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夏花的末世之战

作者:清歌醉远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五十五章 探访昆仑山

书名:夏花的末世之战 作者:清歌醉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9

2223年,但凡有借口,夏花都不愿参加无线电通报会,因为好消息太少,大多是坏消息,每次收听完通报,都令人心情沮丧。这一天,夏花打开了无线电接收机,收到的信息如下:

1原危机应对领导小组陈组长因身体原因辞去组长职务后,在病重期间仍关心危机处理事务,关注人类未来,建议马上建立人类基因库,新任组长专门探望了陈组长;

2北美和中东欧两个地区的幸存者群体人数下降明显,合计不足500人,由于人员分散,尚无法对上述两个地区的幸存人员实施有效救援;

3月球基地华国城里出生的第三代人口基因变异明显,有关机构正在设法研制基因药物加以控制,据权威人士透露,预计该项研究工作下半年可能会取得进展;

4地球上多数地区温度下降趋势停止,温度暂时处于稳定阶段,估计未来三年,地球平均温度,将会提升15c;

5乌兰巴托附近的幸存者聚集区失去无线电联络一个月,幸存者情况不明,华国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在赶赴上述聚集区了解情况;

6昆仑山军事基地聚集区,正在评估重新启用军用机器人的可行性,以应对基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境,前期的程序改进实验已经展开。

夏花草草汇报了村落的情况便关了机。她忽然觉得情绪低落,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义,她不停地问自己,人类复兴真的还有可能吗

得知陈组长病重的消息,让夏花尤感伤心,作为老同事,作为有恩于己的老领导,陈组长那里无论如何应该去看望一下。

经过前期的无线电沟通,和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夏花决定驾驶飞车前往昆仑山军事基地。

出发前,夏花安排小顺子等几个人,找到并打开了地质科考队的5号物资储备库,提出一台飞车通用的核裂变引擎,安装到飞车上,淘汰了那台使用了多年的引擎,以增加飞车长途飞行的可靠性。

作为见面礼物,飞车上装满了各种物资,冻鱼、冻肉、蔬菜、水果、罐头,还有少量的鲜鱼。

这个时期的昆仑山军事基地,由于政府和各地人口的迁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小城镇,军事意味越来越淡,生活味道越来越浓。

随处可见的要塞和工事,市井生活的随意和放松,在这里相生共存,形成了巨大反差。而平静生活的背后,生存危机时刻威胁着这里,一方面基地储备的物资在不断消耗,另外一方面这些物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接近或超出保质期,因此,提升物资的补充能力、尤其是食品和药品的生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目前的基地来说,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适龄劳动者严重匮乏,加之低温环境对人体劳动效率的严重影响,所以启用机器人投入生产的呼声越来越高。

危机应对领导小组的陈组长快70岁了,因为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足,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主动提出辞去了组长职务,接任的赵组长相对年轻气盛,他一番改革后确实让基地面貌有所改善,基地的生活秩序和环境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劳动力缺乏和生产力低下的状况却没有根本改变。

鉴于此,在最近的联席会议上,赵组长提出新设想重新启用封存多年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参与环境恶劣的工作和对体能要求较高的工作。

在昆仑山军事基地武器库中,有一批早年储备的机器人士兵,这批军用机器人综合性能突出,尤其在协同战斗力、生存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方面全球领先,。

尽管当年嗜碳性带电微生物频频导致机器人出现程序混乱、逻辑错误等严重故障,军方依然以资金投入过大为由拒绝了半导体领域专家组的销毁建议,保留了这些机器人士兵,但是,为了确保安全,拆除了这些机器人士兵的核电源,并组织专门技术团队为这些机器人设置了组合式软硬件唤醒控制锁。

关于能否重新启用这些机器人士兵的问题,赵组长曾想过要征求老组长意见,但是,陈组长的风湿性心脏病很严重,当时正在接受治疗,赵组长终于还是没有忍心去打扰他。因此,启用军用机器人的计划便草草获得了通过。

基地里人才团队和技术能力严重不足,把机器士兵改造成工业机器人技术含量很高,能够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人少之又少。最后无地将机器人改造工作委托给了基地装备维修部门,因为基地里只有他们相对熟悉软件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

就这样,对机器士兵的改造工作匆匆上马了,自此,基地的一处宽阔的地下军火库里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从喀纳斯湖地区到昆仑山军事基地需要将近三个小时的飞行,路上的风景不似从前,没有生机、缺少色彩,让旅途中的人没了观赏欲望。

夏花的飞车降落在一个洞库前面,陈组长安排专人来迎接,这个军事基地很大,分九个区,陈组长所在九区包括一个大型地下建筑和三个小型山体建筑,为政府机关和各种机构所在地。人员近3000人,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很少,建筑和设施很有气势,混凝土路面,装备虽略显陈旧,却比较齐全,仍然能彰显出政府的威严。

在地下建筑负5层的一个不大的房间里,夏花见到了陈组长,30多年未曾见面,陈组长老了,年近70岁,头顶的头发掉光了,四周仅剩的一圈头发也全都是白发,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不见了。夏花几乎没有认出来,倒是陈组长先认出夏花,他笑着说道“哈哈,夏花,你好啊,欢迎你,你一点没变,还是老样子。”

说着,伸手过来,夏花紧紧握住,那是一双无力又枯瘦的手,几十年,时过境迁,物非人也非,夏花的泪水夺眶而出。

叙旧是难免的,双方简单说了各自的经历,述说了各种无奈和感慨,两人对人类的未来均表示出了极度担忧。

来到基地的几天,夏花心情很放松,尽管初次来,但这里着实让人非常踏实,有如同回家般的感觉。陈组长特意安排夏花参观游览,很多地方他亲自陪同前往,俨然把夏花当成了故交。

在去某要塞参观的途中,陈组长意味深长地说:“夏花,我认为你那边的情况甚至好过这边,你要好好坚守,不要轻易放弃。”

陈组长稍事休息后,接着又说:“我不会要求你到昆仑山基地来,这边也面临很大困境。适度人口数量和种群规模,是事关人类存亡的头等大事,我早已经要求月球基地华国城那边的研究机构展开研究,或使用药物干预自然孕育,或再度启用克隆技术,总之,我们不会看着人类灭种,相信一切都会好。”

陈组长大声地咳嗽了几声,右手捶打着左胸部位,继续吃力地说:“夏花,我知道你的基因与众不同,如果可能,你一定要承担更多,我给你一个秘密无线电呼号和频率,这是月球基地华国城总指挥的无线电直呼号和频率,将来如果需要帮助,可以和他直接联系。”

说完,陈组长递给夏花一张名片,夏花接过名片,礼貌性的看了一眼,装进了上衣口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6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