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夏花的末世之战

作者:清歌醉远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三十章 低温来袭

书名:夏花的末世之战 作者:清歌醉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9

接下来的这个冬天特别冷,平均温度和往年同期相比至少低了十度,夏花知道,这和大当量的核爆炸有关系,唐老师曾经说过,核爆炸造成的烟尘混合了海水蒸气中的化学物质,化合成电化学特性特殊的细小微粒,爆炸直接把这些细小微粒带到了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

这些细小微粒甚至小于带电的石墨系粉尘,石墨系粉尘的静电场,保持石墨系粉尘自身长期悬浮,而悬浮的石墨系粉尘会阻碍那些细小微粒的沉降,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粉尘和微粒相伴存在于空中,这就会严重降低太阳光辐射地面的热效应,造成大气层上层大气升温,地表温度下降,从而形成逆温室效应。

27年,后山山顶的网络有时也不稳定了,最近夏花爬上去三次只有一次获得了信号,社交平台正常运营的越来越少。微信好友留言的越来越少,仅有的几条留言也是询问哪里生存状况会好一些,夏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2年,还是没有人前来联系夏花索要飞车和物资,夏花的两只小羊羔,真的变成了十几只规模的羊群,村落里大家生活的安宁又和谐。

夏花依旧每周上传监测数据报告,除了两个监测传感器失灵外,其他传感器都能正常工作,夏花不知道是否有人或机构会用到这些数据和报告,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或机构还记得有这个数据采集系统的存在,但是夏花就是想继续做下去,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希望还在、世界还在。

2190年,朔勒番队长的卫星电话依然无人接听,今天最后一次拨打这个号码后,再不抱奢望了。夏花登上山顶浏览网站新闻的次数也少了,因为绝大多数网站很久不更新内容。

华国视讯网,视频类新闻很久没有出现过,偶尔给出一些简短文字消息。4月的一天中午,夏花登上后山山顶,通过手机收看到了最新新闻,内容如下:

1因为状况不断恶化,很多国家只是名义上的存在,联合国安理会4月1日起停止履行一切职能,秘书长塔特斯对着200多个座椅发表了空场谢幕演说,随后饮弹自杀;

2华国政府继续同饥饿、环境恶化和疾病做坚决斗争,政府号召国人坚定必胜信念,暂时放弃东部,继续向西疆和上藏地区集结,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

3危机应对领导小组公告,如果卫星网络通讯中断,紧急通讯方式将改为无线电模式,长波频率263hz;

每次看到这些消息,夏花心情都会格外沉痛,这次也不例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人类社会迅速崩塌,文明大幅倒退,其原因竟然是人类自己制造的不起眼的粉尘,以及人类自己唤醒的微生物,真是天大的讽刺。

核爆的综合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远离海洋及季风区的西疆和上藏地区,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今年的春天也很冷,喀纳斯地区中午时分最高气温能达到2c左右,草场的青草生长缓慢,畜群处于半饥饿状态。

蔬菜和粮食作物也无法正常生长,村落里居民情绪相当沮丧,一连多日,夏花都在努力思考着应对策略

终于,夏花有个想法浮现在脑海:“或许该考虑下地热温泉。”对,好主意,夏花不由得再一次佩服自己。她记得,几年前在喀纳斯河的一条支流里发现过温泉,这种热能或许能改变现在的窘境。

夏花和村落里的人们说出了想法,大家也没有其它选择,基于对夏花的信任,一致同意试一试。

找到温泉容易,开采和利用热源却不易,大家围着温泉泉眼转悠了很久,也没有想出可行的办法。夏花又一次得调动自己不寻常的大脑了,她给出了完整计划:

根据温泉水势及地形,在保留支流的前提下,夏花准备在温泉泉眼下游支流的一侧平整一块土地,去除林木和岩石,在地下铺设一定密度的水管,温泉水流经水管,在进水一端设置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水管上面铺上一定厚度的土层,类似20世纪楼房地暖的铺设方式,然后,在这块土地上搭一个大大的帐篷,构造一个老式温室大棚,这样就可以确保大棚里保持作物能够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个别村民问:“方案不错,很经典,可耐热的水管和搭大棚用的材料怎么解决呢”

夏花轻松地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科考队储备的材料里有许多这样的物资,只是需要找到并拉过来就好。”

说干就干,夏花安排大家平整土地,自己带上几个人,启动科考队刘师傅留下的飞车,去找2号物资储存点。

根据刘师傅的记录本记载,2号存储点主要存储建筑材料,根据经纬度坐标,夏花驾驶飞车很快就来到了存储点,这里是一个不高的小山,只有山的西侧有一块平地,夏花很快就明白了,她把飞车停在空地上,仔细观察山体,很快就找到一个比较隐蔽的洞口。

洞口被树枝石块等掩护的很好,大家搬开杂物,打开手中的应急灯,才发现,这里面是倒葫芦形状的大洞,洞底相对平坦,约有2000平米,里面堆放着很多建筑材料,管件、门窗、保温材料、绝缘材料等等,应有尽有。

飞车的引擎是小型核反应堆,不换核材料至少还能够运转50年,运力惊人很快,所需要的材料就准备齐全了,夏花让人重新把物资洞口隐藏起来。

经过大家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个500多平米的大棚终于修建完毕,大棚最外部篷布是石墨烯的,轻薄透明,韧性好,经简单测试,地表土层温度可以达到30c,大棚里室温最高可以达到40c,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阀门和换气窗的配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整室内温度,包括土层温度和空气温度。

留下的支流,通过一条人工水渠,被直接引入大棚,使得灌溉取水非常方便。很快大棚里就呈现出茵茵生机,由于气温高,水分足,大棚里的蔬菜成熟很快,亩产量比以前大幅提高,除了种了大量蔬菜,还补种有玉米和萝卜,既能给人吃也能给牲畜吃。

三个月以后支流的另一侧也建起了大棚,面积一样大。两个大棚一年四季都有产出,产量比之前大多了,最为重要的是,耕作和种植不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从此,几十口人的小村落再不愁吃。

第二年春天,有人提议,干脆把村落整体搬过来,夏花也觉得可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大家在大棚旁边修建起了新村落,房子的主体依然采用原木,里面采用了很多密封保温材料,房子的地面加装了地暖管。

接下来的这个冬天,气温尤其低,最冷时气温低于40c,由于带地暖系统的新房子的存在,每家每户的室内都温暖如春,村落沉浸在祥和之中,家家户户其乐融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