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

书名: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和王宁安吵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这个人才思敏捷,考虑周全,又善于推陈出新,深得“以正和以奇胜”的三味,满朝相公,没人能在王宁安的手里讨得便宜。

可唯独王安石除外,道理很简单,他是个真正为了大宋着想,又肯办事的,王安石提出的看法,十分有见地,把一帮宰相都比下去了。

推行青苗法,一是减轻百姓负担,二也是充实国库。

在殿试之上,赵祯就讲过了,这几年来,国库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但是开销却成倍膨胀,借贷多达几千万贯

王安石给赵祯算了一笔账。

每年国库岁入一亿贯出头,虽然还在快速增加,但是各种债务,超过5000万贯,按照百分之二十的利息算,一年就要拿出一千万贯偿还利息。

而且岁入有一半是实物,无法用来抵偿利息。

也就是说,每年可动的钱里面,有两成要作为利息支出。这个比例仅次于军费,还在官吏开支之上

银行是个好东西,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此下去,朝廷的收入全都落到银行的口袋来,朝廷又该如何自处

难道大宋的三司,要替银行征税吗

终于,有人的辩才能压得住王宁安。一旁的文彦博暗暗欣喜,还真没看出来,王安石居然是个人才,以“王”对“王”,实在是太妙了

文彦博这个老货眼珠乱转,笑呵呵道:“王相公,你主持皇家银行,经验丰富,让银行发放青苗钱,这是人之常情,可是你也不能太小觑了朝廷官吏,老夫相信只要监督得当,各级衙门一定会小心做事,把青苗钱发好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一听文彦博的话,王宁安就皱眉头,他无非是说自己只想着皇家银行捞好处,瞧不起满朝官吏。

这个老不要脸的,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挑拨离间,实在是可恶

“陛下青苗钱要发,这是臣和王学士的共识,只是青苗钱该怎么发,会遇到什么困难臣说不好,既然如此,那不如就效法幽州的时候,让我们各自去实验,以观察成效,找出问题,总结经验,而后,再推广到全国,倘若行不通,也可以及时作废,不至于误国误民。”

赵祯一听,颇为赞许。

当初王宁安和富弼在幽州就较量过,结果是幽州大治,民心归附,建立起稳固的长城防线,将契丹骑兵阻挡在长城之外。

“王卿所言极是,只是准备在哪里施行”

“启奏陛下,青苗法王学士早在地方做过,证明是可行的,但一县一军,一州一府,毕竟格局太小,并不合适,就以一路为实验区,臣愿自领秦凤路,王学士可以领永兴军路臣之所以选择这两路,主要是刚刚遭遇水灾,百姓还没有缓过来,百废待举,此时最容易发生兼并土地,贱价购田的行为,朝廷提供青苗钱,可以解两路百姓之苦。”

王宁安提出的方案,其实很厚道的,永兴军路远比秦凤路要富裕,底子厚,官员执行能力更强。

秦凤路不但要正面应付西夏的挑战,还有侧翼的青唐,很不安全。王宁安主动承担难啃的骨头,王安石也不是没有触动,他意味深长看了一眼,没有多说。

赵祯笑道:“既然如此,就按照王卿的意思办,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分头落实吧”

御前会议结束之后,王安石就被提拔为龙图阁直学士,出任永兴军路转运使,一跃成为封疆大吏。

从进京担任三司判官,到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王安石升官的速度就跟坐了火箭似的,蹭蹭往上蹿。

如果说最高兴的人,还要数他的儿子王雱

王雱是个神童,当年还去过六艺读书,在六艺的时候,王雱很不显眼,也没什么存在感。

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王雱年纪太小,当时才七岁出头,是个奶娃娃,能干得了什么,其次,王雱一直把父亲视为偶像,并不像其他人那么赞许王宁安。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或许从落生那天就是如此。

王雱疯狂崇拜他爹,认为王安石就是天降的圣人,救民水火,治国平天下,全都要靠他爹。

王雱去六艺学堂,也是想领教一下六艺和他爹有多大的差别。

只是这一住就是5年,王雱从一个小顽童,长成了少年郎。

在六艺的日子里,也别说没有朋友,唯有一个人能跟王雱玩到一起,那就是王宁泽他们年纪相仿,通常都是王雱帮王宁泽写诗词,应付作业,王宁泽教给王雱拳脚射箭,还有算学。

两个人本是文武殊途,但偏偏比谁情谊都好,哪怕分开了,也经常有书信往来。

当然,和王宁泽之间的交情,丝毫不能影响他为了老爹筹谋的决心。

王雱知道老爹当了转运使之后,非常欢欣鼓舞,可也有些担忧。

“爹,青苗法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首先那些旧派官吏,还有地方士绅,他们就不会答应的。”王雱道:“他们之所以暂时没有跳出来完全反对,是因为他们想看您和王相公厮杀,最好两败俱伤,他们渔翁得利”

