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77章 圣人之怒

书名:大宋将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3

坐在了相同的马车上,又走了一遍相同的道路,可是心情全然不同。

半个时辰之前,还在庆幸逃出生天,结果转眼却成了阶下囚

韩琦握紧了拳头,真的恨不得冲出去,给王宁安一顿胖揍,出出胸中的恶气,只是他终究没有这个胆子,一把天子剑,已经把韩琦的锐气吓得无影无踪。

王宁安是个狠人,恶人,聪明人,唯独不是笨蛋

他在巴蜀近半年的时间,能查出多少事情,韩琦一点把握都没有,交子务是多大的黑窟窿真的都掀开,哪怕朝廷不杀他,士林也断然没有了立足之地。

韩琦很恼怒,却没有办法,他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完美脱罪的办法,韩琦一辈子遇到过很多糟糕的局面。

当年因为庆历新政,被逐出京城,面对着夏竦等人的追杀,处境艰难,但好歹士林还是同情他们的,这一次只怕真的要身败名裂了

韩琦索性闭上了眼睛,好半天,马车停了下来,有人撩起了车帘,就听到王宁安戏谑的声音。

“韩相公,咱们到了宣德门了,你可不要跑了,我这就递牌子求见官家”

今天不是大朝的日子,但是也有不少官吏经过,当他们看到王宁安骑着马,手里提着宝剑,气势汹汹过来,他们还以为是抓了什么要犯呢

可是当韩琦从车里下来,所有人都傻眼了

乖乖,这不是去杭州赴任的韩相公吗

他怎么没走成

莫非是被王宁安给截回来了

看着王宁安手里的宝剑,的确是有可能

可王相公,你和韩相公都是宰执重臣,至于这么兵器相对吗朝廷的体统何在宰执的脸面何在

有人立刻向各处报信,在京的大小官吏很快被惊动了。

论起消息最灵通的,还是要数贾昌朝和文彦博两个老货。

贾昌朝听到韩琦被截回来,瞬间脸色就变了,将韩琦外调,是他同意的,其中当然有交易贾昌朝对王宁安还是有些不满的。

比如上次提到经略青唐,恢复丝绸之路,结果只开了一个头儿,王宁安就跑到巴蜀,又是修直道,又是建桑园,好处都让文彦博得了,老贾心里头不快,就想卖给韩琦个面子,有韩琦牵制,王宁安不得不给他更多的好处。

谁知道在巴蜀老老实实的王宁安,回到了京城,竟然不老实了

居然直接去捉拿韩琦,这是要把天捅破啊

贾昌朝越想越觉得不妙,他连忙去递牌子求见。

身为首相,其实什么时候见皇帝都是可以的,递牌子不过是个过场。

只是今天却很不巧,大太监苏桂赔笑,“贾相公,还是等一等吧,官家吩咐了,要单独召见王相公”

贾昌朝心里咯噔一声,事情又小不了

他茫然转头,正准备回去,文彦博那个老不要脸的来了,见了他,只是点点头。

“苏公公,老夫要求见圣人。”

苏桂摇了摇头,还是那套话。

文彦博想了想,将手里的扎子送到了苏桂的手里。

“苏公公,这是老夫清查交子务案件的进展,请公公务必呈交给圣人。老夫就回政事堂等候了。”

苏桂点头,拿着扎子,去见赵祯复命。

贾昌朝看了一眼文彦博,咬了咬牙。

“宽夫兄,真是够厉害的还没怎么样,就落井下石了佩服,佩服得很”

文彦博把头一扭,傲娇道:“小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小弟只是秉公办事,还请贾相公不要胡思乱想。”

说完,文彦博昂着头,大步离去。

贾昌朝看着他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

真是不要脸透了

文宽夫,你的脸皮都能当城墙用了

骂归骂,贾昌朝忧心忡忡,赶快动用一切力量,盯着宫里的动静,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坐不稳当,跟初入官场的小菜鸟差不多,生怕被波及到。

何止是贾昌朝,整个洛阳,到处都有心惊肉跳,坐立不安的人。

皇帝寝宫,王宁安刚刚走进来,迎面就有一个小家伙一头扑来。

“先生,弟子想死你了”

来的正是小太子赵宗垕。

小孩子总是长得最快,才半年的功夫,小家伙就高了一大截,小脸红扑扑的,显得十分健康。

王宁安笑道:“殿下,可用功读书了”

“嗯期末考试,弟子排在13名先生,有奖励吗”

“有”

王宁安道:“先生这次给殿下带来了一件活物儿,萌得不要不要的殿下保证喜欢”

“谢谢先生”

