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夏花的末世之战

作者:清歌醉远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五十一章 归航

书名:夏花的末世之战 作者:清歌醉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9

到了露营地,第三个小组也通报了情况,他们没有进一步的重大发现,陆上暂没有发现猛兽痕迹,大家也稍稍放松了点心情。

夏花拿出一颗子弹,又随手捡起两块漂亮玉石,让小顺子把子弹里的炸药取出,通过玉石摩擦引燃炸药,再引燃干燥的蕨类植物。河蚌被直接扔进火堆里,渐渐的,两片河蚌蚌壳张开了,鲜味四溢,闻着都让人流口水。

小顺子的藏刀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取出河蚌肉,切小后分给大家分食,味道非常鲜美,只一块大蚌肉,夏花就觉得吃饱了。然后再用蚌壳充当煎锅,把河虾也煎熟了,味道依然鲜美,这一餐虽然简单,但大家吃的却很香甜,也许是大家都饿了的缘故吧。

一夜无话,地下空间刚刚蒙蒙亮,夏花第一个醒来,她悄悄起身,来到洞口的平台上,伸展了一下身体,向下望去,“啊怎么回事”夏花惊呼了一声。大家纷纷醒来,小顺子握着藏刀急速冲过来,喊着:“怎么了躲开让我来”

小顺子一行人,冲到洞口,仍睡意朦胧,等看到洞外的情景,彻底清醒了。昨天还是陆地的地方,现在竟然成了一片,水位足足上涨了两米。庆幸昨天选择了高地势宿营,才没有被淹,否则后果难料。

夏花远远望去,不远处的正在下雨,雨混合着腾腾雾气已经把能见度降到很低,整个地下世界一片混沌迷蒙,雨滴打在植物叶片上的声音阵阵传来,加上空间和岩洞的拢音效果,给人的感觉甚是恐怖。

雨仅仅持续了十几分钟,顶部的微光渐渐亮起。夏花基本猜到了这个地下空间的降雨过程。她以老师授课的方式为大家讲述起这个地下世界雨的形成过程,她清了清嗓子,说道:“这里的地下河比较多,所有河流的水都汇入浩淼的湖水中,水份不断自然蒸发,空间里水蒸气含量逐渐饱和,空间的顶部是低于0c的冰盖,上层的水蒸气遇到冰盖后,便凝结成水滴,随着水滴的增大,水滴的重量不断增加,当水滴自身的重力大于水滴与冰层之间的张力时,水滴便掉落形成了雨。所以这个地下空间的雨是周期性的,降雨的时间间隔也基本固定。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导致了能量循环和交换,才使得地下世界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

小顺子根本没认真听,他不想费脑筋研究什么气候和生态,他目前只关心吃什么,怎么吃他非常懊恼,昨天真该把其它伞盖里的虾都拿来,要是都拿来的话,大家就不至于挨饿了。他懊悔至极,在地上不停地戳着那把藏刀。

夏花仔细观察着水位的变化,注意到水位在逐渐下降,大概两小时后,水彻底褪去了。通过这件事,让夏花更加警觉起来,对这个神秘地下世界认知的不足,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夏花决定先要仔细感受并掌握这里的自然规律,然后才能考虑如何离开。

一整天,夏花都在记录着风的周期性、水位的变化、降雨的时间和间隔,而这一天的时间里,小顺子带领一帮人更是挖来十几个大河蚌,装满虾的十来个伞盖,高高罗列在岩洞的一隅,一大堆的干燥蕨类植物也堆满了洞外的平台,搞的这个岩洞里腥味十足。

夏花基本掌握了这个地下世界的规律,水位变化基本六个小时一个涨落周期,下雨间隔为3个小时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风和水位变换存在关联性,水位涨,风吹向暗河的上游方向,水位降,风则反向吹。

小顺子烤虾的时候,夏花却在研究这个装虾的伞盖,她反过来调过去地看,偶尔还使劲用手撕扯和揉搓。夏花问:“顺子,这种蘑菇伞盖有大的吗有干的吗”

