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号为夏
左梦庚顿足,陷入沉思。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熟悉的朝代顺序表。
夏作为历代王朝之首,更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华夏之夏,既有礼仪之大,也有夏朝之意。
就像后世的中国人会自称汉人,也会自称唐人一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代称。
那个令无数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朝代,始终隐藏于历史的迷雾之下,不曾显露真容。
夏朝究竟存不存在呢
左梦庚不知道答案。
但是“夏”这个名号,不可谓不高。
“就怕德行不足,愧对天下啊”
他有些担心,也有些不够自信。
黄宗羲却很坚定。
“虽不敢妄比先贤,亦不敢迈超后世,然与当代豪杰相论,你远在他们之上。我始终坚信,在你的领导下,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定能够开创中华之未来。”
凝视着这个志同道合的战友,从他的眼中左梦庚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璀璨而热烈的光华。
黄宗羲的支持,给了他极大的动力。
“那就交付众议吧。”
他的本心上,也对“夏”这个名号更为青睐。但这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得到广泛的认同。
原本他还以为此事会引起很大的争论,要经过连绵日久的商讨,才最终能够形成定义。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立号为夏这个想法一提出来,迅速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现如今的中国人还没有经历后来那令人刻骨铭心的百年屈辱,尽管天下大乱、杂病缠身,可是每一个华夏子民的骨子里都带着俯瞰天下的傲气。
他们以身为汉人而为荣,在他们的眼中四方皆蛮夷。
要论有一个名号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显然“夏”单为首。
各方各面的回馈很快汇聚中枢,所有人都对立号为夏极力赞同。
眼见事态顺利,侯恂等人顺应民意,开始为建极称号做准备。
经过商讨,成立了建极筹备委员会。由刘宗周、孙奇逢、鹿善继三位儒学宗师牵头,李邦华、黄宗羲、王昀、王秀琴、徐骥等人为辅。
至于何时举行称王大典,还要看筹备的进度,以及周边形势。
既然是公开讨论,那自然没有秘密可言。
山东有所异动的消息,很快呈递到了崇祯的面前。
当然了,黄台吉即将称帝建国的消息也同时送来了。
这真的是一记重拳接着一记重拳,打的崇祯头昏眼花,无力招架。
“他黄台吉蛮夷野人,不沐王化,妄自称尊,当真贻笑天下。”
崇祯对黄台吉极尽贬低之能事,言语十分恶毒。
可是除此之外,又能如何呢
中原王朝鼎盛之时,四方蛮夷谁敢妄自称尊,下场只有灰飞烟灭一条路。
只可惜如今的大明早已江河日下,就算被人骑到头上也只能忍气吞声。
不但无力征剿,还得担心黄台吉打上门来。
崇祯枯坐龙椅之上,双目失神,翻遍了脑海里的每一个角落,就是找不到一丁点的主意。
众臣也都凄惶难安,同样没有办法。
温体仁无奈之下,只好转移崇祯的注意力。
“陛下,山东左逆反心已显,该当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示下
怎么示下
崇祯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山东的反心又不是今天才知道,如果能够剿灭,又何必拖到今天
可是一想到左梦庚即将称王,分裂大明疆土,崇祯的心就跟着四分五裂了。
“洪承畴、卢象升分管陕西和中原,何时才能剿灭流寇,腾出兵力”
要想对付山东,需要很多很多的兵。
因为山东比后金还要能打。
朝中早已形成共识,要想对付山东,没有五十万大军根本不敢言战。
可如今大明的军队都被拖在中原这个无敌洞中。
不剿灭西北义军,就不能抽调出来。不要说去对付后金,就连山东这个卧榻之侧,也只能望洋兴叹。
崇祯只是气恼洪承畴和卢象升办事不力,拖延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剿灭区区流寇。
他刚准备下旨,责令洪承畴和卢象升加快进度,十万紧急的军情就送了进来。
“河南急报,总兵官汤九州追剿闯贼高迎祥,一时不查、深陷重围,力战而死。河南闯贼无人能制,各地告急。”
听到又一名将领战死,崇祯当即眼前一黑,险些晕厥过去。
还想着让各路官军加速进剿,结果却遭遇了这样的大败。
难道这些流寇就真的杀不完吗
远在山东的左梦庚,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个便宜老爹在重要关头送上了神助攻。
因为张献忠祸乱湖广,卢象升没有办法,只能率领主力回援,保住自己的后方。而河南的战况,只能让几名将领自行负责。
还留在河南的明军将领,以汤九州和左良玉为首。
经过凤阳一战的胜利,明军各部都有一些轻敌情绪。
汤九州所部对朝廷上报的是五千七百人,可实际上仅仅只有一千六百多。
即便如此,汤九洲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反正当面之敌高迎祥已经被打的溃不成军,哪里还敢同官军交手只要再加一把力,斩获贼首的大功劳说不定就落在自己的手里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汤九州毫无畏惧,进兵神速,很快逼到了嵩山周围。
他派遣斥候四处搜查,同时又询问本地百姓,得知高迎祥就躲在嵩山当中,不由大喜。
眼见大功就在眼前,汤九州决定展现自己运筹帷幄的本事。
他派人去信给左良玉,要求左良玉出兵和他东西夹击,将高迎祥消灭在嵩山当中。
他做这些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可是却让左良玉火冒三丈。
“他汤九洲是个什么狗东西,也配来命令我行事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斤两。狗杂碎一样的玩意儿,看他怎么死”
左良玉和汤九州早就有矛盾。
当初左良玉起复之后,被派到昌平担任副总兵,其时汤九州就是另一位副总兵。
汤九州得知左良玉的经历,对他十分瞧不起。欺负他是新来的,因此百般刁难,想要将左良玉踩在脚下。
左良玉好不容易恢复官职,百般珍惜,生怕闹起来后影响自己的仕途,因此选择了忍气吞声。
可左良玉是什么人
谁得罪了他,岂能忘记
现在卢象升不在,汤九州竟然敢指挥自己。这不给他一点颜色瞧瞧,那就不是左良玉了。
心思一转,左良玉起了坏水。
面对汤九州的使者时,他拍着胸脯,慷慨激昂。
“回去告诉汤总戎,左某今日便出兵与他合击。能在汤总戎麾下效力,是左某的荣幸。”
汤九州的使者不疑有他,转头就回去复命了。
目送使者离开,左良玉的神情里泛起残忍的笑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