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九章 军师将军论时局

书名: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大郎君,金国内部的情形如今到底如何了?”

面对如此单刀直入的询问,刘淮却是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十日之前接到的消息,完颜亮拦住了中路军,单骑进入合扎猛安大营,与太子完颜光英汇合之后,以六千合扎猛安为根基,想要重新整编中路军。”

“然而这十几万兵马却发生了哗变,甚至一度在某些万户的带领下,试图围攻合扎猛安。”

“不过一方面仆散忠义与刘萼还是忠于完颜亮的,另一方面则是合扎猛安战力超群,寻常金军难以抗衡,所以最终应该有些许分裂,但出走的不多。”

“完颜亮在汴梁收拢兵马,大约还是能得了十二万人的。”

“这些都只是消息罢了,现在实在是太乱了,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些消息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

梁肃低头思量了片刻,方才说道:“完颜亮虽然收拢了十二万人,却不一定还能继续稳妥下去。”

“哦?此话怎讲?”

“因为军中有刘萼。”梁肃正色说道:“刘萼是幽燕豪族,是这一代幽燕汉人的领头人,他肯定要带着汉儿军回到幽燕,最起码要两不相帮的。”

“如果完颜亮或者完颜雍二人谁能见识早,火速迁都到幽州,那么还可以控制住这好几万汉儿军,若是时间再长久一些,没准刘萼都会起些别样的心思。”

刘淮点头笑道:“这倒是与李通李参谋的说法有些类似了。”

梁肃微微一愣,随后也笑了:“能与李相公一般,也算是荣幸了。”

梁肃此时方才想起来,李通也不是什么善茬,他的谋主位置似乎并不太稳当,还得拿出一些真本事来给刘淮看一看。

“大郎君,李相公说与大郎君的也就是这些了。然而我还可以断定一事。”梁肃面容也变得自信起来:“幽燕虽然可能会有波折,但到了最后,一定是会归顺完颜雍的。”

“这不会因为刘萼的好恶而转移,而是因为一个人……”

话声未落,刘淮就直接说出了那个名字:“完颜毂英。”

这下子梁肃是真的惊讶了。

梁肃的老师石皋是真的跟着完颜阇母厮混过的,对于金国内部的弯弯道道以及许多隐秘门清,但李通却是汉人相公,他可能会知道女真人内部的派系纠纷,却绝对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而刘淮却是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得益于前世读过的许多高端网文,刘淮对于金国前期政治虽然能说很熟,但东路军与西路军,完颜粘罕与完颜吴乞买之间的斗争还是比较了解的。

完颜毂英是完颜银术可的大儿子,纥石烈良弼是完颜希尹的爱徒,完颜谋衍是完颜娄室的二儿子。

代表着西路军军事政治力量的三分之二已经投靠了完颜雍,身在幽燕的完颜毂英倒过去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完颜毂英最重要的身份还不是那个中都留守,西北面都统,而是久镇晋地所带来的巨大威望。从完颜银术可开始,西路军以及后续政治团体已经在晋地经营了数十年,他是真的有威望压服晋地的。

晋地加上辽东,直接就能将幽燕包进去,刘萼即便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有什么反抗之力。

“大郎君洞若观火,堪称奇才。”梁肃还以为刘淮有别的信息渠道,不由得连连感叹:“然而若单单是幽燕之地也就罢了,完颜亮是绝对不会让出晋地的,否则完颜雍就可以渡黄河来攻击河洛,到时候完颜亮腹背受敌,只能败亡了。”

梁肃侃侃而谈:“若我是完颜亮,绝对不敢在数面开战,也因此,必须派遣使臣,向宋国求和,同时召回徒单贞等大军,以应对完颜雍。”

刘淮终于来了兴趣:“那以梁先生之见,咱们应该去截杀金国与宋国议和的使节吗?”

梁肃则是转移了话题:“大郎君,我听闻你将完颜雍派出的使节捉了是吗?”

刘淮笑了一声:“正是,那厮唤作高忠建,似乎还是什么高官,在渡淮河到涡口的时候,被我军大将直接在河上擒拿,此时已经被押到了沂州,明日就会被明正典刑。怎么,莫非梁先生与他有旧?想要我饶他一命?”