王安石闷头喝着黑乎乎的浓茶,随口道:“他们不会得逞的。”

“那是自然”

王雱信心十足道:“朝堂之上,尽是蝇营狗苟之徒,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格局心胸,远远不如父亲只是,孩儿担心,王相公为了皇家银行,会暗中下手,破坏父亲的事情。”

王安石放下了手里的茶杯,他抬起头,上下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似笑非笑,弄得王雱十分紧张。

“爹,有什么不对”

“哈哈哈,你在六艺五年,难道还不知道王相公是什么人”

“这个”王雱的脸色有些难看,只能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对,不对”王安石道:“王相公能主动领秦凤路的差事,为父看得出来,他是个厚道人。”

厚道

王雱吐血三升,小白脸都憋红了

爹啊,别开玩笑了,说王宁安厚道,这是开玩笑嘛

马车奔行在西京宽敞平坦的道路上。

司马光坐在了王宁安的对面。

“弟子想不通”

“想不通什么”王宁安随口问道。

“先生,您为什么那么看重王安石,居然折节下交,亲自去拜会他莫非就是你们俩名字差不多”

好吧,司马光也开始八卦了。

王宁安微微一笑,“君实,你说王安石和朝堂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

“这个”司马光沉默了一阵子,思索道:“他是个很纯粹的人,有点天真,很单纯,没有杂质,也很固执他或许是一把神剑,能劈开匆匆迷雾,打碎一层层的罗网,但他也可能会祸乱天下,背万世骂名,成为和王莽一样的人物。”说到这里,司马光连忙摆手,“弟子不是说他会篡位,而是变法。”

面对弟子的评价,王宁安突然呵呵两声。

“君实,你没有发现吗我和王安石其实是一路人”

“啊”

司马光下意识惊呼出来,师父你要是天真单纯,这世界上就没有坏蛋了不理司马光的腹诽,王宁安从马车上跳下来,他们已经到了王安石的府邸。

这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三进院子。

司马光连忙去拍打门环,正巧,王雱带着一个女孩从里面出来,一眼看到了王宁安,吓了一跳,心说他怎么来了

急忙小跑着过来,躬身施礼,“学生拜见先生。”

王宁安淡淡一笑,“快起来吧,令尊可在家中”

王雱点头,“在的,我这就去告诉我爹。”

他撒腿往里面跑。

那个少女没有走,而是歪着头,好奇道:“你就是王相公吧,大哥的先生”

王宁安点头,“你可是王学士的女儿”

“嗯”小姑娘脆生生答道:“我叫王青,青色的青,是不是很好听的名字”

“果然不错。”王宁安随手从马车上拿下来一个油纸包,送给了王青。

王青吓了一跳,“我爹不让收礼物的。”

“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是家里头做的火腿。”王宁安笑道:“上次令尊去我家,见他十分喜欢,就拿了一点过来。”

王青小眼睛转了转,突然捂着嘴笑起来。

“王相公,那天是不是火腿离着我爹最近”

“好像是”

“那就对了”王青拍手大笑,“下回吃饭,放一盘毛豆在我爹面前,他就最喜欢毛豆,放猪头肉就最喜欢猪头肉”

王宁安这才恍然大悟,敢情王安石这个人不但脏兮兮的不修边幅,而且连吃饭也不讲究,在他看来,吃饭不过是维持生命的必须做的无聊之事而已,他从不追求五味享受,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在饭桌上,甚至懒得去夹远处的菜,只吃面前的东西,绝对好养活

王宁安这个尴尬啊,他只知道王安石古怪,没想到古怪到这个地步

王青倒是笑嘻嘻的,将火腿接了过来。

“王相公家的东西一定不同凡响,我哥早就说过,你们家的伙食特别好吃,弄得我也想尝尝。”

“你要是愿意,大可以去,不过别嫌我那乱就好。”王宁安和煦笑道。

正说着,王安石从里面出来了,王青一吐舌头,转身快速跑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08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