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05章 投机者贾章

书名: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世界上最悲剧的事情莫过于此,那么大的一块土地,那么多的位置,居然没有人愿意去。赵祯真的发怒了。

他立刻让人给京城送信,命文彦博火速赶来煕州面君。

文宽夫得到了消息之后,满肚子委屈赵祯偷偷跑出京城,不告而别,已经够过分了,简直没把政事堂看在眼里,现在居然还有理了,颐指气使,信不信找几个御史,逼着你下罪己诏

当然了,文彦博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煕州打赢了,全歼董毡主力,青唐一举荡平。

自从赵大和赵二之后,几十年来,大宋从来没有如此有面子赵祯的胡闹都被百姓当成了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文彦博还有什么好说的。

没办法,只能老老实实跑到了煕州行在。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见面赵祯就劈头盖脸,大声叱问。

“不想吃朝廷的俸禄,就给朕滚家里抱孩子去,朝廷不缺饭桶,更不缺辜恩负义之徒放他们到江南,一个个乐得屁颠屁颠的,让他们来青唐,就受不了了文相公,是不是上次朕处置了几个贪官,弄得百官辞官求去,这次还想逼宫啊要不要让审计司再查一遍,谁没有贪朝廷的钱,大可以放心滚蛋,谁贪了,就给朕全都吐出来”

都说官升脾气涨,皇帝虽然升无可升,但是每次大胜,赵祯就会更加气势十足,相比之下,文彦博只能更加佝偻。

面对一个强悍的皇帝,他这个宰相当得并不舒服。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官员之中,畏惧艰难,不愿意来青唐做事,或许有之,但是更多的官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么说”赵祯忍着怒气问道。

“官家请想,如今青唐刚刚收复,各地部族众多,野性难驯。外有强敌西夏,内有战火连绵。偏偏青唐又土地贫瘠,不利农耕,汉人稀少,情况复杂试问朝中,能有多少人驾驭如此恶劣的局面纵然有心报国,老臣也不敢放他们过来,万一处置不好,添了乱子,岂不是更加有罪了”

真是难得,文彦博愣是找出了借口,赵祯却不想轻易放过他。

“文相公,纵然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朝开科取士,取的都是天下英才。朕不吝官爵俸禄,就是要他们为朕分忧。结果呢,到了用他们的时候,连挺身而出的人都没有,让朕情何以堪”

赵祯负手,在地上走来走去。

“传朕的旨意,嘉佑四年开恩科,仿效嘉佑二年,给朕录取一批真正有用的人才。从今往后,把科举改成两年一次,录取名额也增加一些,总而言之,要尽快完成新旧交替,把朝中不堪用的饭桶都赶出去”

文彦博直竖竖站着,可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一张嘴,就跳出去

陛下

你到底想干什么

文彦博都抓狂了,改革科举就够吓人的,还要每两年一次,不知道要惹出多少的争议。最关键的是后面的话,什么叫新旧交替,谁是新的,谁是旧的

稍微转动心思,便一目了然。

嘉佑二年,斩获最多的就是六艺学堂一系,如果再开恩科,肯定还是皇家书院的这些人被录取。

十年下来,朝堂上的旧派官吏,都会被淘汰,也就是说,到了那时候,他文彦博就可以卷铺盖卷儿回家了。

朝堂上下,全都是王宁安的门人,还有他文宽夫发挥的空间吗

陛下啊,陛下,您这是斩尽杀绝啊

文彦博急得都冒汗了,立刻说道:“陛下革新科举,广揽天下贤才,老臣钦佩无比。只是朝廷选用官吏,自有一套法度,录取的人数多了,还要有足够的位置才成。莫不是要大刀阔斧,整饬官场,多罢黜一些人,好把位置让出来”

文彦博说完之后,整个人就像是等待宣判的罪犯一般,浑身都绷紧了,大气不敢出。

赵大叔倒是凝重了起来。

他想该科举,无非是要解决缺少人才的问题,却没有想到,要牵动整个铨选,甚至改革官职此时的赵大叔没有完全想好。

“科举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不过明年的恩科一定要开,你立刻拟旨。再有,你要尽快拿出办法,六州,两千里的土地,要如何管理,朕等着你的意见。”

从行在出来,文彦博擦了擦脑门的汗。

这才几年的功夫,赵祯的威势越来越强,相应的,宰执便越来越弱,想到这里,文彦博都有点怀念被他赶走的贾昌朝了,要是这个老家伙也在朝中,还能有人商量帮衬,现在就剩他一个,孤掌难鸣

