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因为这是新一轮北伐的开始,容不得金国不紧张。

不用多,哪怕有一万宋军渡淮,徐州金军就一定不会轻举妄动,再加上刘淮亲率的精锐在邳州虎视眈眈,只要徐州金军能犹疑上几个月,天平军就能腾出手来,攻打下大名府了。

辛弃疾却是皱眉说道:“那为何刘大郎没有在信中提起此事?难道虞相公还要对刘大郎藏私不成?”

孔端起沉默片刻,方才拱手说道:“辛五郎,我说句实话,你莫要生气。虞相公不一定会对刘大郎藏私,但刘大郎很有可能对咱们藏私。”

辛弃疾闻言只是一愣,随即连连摇头:“此事绝无可能。”

孔端起步步紧逼:“如何不可能?刚刚节度也说了,刘大郎此人极其爱民,明明是天下名将,却能忍住不去上阵厮杀,而要恢复民生,此时看不过咱们所为,想要用这种方式来阻止咱们出兵,也是有可能的。”

说到这里,孔端起故意顿了顿,似乎有些迟疑:“而且……而且咱们天平军坐大,对他刘大郎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

辛弃疾终于恼怒了:“你这厮说什么诛心之言?!圣贤书中难道就让你进谗言的吗?”

“好了。”耿京阻止了两人的争吵。

“五郎,孔先生,你们莫要自己把自己绕进去。”耿京正色说道:“现在的关键并不在于谁说什么,或者没说什么。而是宋国到底出不出兵,以及金国会不会进攻东平府。”

“五郎,大铁枪,贾忽律。”耿京看向了三名心腹:“你们三人都是去过宋国,并且在宋国中枢厮混过的,你们且说说,宋国会不会出兵渡淮?”

三人知道这件事关乎着天平军接下来的战略动作,不得不慎重。

帐中诸将同样静静等待着。

片刻之后,还是李铁枪艰难开口:“宋国有豪杰,但这些豪杰大多数在两淮大战中死伤惨重。活得好好的,大多数都是不敢战不能战的废物。”

“但是在两淮主政的虞相公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如果有他在,终究还是能做出一些事情来的。”

耿京等人听到这里俱是有些无奈。

张安国更是气急败坏的说道:“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何区别?”

李铁枪也不恼,嘴角扯出一丝笑容对张安国说道:“张七,你若跟着我等一起南下,你此时也会一般为难。宋国豪杰不少,孬种更是不少……”

辛弃疾却出言说道:“节度,无论如何,还是得向虞相公索要确切文书才是正理。叶相公是靠不住的,宋国其余人也是靠不住的,只有虞相公,才有些能力做成此事。

节度,且让我去两淮走一趟吧。”

孔端起心都要跳到嗓子眼里去了。

辛弃疾这要是与虞允文见了面,岂不是立即会戳破他孔端起的猪尿浮?

然而耿京却是立即摆手:“大战将起,如何能缺得了你这名大将?还是让孔先生去做吧。”

辛弃疾知道这是耿京依旧担心自己会与刘淮、虞允文合流,也就只能叹了一口气:“遵命。”

孔端起心中暗舒了一口气,随即同样拱手说道:“遵命。”

对于天平军来说,事态已经明了了。

天平军是一定要出兵的,无非是直取大名府,或者退而求其次,去取济南府。

这是早在去年时就已经定下的扩张计划,是绝对不可能更改的。

无非就是多少兵马留守东平府的问题。

而若是虞允文能率领宋军从山阳渡淮,威胁宿迁。与此同时,刘淮能率军威胁邳州,那么徐州金军也只能向归德府乃至于汴梁一带撤军了。

否则就会陷入三面夹击的地步!

到时候天平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孔端起可就是如坐针毡了。

因为他明确的知道,根本不会有宋国援军抵达作牵扯的。

期间孔端起无数次想要跟耿京认错,然而想到前途尽毁,不能再身居要职,他的心就如同被捏住一般。

反正这一切都是刘淮的猜测,徐州金军也不一定出兵,不是吗?

孔端起浑浑噩噩,竟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走出的大营。

直到与几名心腹军士汇合,离开大营十里之后,他方才从一声招呼之中回过神来。

“孔先生,可让我好等!”

孔端起打了个激灵,随后看向道旁。

一处茶摊中,移剌道举着茶杯,含笑不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9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