梁肃摇头:“非也,完颜雍与完颜亮是不一样的,完颜亮夹在数方之间,如果不能与宋国议和,就不会挑起大战全力争夺晋地;而完颜雍若是能与宋国议和,则会休养生息,以稳妥为主,毕竟大势是在他的那一方。”

刘淮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全力阻挡完颜雍,而要推动完颜亮与宋国的议和?”

“正是如此。”梁肃沉声说道:“若是可能,我甚至想要建议大郎君与完颜亮相约不战,以此来让完颜亮与完颜雍尽快开战。”

刘淮点头复又摇头:“梁先生,我绝对不会与金贼议和,哪怕只是粗略的口头协议也不成。山东义军来源过于庞杂,若是议和,有了妥协,说不得就会从内部被瓦解。”

“抗金乃是山东义军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

梁肃连忙称是,顿了顿方才继续说道:“那我猜测大郎君的谋划应该是等待时机,夺取徐州一线,从而背靠宋国,以凭借大河南北运兵,来进行北伐。而这个时机应该会很快出现。”

刘淮点头:“若推算不差,应该是徒单贞被拿捏住,这三万精兵无论要归哪一方,都要撤走,到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了。”

梁肃感叹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随后正色说道:“但其中风险也不可避免,比如宋国来争抢地盘;比如有一个有担当的去统合这三万户,先来打山东;再比如完颜亮与完颜雍真的能够相忍为国,先对付外敌。那么徐州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总的来说,经过这几年大战,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都太疲惫了,未来两年无法集结主力,只能有数千兵马机动,正是咱们最虚弱的时候,谁都有可能咬一口,还得用四两拨千斤之法。”

说道这里,梁肃看向了刘淮,欲言又止。

刘淮见到对方这番表情变化,温言说道:“梁先生但说无妨。”

梁肃深吸一口气:“虽然接下来的言语有挑拨离间之嫌,但我有一言不吐不快,接下来两年,大郎君最应该防备的,却并不是金国宋国,而是耿京耿节度。”

此言一出,一直在旁边作鹌鹑的梁球也哆嗦了一下,屁股向一旁挪了挪。

在此时就说这种话是不是过于交浅言深了一些。

刘淮倒是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沉声说道:“莫非我没有回来之时,梁先生发现了些端倪?”

面对如此询问,刚刚还十分自信的梁肃却沉默起来,仿佛再次陷入了迟疑之中,不过片刻之后就沉声说道:“我们弟兄二人来的时候,路过了东平府,我们二人也只是走马观花……耿节度那里,似乎过于注重军事,而不注重民事,有些不妥当。”

“大郎君,养兵就是为了作战的,如今耿节度又往哪里打呢?要么是徐州的、要么是汴梁、要么是大名府,可这三方都有金国的重兵把守,哪里是那么简单就能攻下的?他们还是有可能来攻沂州与益都府的。”

刘淮想了想,突兀笑道:“依照梁先生的意思,我等与天平军终于从同舟共济到了同床异梦,马上就要同室操戈了吗?”

梁肃也笑了:“大郎君这番话说的倒是精辟,可这毕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做不得准。没准也是耿节度没有多想,只知道屯兵呢?”

刘淮也只能摇头苦笑:“如今这番局面,只能看辛五郎回去之后,再劝一劝耿节度吧。”

农民起义军很难成事就是这个原因了,他们政治眼光几乎没有,建设根据地的能力也十分差劲,此时耿京还知道让百姓多种地,只是多养了一些兵马已经不错了。

将农民起义军发展成流民军,走一路抢一路的历史上太多了。

刘淮起身说道:“梁先生可谓高屋建瓴,来当我的谋主属实是屈才了。”

梁肃同样起身,拱手说道:“大郎君如今天下瞩目,我为大郎君的私人,可谓前途远大,哪里有屈才一说?”

刘淮点头:“那么梁先生,你以后就是我的军师将军了。”

梁肃微微一愣,随后也笑着点头。

老刘家用诸葛亮曾经的职位来勉励自己,也算是恰如其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1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