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七十二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书名: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帅帐在这片校场的正中央,左右则是他的亲卫营帐,代表着忠义军的大旗竖在帐前。几名统领的营帐并不在周边,而是四散在校场两侧,与各自部下在一起,这是正经的行军扎营之法,保证了即便营寨遭遇突袭,也可以迅速发动反击。

张白鱼一边走一边四顾,突然心中有所动,思绪又纷乱起来。

总结起来就是,这次破城前,通读史书并且经历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张四郎已经有所准备,手下军士说不得要烧杀抢掠一番,将朐山县搞成人间地狱。

军旅生活十分压抑,尤其对于普通士卒来说更是如此,十七禁律五十四斩挂在头上,甚至在夜间都不能说话。更别说还有不讲究的将领克扣军饷口粮,长此以往,人人都需要发泄。

屠城就是最好,也是最便宜的发泄方法。

而破城的那一刻,军队往往就会立即失控,进入杀红眼的野兽状态。

到了那种时候,操守再高的将领也无法控制野兽。

但是朐山县只是在最初的骚乱时有所死伤,之后乱象竟然迅速平复。

原本张白鱼还觉得这是因为忠义军与东平军规模尚小,控制简单,可此时见到忠义军的营帐规制,觉得是他把事情想简单了。

这不是简单的操守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所以天下数百年,只有一支岳家军。

原因不只是岳飞的操守更高,而是因为岳飞有能力让麾下众军人人能遵守他的操守!

现在看来,魏胜父子也有这个能力。

然而自家父亲呢?张四郎不由得隐隐有些担忧。

张荣与一众东平军将领直接扔下军队宿在王宅,看起来似乎没有出乱子,但那是基于东平军大部分是水军,宿在船上的缘故。

但东平军不能一辈子在船上啊!

那不成水匪了吗?!

这么想着,张白鱼已经来到帅帐前。

魏胜帅帐正门帷幕是打开的,虽然普通士卒无事不得靠近,但是远远一看就能望到主帅在做什么,就足以安士卒之心了。

而帐前已经有十数名统领、正将一级的军官坐着马扎等候了。

张白鱼环视片刻,找到了相熟之人凑了过去:“张叔,怎么回事?”

张青正摩挲着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被吓了一跳,回头见是张白鱼,刚想张嘴说话,就听见帐中争执声再次响起,连忙示意对方仔细听。

“大郎,你有些过于任性了。”帐中首先传出来的是魏胜的言语,他的声音中充满疲惫,却还是有隐藏不住的怒意,“国家公器在你眼中算是什么?可以随意处置的敝履吗?”

随即,刘淮反驳之声也立即响起:“父亲,你说你不当这个海州知州,不当忠义大军都统制。那好,我可以当统领,当一辈子统领都可以,甚至这个统领都不当,在父亲身边当一员护卫都可以。”

“可帐外的诸位统领、队将、正将他们怎么办?父亲你不当都统制,他们顶天就能当个统领,连独领一军的资格都没有。他们难道也心甘情愿的当一辈子低级军官吗?扩军之后军队架构又该怎么设计?难道让正将统率五百人吗?”

刘淮的声音又变得有些气急败坏:“还有海州知州,父亲,你不当这海州知州,如何建立行政?建立不了行政,如何统合州县?别的不说,只说征发民夫,收取税赋这等大事,难道让军队拿着刀去做吗?”

“而若是连一州一县的民力都无法统合,咱们北伐救再多的人,到最后金军正军一来,全都得死。石七朗、李秀,那个叫徐二丫的丫头片子,还有她抱着的成阿大,他们今日投靠之心有多坚定,来日就会死得有多惨。”

帐中片刻宁静,而在帐外,张白鱼已经大气也不敢出了。

他心中有些异样,现在的情况似乎是刘淮想让魏胜当都统制和知州,而魏胜却不想当。

说实在的,张白鱼不明白刘淮为什么如此急促,也不明白魏胜为什么要拒绝。

两人似乎都有些道理,却又似乎都没道理。

帅帐之内,魏胜揉了揉额头,闭目良久才说道:“大郎,为父需要上报朝廷,万万不可擅作主张。”

刘淮几乎以一种崩溃的神情望着自家义父,心思千回百转后只有一个念头:为什么原本历史中,魏胜顺滑的就给自己封了官,成了权知州事,而如今却如此优柔寡断?

到底是因为张荣也参与北伐,使得北伐军力量变得壮大?还是因为在原本的时空中,魏胜最为勇壮的义子早早死亡,使他产生紧迫感?这些刘淮都不得而知了。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魏胜上报宋庭后,朝廷中的衮衮诸公根本没搭理他,后来的形势变化迫使他不得不权宜从事。

可如今刘淮熟知历史,哪里会让魏胜浪费大好时机?

历史上,因为完颜亮马上就要南征,军队都已经动员的差不多了。所以魏胜刚刚占领海州,金军就直接开来正军镇压了,

这也导致了接下来几年各路金军都会轮番来打,忠义军一点喘息机会都不会有。

可关键在于,魏胜是不知道这种事情的。他等待北伐的机会,已经等了二十年了,他有足够耐心继续按部就班做事。

然而对刘淮来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许多事早一日干,没准就会在战略上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父亲。”刘淮平复了一下心情,缓缓出言:“我就不说您有没有渠道直达天听,也不说朝廷会不会把咱们当一回事,更不说信使一来一回需要多长时间,会不会浪费大好战机,我就问一件事。”

说着,刘淮直视魏胜的双眼,诚恳说道:“父亲,若是咱们的奏章递上去,官家亲笔批阅,却让咱们班师南返该如何是好?”

魏胜扶着额头:“大郎,你为何如此想我大宋中枢,太偏激了。”

“因为岳飞,因为韩世忠,因为十二道金牌,因为过去二十年来,官家就是将北地千千万万汉人扔到女真人的马蹄下等死了!父亲,您让我如何相信朝廷?”刘淮诚恳回答。

魏胜默然片刻,还是强自反驳:“秦老狗那贼厮已经死了,朝堂之上,必然是众正盈朝。”

刘淮真的懒得跟魏胜再争论这些问题,他干脆将话题进一步摆开:“父亲,都统制与知州的官位并不是什么荣耀,而是责任,是重担。这重担并不是说您不抗就不存在了。您不抗别人就得抗。扛不住,天塌下来,全都得死。”

说着,刘淮站起身来,拍着胸口说道:“父亲,您觉得我的身板如何?能抗住吗?”

这句话已经有了兵谏夺权的嫌疑了,可魏胜与刘淮都没有在意,不只是因为两人互相信任,更是因为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刘淮都还差得远。

这副担子,除了魏胜,谁也扛不动!

魏胜张了张嘴,发出一声长叹,又是沉默不语。

刘淮继续说道:“父亲,您若是确实举棋不定,那孩儿有一个办法,让队将以上的将领,外加石七朗、李秀、陆先生他们都进帐,举手作表如何?只要有三分之二人同意,此事就算通过,若不到三分之二,则此事作罢。如何?”

魏胜捻须片刻,缓缓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3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