“去王相公的住处,老夫要见他。”

文彦博想探一探王宁安的口风,听听他的意见。

只是马车到了,让人一打听,说是王相公被人请走了,不在

“谁这么大的面子,能把王宁安给叫去了”

家人回答:“是国舅曹佾,不过听说真正要请王宁安的是贾章”

“贾章就是贾相公的长子”

“没错,就是他”

文彦博淡淡道:“既然来晚了,我们就回去吧。”

马车转头,车帘放下,一瞬间,文彦博的脸都黑了。

姓贾的,果然厉害,还是不甘心蛰伏,又派儿子过来,想要和王宁安勾结是不是你们还准备把老夫扳倒是不是

文彦博越想纠结,拼命思考应付的办法。

要说起来,有时候聪明人也容易犯错误,比如文相公,他就想多了。

至少这次贾章过来,可不是要找他的麻烦。

“王相公,下官久闻大名,家父非常推崇,说你们是忘年交,最好的朋友,王大人更是多次协助家父,情深义重,是顶好的朋友,下官代表家父,敬王大人一杯”

喝酒之间,贾章的好话就像是不要钱似的,顺嘴就往外面冒。

王宁安听得血糖都高了,他实在是不知道贾章有什么打算。

“贾大人开门见山吧,要不我可要回去处理政务了。”

贾章连忙赔笑,“王相公,既然如此,下官就直说了,只是你不要怪罪。”

王宁安心里咯噔一声,准不是好事

“请讲。”

“是这样的,下官有一个女儿,年方二些,其他都是顶好的。这不,我爹想着天下英才虽多,能看得上眼的却是不多,他老人家有意和王家结亲,成就一段姻缘,还望王相公能答应”

“答应什么”

王宁安顿时就瞪圆了眼睛,豁然站起,他狠狠瞪了曹佾一眼。

“国舅爷,你想必早就知道了吧为什么还找我过来你是巴不得我家里乱了,对吧你简直居心不良”

王宁安突然爆发,弄得贾章瞠目结舌,老脸通红。

曹佾咳嗽了两声,埋怨道:“景平,你听完成不”

“不成那俩母算了,我不说你也知道,少给我添麻烦”王宁安转身要走,曹佾用力一拍桌子。

“你走了,小心四郎埋怨你啊”

咯噔,王宁安停住了,“四郎有什么关系”

曹佾凑到近前,咬着牙道:“人家贾大人是要和你家老四结亲”

“啊”

王宁安瞬间老脸就红了,听到了亲事,本能以为是落到自己的头上。

以贾昌朝的无耻,为了结好自己,把孙女推到火坑,当个小妾,也不是不可能的两个老婆,三个孩子,就够他操心的,要是再加一个进来,还有一个老不要脸,王宁安都不敢想他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王宁安才会瞬间爆发。

可是当听说是看上了兄弟,王宁安笑得很尴尬。

“四郎居然是四郎,要是不说,我都忘了,那小子也该成亲了。”

提到了兄弟,王宁安难得温和了许多,他还记得当初四郎胖乎乎的,只有那么高转眼就成了大小伙子,该谈婚论嫁了。

贾昌朝的孙女,也算是名门之女,配得上他了,就是不知道四郎愿不愿意

贾章一直盯着王宁安,见他听到是兄弟时候,脸上的线条柔和了许多,老爹所言的确不错,王宁安这小子对自己人是够意思的。能和王四郎结亲,双方日后没准真能走到一起,那样一来,老爹就有了一个强援,贾家也多了一条路啊

“贾大人,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还要看当事人的心思眼下四郎也在延安府,如果令爱能看得上他,我自然愿意成全。”

“那就多谢王相公了。”贾章也没指望王宁安一口答应,双方多了一层关系,谈起来越发亲切。

王宁安多喝了几杯,随口道:“贾大人可是恩荫入仕”

贾章道:“嗯,早些年不肯用功读书,这些年科甲正途越发显贵,恩荫入仕,低人一等啊”

“哈哈哈,贾大人也不要这么说。入仕只是开头,能做到什么位置,却要看自己的本事就说那些科甲正途的官吏,明明青唐有六个知府等着他们,结果一个个装病推脱,把陛下都给气到了,着实可恶”

身为贾昌朝的公子,贾章也得到了几分老爹的真传。

他稍微迟疑一下,立刻站起来。

“王相公,下官不才,愿意为君分忧,青唐拓土开边,乃是一大壮举,不才愿意去青唐,不需要知府,知州,能给我个县令就行,下官愿意为朝廷披肝沥胆,还请王相公成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872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