赵宗垕激动地给王宁安鞠躬,这时候赵祯走过来,摆了摆手,小太子识趣跑开了。君臣两个再次见面,赵祯鬓角的白发明显多了一些,皱纹也更加深邃。

“官家国事操劳,还请善保龙体才是”

赵祯坦然一笑,“老了,总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身边没个能分担的,就要亲力亲为,不碍的倒是王卿,你斗志昂扬,锐气无比啊刚回京,就给朕一个大惊喜,你可是不简单”

王宁安一听,连忙躬身,“回圣人的话,臣也是没办法,万一韩琦跑了,就不好办了”

“有什么不好办”

赵祯拔高了声音,不屑道:“朕是天子,韩琦有罪,跑到天涯海角,朕也要追究,岂能因为他出了京,就放任自流反倒是你,闹得满城风雨,拿着朕的宝剑,还要去杀人谁给你的胆子朕问你,万一韩相公没有错,你该如何收场要不要朕拿着宝剑,把你给砍了你怎么能这么冲动鲁莽,真是给朕丢人”

赵大叔不好不客气地责备着,王宁安直竖竖站着,一句话也不反驳。

当领导的,不怕他骂,就怕他懒得搭理你,相反,骂得越多,代表你的地位越突出,虽然有点憋屈,但是也必须接受这个法则。

好不容易,等赵大叔骂够了,才沉着脸道:“说说吧,你都查到了什么”

“臣查到的东西不少”

王宁安正色道:“在幽州之战以前,韩琦以调动军粮的名义,从巴蜀调出了200万贯粮饷。”

赵祯道:“这事情朕知道了,韩相公也说了,后来是转给了西北,有的被水灾冲走了,有的震灾了。”

“他在撒谎”

王宁安断然道:“臣已经查过川陕四路的征调民夫记录,根本没有把粮饷运出巴蜀”

“什么没有”

“没错根据臣的追查,这200万贯,是以现金形式,转入到了一家粮行。”

“粮行什么粮行这么大的本事,竟敢吃下朝廷的钱”

“陛下说的是,这家粮行的确本事不小,因为叫天顺粮行,是王家的产业”王宁安哂笑道。

“王拱辰”

“没错他们当时一个是三司使,一个是枢密副使,正好联手搬空益州交子务”

赵祯越听越气,竟然眉头立起。

“证据,证据呢”

“臣这里有益州交子务的账目,还有巴蜀征调民夫的记录,又有天顺粮行的账目,其中就记载了这笔钱的走向。”

“哼”

赵大叔的脸越来越黑。

“他们身为宰执重臣,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搬空常平仓”

王宁安干脆说道:“王拱辰家,本就是中原最大的粮商,每年夏秋两季,粮食运到京城,再转运到其他地方,就要三个月的时间。有时候会耽误市场行情。王拱辰就打起了地方上常平仓的主意。他又不愿意出钱,就请三司使韩琦帮忙,韩琦就把交子务的钱转了出来,交给了王拱辰”

“岂有此理”

赵祯气得拍桌子,“他们把朝廷当成了什么他们家的钱库吗缺钱就来搬”

没准还真是这么想的,王宁安继续道:“陛下,从此之后,韩琦越发大胆,他竟然违规在巴蜀发了150万贯债券,要求巴蜀的江卿购买,事后,这笔钱进入了韩琦的私人腰包

“什么”

赵祯不解道:“蜀中江卿,怎么会甘心购买韩琦的债券,这又是怎么回事”

“启奏陛下,韩琦放宽了监管,将原来民间交子百分之三十的准备金,压到了百分之五”

王宁安冷笑道:“蜀中交子,本就是危如累卵,准备金根本不够。韩琦却答应下调江卿世家,得到了鼓舞,便怂恿手上的商行拼命印钞,肆无忌惮。然后大肆圈占土地,购买田产大约三年的功夫,以刘、陆、彭、王等为首的江卿,就增加了200万亩田产,膨胀之快速,简直令人咋舌”

“可是朝廷的交子,还有民间的交子,就濒临崩溃的边缘”赵祯再也控制不住怒火了,“好啊,朝廷的交子务,竟然成了他们中饱私囊的工具,好一个韩琦,好一个王拱辰,真是好本事朕都要和他们学学理财之道了。”

赵祯愤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去把那两个畜生都给朕提来,朕要亲自向他们请教”

苏桂连忙下去传旨,赵祯还是怒气不息,呼呼喘着。

“朕扪心自问,待臣下算是亲厚宽仁,满指望他们能知恩感义,报效朝廷,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对朕简直可杀不可留”

赵大叔咆哮着,正好韩琦迈步走进来,一听这话,他两腿发软,扑通跪倒。

“罪臣韩琦,拜见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2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