“有啊,不过太大的不好弄断,伞盖和主干连接的特别结实。”夏花不说话了。一会又问:“你们猜这里的水里有没有鲶鱼、娃娃鱼之类的大型鱼类”大家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夏花继续说:“这个地下世界的出口就在湖水的另外一头,不过水面过大,水估计也很深,要想过去,我们必须有船,目前看造船的主要材料只能选择蘑菇伞盖,但是不清楚这种蘑菇的耐水性如何,所以需要在蘑菇伞盖上粘上一层防水材料,这里最有可能的防水材料是鱼皮,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多抓一些个体较大的鱼类,收集足够的鱼皮。”

“另外还要找一些藤或者含有柔软纤维的枝条,用来捆绑这些伞盖。”夏花补充道。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大家都很忙碌,很快造船所需的材料就准备齐了,捕鱼对于小顺子老说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事,加上这里的鱼类没有任何警觉性,很快小顺子就抓获了大量的大鱼,小顺子回来后,还一直在吹嘘,说道:“抓鱼我内行,水里估计有更大的鱼,但是这次没抓到,我们叉鱼的时候,能看见水里有几米长的黑色影子,游动还挺快,要是多给我点时间,我一准能抓几条大的。”

又经过一天的忙碌,四个直径三米左右的干枯蘑菇,通过四根钢筋被结实地固定在了一起,然后,用刀把蘑菇的主干削掉使之变细,以减轻重量,再用某种植物的叶子搭在四根蘑菇主干上,就形成了一个带棚的简易小船主体。剩下的工作就是把鱼皮一块块粘在蘑菇伞盖有圆弧的那一侧,经短暂火烤处理,鱼皮和伞盖完美贴合,形成一个防水的壳体。

针对这个简易小船,大家各显神通,纷纷对其进行各种加固和改造,包括舒适性改造和功能性改造,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最后还制作了四个便捷的船桨,夏花给这个小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希望号”。

晚上,大家烧好了十几个河蚌,煎熟了几十斤的河虾,一切准备妥当,随时准备出发,大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次日,大家吃早饭的时候,雨准时下起,等大家都吃完了,雨停了,岩洞外面的水位正好达到最高,大家把自制的小船缓缓推入水中依次跳了上去,载重能力和舒适性都没有问题,然后把食物装船,带上剩余的两根钢钎,出发了。

岩洞很快就消失在模糊的视线中,整个地下世界笼罩在昏暗的淡蓝色里,浩淼的水面上异常宁静,微风轻抚,淡淡的雾气随风飘荡,偶尔会有几只水鸟从半空飞过,扔下几句“嘎嘎”声,便不见了踪影。

在顺风中行进倒也轻快省力,为了保持体能,由两人划桨,定时轮换,六个人在说笑声中缓缓前行。

空中的雨已经下过24次了,根据推算,大家已经出发了整整72个小时,周围除了水就是雾气,孤独感油然而生。为了调整航线,需要随时感受风的方向,每下两次雨,要交替出现一次顺风和逆风,而这就成了“希望号”校准航线的唯一参照。

小顺子实在耐不住寂寞了,他把自己的钢钎拽出来,在钩子上挂上河蚌肉摆出钓鱼的架势,大家都暗自想笑,这么大的钩子准备钓鲸鱼吗

长时间的水上漂泊,大家都很疲惫,也更无聊,除了两名桨手在机械地划着水,其余四人都在昏昏沉沉打着瞌睡,连说笑都失去了兴趣。

忽然,船体猛地一震,好像发生了某种撞击,大家一下都惊醒了,原来是小顺子的钩子似乎被什么东西用力拉了一下,小顺子手里的钢钎差点脱手,然后一切又趋于平静。小顺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铁钩子,刚才他分明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拉扯感,那种拉扯力度绝非来自常规个体的鱼类,这让他很兴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5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