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十七章 已是老朽难尽心

书名: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2

罗谷子已经麻了。

他倒不是不知道金军在前线已败——事实上,高安仁那一伙骑兵,就是从他身边经过,向北狼狈逃窜的——他只是万万没想到,今天早晨还看起来威风八面的高安仁高大将军,出战不到两个时辰,就被打得落荒而逃了。

这也太尼玛快了。

本以为高安仁要整个狠的,没想到是拉坨大的。

你没这本事,就老老实实依仗大伊山固守呗。出去浪战损兵折将不说,还害惨了大伊镇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高安仁逃跑了,他留下来的三百乡兵也跟着乱了起来。

罗谷子现在就是个教书匠,一没有亲兵甲士,二没有军中威望,根本弹压不下去。

三百乡兵当即就逃散了大半。

可罗谷子在百姓中还是有威望的,尤其在昨日夜间的大乱中,被裹挟到签军中的还有不少士绅大户人家,甚至还有一些吏员。

在这些人的协助下,终于让这两千签军成功转向,乱乱哄哄的沿着官道往回进军。

罗谷子则是拎着一杆朴刀,与儿子罗慎言一起在队尾断后。

“父亲。”罗慎言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咱们该怎么办?”

罗谷子的发髻已经有些散乱,花白的头发从破草帽中钻了出来,闻言苦笑:“为父也不知。”

罗慎言低声说道:“宋军如此能战,咱们难道就不能降吗?金国有什么可效忠的?”

罗谷子瞥了自家大儿子一眼:“金国固然不值得效死,可宋国是什么好东西吗?”

说着,他叹了口气,望向远方:“听闻那大小眼元帅的军纪尚可,老夫却从未亲眼所见。然则几十年前宋将张俊攻亳州时,老夫就在左近。当时张俊来到城下,亳州在酒监房人杰的劝服下直接开城投降,父老担壶提浆前来劳军时,你知道发生了何事吗?”

不待罗慎言回答,罗谷子就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张俊这狗杀才直接入城开始烧杀劫掠了!他们虏掠良人妻妾,夺取财物,杀戮无算,其酷烈无异金贼。”

“后来金人再来的时候,亳州父老直接绑了房人杰,弃宋投金!”

说着,罗谷子就重重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皱纹都深了几分:“今日老夫降了宋人固然简单,可来日落得房人杰的下场,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罗慎言也叹了口气。

如画江山,竟然被宋金这两个操蛋政权中分,这些自诩为豪杰之人既不想效忠异族,却又对赵宋政权绝望,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活着。

罗谷子摁着罗慎言的肩膀:“大郎,你是好孩子,但若是事有不谐,你不要管我,去找到你弟弟,将他养大,好生活下去,明白吗?”

罗慎言只觉的肩膀上的大手似有千钧之重,想要说些什么,话语却是哽在喉咙,吐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骑从远处飞奔而来。

在长队列之后的数十名青壮立即紧张了起来,手持那些乡兵溃散时扔下的长枪盾牌,警惕的望向来骑。

罗慎言此时也顾不得说别的,轻轻推了一把罗谷子,让他先到后方躲着。

而罗慎言则是昂头挺胸,挎着朴刀来到青壮身前,大声呼喝:“贼来须打!贼来须打!”

数十名青壮也同时高喊:“贼来须打!”

一开始参差不齐,喊了几声之后渐渐变得统一,这些青壮也稍稍挣脱了畏缩,变得勇敢了一些。

本身‘贼来须打’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写在律法中的村民互助手段。村里若来了贼,如果保正招呼时不敢出力打贼,事后绝对会吃板子的!

所以,罗慎言用‘贼来须打’来作口号时,才能让这些没上过战阵的青壮习惯性地鼓起勇气。

这种小手段来对抗正规军那是痴人说梦,但是来应付散兵游勇——尤其那些溃败后想要在大伊镇民抢一把的金军骑兵——来说,绝对够了。

毕竟对于这些骑兵来说,宋金交锋的战场都逃出来了,为抢点米粮财帛被一群泥腿子用长枪了结,那也太憋屈了。

更别说身后还追着一群宋军了,逃命要紧,哪能浪费时间?

所以,金军溃兵大多都捏着鼻子认了,从西侧田垄中绕行而过。

可这一次来骑却没有如此。

他勒马停在了百步之外,一边吹响口中的哨子,一边将宋字大旗绑在矛杆上,用力挥舞起来。

罗谷子父子沉默的看着这一幕。

然而令两人意想不到的是,见到宋字大旗后,在官道上蜿蜒前行的签军队伍竟然没有恐惧惊呼,而是缓缓止步回望。

大部分签军在不久之前还是普通百姓,并不知道什么是令行禁止,所以不是一齐止步的,而是犹如倾倒的多米诺骨牌般向前传递,又像风吹过的麦浪般回过头来。

长长的队列骚动了起来。

罗谷子紧张四望,赶紧让人维护秩序。

这种时候混乱起来,不单单会失去与宋军对峙的最后筹码,甚至单单自相踩踏就会造成巨大伤亡。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随之响起的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欢呼声中,签军之中不少人干脆坐到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若不是还有些吏员维持着秩序,说不得许多人就已经蜂拥向后迎去了。

罗谷子心中苦笑,觉得自己实在是过于自大了。

哪怕有千般理由,万种忌惮,但这些签军大多数在昨日之前还是普通百姓,经历了一场屠杀之后被征发作了签军,正处于极度惊惶之中。

须知道,这些签军中有许多人家人的尸体还在大伊镇中,连安葬都没有。

他们太需要安全感了。

签军的秩序之前全靠军法弹压,现在则是依仗罗谷子的威望,以及签军对于回家的渴望来维持。

可签军最急迫的安全感,罗谷子却是无法提供的。

所以,宋军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之时,立即就让他们找到了依靠,签军又如何不会感激涕零呢?

想通了这一节,罗谷子几乎以一种沉默的姿态,注视着宋军骑兵三三两两的赶来,注视着不少官吏从签军队列中走出,迎向宋字大旗。

即便人情练达如罗谷子,也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了。

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正是此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9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